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弄了一个小本本, 现阶段他为陶良州花的钱全部记录在上。明摆着的,以后赚了钱是要从陶良州的收益上弄回来的。
和望江府那边的收购计划,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持久合作。从之前每月一万斤粮食,变成了如今每月两万斤粮食和一万斤蔬菜。
就这样, 白苏在望江府的几个作坊还有水泥厂的盈利每个月还能给他将近两千两银子的纯收益。
因为水泥厂又扩大了。
整个大裕朝的铁矿都是有数的,而在白苏贡献的那个水泥制作的方子里,铁矿的炼铁废料又是必不可少的。也许有其他代替品, 不过白苏没研究。
白苏没研究的东西, 起码在一二十年内,整个大裕朝的人也研究不出来。
毕竟这不是普通的纸张改良什么的,而是涉及到大量化学物理学科的知识。大裕朝的人不是不聪明,只是没基础。
再聪明的人, 你想要盖楼也得从地基开始。
总而言之,望江府的水泥厂又扩建了, 然后白苏的分红又多了。望江府那边新上任的县令是从京城调派过来的,在朝廷之中有一个明文的规定官员不得前往祖籍所在地为官。
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官员贪污还有形成小朝廷的做法, 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也就是白苏的事情, 开了例外。
但那是圣旨恩准的例外, 也是白苏用让整个大裕朝经济都提升了一成的实力创造的意外。
最重要的是,那是白苏为官一年就被调走的可以允许的意外。
望江府新上任的县令是从京城那边调派过来的,据说是上一届殿试的榜眼,明显就是下来镀金的。不说其他的东西,光是望江府那个水泥厂,想来皇帝也不可能让别人把持。最好的做法, 自然是永久性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也许望江府以后,都要成为皇帝一派的官员镀金的地方,所以之前白苏制定的很多政策都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最重要的是,那些人对于已经远调的白苏的工作,很是配合。毕竟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配合白苏的结果就是政绩更加好看。
第一批隋宫增白方制作完成,白苏也没在苏州直接销售,而是送回了望江府,由望江楼的人开始促销。
外来的才是好的,这种古怪的思想成百上千年的凝聚在普通人脑海之中,洗脑的威力可想而知。
在白苏曾经生活的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国产的东西都不能卖上好价钱。不是因为东西不好,而是因为国人觉得国外的东西档次更高。
所以国产的那些好东西只能出口转内销,或者干脆被外资企业收购换个国外的包装,曾经一百块钱的东西换个包装可以卖上一万块。
可惜赚钱都是外国人,国营的那些企业什么的,还是只能赚到一点点本钱罢了。
随着上面的支持,望江楼现在在整个江南的名声也算是打出来了。望江楼那边有最新的潮流服饰,有最精美的笔墨纸砚。有最快的北方通讯,还有一些别的地方没有的新奇玩意儿。
白苏也是在里面占股的,这还是后来上面当做奖励直接分给白苏的一股。要不然,白苏也不至于这么尽心尽力。
隋宫增白方送到望江楼之后,销售情况如何先不说,但就望江楼又比其他地方先一步有了好东西这一点,光是广告费也是值得的。
将桌面稍微收拾了一番,白苏去后院洗了个澡。换上了一身洗衣服,将自己打扮的很是清爽。已经六月的天气,越发的湿热了。每天光是坐在那边不动,就能让人汗流浃背。
之前一天洗一次澡,现在动不动就要洗个两三次。也真是多亏了家里有趁手的下人,要不然白苏的日子也不能过的如此享受。
六月的庭院里,白苏种植的牡丹已经开的热烈。大片大片浓郁的大红和粉红,挤挤攘攘的占据了庭院的一角。
一开始种植牡丹,也不过是因为顺应时节罢了。可在种植之后,白苏都越发的喜欢起这种富丽堂皇的花卉了。
种植一大片之后,感觉和自己有钱人的身份特别的般配。
手里拿着折扇,走到庭院中看着那热闹的景色,白苏的心情都好上了许多。顺手折了一支开的正美的绿色牡丹,也只有这种新奇漂亮的东西才能配得上自家小孩。
岳麓书院的作息时间已经进入了夏令时,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也变成了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的时间,完全足够白苏接了石菖蒲回来吃饭再小睡片刻了。
一手拿着折扇,一手抓着牡丹。走到院门口,白苏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日头太过耀眼,看的人眼睛都睁不开来。
看了一眼门房那边的竹伞,白苏陷入了沉思。思考了三秒钟,将折扇随意的插在腰间,这才拎起那把竹伞打开。
特制的绿竹伞柄,握在手中就能感觉到一份清凉。想要给家中种上一片竹林的念头瞬间产生,想想夏日里清风徐徐竹林轻轻晃动的场景,光是想想就能感觉到一份儿清凉。
