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之所以这样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杨思焕刚开蒙时就曾卖过书,开始她拿书和别人换了一个砚台偷偷藏起来,后来干脆按五十文一本的价格贱卖孤本,虽然几经周折追回了大部分书,但刘氏还是被气得不轻。

    没等杨思焕回答,刘氏就去书房检查,发现果然少了十多本书,幸好周世景赶来道“爹不必担心,书在隔壁房里,我每月都会分批搬出去晾晒,一本都不少。”

    刘氏闻言先是不信,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这些书了,这是杨家祖祖辈辈积攒下的宝贝。他去隔壁房里看过才宽了心,再回堂屋看女儿已经在书桌前端坐着念书了。

    院试考点在离云溪镇二百里开外的徽州府,杨家没钱雇马车,杨思焕便决定搭过路的商船,顺着长江一路向下游漂去,即便是逆风,不消一天也可到府城郊外。

    却说刘氏,临近考试他反而不过问女儿读书的事了,就像没这回事一样,只是变着花样做鸡蛋给她。

    在家住了三天,杨思焕却也不敢懈怠,每日天不亮就起来总结八股文模版。

    她从小到大别的本事没有,应试策略倒有一套。

    犁朝规定院试只从四书里挑典故命题,她将收集的八股优作加以总结,写了几套模版,分别对应几种类型的考题。又找出优作里的高级词汇,一一写在纸上。

    譬如“用舍行藏”就是个能加分的词,出自论语的那句话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来衍生出好几层意思,她曾在博物馆看过有状元用过。

    将这类词拆分开来,用在试卷上定然能加分,上次那题她就尝到甜头了。

    早上天不亮,远处的村落传来几声鸡叫声,杨思焕背着包袱轻轻推开院门。

    天上挂着残月,身后是几近倾颓的房屋,视野尽头是通向府城的道路。

    寒窗苦读四五年,老书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终于轮到她了,她走在田埂上,步子越迈越长。

    此行若榜上有名,她便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若不成只能再等三年,她这样的家庭光是几张嘴就越吃越穷,更别说读书了。

    杨思焕无暇去想下一次她走在这田埂上是何心境,只在心里继续默读四书集注

章节目录

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史官提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史官提笔并收藏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