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旋并不知道自家儿子素日在学里的所作所为。他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刻苦,无论是笔下的文章还是马上的功夫,在一众的兄弟之中都是甚为出色的,再加上他是正室嫡出的长子,自然很得齐东城的器重。所谓能者多劳,齐旋很忙,每日里尽职尽责地做事办差,实在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关注儿子的成长,难得闲暇,他过问最多的也是齐召的文章骑射,因此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了子侄辈小子们口里的“小霸王”。
齐越和她的二哥恰恰相反。她如今无官一身轻,又不耐去应付那些迎来送往明争暗斗,如今也只把家里的妻儿放在心尖儿上了。晚膳时听说儿子被齐召欺辱的事情,顿时气得把筷子往桌上狠狠一拍,嘴里直骂着“岂有此理。”
“阿越,你可千万不要冲动。”沈青筠也放了筷子,不放心地嘱咐着。儿子被人欺负了,她虽也伤心生气,可也记得当初在陈家村,齐越因着同样的事情将那瞎子容痛打了一顿,就不由地有些担忧,如今可不是在那乡野山村,若是阿越脾气上来再动手打了人,便不好收拾了。
齐越抬眼瞧见沈青筠的神色,知她想到了什么,不由地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紧绷的一张俊脸便松动了几分,“筠儿不要多想,我又不蠢,不会鲁莽行事的,不过”齐越顿一下,抬手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话里有话地道“咱们儿子平白受了委屈,我这当爹的,自然得替他出了气才行。”
“你想如何”
“筠儿放心,我不会惹出事来的。”齐越拍拍娘子的手以示安抚,自己摸着下巴略略思索了一会儿,便站起身要走。
“你做什么去”沈青筠下意识阻拦,眼睛扫了扫齐越面前干干净净的菜碟,她压根儿一口都还没吃呢
“这会儿没胃口,娘子陪着嘉儿多用些。”齐越眉眼温柔,看起来倒是没有丝毫的戾气,想了想,又道“从今儿开始,便让嘉儿搬到正房跟咱们一块儿住吧,他这么小个人,跟咱们分开住总是叫人不放心。娘子以为如何”
沈青筠当然一百个愿意。齐家历来的规矩,新生的孩儿满了周岁便需搬离父母跟前,住在单独的院子里,平日有专门的师父嬷嬷教养规矩,衣食起居也有专人照料,为的是怕慈母多败儿,养出不肖的子孙来。如今既是住进了这将军府,豆豆少不得也要遵守这规矩的,沈青筠虽然心疼儿子,可也不好说什么,如今听齐越提出要豆豆搬过来一块儿住,哪里会有不乐意的道理,只是她微微蹙眉,“这么做只怕于理不合,会惹人闲话。”
“咱们府里才几个人,又没旁人拘着,不碍事的。”
“可若是传了出去”
齐越冷笑,“谁若是敢出去乱说,我摘了他的舌头。”
她这一句话轻飘飘说出来,可这屋子里侍候的丫头们都知道,她们的七爷并不是在吓唬人,她们可都听说过,将军府开府时,七爷只有十五岁,许是欺她年幼,也或许是仗着内府里没有女主人,当初这将军府里遍插了各方的眼线。后来也不知七爷是用了什么手段,硬是把这些钉子一个一个地,有的直接打死,有的打残了丢出府外,有的,就被他亲手割了舌头。如今的将军府下人不多,其中一大部分是虎贲营伤残的将士以及他们的家眷,剩下的那些,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才得以进府的。这府里的差事不累,主子也和气,给的份例银子又比其他府里的高几分,下人们各个死心塌地的伺候主子,又有哪个活腻了敢去传一丝闲话呢
