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正殿捐了一笔香油钱。
    至于史真,早就趁着两人翻地的功夫悄悄离开。
    打发走两个不速之客,了悟大师望着翻耕过的这块儿地,手捻佛珠,口诵阿弥陀佛,在浅金色的阳光下伫立良久。
    他终究是着相了。
    当初从山下柳树洞里捡回来觉缘小子,他就知道这是佛门中兴的希望。觉缘果然也不负他的期望,天生慧根,不点即通,十几岁已经
    是闻名四方的高僧,与人论法千场,未曾一败。
    宝华天子信佛,把他们二人都封为国师,了悟心中极是欢喜,甚至想传佛四方,把天下人收为信徒。
    觉缘制止了他,非但如此,还做起了苦行僧,处处与他理念不同。
    了悟为此很不高兴,多次训斥,觉缘小子说什么来着他说“不绝尘缘,不悟大道”,要韬光养晦,才好将佛祖供奉千年。
    后来
    “唉,我佛慈悲。”了悟大师叹了口气,继续在泥土中忙碌起来。
    顾玉成说得对,他本人真的不铺张不浪费。
    但他喜欢给镇国寺的佛祖上供,不是塑金身,就是修殿堂。
    在他做国师的几年里,镇国寺大大小小的佛殿都整饬一新,后来没处下手了,就开始修剪花木,甚至培育出了几个新品种的莲花,清香远播。
    那时候觉缘小子就不太高兴,慢慢还喜欢上背着人挖地种菜。现在想来,他看得深远却独木难支,胸中痛苦烦恼,何止万千啊。
    不求佛光满天下,但求大道无绝期,现在,到了他这个做师父的种菜了。
    这缈缈红尘,终究是不了尘缘,不悟大道啊
    拿到了悟大师亲测的八字和吉日,顾玉成顺利开始了娶妻之路。
    纳吉之后,他将几乎全副家当拿出来做聘礼,其中还有启正天子御赐的珍玩。虽说比不得京师权贵之家,但诚意十足,宋家上下俱是满意。
    因宋夫人想早点赶往西南,两个吉日里就选了六月初的那个,将婚期定在六月初八。
    这个日子有些赶,但顾玉成为成亲之事筹划良久,且行事稳重仔细,搬家时就特特将新房预备好了,还给王婉贞和顾玉荣讲了许多宋琢冰的光辉事迹,特别是黔源城下救命之恩,翻来覆去说了好几次。
    是以全家上下三口人,对娶新妇进来格外期盼,还请了顾仪家中相帮,倒也忙而不乱,一应事务整饬得井井有条。
    临到迎亲前几天,王婉贞还特意叮嘱顾玉成“咱们家祖上没有根基,你虽是个好男儿,宋家却是将军,有权有势的,若是新妇脾气大些,你可千万担待着。”
    顾玉成哭笑不得“娘,你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啊”
    “娘这不是担心嘛。”王婉贞白了儿子一眼,“在村里娶媳妇,人家一看人丁单薄,没有父祖帮衬,心里都要掂量掂量。现在你靠自己娶上媳妇了,千万要好好过日子才是。”
    顾玉成郑重点头“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七娘的。”
    他自来到这个时代,睁眼就见顾玉荣像个小黑萝卜头似的满地爬,王婉贞更是拼命劳作,为他们挣一口饭吃。从那一刻起,顾玉成就把养育母亲和妹妹的责任扛在肩上,从此努力谋生,一刻不敢稍歇。
    但他种种作为,譬如拼命读书科举,又或者冒险诈降,总有那么一点不得已在里面。
    唯有宋琢冰,是他全心全意主动做出的选择,是他在没有任何外力干扰下,一见倾心的姑娘。
    他想和她一起,共度余生。
    宋家这边,宋琢冰是幺女,又是唯一的女儿,嫁妆都是从小开始准备的。现在婚期既定,宋夫人和五个儿媳妇迅速忙起来,一边打理嫁妆一边添妆,忙得不亦乐乎。
    宋夫人娶了五个儿媳妇,还在为六郎相看,但嫁女儿是头一回,忙里偷闲不忘叮嘱宋琢冰“日子是两个人过的,公主下嫁尚且要拜见姑婆,你更不可倚仗家世骄人。我听说京师近来颇有些流言,你千万警醒,不要因此与顾家子伤了和气。”
