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兴隆酒楼 (2/2)
名“玉容”,转念一想不能这样偏狭,女孩子又不是只靠容貌生活。小黑丫头哪怕长大了还是黑黢黢的,也有他这哥哥养活,心性坚韧就好。
王婉贞默念几遍,喜道“这个名字好,又上口又有寓意,就叫玉荣吧。”
小黑丫头就这样拥有了大名,此时她还不知道以后要被哥哥以名字为由头,灌输多少与众不同的观念,犹自乐呵呵地吃着饭。
顾玉成看着新鲜出炉的小顾玉荣,心中涌起满满的责任感。
哪怕为了养活这孩子,他也要努力过好日子才行。
这般想着,入夜歇息前,顾玉成忍着酸疼,硬是做了两套拉伸运动。
他连日走路,双腿酸痛,脚也有些浮肿,但都比不上今天坐马车的颠簸,下车瞬间甚至有种解脱的感觉。
要不是他中午吃的是豆浆和豆花,早就消化干净了,真的半路就要忍不住吐出来。
说到底,还是这身体太弱了。这时候又没什么先进医术,一个风寒都有可能要人性命。为了长远计,他确实要好好锻炼。
旁的不说,长得壮实些,走出去都更有安全感。
顾玉成就着月光拉伸胳膊腿的时候,顾家院子里正在收拾残局。
分家不过两天,吕老太太和周氏已经吵了三架,彼此理由都非常充足。
“我可是跟着老大养老的,老大媳妇你就应该照顾老人一天天懒懒散散地像个什么样子还要我老婆子给你做饭啊”吕老太太唾沫横飞,手指都要戳到周荷花脸上,“家里院子也不扫,像个什么样子”
周氏也毫不示弱“不是我不做饭,是没钱啊。您老人家手里攥着银钱一分不出,我拿什么做饭”
“我早说了,没钱”
“那顾大富哪来的钱买卤肉偷着吃啊他要有钱,就赶紧出伙食费吧,不然就另起炉灶自己吃去”
就这样,吕老太太以婆婆身份责问周氏,周氏就掉头责问顾大富,老太太又心疼小儿子,最后不了了之,直到牛都吃完草闭上了眼睛,两人才偃旗息鼓,各自回房。
堂屋里,吕老太太拍着大腿愤愤咒骂“姓周的就是个铁公鸡不过是让她多做点饭食,就这么推三阻四的,想饿死全家人不成”
顾大富垂着头“娘,咱们是不是不该分家”
记得以前二嫂做饭,从没有对他开小灶说过一句话,都是娘让干什么干什么的。
“你混说什么”吕老太太更加不满,“那王氏小家子气还心气儿高,当初我说不让二郎去读书,她偏不听,现在好了,家里一分余钱没有再不分家,你娶媳妇住哪儿她可舍不得二郎受委屈要不是我提前下仗,她还想让公中出钱供二郎读书呢”
顾大富一想也是,又凑到吕老太太跟前撒娇卖乖,没一会儿就哄得老太太眉开眼笑。
“咱们家啊,也就你和娘是一条心。”吕老太太摸出串在一起的十个铜钱交给顾大富,“明天自己去买点好吃的,该干什么干什么,等你娶了媳妇啊,娘就是立马闭眼也心甘。”
“娘你说什么呐,你可得长命百岁。”顾大富又是一通安慰,母子二人其乐融融,又说起了入冬娶妇的安排。
另一边,顾大山正埋头喝着一碗面,吃完才道“你看看你,做什么晚上就弄个野菜汤谁也吃不饱,还得多折腾一遍。”
周氏白了他一眼“你少装傻我这还不是被老太太逼得前头说分家,她手里银钱一分不出,都在自己手心儿里攥着。结果这家里开销吧,全让咱们出。有这样当娘的吗”