沈青筠当然不知道自个儿夫君的“光荣事迹”,只是听她这么说,也就放下心来,当下便吩咐人去豆豆院子里把他的东西搬来正房,倒是唬的豆豆身边的嬷嬷丫鬟们好生惶恐,生怕是自己哪里伺候的不周到惹了主子生气,一股脑儿地跑来正房门前跪着请罪,沈青筠温言安抚了好一阵子才叫她们彻底地放下心来。
齐越已经去了书房,叫来赵清赵涟两兄弟,吩咐他们原原本本地把齐召平日里欺负豆豆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讲给她听了,又勉励夸奖了他们几句,还给了一包赏银,嘱咐他们好好养伤,便放了人回去,将那本早已通读过的日知录放在手里摩挲了一会儿,也顾不得天色已晚,将书揣在怀里,吩咐人掌灯备马,径自往齐进的郡王府去了。
齐进早已用过晚膳,这会儿正在湖心的凉屋里坐着纳凉,袁氏领了齐喻在一旁玩闹,小小的齐喻一口一个“爹爹”“娘亲”的唤着,倒很有些其乐融融的样子。有侍从前来禀报七爷来访,齐进闻言,心头紧了一紧,他当然知道七弟前来所为何事,当下一刻也不耽搁,匆匆地对袁氏交待一声,便赶紧地去到前院,将人迎进了书房。
早有下人在书房里掌了烛火,又摆了两盆冰上来,齐进挥手遣退了下人,单刀直入地道“七弟可得了母亲说的东西么”
齐越点一下头,自怀中取出那本日知录递过去,解释道“此乃御医沈之涯遗墨,我已将字迹与沈御医留下的其他手稿做过对比,确是沈御医亲笔无疑。”
齐进早已迫不及待地将书翻开。
齐越提醒他,“三哥从我折了页的地方往后瞧即可。”
“二十二年六月初四世子箭伤甚重,伤及脏腑幸有内廷外伤秘药凝露膏,乃去腐生肌之圣药,辅以黄岑、血参一应用药,悉数相宜,内服外敷,药用三贴,病逝当可缓矣。”
“二十二年六月初五天气暑热,伤口已见溃烂,世子高热,余甚是忧心”
“二十二年六月初六世子高热不退,咳疾愈重,竟至吐血脉象虚软,冷汗涔涔,病情未缓愈重余昼夜思虑,惶惑不已明日当亲自进帐侍奉照看”
“二十二年六月初七世子病情危重,恐有性命之虞,晋王四子东城谨守帐内,日夜侍疾东城疾言厉色,责吾辈医者庸碌无能,余羞惭不已,请求留守帐内
齐越和她的二哥恰恰相反。她如今无官一身轻,又不耐去应付那些迎来送往明争暗斗,如今也只把家里的妻儿放在心尖儿上了。晚膳时听说儿子被齐召欺辱的事情,顿时气得把筷子往桌上狠狠一拍,嘴里直骂着“岂有此理。”
“阿越,你可千万不要冲动。”沈青筠也放了筷子,不放心地嘱咐着。儿子被人欺负了,她虽也伤心生气,可也记得当初在陈家村,齐越因着同样的事情将那瞎子容痛打了一顿,就不由地有些担忧,如今可不是在那乡野山村,若是阿越脾气上来再动手打了人,便不好收拾了。
齐越抬眼瞧见沈青筠的神色,知她想到了什么,不由地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紧绷的一张俊脸便松动了几分,“筠儿不要多想,我又不蠢,不会鲁莽行事的,不过”齐越顿一下,抬手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话里有话地道“咱们儿子平白受了委屈,我这当爹的,自然得替他出了气才行。”
“你想如何”
“筠儿放心,我不会惹出事来的。”齐越拍拍娘子的手以示安抚,自己摸着下巴略略思索了一会儿,便站起身要走。
“你做什么去”沈青筠下意识阻拦,眼睛扫了扫齐越面前干干净净的菜碟,她压根儿一口都还没吃呢
“这会儿没胃口,娘子陪着嘉儿多用些。”齐越眉眼温柔,看起来倒是没有丝毫的戾气,想了想,又道“从今儿开始,便让嘉儿搬到正房跟咱们一块儿住吧,他这么小个人,跟咱们分开住总是叫人不放心。娘子以为如何”
