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义宁坊 国师府

    明明寒冬腊月,红梅盛开,独凉亭一座,并无遮挡,亭中主人似不怕冷般抚摸着几案上的七弦琴。

    琴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髹紫漆,发小蛇腹断纹,有善通音律者,定然认得这琴,名为九霄环佩,是益州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制作,共有四张,历来为皇家珍藏。

    堂堂国师却拥有一张,可见荣宠。

    它的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后世苏轼曾书曰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苍海老龙吟。

    琴声铮铮,如金石击落,带着些隐隐的杀伐之气,骨节分明的手指划出一个弧度,那琴音冷涩弦凝,戛然而止,让人似一口浊气闷于胸间,正无处抒发,那琴音又缓缓而至,透露出几分隐士高人的优雅,前后不同,像是两个人的作品。

    未待身后的侍卫说话,那弹琴之人便已起身,广袖长袍,墨发披散,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他挥了挥袖子,旁边的丫鬟忙小心把琴收了起来。

    长袍男子这才转身看向那侍卫,道“何事”

    青玄拱手行了礼,道“探子来消息说扬州刺史狄春并未接到楚王的消息,也未曾见过什么人。”

    国师目光淡淡,看向那朦胧水汽的池子,声音如清风过竹“他受了伤,能逃到哪儿”似问句,又似呢喃。

    管家进来行礼道“郎君,齐王来了。”

    上官淑妃之五皇子,齐王武承谆

    国师淡淡的应了一声,“去前厅。”

    前厅,齐王见着国师上官凤澜走进来,眼角眉梢都带着些得意“我刚刚得到了消息,我那丑八怪四兄并未下扬州。”

    亲王无召不得私自离京,更不能与地方官,都督们有过多的交往,同样的,楚王此次奉旨离京去扬州,便也只能去扬州,他此刻不在扬州,有心之人若是知道,便能给他按个与地方官勾结,意图谋反的罪名。

    齐王确实也是这么想的,特特来找国师商量。

    上官凤澜看着面前喜形于色的齐王,掩下眸中不耐,道“大王谋何事,我知道,恕某不敢苟同。”

    齐王蹙眉,疑惑道“为何”

    上官凤澜道“若楚王只是未走官面,白龙鱼服,体察民情,齐王如何收场像楚王这样的人物,只能一击必杀,断断没有一击不中,再来二次的道理。”

    齐王讷讷说不上来。

    上官凤澜替他总结“打草惊蛇,让楚王对大王有所防备,楚王统领兵部,过早恶交,想来,也是大王所不愿的。”

    齐王一向自视甚高,被国师教训了,心里自然不满,脸色颜色也不好看,却还是拱手道“舅舅思虑的周全。”

    齐王走了,不多时,青玄便回来了。

    上官凤澜正在煮茶,他看着在火上炙烤的茶饼,道“如何”

    “齐王气不过,踢坏了院儿里的盆景。”

    呵,不用管,便一直摆在那里吧,讥讽之音脱口而出。

    青玄不解道“不管摆在那里实在不好看,若是客人看见也失了礼数。”

    上官凤澜未说话,他手指纤长,骨节分明,捏着竹夹,把茶饼放进钵里,破有耐心的细细碾碎,神态优雅,淡然,仿佛置身于烟香缭绕的古刹。

    他用罗边筛子着茶沫边道“过两日,自会有人送来。”

    青玄不明所以,但看自家郎君没有动口的意思,便把肚子里的疑惑忍了下来,且待两日,也不知道是谁外传了此事,当真有几个官员私下里送了盆景来。

    上官凤澜让顺藤摸瓜,除了府里几个多嘴的人,此为后话。

    上官凤澜已经煮起了茶,他道“那蓬莱山庄出的茶经,曰水有三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

    青玄为答话,这些他也不懂,更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茶水不过是解渴的作用罢了,费这么些功夫,渴都渴死了,一看便知是那达官显贵整齐无所事事琢磨的玩儿法,他们家郎君原也是不讲究这些的,不知怎么地,但是对那蓬莱山庄上了心。

    这句话青玄倒是没想错,那就是景云殊办照陆羽的茶经作为卖茶的噱头,因为他对茶也没什么了解,更没有什么鉴赏能力,但他是个商人,知道越是精细越能卖个好价钱,越是与众不同能够拉开档次,达官贵人越是趋之若鹜,他要的效果便是你若不知道茶经,便是失了身份,不会喝茶,喝茶不讲究便没有档次,作为文人不写茶诗是见识浅薄。

    不一会儿,上官凤澜煮好了茶,分了两盏,推给青玄一盏,道“尝尝。”

    扬州城

    “齐王一直在探听王府的动静”楚王的军师,沈松寻摇着羽扇说道。

    沈松寻,当朝皇帝的老师,急流勇退,敕封荣国公荣归故里的老太师沈默的幺孙,与武承谖自幼相伴,武承谖从了军,他便陪着做了军师,到底起没起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摄政皇商是病秧[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树上有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树上有鱼并收藏摄政皇商是病秧[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