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公子的心思沈世伦自然不知道, 他补完觉, 刚醒便得到吴伯送来的消息, 万孝儒已经去听过西厢记了, 他让吴伯转告沈世伦, 他们的交易他应下了。
沈世伦并不意外,招手让小顺子过来, 吩咐他去打听白太傅的喜好, 然后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万孝儒。
旁人打听不到的消息, 对小顺子来说没什么难度, 白太傅一直在宫中教导乾兴帝, 若说谁对他最了解,肯定是宫里的宫人, 而小顺子认识最多的恰好就是宫里的太监。
剩下的事, 便不需要沈世伦操心了,长公主那边一旦确定万孝儒可用,肯定会告诉乾兴帝和白太傅。
白太傅在审卷时, 发现一份文采极佳, 又贴和他心意的文章, 自会多一丝好感,而这人又恰好是长公主和乾兴帝看中的人
嗯, 这会元若不是万孝儒,天理都难容
雕版印刷术的实验进行得很顺利,目前已经可以清晰地在纸上印出想要的文字。
白太傅那边也进行得很顺利,这一次为了防止考题泄露, 所有出题的人在科考前不允许离开,一日三餐都有专门的人送过来。
同时为了迷惑左相,乾兴帝故意透漏一个消息,他有意以白太傅为首,召集一群人修书,将所有的书籍汇总起来,并且不局限于儒家典籍。
这一行为一旦完成,将会是一项很重大的文化工程,对后世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乾兴帝以及修书的人都会被载入史册。
文武百官都明白此事的重要性,因此白太傅闭关修书,也在情理之中,以此遮掩白太傅重新出题的事情正合适。
长秋殿
“修书”
沈世伦得知此事时,正将长公主揽在怀里,给她剥橘子,亲自喂到她嘴里。
长公主已经过了一开始的不适应,坦然地张嘴吃下沈世伦递过来的橘子,点头道“旭儿早有修书的念头,现在不过是提前提出来罢了。”
长公主和白太傅为何都认为乾兴帝有明君之资,就是因为乾兴帝他一心想着百姓和乾朝的未来。
常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把百姓放在心里的皇帝又岂会不是明君。
沈世伦深以为然,仅凭修书一事,乾兴帝未来的成就绝对不会低。
在前世,清朝乾隆帝兴文字狱害死不少饱学之士,还特别败家,挥霍掉祖宗留下来的家业,最后只给嘉庆留下一个空壳子,可即便这样,因为他大力支持修四库全书,他在大众心中的形象还是偏好一些的,当然了,那只是对于一知半解的人来说。
多少有些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修四库全书,毁书胜于修书,而且他的本意也是铲除异己,只是这件事暂且不论,乾隆还是在修书一事上获得了名声。
后人,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总是留恋的。
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是何等的伟大,可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记住秦始皇更多的是他焚书坑儒。
可见,书籍对人的重要性。
乾兴帝此举一旦进行下去,他得到的将会是整个乾朝的民心,并非只有读书人。
只不过,这样一来,乾兴帝将会尽揽民心,左相会坐视不理
“左相没有反对”
长公主蹙眉,“怎么会不反对,修书需要向民间征书,左相认为旭儿亲政不久,在民间威信不足,难免会引起百姓的抵触,他建议旭儿晚几年再提此事。”
其实这也是乾兴帝的顾虑,所以他之前也是打算迟几年再说,只是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被左相提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最后争执的结果是”
“自然是暂时搁置,不过,旭儿提出将工部右郎中升为工部侍郎,左相并没反对。”
说起这话,长公主没有一丝郁闷,反而隐隐有些高兴。
沈世伦失笑,能不高兴吗,乾兴帝本来就没打算现在便开始修书,不过是为了替白太傅打掩护,结果白赚了一个工部侍郎,搁谁都得高兴。
不过乾兴帝确实挺可怜的,明明他才是皇帝,结果提拔自己人还要经过左相同意。
想到这儿,沈世伦又想那位跟透明人似的右相,问道“右相是真病还是假病”
长公主闻言一愣,神情有些复杂,道“右相是三朝元老,确实年事已高,不想再插手朝堂之事,实际上,他已经向旭儿递过几次请求致仕的折子了,只是被旭儿压下了。”