沈青筠当然一百个愿意。齐家历来的规矩,新生的孩儿满了周岁便需搬离父母跟前,住在单独的院子里,平日有专门的师父嬷嬷教养规矩,衣食起居也有专人照料,为的是怕慈母多败儿,养出不肖的子孙来。如今既是住进了这将军府,豆豆少不得也要遵守这规矩的,沈青筠虽然心疼儿子,可也不好说什么,如今听齐越提出要豆豆搬过来一块儿住,哪里会有不乐意的道理,只是她微微蹙眉,“这么做只怕于理不合,会惹人闲话。”
“咱们府里才几个人,又没旁人拘着,不碍事的。”
“可若是传了出去”
齐越冷笑,“谁若是敢出去乱说,我摘了他的舌头。”
她这一句话轻飘飘说出来,可这屋子里侍候的丫头们都知道,她们的七爷并不是在吓唬人,她们可都听说过,将军府开府时,七爷只有十五岁,许是欺她年幼,也或许是仗着内府里没有女主人,当初这将军府里遍插了各方的眼线。后来也不知七爷是用了什么手段,硬是把这些钉子一个一个地,有的直接打死,有的打残了丢出府外,有的,就被他亲手割了舌头。如今的将军府下人不多,其中一大部分是虎贲营伤残的将士以及他们的家眷,剩下的那些,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才得以进府的。这府里的差事不累,主子也和气,给的份例银子又比其他府里的高几分,下人们各个死心塌地的伺候主子,又有哪个活腻了敢去传一丝闲话呢
沈青筠当然不知道自个儿夫君的“光荣事迹”,只是听她这么说,也就放下心来,当下便吩咐人去豆豆院子里把他的东西搬来正房,倒是唬的豆豆身边的嬷嬷丫鬟们好生惶恐,生怕是自己哪里伺候的不周到惹了主子生气,一股脑儿地跑来正房门前跪着请罪,沈青筠温言安抚了好一阵子才叫她们彻底地放下心来。
齐越已经去了书房,叫来赵清赵涟两兄弟,吩咐他们原原本本地把齐召平日里欺负豆豆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讲给她听了,又勉励夸奖了他们几句,还给了一包赏银,嘱咐他们好好养伤,便放了人回去,将那本早已通读过的日知录放在手里摩挲了一会儿,也顾不得天色已晚,将书揣在怀里,吩咐人掌灯备马,径自往齐进的郡王府去了。
齐进早已用过晚膳,这会儿正在湖心的凉屋里坐着纳凉,袁氏领了齐喻在一旁玩闹,小小的齐喻一口一个“爹爹”“娘亲”的唤着,倒很有些其乐融融的样子。有侍从前来禀报七爷来访,齐进闻言,心头紧了一紧,他当然知道七弟前来所为何事,当下一刻也不耽搁,匆匆地对袁氏交待一声,便赶紧地去到前院,将人迎进了书房。
早有下人在书房里掌了烛火,又摆了两盆冰上来,齐进挥手遣退了下人,单刀直入地道“七弟可得了母亲说的东西么”
齐越点一下头,自怀中取出那本日知录递过去,解释道“此乃御医沈之涯遗墨,我已将字迹与沈御医留下的其他手稿做过对比,确是沈御医亲笔无疑。”
齐进早已迫不及待地将书翻开。
齐越提醒他,“三哥从我折了页的地方往后瞧即可。”
“二十二年六月初四世子箭伤甚重,伤及脏腑幸有内廷外伤秘药凝露膏,乃去腐生肌之圣药,辅以黄岑、血参一应用药,悉数相宜,内服外敷,药用三贴,病逝当可缓矣。”
“二十二年六月初五天气暑热,伤口已见溃烂,世子高热,余甚是忧心”
“二十二年六月初六世子高热不退,咳疾愈重,竟至吐血脉象虚软,冷汗涔涔,病情未缓愈重余昼夜思虑,惶惑不已明日当亲自进帐侍奉照看”
“二十二年六月初七世子病情危重,恐有性命之虞,晋王四子东城谨守帐内,日夜侍疾东城疾言厉色,责吾辈医者庸碌无能,余羞惭不已,请求留守帐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