第五十一章
自贺林轩登门拜访, 何谚就查过贺林轩。
只是他和李家人来历成谜,几番探查无果, 只得作罢。
而何银生何金生兄弟俩与这家人多有接触,他便听二人说起过贺林轩的舅兄。
闻说此人虽为人疏阔,喜好交游,但不善钻营,左腿还有残疾。
万没想到竟能写出这样一幅字来
何谚叹道“观字如人, 可见李兄胸中有丘壑。今日未能一交,实乃平生一大憾事。”
贺林轩摇头道“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今次虽不凑巧, 不过来日方长,很不必急于一时。”
“林轩此言甚是。”
何谚朗声笑起来, 待将四方来贺的所有字幅看过一遍,自不能更满意。
一楼的“聚贤堂”便不说了,二楼“迎客楼”,有书十旬休暇, 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三楼“八方楼”,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四楼“君子阁”, 更妙不可言。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兰幽与词默,菊华落怀伤。
“傲雪阁”一面梅花屏风煞是雅致,镂刻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幽兰阁”挂着一幅水墨墨兰图,留白题词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清竹阁”种着一簇矮竹林,立石有言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秋霜阁”内一幅秋菊刺绣,上书黄花本是无情物,且共先生晚节香。
这一句句,看得何谚流连忘返,拉着贺林轩连连道“你这酒楼处处藏着妙趣,且看这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则遣词简单,一目了然,寓意却深远,其间何等疏狂。妙哉,妙哉”
贺林轩回以矜持的微笑。
至于用这一句,只是因为楼层越高消费越高这种大实话,就不必细说了。
何谚一步一停,踱步间念念有词,待到后院都已露出痴狂之态。
蓝氏和李文斌正陪着诺儿在曲水放竹叶玩,看到自家夫君对着刻在石上的诗文摇头晃脑,如抚美玉般细细摸索,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同李文斌说“你瞧他,恨不得将你这里的东西全搬回家去,夜里让那石头陪他睡觉才好呢”
李文斌噗嗤一笑,也道“我阿兄就请人给他做了几块竹枕头。上面便刻着这些诗,说是枕着它夜里都睡得格外香甜,可把我阿嫂恼的。说他梦里都在念诗,可吵死了。”
蓝氏被逗得哈哈大笑。
末了,还同李文斌讨了一块竹枕,说要给自家男人也试试,且看他能不能睡出一个诗仙来。
直到日向西斜,蓝氏才算把何谚的魂找回来。
他今日回府就闹了一场脾气,晚间若再不回去陪长辈用饭,就太不该了。
何谚恋恋不舍,临走还道“若非帖子已经发出去,真想明日就广邀诗友来你这里一处论学,定能得一番感悟,得几首好诗。”
他现在就已经期待起诗会当日的景况了。
且不知那些自视甚高的才子们到此宝地,还能剩下几分自得
蓝氏则舍不得诺儿,摸摸他的脑袋笑道“不过是五日后的事,看把你心急的。到时候我可也要来走一遭,再同勉之说说话,陪诺儿放扁舟。”
诺儿却玩够了放竹叶子追流水的游戏,摇头说
“我带阿么放风筝,可好玩呢”
蓝氏并不知风筝是什么,但对于诺儿的话就没有说不好的。
等上了马车,他摸摸自己的肚子叹了一口气“诺儿那孩子我看着真喜欢。若是我也能生一个那样可人疼的孩子,这辈子就知足了。”