乾兴帝需要右相来制衡左相,如果右相致仕,现如今的朝堂还没有人有资格接替他的位置,到时候真的就是左相一家独大了。
所以,哪怕右相一直告病不上朝,乾兴帝也不能放他告老还乡。
沈世伦清楚右相的心思,他这是不想介入左相和乾兴帝的争斗,他这只老狐狸是想全身而退,“右相的子嗣难道不曾入仕”
按理说人老了总是要替后辈打算的。
长公主的眼神更加复杂了,“右相只有一子入仕,不过并非是文官,而是武将。”
乾朝是以绝对的武力建国的,武将的晋升有严格的军功爵制,不存在投机取巧。
沈世伦“”有这么省心的家人,右相还真是好福气啊。
这样一来,右相是不大可能被争取过来的了。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已经进入三月,白太傅的考题已经出完了,现在正在紧张地雕刻木版,长公主怕有人漏题,派了一队侍卫,一天十二个时辰监视,务必确定没有一人和外人接触。
对于雕版印刷术来说,最困难的一步便是雕刻木版,只要雕错一个字,就需要重来,容不得人不小心。
雕刻木版是技术活,沈世伦帮不上什么忙,甚至为了避嫌,他都没有询问地址,反正主意他已经出了,结果什么样就看长公主等人的努力了。
三月十五日,科举照常进行。
万孝儒和几个同乡一同来到贡院,几人都有些紧张。
“这几日我没睡一个好觉,总是梦到自己落榜了,然后被吓醒就睡不着了。”
“我也是,不仅睡不着,看书也看不进去一个字,心情特别烦躁。”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对科考的期待和恐惧。
下一刻,有人低声道“我前几日见到钱兄,他看起来精神不错,一点也不紧张,看到我还有心情问我要不要去喝酒。”
“真的假的”其他人有些不相信。
钱图家虽然有钱,可论学识,这里的人自认都比他强。
“估计是装的,你知道他那人最好面子了。”
这话倒是得到了几人的认同,钱图向来喜欢在他们面前显摆,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万孝儒听着几人的话,目光一闪,想起之前那位沈公子说的话,暗自猜测钱图身上必定发生了什么事。
在进贡院时,万孝儒恰好碰到了钱图,他看到万孝儒一脸笑容,意味深长道“我昨日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他说我这几日运气极好,或许在榜上的名次能超过万兄也不一定。”
话毕,钱图抬脚走进贡院,万孝儒看着他的背影,眼光幽深,倒是他身后的那几位同乡听到钱图的话,眼中都闪过一丝鄙夷,那家伙怕不是吃错药了。
超过万孝儒,下辈子都不可能
有句话说得很对,一旦一个人超过你太多,就生不出嫉妒之心了。
对于归德府的考生来说,万孝儒便是如此。
他们一点也不嫉妒万孝儒,甚至他们都希望万孝儒可以中状元,为他们归德府争光。
咣
随着一声声响,贡院的大门关闭,所有的考生都待在自己的小屋内坐好,等他们再出来,就得是三天后了。
紧接着,贡院一阵锣声响起,考试开始了。
所有考生正襟危坐,从官吏手中接过试卷。
看到试卷的第一眼,很多胸有成竹,面上带着自信笑容的考生皆是身体一僵,然后瞪大眼睛。
这这怎么可能
若不是贡院不准说话,他们早已经大叫出来了。
不过,依旧有人忍不住大喊了一句,“艹,竟然敢骗老子”
此人刚喊完就被贡院的守卫推出来,赶出贡院,取消他此次考试的资格。
有了此人的先例,很多考生都下意识地缩缩脖子,将嘴里骂人的话咽了回去,满头大汗地看着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试卷,眼底满是绝望。
白太傅听到贡院的小插曲时,只是微微一笑,不置一词。
很快三天时间过去了,紧闭三天之久的贡院大门打开,无数的考生从里面走出来,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万孝儒一走出来,便看到候在门口的小顺子向他走过来,说道“万公子,我家公子有请,”同时还体贴地扶着万孝儒的胳膊。
“多谢。”
在贡院待了三天,万孝儒差点坚持不住,他身体本来就很瘦弱,若不是之前一个月,沈世伦让聚德楼的人每日给他送餐,替他补充了一些营养,万孝儒可能真会晕在考场上。
这般一想,万孝儒对沈世伦更加感激,不管沈世伦是为了什么,仅仅他对自己的这份心意,万孝儒便愿意记下这个人情。
上了马车,万孝儒拱手道“多谢沈兄。”
多余的话不用说,他会自己记在心里。
沈世伦摆手,道“万兄客气,想必万兄已经胸有成竹了吧。”
