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开眼硬抗。
    多重因素助推下,由京师开始的灭佛抑道行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各地都有大量僧道还俗,充入平民户籍。
    进了四月,第一次考核行动开始,识字的写字,不识字的背诵,如同大风卷浪似的淘汰了上万名“不配为僧为道”的出家人。这些人想坚持留在庙观也可以,纳税。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是镇国寺的考核结果。
    全寺数千名僧人,从方丈主持到烧火担水的,除了两个年纪过大的不合格之外,其余全部过关。
    在满京师僧人道士哀鸿遍野,走路都在背诵经文的情况下,镇国寺一时间风头无两,人人谈起来都竖大拇指。
    “不愧是八百年名寺,真是非同凡响”
    “人家可是镇国寺,镇国的,咋能跟普通和尚一样”
    “上个月还不知道去哪儿上香呢,这次十五了还去镇国寺。”
    “听说觉缘大师闭关了,不知道还灵不灵”
    “瞎说什么呢了悟大师也是国师啊,经常讲经”
    “走走走,过几天就去镇国寺”
    顾玉成时刻盯着京师动向,对镇国寺的起死回生颇为感慨。
    瞧瞧人家,真正的名寺风范,若说其中没有觉缘大师的手笔,他是不信的。
    出于敬佩,顾玉成往西南寄了些东西,对那位运筹帷幄、还能及时抽身的高僧表示敬意,并祝他平安归来。
    无论哪朝哪代,这种人都是值得敬重对待的。
    忙碌的同时,顾玉成郑重感谢了顾仪对他家小的照顾,并提出搬出去。
    顾仪对此早有准备,恭贺他得了御赐宅邸的同时还不忘揶揄“和君是急着娶妻成家吗”
    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是公主。自打宝华天子驾崩,柳贵妃一系倒台,几个高调的公主就偃旗息鼓了。
    等启正天子登上宝座,昭惠公主干脆利落地遣散面首,避居皇庄。排在顾仪厌恶榜第一位的合阳公主更是直接落发,住进了皇家寺庙。如无意外,不会再在公开场合出现,更别提盯着顾仪了。
    作为当事人,顾仪感觉空气都新鲜了,整个人跟着轻松不少,非但开始长居京师,还有心情开学生的玩笑。
    顾玉成一点不害臊地点点头“还要仰仗老师为弟子提亲。”
    顾仪哈哈大笑“好为师应下了”
    顾玉成趁机问了一番京师的婚嫁规矩,好早做准备,然后才从顾家搬走。
    王婉贞为人内敛,加上儿子不在身边,寡居之人带着女儿住在别人家里,更是谨言慎行,唯恐行差踏错半步。这样固然不易出错,但和顾家人也没建立什么深厚情谊,只送了各色礼物和自己绣的鞋子给顾老夫人,并再三道谢。
    顾玉成虽与顾仪师徒相得,但在顾家没住几天就被发配西南了,搬新家只有喜悦。一家三口之中,反倒是顾玉荣和众人最亲近,也最舍不得,临走前几天就开始和小伙伴们各种道别。
    顾玉成对此喜闻乐见,还特批给妹妹一个小钱袋,里面装了五十两银子“想买什么就跟哥哥说,等新家布置好了,就请他们过来玩。”
    他现在除了俸禄,还是个有赏赐的人,有钱。
    “不用了哥哥。”顾玉荣摆摆小胖手,“我现在是炸货店的二老板,可有钱了”
    顾玉成“”
    他自回京后就非常忙,还没来得及关注自家的炸货店,原来已经开得这么红火了吗
    顾玉荣看哥哥吃惊,自豪地把账本搬出来给他看。
    顾玉成这才发现,他以为给母亲和妹妹贴补生活的炸货店,半年下来就赚了他一整年的俸禄
    羡慕的同时,顾玉成还是坚持给了顾玉荣五十两,让她自己攒着“这是哥哥给你的零花钱。”
    顾玉荣这才接过,放到自己的小匣子里。
    娘亲说了,她现在是一个身价不菲的小姑娘,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钱。
    等到搬走那天,除了大人来送,顾家几个和顾玉荣同龄的小豆丁也跑出来送她,其中两个眼泪汪汪的,拉着顾玉荣的手让她千万记得回来玩。
    顾玉荣拍拍小胸脯,自豪地道“我一定会回来的,你们也要来找我呀。”
    她指指顾玉成“现在我哥哥回来了,我可以请他多布置作业,我们一块儿写”
    两个小豆丁互相看看,眼泪都收了回来“不,不了吧。”
    顾玉荣“没事我哥哥特别会留作业,不累”
    两个小豆丁“”
    我们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累呢。

章节目录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当归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当归矣并收藏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