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脚地待九天,她头皮都开始发麻。
    正在她愁眉不展时,听到有人高声惊叹“诶居然是底号,我这是什么运气”
    此话一出,众试子皆笑。
    杨思焕微微张口,愣了愣也扯着嘴角笑了,想起院试时方仕林那货也在底号,在厕所旁边坐了两天,出来好一通抱怨。
    有了比较,心中的不满很快就烟消云散。
    她将靠在墙边的另一块木板也横放在砖托上,两块木板合起来恰好铺满号舍,就变成了一张床。
    待明日开考时,她只需将外侧的木板拆下,挪放到高一层的砖托上作桌案,就有了一套桌椅,不禁暗叹当中的精妙。
    铺好被子,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草草吃过统一发派的馒头,她就蜷在木板上,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嘡”
    突来一记敲锣声将杨思焕惊醒,她揉了揉眼睛,天蒙蒙亮,内帘官排排立于甬道两侧。
    她赶紧起来归置一番,端坐在号舍里,就等着卷子发下来。
    不一会儿,就看见知府与一身着绯红补服的人,二人背手拐进众人视线,顺着甬道走下去,一起登上明远楼。
    待二人在楼上落座后,知府低声向身旁的侍从说了几句话,接着又一声鼓声响起,开始分发考卷。
    今日是第一场考试,作一首试贴诗,外加一篇八股文,题目从四书里取。
    卷子一发下来,杨思焕就怔住了,她缓缓举起手,正要说什么,却听有人抢在她前头朗声说道“大人,学生的试题印刷有误,请求更换。”
    话音刚落,周遭唏嘘一片,纷纷有人举手“学生的也没印好,连个题都没有。”
    巡考官闻言当即大喝一声“肃静考场中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说着,缓步踱到第一个举手者的身边,拿起卷子看了一眼,又拿起另一个试子的卷子再看,挨个看过去眉头越锁越紧,末了抬头仰望明远楼上的二位。
    “这”
    明远楼上,东边坐着的是应天来的主考官,姓娄名肖,此时正神态自若地喝着茶,知府坐在她右手边。
    巡考官上去与知府耳语“大人,出事了,那卷子”说到这里,下意识往主考官那边瞟。
    知府问“卷子怎么了”
    娄肖这才开口缓缓道“劳烦告诉她们,卷子没错,题就是这么个题,看不懂的可以睡觉了。”
    巡考官“是,下官知道了。”
    开考的锣鼓声响起后,杨思焕迟迟不落笔,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乡试考场上居然会出这么一道怪题o题目就是一个滚圆的空心圆圈,以这个圈圈为题作一篇八股文。
    她盯着所谓的题目看了好久,思绪从大学跳到中庸,又从中庸飘到孟子,最后只能无奈地搁下手中的笔。
    看来这个题,她一时是破不了了。
    但她不想就此坐以待毙,左右还有两天的时间,不如先来做试贴诗。
    于是她先跳过八股文,改做试贴诗部分。
    这次试贴诗的题目是湘灵鼓瑟,看到这题杨思焕颇有感触,当初薛教谕强行压着她们看的“杂书”竟派上用场了。
    此题典出楚辞,杨思焕在心中吟道“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当中的湘灵鼓瑟便是今日的诗题。
    这题对于大多数考生可能并不陌生,毕竟能坐在这里的,都是从院试中闯出来的。
    因此光是写,人人都能写点东西,搏出彩头却是难了。
    杨思焕思忖再三,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才提笔在稿纸上写下
    湘灵鼓瑟
    一鼓山间瑟,俄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万籁归纤尘,凄音绕杳冥。
    苍梧啼忿怨,石兰话幽馨。
    流水排湘浦,哀风近洛城。
    曲终人不见,明月照峰青。
    开篇化用楚辞远游的原句,中比引用“舜君啼竹”的典故,后比化用宋朝钱惟寅的诗作,不过在这个世界是没有宋朝的,原诗无人知道。
    但原诗也是根据“湘灵鼓瑟”这个典故作的,这样一来就没什么问题了。
    她落笔后,又反复检查了好几遍平仄韵律,确认无误后才将它誊写到答卷上。
    收笔之后,她将答卷搁置一边,目光重新落回那个诡异的圈圈上。
    一个圈圈如何与四书扯上关系她托腮沉吟,眼看着夕阳西下,汗顺着脸颊流到膝盖上,好几个时辰过去了,稿纸仍是空白一片。
    若连题都破不了,就只能交白卷了,难道,她真的只能再等三年

章节目录

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史官提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史官提笔并收藏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