    这些日子宋琢冰借口备嫁在家中休息,此时刚练刀回来,对宋夫人说的流言一无所知,问过才知是有人嘲顾玉成攀附权势。
    “一派胡言”宋琢冰简直要被气笑,“当初定情之时,我还是个隐姓埋名的流放犯呢,和君哥图什么还不是嗯,他不是这种人。”
    她瞅着宋夫人的脸色,及时将“图我这个人”咽下去,可惜到底晚了一步。
    “什么定情”宋夫人放下手中单子,目光灼灼,“你父亲知道吗”
    宋琢冰“额”
    “你呀你,也就是有点运气”宋夫人恨铁不成钢地戳了戳宋琢冰的额头,叹气道,“女大不中留,成亲后你多长点心眼儿就是了。”
    宋琢冰逃过一劫,笑得露出一排贝齿。她拍拍腰间长刀,得意地道“娘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落下功夫的。”
    她看得出来,顾玉成真心很喜欢她舞刀弄枪的样子。当然,这点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宋夫人“”
    罢了罢了,还是再添一抬嫁妆吧。
    顾玉荣掰着手指头,将团扇梅花瓣片片涂红时,六月初八终于到了。
    这天一早,顾玉成骑着高头大马,身穿朱红新郎服,神采奕奕地前往宋家迎亲。
    为防五行大舅哥出难题,他特意请了同榜的江星渔等人作陪。万一储备的不够,就由这几个伴郎相帮。
    好在宋家满门武将,并不怎么热爱诗书,顾玉成作了几首催妆诗和却扇诗之后,顺利将宋琢冰接出闺房。
    六尺长的红绸缎,一头握在顾玉成手中,一头握在宋琢冰手中,中间是一朵喜庆的大红花,沉甸甸坠着金丝银线。
    宋琢冰的盖头是绣娘轻纱织就,又被头冠前的珠帘撑起一部分,能看到身前三步远的路。饶是如此,顾玉成仍非常小心,牵着红绸慢慢前行,和宋琢冰越走越近。
    等到了宋家大门外,俩人已是并排而行,中间仅隔一尺。
    结亲是热闹事,少不了人来道贺蹭喜气,更兼两家人都在门外撒了喜钱,这会儿周围到处是看热闹的百姓,一边拱手作揖一边说着吉祥话。
    “恭喜恭喜,良缘天成啊。”
    “新郎官可真俊呐”
    “夫妻夫妻,夫在妻前,怎的一块儿走”
    “将军府多威风啊,当然往前走。”
    “你懂什么人家是镇国寺算出来的良缘”
    “听说了悟大师还送了一颗莲子呢,佛前结出来的”
    “哎呀呀快看”
    “哎哟”
    只见宋琢冰下台阶时,不知怎的崴了一下,顾玉成离得最近,一把将她抱住,就这样在周围轰然爆发的口哨声、议论声中,抱着宋琢冰上了花轿。
    看盖头歪掉,还伸出手帮她整理,趁机从珠帘晃动的缝隙中望过去。
    只见宋琢冰粉面涂朱,美艳动人,双眸潋滟生辉,飞快对他做了个口型
    “饿”
    顾玉成有些紧张的心忽然落定,他放好轿帘,跨上白马,回身对宋家众人拱手告别,带着迎亲队伍朝家中走去。
    他们身后,是宋夫人精心准备的上百抬嫁妆和陪房,边走边撒着穿红绳的喜钱。
    听着不绝于耳的恭喜声,看着身旁的大红花轿,顾玉成笑得比吉日的阳光还灿烂。
    从此以后,不管路多远,水多长,他都有宋琢冰陪着一起走下去。
    他们将携手,共赴白头。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就是溪口村的部分啦

章节目录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当归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当归矣并收藏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