“你这么多年往家里交账,有多少钱你没数儿吗凭什么让我们出就算养着老太太是应该,那大富是咋回事自己能偷偷吃卤肉,不能交伙食费怎么着,打算让哥嫂养着”
顾大山一听就泄了气,三弟啥样他心里也清楚,可以说自从三弟跟他打下手,他感觉累了十倍不止。
看自家婆娘在气头上,只好低了声气劝说“三弟让娘惯得,回头我说他去。”
周氏又是一个白眼“我信你个鬼我跟你说,这是婆婆给我立规矩呢,谁劝也不行。她是想在弟媳妇进门之前,把我拿住,好让咱家以后继续供着三弟一家”
“这不能吧”顾大山也迟疑了,“这都分家了”
“你可长脑子想想吧。”周氏哼了一声,收起碗出去洗涮,犹自愤愤不平。
在她看来,这家里最能干的就是他们大房,顾大山是个顶好的劳动力,明祖考中了秀才公,明宗以后肯定也能考中,二房跟三房的都是拖累,早分清楚挺好。
可是这刚分家两天,她就察觉到了不对。少了一个王婉贞,这顾家里里外外的家事活计都落到了她自己头上,本来就累得够呛,吕老太太还拿着顾大富的鞋子让她刷,当场被她摔回去,爆发了婆媳间第一场大吵。
这样下去不行,得想个办法。
或许,该去县城看看儿子了。
周氏想着,哐啷一声将碗磕进了橱柜里。
为了实现靠脑力生活的目标,顾玉成早早起床,磨了豆浆又点豆花,胡乱吃了口饭就背上东西往清平县走去。
今天天气不好,瞧着要下雨的样子,他就拿了个斗笠,然后一路快走,结果刚到四平镇的那条大路上,就碰见了昨天的小厮,赶着车来接他。
顾玉成大喜,也不嫌马车颠簸了,跳上车就跟着往兴隆酒楼而去,心里对赵崇的好感又多一分。
等到了兴隆酒楼,小雨已经淅沥沥下了起来。
赵崇从楼上窗户探出头来,大喊道“顾兄弟,快上来”
顾玉成朝他挥挥手,快步上了楼梯。
王婉贞默念几遍,喜道“这个名字好,又上口又有寓意,就叫玉荣吧。”
小黑丫头就这样拥有了大名,此时她还不知道以后要被哥哥以名字为由头,灌输多少与众不同的观念,犹自乐呵呵地吃着饭。
顾玉成看着新鲜出炉的小顾玉荣,心中涌起满满的责任感。
哪怕为了养活这孩子,他也要努力过好日子才行。
这般想着,入夜歇息前,顾玉成忍着酸疼,硬是做了两套拉伸运动。
他连日走路,双腿酸痛,脚也有些浮肿,但都比不上今天坐马车的颠簸,下车瞬间甚至有种解脱的感觉。
要不是他中午吃的是豆浆和豆花,早就消化干净了,真的半路就要忍不住吐出来。
说到底,还是这身体太弱了。这时候又没什么先进医术,一个风寒都有可能要人性命。为了长远计,他确实要好好锻炼。
旁的不说,长得壮实些,走出去都更有安全感。
顾玉成就着月光拉伸胳膊腿的时候,顾家院子里正在收拾残局。
分家不过两天,吕老太太和周氏已经吵了三架,彼此理由都非常充足。
“我可是跟着老大养老的,老大媳妇你就应该照顾老人一天天懒懒散散地像个什么样子还要我老婆子给你做饭啊”吕老太太唾沫横飞,手指都要戳到周荷花脸上,“家里院子也不扫,像个什么样子”
周氏也毫不示弱“不是我不做饭,是没钱啊。您老人家手里攥着银钱一分不出,我拿什么做饭”
“我早说了,没钱”
“那顾大富哪来的钱买卤肉偷着吃啊他要有钱,就赶紧出伙食费吧,不然就另起炉灶自己吃去”
就这样,吕老太太以婆婆身份责问周氏,周氏就掉头责问顾大富,老太太又心疼小儿子,最后不了了之,直到牛都吃完草闭上了眼睛,两人才偃旗息鼓,各自回房。