万孝儒虽然精神不好,可眼神一如既往地明亮,不,应该说,更加明亮了。
沈世伦并不意外,招手让小顺子过来, 吩咐他去打听白太傅的喜好, 然后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万孝儒。
旁人打听不到的消息, 对小顺子来说没什么难度, 白太傅一直在宫中教导乾兴帝, 若说谁对他最了解,肯定是宫里的宫人, 而小顺子认识最多的恰好就是宫里的太监。
剩下的事, 便不需要沈世伦操心了,长公主那边一旦确定万孝儒可用,肯定会告诉乾兴帝和白太傅。
白太傅在审卷时, 发现一份文采极佳, 又贴和他心意的文章, 自会多一丝好感,而这人又恰好是长公主和乾兴帝看中的人
嗯, 这会元若不是万孝儒,天理都难容
雕版印刷术的实验进行得很顺利,目前已经可以清晰地在纸上印出想要的文字。
白太傅那边也进行得很顺利,这一次为了防止考题泄露, 所有出题的人在科考前不允许离开,一日三餐都有专门的人送过来。
同时为了迷惑左相,乾兴帝故意透漏一个消息,他有意以白太傅为首,召集一群人修书,将所有的书籍汇总起来,并且不局限于儒家典籍。
这一行为一旦完成,将会是一项很重大的文化工程,对后世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乾兴帝以及修书的人都会被载入史册。
文武百官都明白此事的重要性,因此白太傅闭关修书,也在情理之中,以此遮掩白太傅重新出题的事情正合适。
长秋殿
“修书”
沈世伦得知此事时,正将长公主揽在怀里,给她剥橘子,亲自喂到她嘴里。
长公主已经过了一开始的不适应,坦然地张嘴吃下沈世伦递过来的橘子,点头道“旭儿早有修书的念头,现在不过是提前提出来罢了。”
长公主和白太傅为何都认为乾兴帝有明君之资,就是因为乾兴帝他一心想着百姓和乾朝的未来。
常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把百姓放在心里的皇帝又岂会不是明君。
沈世伦深以为然,仅凭修书一事,乾兴帝未来的成就绝对不会低。
在前世,清朝乾隆帝兴文字狱害死不少饱学之士,还特别败家,挥霍掉祖宗留下来的家业,最后只给嘉庆留下一个空壳子,可即便这样,因为他大力支持修四库全书,他在大众心中的形象还是偏好一些的,当然了,那只是对于一知半解的人来说。
多少有些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修四库全书,毁书胜于修书,而且他的本意也是铲除异己,只是这件事暂且不论,乾隆还是在修书一事上获得了名声。
后人,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总是留恋的。
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是何等的伟大,可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记住秦始皇更多的是他焚书坑儒。
可见,书籍对人的重要性。
乾兴帝此举一旦进行下去,他得到的将会是整个乾朝的民心,并非只有读书人。
只不过,这样一来,乾兴帝将会尽揽民心,左相会坐视不理
“左相没有反对”
长公主蹙眉,“怎么会不反对,修书需要向民间征书,左相认为旭儿亲政不久,在民间威信不足,难免会引起百姓的抵触,他建议旭儿晚几年再提此事。”
其实这也是乾兴帝的顾虑,所以他之前也是打算迟几年再说,只是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被左相提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最后争执的结果是”
“自然是暂时搁置,不过,旭儿提出将工部右郎中升为工部侍郎,左相并没反对。”
说起这话,长公主没有一丝郁闷,反而隐隐有些高兴。
沈世伦失笑,能不高兴吗,乾兴帝本来就没打算现在便开始修书,不过是为了替白太傅打掩护,结果白赚了一个工部侍郎,搁谁都得高兴。
不过乾兴帝确实挺可怜的,明明他才是皇帝,结果提拔自己人还要经过左相同意。
想到这儿,沈世伦又想那位跟透明人似的右相,问道“右相是真病还是假病”
长公主闻言一愣,神情有些复杂,道“右相是三朝元老,确实年事已高,不想再插手朝堂之事,实际上,他已经向旭儿递过几次请求致仕的折子了,只是被旭儿压下了。”
乾兴帝需要右相来制衡左相,如果右相致仕,现如今的朝堂还没有人有资格接替他的位置,到时候真的就是左相一家独大了。
