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报喜的人, 顾玉成犹自不敢相信。
    他中试了
    不但中了, 名次还挺高, 只要殿试时不出大错,二甲出身应该跑不了。
    门前老树投下的斑驳光影里, 顾玉成微微眯眼望着太阳,感觉周身都暖洋洋的。
    他自觉会试时尽情挥洒的文章比往日更出色, 或许会被赏识,但从没想过能取中第六名, 甚至连落第后怎么去户部挂号谋官都思量过了。
    现在看来, 本朝科举还是相当公平的, 有私人恩怨的小人也没干扰成功,倒是他自己过于消极了。
    迟来的喜悦从心底汩汩涌出,顾玉成觉得脚步都有点发飘,好在他牢记范进中举发狂被嘲笑的样子, 勉力克制, 回到自己房间才关门傻笑一阵儿,然后用冷水洗了把脸,再出来就是一副平静中带着微笑的样子, 很能唬人。
    至少来送贺仪的顾家管事就佩服不已, 送完两大车礼物回府后绘声绘色描述了顾玉成的一举一动,直夸他宠辱不惊,堪比文曲星下凡,跟外头的狂浪书生一点儿也不一样。
    “好好好我就知道这孩子好”顾老太太欢喜得连连说好,又要立刻大摆宴席, “这次必须庆贺”
    顾仪不得不站出来阻止“现在还有殿试未考,此时庆祝多招人眼啊,还是殿试之后再摆宴稳妥。”
    他心中也极为痛快,恨不得冲到大街上欢呼,然世上没有替人庆贺的道理,顾玉成虽然姓顾,却并非他们家孩子啊。
    顾老太太“”
    顾老太太拄着拐杖哼了两声,最后折中道“那就不请客,只摆宴席。”
    儿子终于教出一个进士学生,让她什么也不干实在太难受,必须庆贺起来
    同是天下父母心,王婉贞也在家中为儿子操心,殷切叮嘱他不可出门。
    “京师流行榜下捉婿,娘方才听说已经有七八个年轻进士给捉了去。虽说抢亲的都是贵人,连对方姑娘是圆是扁都不晓得就成婚,未免太仓促了。”
    偏阿成又生得好容貌,这两年越发挺拔英俊,万一被不讲理的人家看上,她抢都抢不回来,还是不出门最安全。
    顾玉成“娘说的是。”
    他对出门看热闹没什么执念,而且贤者时间褪去后,他陡然从咸鱼状态中清醒过来,意识到需要准备殿试。
    殿试是进士前途的分水岭,都是进士,三鼎甲和同进士却不可同日而语,前者美名天下知,后者还要被嘲一句“如夫人”,不可谓不辛酸。
    和贡院考试不同,殿试只考一篇策论,考生可以从清晨写到天黑,怎么发挥都行。但字数不能太少,起步就是三千字,否则连考卷都填不满,根本不可能进二甲。
    顾玉成从前是写惯论文的人,三千字算不得什么,但他这些年一直练习科举文章,每篇不过百字,还是有必要模拟一二,在殿试前找找手感。
    正想着再翻翻邸报明天就练,欣荣书坊的二掌柜上门道贺,给顾玉成送了时下流行的点心和话本,贺他高中进士。
    “恭喜进士老爷,贺喜进士老爷咱们住得近,我就专门捡了个空当来,叨扰进士老爷了。” 二掌柜满脸堆笑,两眼放光,吉祥话说了一长串。
    他现在可是认识进士老爷的掌柜了,说出来都有面儿
    顾玉成忙道不敢,谢过贺礼后回了一块他用过的砚台和早年抄写的启蒙书。
    二掌柜年纪不算特别大,但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小孙子刚满周岁。顾玉成这回礼简直回到了他心坎上,喜得他又恭喜一番才告辞离去。
    想他从前刚认识顾玉成的时候,对方还是个写话本维持生计的酒楼伙计,现在已是年纪轻轻的进士老爷,前途无量。可是回想二人来往种种,顾玉成态度始终如一。
    这种恒定的态度,在身份不显的时候是不卑不亢,在身份显贵的时候,就是平易近人了。
    不拜高不踩低,不谄上不媚下,难怪任先生能中进士二掌柜感叹着,摇头晃脑往欣荣书坊而去。
    会试张的榜又叫杏榜,通常人们说“金榜题名”,题的就是杏榜。
    每次大比之年,张榜后到状元游街的这段时间,都是京师最热闹的时候,有人榜下捉婿,有人痛饮狂歌,人人都在参与这场科举盛宴。
    然而有两个人心里格外不是滋味。
    一个是同考官卢嘉。他身为考官,提前一天就看遍了榜上三百六十个新进士名字,看清那刻如遭雷击,硬靠着常年养气功夫忍住。同僚问起时卢嘉只推说批卷太累脸色不好,第二天出了贡院就称病在家,连子侄探病都拒见。
    另一个是江星渔。
    和顾玉成这等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当归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当归矣并收藏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