何谚握着他的手,温声笑道“肯定可以的。大夫都说你的身子已经大好,别心急,我们慢慢来。”
蓝氏笑了笑,倒不像从前装着满心失落,反而兴致勃勃地和他说“生一个像诺儿的孩子便是最好,若不能,那便生一个小哥儿。将来许给诺儿,那样他便也是我的孩子了。”
何谚“”
看着满面憧憬的夫郎,他暗忖还是努力生儿子吧。
看贺林轩就知道是不会让儿子入赘他家的,反倒平白把哥儿送人家里去,多糟心。
这厢,李文斌也和贺林轩说起他们夫夫。
“之前还道州牧大人威严深重,没想到是如此平易近人。嫂子也极亲善,看他那般喜欢孩子,但愿他能得偿所愿。”
贺林轩正看诺儿捣鼓他的小猪储蓄罐,要把今日得的银花生塞进去。
闻声,他侧头笑道“那自是最好。”
李文斌叹息说“我观他形容颇有郁色,不知是家里公爹存有不满,还是自己心里不会排解。我倒是和他投缘,只是他身份贵重,不然,等天气再暖些邀他去踏青赏桃花,也能多纾解几分。”
贺林轩素来知道他心软,总把别人的难处记在心上,不由亲亲他的鬓角,笑道“这没什么。我写信和远丰兄提一提,他当也乐见他夫郎多出门走动的。”
说话间,诺儿抱着他的储蓄罐跑过来,让阿父帮忙把小猪肚子上的开关拧开,好让他把宝贝放进去。
李文斌就看他们乐滋滋地开了存钱罐,诺儿不再着急把银花生放进去,反把里头的存银拿出来细细数过一遍。贺林轩也陪他胡闹,爷俩脑袋挨着脑袋,一脸乐滋滋的,不由有些头疼。
“瞧这一脸财迷样,没得日后要同你阿父一样钻进钱眼里去。”
贺林轩哈哈笑道“大智若愚,两袖清风死财迷。”
“爱财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人不小气,懂得藏拙,那也是真雅士。勉之,你看我多招人喜欢,以后诺儿肯定不会比我差。”
李文斌伸手揪他的耳朵,“你的歪理我可听的太多了,还是留着糊弄别人吧。”
诺儿看得咯咯直笑。
见阿父朝自己使眼色,他才赶忙抱住阿爹的腿,仰头,声音软软地说“阿爹不生气。阿父爱花钱,诺儿就把钱藏起来,冬天的时候给阿爹买很多很多棉布,再一起数铜板玩。”
李文斌当然看见他们父子俩玩的把戏,可听见这话,心里还是暖得不行。
把儿子抱起来,捏捏他的小脸蛋,说“那阿爹就等着啦。”
一家人笑作一团。
李文武和张河赶在日落前回来,说那些青菜瓜果长势喜人,时候正好,定不耽误五日后的开业之喜。
提前三日,贺林轩让人在街上寻了二十个伶俐的小乞丐,在镇上走街窜巷地宣传。
“曲临江上的四层大酒楼,三日后开业大酬宾喽当天一律半价嘞”
“凭着这张券,就能吃到免费茶水,听免费说书哦”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镇外的大酒楼要开业啦”
那茶水券散的极快,一家子能写字的都动手帮忙,连嫌弃自己字写得难看的张河都写了好些,才够数。
当然,宣扬最广的,自然是州牧大
人当天在四方来贺办诗会的消息。
如此一来,开业那天,四方来贺楼前人头攒动。
茶室内更是坐满了衣服或华贵或朴素的读书人,热闹极了。
贺林轩还请了杂耍班子,在酒楼前的空地大肆庆贺。
一番吹拉弹唱,又是舞狮子,又是耍猴戏,乘船而来的读书人还没上岸就听见动静了。
走近一看更不是滋味,心里都琢磨,州牧大人今年怎么会寻这么一个酒肉场办诗会实在是
莫非,这酒楼是蓝家人开的
不怪他们这么想。
何家开的山水楼都没见州牧大人这么捧过场,这世上大概只有他夫郎,能让他这般讲究的人做到这个地步了。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犯嘀咕,他们也硬着头皮扯着笑脸跟在何谚身后,朝那喧嚣所走去。
贺林轩得知消息,也有些惊讶。
他虽是个大俗人,却很懂怎么玩附庸风雅那一套,自然不会做这等“有辱斯文”的事。
早在四方来贺设了两处入口,正门朝着官道,另一处却是对着江水,搭了船坞,用木桥回廊引入后院。