所以,哪怕右相一直告病不上朝,乾兴帝也不能放他告老还乡。
沈世伦清楚右相的心思,他这是不想介入左相和乾兴帝的争斗,他这只老狐狸是想全身而退,“右相的子嗣难道不曾入仕”
按理说人老了总是要替后辈打算的。
长公主的眼神更加复杂了,“右相只有一子入仕,不过并非是文官,而是武将。”
乾朝是以绝对的武力建国的,武将的晋升有严格的军功爵制,不存在投机取巧。
沈世伦“”有这么省心的家人,右相还真是好福气啊。
这样一来,右相是不大可能被争取过来的了。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已经进入三月,白太傅的考题已经出完了,现在正在紧张地雕刻木版,长公主怕有人漏题,派了一队侍卫,一天十二个时辰监视,务必确定没有一人和外人接触。
对于雕版印刷术来说,最困难的一步便是雕刻木版,只要雕错一个字,就需要重来,容不得人不小心。
雕刻木版是技术活,沈世伦帮不上什么忙,甚至为了避嫌,他都没有询问地址,反正主意他已经出了,结果什么样就看长公主等人的努力了。
三月十五日,科举照常进行。
万孝儒和几个同乡一同来到贡院,几人都有些紧张。
“这几日我没睡一个好觉,总是梦到自己落榜了,然后被吓醒就睡不着了。”
“我也是,不仅睡不着,看书也看不进去一个字,心情特别烦躁。”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对科考的期待和恐惧。
下一刻,有人低声道“我前几日见到钱兄,他看起来精神不错,一点也不紧张,看到我还有心情问我要不要去喝酒。”
“真的假的”其他人有些不相信。
钱图家虽然有钱,可论学识,这里的人自认都比他强。
“估计是装的,你知道他那人最好面子了。”
这话倒是得到了几人的认同,钱图向来喜欢在他们面前显摆,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万孝儒听着几人的话,目光一闪,想起之前那位沈公子说的话,暗自猜测钱图身上必定发生了什么事。
在进贡院时,万孝儒恰好碰到了钱图,他看到万孝儒一脸笑容,意味深长道“我昨日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他说我这几日运气极好,或许在榜上的名次能超过万兄也不一定。”
话毕,钱图抬脚走进贡院,万孝儒看着他的背影,眼光幽深,倒是他身后的那几位同乡听到钱图的话,眼中都闪过一丝鄙夷,那家伙怕不是吃错药了。
超过万孝儒,下辈子都不可能
有句话说得很对,一旦一个人超过你太多,就生不出嫉妒之心了。
对于归德府的考生来说,万孝儒便是如此。
他们一点也不嫉妒万孝儒,甚至他们都希望万孝儒可以中状元,为他们归德府争光。
咣
随着一声声响,贡院的大门关闭,所有的考生都待在自己的小屋内坐好,等他们再出来,就得是三天后了。
紧接着,贡院一阵锣声响起,考试开始了。
所有考生正襟危坐,从官吏手中接过试卷。
看到试卷的第一眼,很多胸有成竹,面上带着自信笑容的考生皆是身体一僵,然后瞪大眼睛。
这这怎么可能
若不是贡院不准说话,他们早已经大叫出来了。
不过,依旧有人忍不住大喊了一句,“艹,竟然敢骗老子”
此人刚喊完就被贡院的守卫推出来,赶出贡院,取消他此次考试的资格。
有了此人的先例,很多考生都下意识地缩缩脖子,将嘴里骂人的话咽了回去,满头大汗地看着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试卷,眼底满是绝望。
白太傅听到贡院的小插曲时,只是微微一笑,不置一词。
很快三天时间过去了,紧闭三天之久的贡院大门打开,无数的考生从里面走出来,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万孝儒一走出来,便看到候在门口的小顺子向他走过来,说道“万公子,我家公子有请,”同时还体贴地扶着万孝儒的胳膊。
“多谢。”
在贡院待了三天,万孝儒差点坚持不住,他身体本来就很瘦弱,若不是之前一个月,沈世伦让聚德楼的人每日给他送餐,替他补充了一些营养,万孝儒可能真会晕在考场上。
这般一想,万孝儒对沈世伦更加感激,不管沈世伦是为了什么,仅仅他对自己的这份心意,万孝儒便愿意记下这个人情。
上了马车,万孝儒拱手道“多谢沈兄。”
多余的话不用说,他会自己记在心里。
沈世伦摆手,道“万兄客气,想必万兄已经胸有成竹了吧。”
万孝儒虽然精神不好,可眼神一如既往地明亮,不,应该说,更加明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