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鸣鸣自然知道秋雨想问什么,笑了笑“白霜说的对,他们虽是我父母,但如今已是两家人,不必多管。”
秋雨不看白霜的白眼,安静应下“是。”
因姜丛凤孕期未满三个月,不好广而告之,只先告诉了元盛帝。
得知弟弟即将有后,皇弟也深深感叹了一回,随即便赐下不少珍贵药材和珍玩。
晚上姜丛凤一直睡不着,要么看着英亲王傻笑,要么摸着肚子傻笑。
英亲王见她笑便也跟着笑,等到实在太晚了才道“好了,往后有你高兴的,赶紧睡吧,睡得晚了,对孩子也不好。”
于是姜丛凤点点头,闭上了眼睛。可没过一会又睁开,眼里晶亮,哪有睡意“王爷,为何妾身觉着您可淡定了难道您一点也不激动吗”
因为已经激动过了。
那时何止激动,甚至觉得天都黑了。
他笑了笑,说“难道也要让本王和你一般痛哭流涕然后把鼻涕眼泪蹭的满衣襟都是本王毕竟是男人。”
姜丛凤想起白天自己的失态也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笑了。
英亲王从被子里拉住她的手,轻声道“你不知道刚得知消息的时候,本王的感受无法形容。”前一刻才得知这巨大的惊喜,后一刻却又可能眼睁睁失去,这种感觉,他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
姜丛凤抱紧了他手臂,温软撒娇“夫君,往后您又多了一个孩子,他一定会和妾身一样爱您敬您,他肯定也比妾身聪明,您要照顾我们这一大家子,您辛苦了呀。”
英亲王亲亲她的唇,眼底都是笑“最会说甜言蜜语了,有你们在,本王甘之如饴,而且你比本王更辛苦。”
“那如果这小子出来后敢不孝敬我们两个,到时就打他屁股”
英亲王挑眉“你怎知一定是个小子”
“一定是个小子”姜丛凤信誓旦旦。
“可本王想要个像你一般的女儿。”软绵绵的小阿凤,能将他的心都融化了。
“妾身再给您生个女儿便是。”
两人絮絮叨叨说着,温柔的月光偷溜进了些许,听着夫妻两的对话,也觉得此刻静好。
因王府即将多一个小生命,不止主子们高兴,下人们得了赏钱也整天乐呵着,姜丛凤现在压根儿不需要督促,严格按照太医的叮嘱休养,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梧桐苑里,偶尔出来走两圈,她也满足得不行。
这个孩子许是知道艰难,竟一直很安静,姜丛凤从未有过孕吐反应,晚上睡眠也好,惹得姜丛凤直夸他懂事。
后来鸿儿也渐渐熟悉了王府的生活,成了屈鸣鸣和管长乐的小跟班,性子也开朗了许多,姜丛凤便觉得哪儿哪儿都好。
八月如流火,虽天气炎热难挡,但似乎因为大家都躲在屋子里消暑,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九月桂花香的时候,刘嬷嬷送来了好消息,竟是张氏怀孕了。
姜丛凤惊讶了一瞬,笑着叫人送去些补身的药材,刘嬷嬷说张氏想鸿儿了,想让他过去住两日,姜丛凤问了鸿儿的意愿,便让他跟着去了。
她怀孕的消息一直保密,至此也没告诉刘嬷嬷自己也怀孕的事。
九月底,太子解了禁足,太子府门大开的第一件事,就是宴请亲戚好友,安静了三个月的京城似乎也随之热闹了起来。
英亲王府自然在受邀之列,姜丛凤报病,英亲王便和廉王、贤王世子一道去的,而且三人说说笑笑,十分熟稔。
众人大多知道太子禁足期间,英亲王和廉王亲近起来,见几人在太子府上也毫不掩饰,隐晦地对了个眼色。
太子高坐上首,见此不由眯了眯眸子,唇边勾起淡淡的笑。
廉王笑嘻嘻地上前见礼“大哥,好些日子不见,您愈发威仪了。”贤王世子也跟着见礼。
英亲王也行了一礼,太子起身还礼“见过皇叔。”英亲王淡淡颔首。
英亲王和廉王的位置相对,廉王看了一眼,将英亲王下首的一位王爷拉起来扶到自己的坐席上,笑道“劳三伯伯您和侄儿换个位置,侄儿想与皇叔坐到一处,好说话。”
老王爷笑眯眯的应了,廉王坐下后便和英亲王凑到一起低声交谈,时不时低笑几声,太子在上首,目光总是不由自主落到两人身上,渐渐觉得刺眼。
他端起酒杯,对廉王道“老三,你和皇叔说什么呢这么起高兴”
然而廉王似是没听到一般,兀自和英亲王说笑。太子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廉王下方的皇子拉了拉他的衣袖,廉王回头,皇子提醒道“三哥,大哥在问你话呢”
“嗯”廉王回头,见太子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惊讶道“大哥您问臣弟什么了臣弟正与皇叔说话,没听见。”
太子笑了笑“哦说什么呢”
“这”廉王有些为难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英亲王“大哥,不是臣弟不愿和您说,只是不方便告诉您。”
“是吗”太子捏紧手中酒杯,淡笑道“本宫还以为是在说姑姑被禁足一事。”
说着看向英亲王“听说这回姑姑因为不巧看见了些皇婶娘家的事,对外人说了几句便被申饬了这其实又算得上什么,不过妇人之间几句戏言罢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本宫觉得,皇叔对姑姑还真是严厉了些。”说着便笑了笑。
见此,殿中众人都停下说话,静静关注两人。