从家里出来,往前走几十米就踏上了爬山的道路。正儿八经的学区房,在这种接送家中学生上下学
和望江府那边的收购计划,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持久合作。从之前每月一万斤粮食,变成了如今每月两万斤粮食和一万斤蔬菜。
就这样, 白苏在望江府的几个作坊还有水泥厂的盈利每个月还能给他将近两千两银子的纯收益。
因为水泥厂又扩大了。
整个大裕朝的铁矿都是有数的,而在白苏贡献的那个水泥制作的方子里,铁矿的炼铁废料又是必不可少的。也许有其他代替品, 不过白苏没研究。
白苏没研究的东西, 起码在一二十年内,整个大裕朝的人也研究不出来。
毕竟这不是普通的纸张改良什么的,而是涉及到大量化学物理学科的知识。大裕朝的人不是不聪明,只是没基础。
再聪明的人, 你想要盖楼也得从地基开始。
总而言之,望江府的水泥厂又扩建了, 然后白苏的分红又多了。望江府那边新上任的县令是从京城调派过来的,在朝廷之中有一个明文的规定官员不得前往祖籍所在地为官。
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官员贪污还有形成小朝廷的做法, 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也就是白苏的事情, 开了例外。
但那是圣旨恩准的例外, 也是白苏用让整个大裕朝经济都提升了一成的实力创造的意外。
最重要的是,那是白苏为官一年就被调走的可以允许的意外。
望江府新上任的县令是从京城那边调派过来的,据说是上一届殿试的榜眼,明显就是下来镀金的。不说其他的东西,光是望江府那个水泥厂,想来皇帝也不可能让别人把持。最好的做法, 自然是永久性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也许望江府以后,都要成为皇帝一派的官员镀金的地方,所以之前白苏制定的很多政策都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最重要的是,那些人对于已经远调的白苏的工作,很是配合。毕竟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配合白苏的结果就是政绩更加好看。
第一批隋宫增白方制作完成,白苏也没在苏州直接销售,而是送回了望江府,由望江楼的人开始促销。
外来的才是好的,这种古怪的思想成百上千年的凝聚在普通人脑海之中,洗脑的威力可想而知。
在白苏曾经生活的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国产的东西都不能卖上好价钱。不是因为东西不好,而是因为国人觉得国外的东西档次更高。
所以国产的那些好东西只能出口转内销,或者干脆被外资企业收购换个国外的包装,曾经一百块钱的东西换个包装可以卖上一万块。
可惜赚钱都是外国人,国营的那些企业什么的,还是只能赚到一点点本钱罢了。
随着上面的支持,望江楼现在在整个江南的名声也算是打出来了。望江楼那边有最新的潮流服饰,有最精美的笔墨纸砚。有最快的北方通讯,还有一些别的地方没有的新奇玩意儿。
白苏也是在里面占股的,这还是后来上面当做奖励直接分给白苏的一股。要不然,白苏也不至于这么尽心尽力。
隋宫增白方送到望江楼之后,销售情况如何先不说,但就望江楼又比其他地方先一步有了好东西这一点,光是广告费也是值得的。
将桌面稍微收拾了一番,白苏去后院洗了个澡。换上了一身洗衣服,将自己打扮的很是清爽。已经六月的天气,越发的湿热了。每天光是坐在那边不动,就能让人汗流浃背。
之前一天洗一次澡,现在动不动就要洗个两三次。也真是多亏了家里有趁手的下人,要不然白苏的日子也不能过的如此享受。
六月的庭院里,白苏种植的牡丹已经开的热烈。大片大片浓郁的大红和粉红,挤挤攘攘的占据了庭院的一角。
一开始种植牡丹,也不过是因为顺应时节罢了。可在种植之后,白苏都越发的喜欢起这种富丽堂皇的花卉了。
种植一大片之后,感觉和自己有钱人的身份特别的般配。
手里拿着折扇,走到庭院中看着那热闹的景色,白苏的心情都好上了许多。顺手折了一支开的正美的绿色牡丹,也只有这种新奇漂亮的东西才能配得上自家小孩。
岳麓书院的作息时间已经进入了夏令时,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也变成了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的时间,完全足够白苏接了石菖蒲回来吃饭再小睡片刻了。
一手拿着折扇,一手抓着牡丹。走到院门口,白苏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日头太过耀眼,看的人眼睛都睁不开来。
看了一眼门房那边的竹伞,白苏陷入了沉思。思考了三秒钟,将折扇随意的插在腰间,这才拎起那把竹伞打开。
特制的绿竹伞柄,握在手中就能感觉到一份清凉。想要给家中种上一片竹林的念头瞬间产生,想想夏日里清风徐徐竹林轻轻晃动的场景,光是想想就能感觉到一份儿清凉。
从家里出来,往前走几十米就踏上了爬山的道路。正儿八经的学区房,在这种接送家中学生上下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