堂屋里,吕老太太拍着大腿愤愤咒骂“姓周的就是个铁公鸡不过是让她多做点饭食,就这么推三阻四的,想饿死全家人不成”
顾大富垂着头“娘,咱们是不是不该分家”
记得以前二嫂做饭,从没有对他开小灶说过一句话,都是娘让干什么干什么的。
“你混说什么”吕老太太更加不满,“那王氏小家子气还心气儿高,当初我说不让二郎去读书,她偏不听,现在好了,家里一分余钱没有再不分家,你娶媳妇住哪儿她可舍不得二郎受委屈要不是我提前下仗,她还想让公中出钱供二郎读书呢”
顾大富一想也是,又凑到吕老太太跟前撒娇卖乖,没一会儿就哄得老太太眉开眼笑。
“咱们家啊,也就你和娘是一条心。”吕老太太摸出串在一起的十个铜钱交给顾大富,“明天自己去买点好吃的,该干什么干什么,等你娶了媳妇啊,娘就是立马闭眼也心甘。”
“娘你说什么呐,你可得长命百岁。”顾大富又是一通安慰,母子二人其乐融融,又说起了入冬娶妇的安排。
另一边,顾大山正埋头喝着一碗面,吃完才道“你看看你,做什么晚上就弄个野菜汤谁也吃不饱,还得多折腾一遍。”
周氏白了他一眼“你少装傻我这还不是被老太太逼得前头说分家,她手里银钱一分不出,都在自己手心儿里攥着。结果这家里开销吧,全让咱们出。有这样当娘的吗”
“你这么多年往家里交账,有多少钱你没数儿吗凭什么让我们出就算养着老太太是应该,那大富是咋回事自己能偷偷吃卤肉,不能交伙食费怎么着,打算让哥嫂养着”
顾大山一听就泄了气,三弟啥样他心里也清楚,可以说自从三弟跟他打下手,他感觉累了十倍不止。
看自家婆娘在气头上,只好低了声气劝说“三弟让娘惯得,回头我说他去。”
周氏又是一个白眼“我信你个鬼我跟你说,这是婆婆给我立规矩呢,谁劝也不行。她是想在弟媳妇进门之前,把我拿住,好让咱家以后继续供着三弟一家”
“这不能吧”顾大山也迟疑了,“这都分家了”
“你可长脑子想想吧。”周氏哼了一声,收起碗出去洗涮,犹自愤愤不平。
在她看来,这家里最能干的就是他们大房,顾大山是个顶好的劳动力,明祖考中了秀才公,明宗以后肯定也能考中,二房跟三房的都是拖累,早分清楚挺好。
可是这刚分家两天,她就察觉到了不对。少了一个王婉贞,这顾家里里外外的家事活计都落到了她自己头上,本来就累得够呛,吕老太太还拿着顾大富的鞋子让她刷,当场被她摔回去,爆发了婆媳间第一场大吵。
这样下去不行,得想个办法。
或许,该去县城看看儿子了。
周氏想着,哐啷一声将碗磕进了橱柜里。
为了实现靠脑力生活的目标,顾玉成早早起床,磨了豆浆又点豆花,胡乱吃了口饭就背上东西往清平县走去。
今天天气不好,瞧着要下雨的样子,他就拿了个斗笠,然后一路快走,结果刚到四平镇的那条大路上,就碰见了昨天的小厮,赶着车来接他。
顾玉成大喜,也不嫌马车颠簸了,跳上车就跟着往兴隆酒楼而去,心里对赵崇的好感又多一分。
等到了兴隆酒楼,小雨已经淅沥沥下了起来。
赵崇从楼上窗户探出头来,大喊道“顾兄弟,快上来”
顾玉成朝他挥挥手,快步上了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