本来说好是在那边门接待与会的客人,没想到何谚会放低身架,朝人堆里来。
他佩服州牧大人的亲民,却不知何谚也是无可奈何。
蓝氏和李文斌还有诺儿投缘,要亲自给四方来贺做脸。何谚还能让他一个人走正门不成
见贺林轩迎过来,何谚忙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多礼。
他们这一行人走过来已经够引人注目了,虽有人联想到他的身份,何谚也无意表明。
否则这么多百姓诚惶诚恐地行礼跪拜,反而不美。
贺林轩从善如流,问候过蓝氏,又同其他人道了欢迎,这才笑说“远丰兄,我在船坞那头等你半日,没成想,你却喜欢凑这热闹。”
他看何谚眼中透露无奈,自然猜出来是怎么一回事,此时藏着笑拿话打趣州牧大人呢。
何谚暗瞪他一眼,脸上挂着笑容道“林轩还真是大手笔,请这么多人喝茶,也不怕你夫郎数落你。”
贺林轩笑呵呵道“多谢远丰兄替我忧心了。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夫郎一贯热心肠,今日的茶水可都是我家夫郎请的呢。”
何谚看他这样都能把自己夫郎夸上一把,甘拜下风。
贺林轩也不多寒碜他,转而道“吉时就到了,不如远丰兄和诸位仁兄在这里稍等,待观礼后再去后院寻清净”
人都到这里了,何谚自不会推辞。
贺林轩便道失陪,留下三个小二伺候,自己上了三楼阳台酒楼的牌匾就悬挂在三楼和四楼之间。
他扬声道“各位请静一静”
“今日开业大吉,感谢父老乡亲捧场
为表谢意,稍后各位进茶馆小坐,小二会送上“福禄寿喜”四样福袋,装有各色点心小食。
每个客人都可免费领取一份,算是我贺某人对各位的一点心意。
来我酒楼吃喝玩乐,尽情尽兴最重要。回头,再把福禄寿喜带回家,乡亲们大可不必替我心疼钱”
“哈哈,好”
“贺爷真是大方啊”
自贺林轩登门拜访, 何谚就查过贺林轩。
只是他和李家人来历成谜,几番探查无果, 只得作罢。
而何银生何金生兄弟俩与这家人多有接触,他便听二人说起过贺林轩的舅兄。
闻说此人虽为人疏阔,喜好交游,但不善钻营,左腿还有残疾。
万没想到竟能写出这样一幅字来
何谚叹道“观字如人, 可见李兄胸中有丘壑。今日未能一交,实乃平生一大憾事。”
贺林轩摇头道“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今次虽不凑巧, 不过来日方长,很不必急于一时。”
“林轩此言甚是。”
何谚朗声笑起来, 待将四方来贺的所有字幅看过一遍,自不能更满意。
一楼的“聚贤堂”便不说了,二楼“迎客楼”,有书十旬休暇, 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三楼“八方楼”,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四楼“君子阁”, 更妙不可言。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兰幽与词默,菊华落怀伤。
“傲雪阁”一面梅花屏风煞是雅致,镂刻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幽兰阁”挂着一幅水墨墨兰图,留白题词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清竹阁”种着一簇矮竹林,立石有言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秋霜阁”内一幅秋菊刺绣,上书黄花本是无情物,且共先生晚节香。
