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县城的路,只有一条不足五米的土公路,路上坑坑洼洼,沙石众多,平时都没什么车辆行走,只有一些驴车、牛车行走在其间。

    不过那些驴车、牛车的主人看牛、驴得紧,只有要事要办,这才赶着车去县里,一般人都遇上不上。

    如果村里有人要去县城,都会跟村里有驴、牛车的人提前打招呼,给一些车费,约定好时候这才走,否则只能徒步去县里。

    尖头村离观塘县有三十来里路,徒步走的话,最少半天的时间,如果坐牛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现在已经接近中午,穆秀冬是等不到过路的车了,村里的牛车她也不敢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只能深吸一口气,往县城小跑。

    二月的天儿还有些微凉,穆秀冬跑了一阵,就已经浑身出汗,不得不慢下速度来,慢慢的行走在土道上。

    时值草长莺飞的季节,道路两旁的杂草都被人清理的一干二净,路旁田地都是光秃秃的一片,穿着补丁衣裳的乡农正在土地里掘土、洒水、撒肥、播种、拔草等劳作,到处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

    穆秀冬所经之处皆是如此,她一边感叹这时候的人们种地空前高涨,一边用手做棚,搭在脑袋上遮着太阳,心里想着,她这么个走法,要走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叮铃铃,叮铃铃的铃铛声,接着一个年迈的声音响起来“嘿,前面的小姑娘,你是要去县城吗赶紧上车来吧,别把自己跑累了。”

    穆秀冬回头,看见一个穿着半旧蓝色老布衣裳的七十多岁老人,赶着一辆驴车跑过来。

    他的车上坐了好几个人,穿着都很朴素,有的背着褡裢包裹,有的拎着一大篮子鸡蛋、粮食,有的抱着脸色苍白,看起来生病的孩子,也有手头紧紧拽着一份公文的人,看起来这趟驴车是专门送人去县里办事的。

    穆秀冬感叹了一下自己的好运气,这不早不晚的,按理说应该没有驴车过往才是,居然让她给遇上,她果然是好运锦鲤傍身。

    她向老大爷道了声谢,爬上驴车,车里的人都往里挤了挤,给她留出一个位置。

    老大爷见大家都坐稳,扬起手中的柳鞭,吆喝着驴子跑起来。

    驴子的颈上系着一个大铜铃,一跑动起来,叮铃铃,叮铃铃的,十分清脆悦耳,听得穆秀冬昏昏欲睡。

    早上没吃东西,喝了一肚子水饱腹,现在快到中午了,肚子饿得要命,穆秀冬实在饿得没力气了,上车就瘫靠在车挡板上,头昂着,看着蓝蓝的苍穹中,有两只雄鹰在空中盘旋,也不知道是看中了附近哪个农家里的小鸡仔。

    驴车摇摇晃晃行走,穆秀冬也被摇得昏昏欲睡,车上时不时传来其他几人的说话声,小孩咳嗽的声音,她都没往心里去,兀自闭目养神。

    半梦半醒之际,感觉到一只温热的手覆到了她的额头上,接着一个柔和的女人声音响起来“哎呀,这小姑娘发热了,难怪她一上车就靠在这里,原来是不舒服呀。”

    穆秀冬睁开眼睛,看见一个穿着旧样式淡紫色斜襟褂子,留着短发,看起来三十来岁,五官清丽,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乡下妇人的女人,把手放在她的头上试热,而后一脸关切的模样问她“小姑娘,你打哪来的啊怎么烧这么重一个人去县城,你爹娘没陪你来”

    她说话的声音轻轻柔柔,跟齐雅茹有几分像,都是江南那边的吴侬细语感觉,穆秀冬不知怎么地对她生出好感,小声说“婶婶,我母亲没了,我爹是个瘸子,我去县里办事,不知道自己病了。”

    穆秀冬猜测自己应该是在山里跑了一通,出了一身冷汗下山,没有及时换衣裳,又去县城的路上跑出一身汗,坐到驴车上吹了一路冷风这才发热。

    她不敢告诉这妇人她是哪个村的人,就怕到时候她卖起猪肉引人注目,到时候顺藤摸瓜找到她,那就麻烦了。

    “可怜见得。”倪文碧放下自己的手,转头看了眼怀中的女孩儿,对穆秀冬说“小姑娘,你烧的厉害,得去医院抓副药吃。你认识去县医院的路不你要不认识,婶婶可以带着你去。婶婶不是坏人,我的女儿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到我娘家乡下养了一年多,现在病还不见好,我带着她回县里,打算再去医院治治。你要信得过婶婶,就跟婶婶走,婶婶给你带路。”

    她怀中的女孩子不过十岁,长得细眉大眼,秀气斯文,面色却很苍白,唇色极淡,身形极其瘦弱,看人的目光都是无精打采的,给人一种病得不轻的感觉。

    穆秀冬倒不怕这个妇人是坏人,她自觉自己身体只是有一点发热,不是很严重,有锦鲤运护体的她,要不了两天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五零年代锦鲤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鸩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鸩离并收藏五零年代锦鲤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