这一句句,看得何谚流连忘返,拉着贺林轩连连道“你这酒楼处处藏着妙趣,且看这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则遣词简单,一目了然,寓意却深远,其间何等疏狂。妙哉,妙哉”
贺林轩回以矜持的微笑。
至于用这一句,只是因为楼层越高消费越高这种大实话,就不必细说了。
何谚一步一停,踱步间念念有词,待到后院都已露出痴狂之态。
蓝氏和李文斌正陪着诺儿在曲水放竹叶玩,看到自家夫君对着刻在石上的诗文摇头晃脑,如抚美玉般细细摸索,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同李文斌说“你瞧他,恨不得将你这里的东西全搬回家去,夜里让那石头陪他睡觉才好呢”
李文斌噗嗤一笑,也道“我阿兄就请人给他做了几块竹枕头。上面便刻着这些诗,说是枕着它夜里都睡得格外香甜,可把我阿嫂恼的。说他梦里都在念诗,可吵死了。”
蓝氏被逗得哈哈大笑。
末了,还同李文斌讨了一块竹枕,说要给自家男人也试试,且看他能不能睡出一个诗仙来。
直到日向西斜,蓝氏才算把何谚的魂找回来。
他今日回府就闹了一场脾气,晚间若再不回去陪长辈用饭,就太不该了。
何谚恋恋不舍,临走还道“若非帖子已经发出去,真想明日就广邀诗友来你这里一处论学,定能得一番感悟,得几首好诗。”
他现在就已经期待起诗会当日的景况了。
且不知那些自视甚高的才子们到此宝地,还能剩下几分自得
蓝氏则舍不得诺儿,摸摸他的脑袋笑道“不过是五日后的事,看把你心急的。到时候我可也要来走一遭,再同勉之说说话,陪诺儿放扁舟。”
诺儿却玩够了放竹叶子追流水的游戏,摇头说
“我带阿么放风筝,可好玩呢”
蓝氏并不知风筝是什么,但对于诺儿的话就没有说不好的。
等上了马车,他摸摸自己的肚子叹了一口气“诺儿那孩子我看着真喜欢。若是我也能生一个那样可人疼的孩子,这辈子就知足了。”
何谚握着他的手,温声笑道“肯定可以的。大夫都说你的身子已经大好,别心急,我们慢慢来。”
蓝氏笑了笑,倒不像从前装着满心失落,反而兴致勃勃地和他说“生一个像诺儿的孩子便是最好,若不能,那便生一个小哥儿。将来许给诺儿,那样他便也是我的孩子了。”
何谚“”
看着满面憧憬的夫郎,他暗忖还是努力生儿子吧。
看贺林轩就知道是不会让儿子入赘他家的,反倒平白把哥儿送人家里去,多糟心。
这厢,李文斌也和贺林轩说起他们夫夫。
“之前还道州牧大人威严深重,没想到是如此平易近人。嫂子也极亲善,看他那般喜欢孩子,但愿他能得偿所愿。”
贺林轩正看诺儿捣鼓他的小猪储蓄罐,要把今日得的银花生塞进去。
闻声,他侧头笑道“那自是最好。”
李文斌叹息说“我观他形容颇有郁色,不知是家里公爹存有不满,还是自己心里不会排解。我倒是和他投缘,只是他身份贵重,不然,等天气再暖些邀他去踏青赏桃花,也能多纾解几分。”
贺林轩素来知道他心软,总把别人的难处记在心上,不由亲亲他的鬓角,笑道“这没什么。我写信和远丰兄提一提,他当也乐见他夫郎多出门走动的。”
说话间,诺儿抱着他的储蓄罐跑过来,让阿父帮忙把小猪肚子上的开关拧开,好让他把宝贝放进去。
李文斌就看他们乐滋滋地开了存钱罐,诺儿不再着急把银花生放进去,反把里头的存银拿出来细细数过一遍。贺林轩也陪他胡闹,爷俩脑袋挨着脑袋,一脸乐滋滋的,不由有些头疼。
“瞧这一脸财迷样,没得日后要同你阿父一样钻进钱眼里去。”
贺林轩哈哈笑道“大智若愚,两袖清风死财迷。”
“爱财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人不小气,懂得藏拙,那也是真雅士。勉之,你看我多招人喜欢,以后诺儿肯定不会比我差。”
李文斌伸手揪他的耳朵,“你的歪理我可听的太多了,还是留着糊弄别人吧。”
诺儿看得咯咯直笑。
见阿父朝自己使眼色,他才赶忙抱住阿爹的腿,仰头,声音软软地说“阿爹不生气。阿父爱花钱,诺儿就把钱藏起来,冬天的时候给阿爹买很多很多棉布,再一起数铜板玩。”
李文斌当然看见他们父子俩玩的把戏,可听见这话,心里还是暖得不行。
把儿子抱起来,捏捏他的小脸蛋,说“那阿爹就等着啦。”
一家人笑作一团。
李文武和张河赶在日落前回来,说那些青菜瓜果长势喜人,时候正好,定不耽误五日后的开业之喜。
提前三日,贺林轩让人在街上寻了二十个伶俐的小乞丐,在镇上走街窜巷地宣传。
“曲临江上的四层大酒楼,三日后开业大酬宾喽当天一律半价嘞”
“凭着这张券,就能吃到免费茶水,听免费说书哦”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镇外的大酒楼要开业啦”
那茶水券散的极快,一家子能写字的都动手帮忙,连嫌弃自己字写得难看的张河都写了好些,才够数。
当然,宣扬最广的,自然是州牧大
人当天在四方来贺办诗会的消息。
如此一来,开业那天,四方来贺楼前人头攒动。
茶室内更是坐满了衣服或华贵或朴素的读书人,热闹极了。
贺林轩还请了杂耍班子,在酒楼前的空地大肆庆贺。
一番吹拉弹唱,又是舞狮子,又是耍猴戏,乘船而来的读书人还没上岸就听见动静了。
走近一看更不是滋味,心里都琢磨,州牧大人今年怎么会寻这么一个酒肉场办诗会实在是
莫非,这酒楼是蓝家人开的
不怪他们这么想。
何家开的山水楼都没见州牧大人这么捧过场,这世上大概只有他夫郎,能让他这般讲究的人做到这个地步了。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犯嘀咕,他们也硬着头皮扯着笑脸跟在何谚身后,朝那喧嚣所走去。
贺林轩得知消息,也有些惊讶。
他虽是个大俗人,却很懂怎么玩附庸风雅那一套,自然不会做这等“有辱斯文”的事。
早在四方来贺设了两处入口,正门朝着官道,另一处却是对着江水,搭了船坞,用木桥回廊引入后院。
本来说好是在那边门接待与会的客人,没想到何谚会放低身架,朝人堆里来。
他佩服州牧大人的亲民,却不知何谚也是无可奈何。
蓝氏和李文斌还有诺儿投缘,要亲自给四方来贺做脸。何谚还能让他一个人走正门不成
见贺林轩迎过来,何谚忙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多礼。
他们这一行人走过来已经够引人注目了,虽有人联想到他的身份,何谚也无意表明。
否则这么多百姓诚惶诚恐地行礼跪拜,反而不美。
贺林轩从善如流,问候过蓝氏,又同其他人道了欢迎,这才笑说“远丰兄,我在船坞那头等你半日,没成想,你却喜欢凑这热闹。”
他看何谚眼中透露无奈,自然猜出来是怎么一回事,此时藏着笑拿话打趣州牧大人呢。
何谚暗瞪他一眼,脸上挂着笑容道“林轩还真是大手笔,请这么多人喝茶,也不怕你夫郎数落你。”
贺林轩笑呵呵道“多谢远丰兄替我忧心了。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夫郎一贯热心肠,今日的茶水可都是我家夫郎请的呢。”
何谚看他这样都能把自己夫郎夸上一把,甘拜下风。
贺林轩也不多寒碜他,转而道“吉时就到了,不如远丰兄和诸位仁兄在这里稍等,待观礼后再去后院寻清净”
人都到这里了,何谚自不会推辞。
贺林轩便道失陪,留下三个小二伺候,自己上了三楼阳台酒楼的牌匾就悬挂在三楼和四楼之间。
他扬声道“各位请静一静”
“今日开业大吉,感谢父老乡亲捧场
为表谢意,稍后各位进茶馆小坐,小二会送上“福禄寿喜”四样福袋,装有各色点心小食。
每个客人都可免费领取一份,算是我贺某人对各位的一点心意。
来我酒楼吃喝玩乐,尽情尽兴最重要。回头,再把福禄寿喜带回家,乡亲们大可不必替我心疼钱”
“哈哈,好”
“贺爷真是大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