英亲王将茶杯放下,发出清脆的铛声,目光淡淡看向太子“不知殿下可曾读过史记里面有八字,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您乃一国储君,应当最明白人言可畏才是,如今竟会有如此无所谓的态度难道在太子殿下看来,真刀真枪才是真的伤害”
说着淡然一笑“若当真如此,明日早朝本王倒要问问陛下,太子小时是如何读书的了。”
“你”太子脸色极为难看,一把将酒杯扔下,狠狠盯着英亲王。
廉王忙起身笑道“哎呀,大哥休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好些,能待客了,今日难道不应该高高兴兴才是”
太子知道这是暗自提醒他别一解禁就闹事,虽心里恨极,却也当真不敢太过,只是阴沉着脸坐在那里。
廉王见此又忙给了一个台阶,对英亲王道“皇叔,您虽是长辈,但今日毕竟是庆贺大哥康复的日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您今儿就别摆长辈的架子可好”
其他人忙颔首附和,英亲王没说什么,廉王忙举杯道“来来来,大家都举杯,这杯酒敬太子殿下康复,必须干了啊。”
众人忙说笑起来,叮叮当当的碰杯声,还有恭维的好话,顿时气氛又热闹起来,太子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些。
廉王见此抹了把汗,和英亲王对了个眼色,忙又和众人嘻嘻哈哈笑闹去了。
宴席散了后,太子满肚子火气回到房间,小曹公公给他端来醒酒汤,见他脸色难看,低声劝道“爷,看来英亲王当真和廉王走近了,不过您也不用担心,这些日子兵部的大人们与众朝臣都密切联系着,他们对您造不成影响。”
“造不成影响管宗麟如今对本宫连面子情都不顾了,朝臣偏向本宫又如何,他手里可是有军队”太子神色阴沉。
“而且本宫虽是太子,但老三也得父皇喜爱,如今又有管宗麟,之前本宫多次失利,父皇难免不会对本宫失望”想着廉王在宴席上对他的敷衍,英亲王的争锋相对,越想越不安,脸上竟沁出冷汗来。
不过禁足三月,竟让他有了沧海桑田的陌生感。
小曹公公忙安慰“爷您别急,此后您用心办几件差事,皇上自然会知道您的好。”
太子神色不定“抓牢父皇的心的确是首要的”
第二天上朝,太子发现好些大臣也与廉王走近了许多,而廉王照旧和英亲王形影不离,两人看见他后颔首致意,似是对昨日之事已无感觉,转瞬说了句什么却都笑了,太子不免烦闷,总感觉那两人在说自己的不是。
各部事务议完后,皇帝说起派谁去南津府的事。
原来八月秋闱的时候,离京城最近的南津府发生了考题泄露事件。
九月初放榜那天,有一学子竟在南津府衙前撞死了,只留下一份血书,状告南津府秋闱作假,竟提前泄露考题。
因事发在众目睽睽之下,南津又离京城极进,这消息第二天就传入京中,引起众多学子激愤,后来就有两百多名学生联名上书要求彻查。
秋闱历来是礼部负责的事务,而如今的礼部侍郎正是周家二爷,也就是太子妻族承恩公府的二老爷。
太子心中一动,觉着他刚解禁就遇到这样的事,这不是送上门的功绩吗。
于是皇帝话音刚落,太子就出列道“启禀陛下,秋闱一事历来是礼部管辖,儿臣举荐由礼部侍郎周大人主理此案,儿臣愿从旁协助,以期尽快查清,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话音落下,大殿内却一片安静,半晌没听到皇帝接话。太子有些疑惑,下意识偏头看了眼周二老爷所在的位置,却见他脸色青白,很是难堪的模样,太子顿时惊疑不定,心中升起不安。
这时皇帝道“太子,你闭门三个月,都在做什么”
背心里沁出一层细汗,太子镇定道“回陛下,儿臣的课业和公务一日未曾落下”
“一日未曾落下”皇帝冷声道“那你告诉朕,南津秋闱一案都讲了什么”
太子已经意识到不对,可此时骑虎难下,只好小心翼翼道“说的是南津此次秋闱很可能存在考题泄露、考场舞弊等问题,还牵扯了学子性命”
“还有呢”
“还有”脑门上沁出冷汗,太子咽了口唾沫却说不出话来,也无话可说。
此前与英亲王几次交手他都落了下风,又被禁足三个月,实在意难平,即使闭门谢客,他也没办法真正清静下来,关在府里的日子里,他几乎日日都在埋怨,痛恨。
大门关上,没法与外界接触的确让人烦闷,可也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发泄的机会。
至于什么课业和公务,他根本没心思多管,南津秋闱泄题一案,自然是听说过的,不过也就是过了一耳朵罢了,当时连奏折和抵报都没能看完,他又如何知道是否还有内幕,今日上朝又急着表现,根本没弄清前因后果,就盲目举荐自己的亲近,自然又出了问题。
太子此时骑虎难下,这时廉王突然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太子休养三月,加之太子妃新丧,想必太子仍难掩心痛,才会有顾忌不到的地方,望您息怒”
“你别帮他说话他乃堂堂一国太子,近半年来却屡次出错,太子妃新丧他堂堂一国太子岂能被儿女情长所牵绊,不过是他无能的借口罢了”
皇帝怒斥廉王,太子却觉得自己被当众剥下了一层遮羞的皮,顿时难堪的脸色烧红,心中不觉廉王在帮他,反而更恨。
“还请陛下息怒,儿臣只是觉得太子不易”
“好了,你闭嘴”廉王还想再说,却被皇帝打断,他冷冷看向礼部侍郎“周大人,你来告诉太子,南津秋闱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微臣领旨。”周侍郎忙站出来,战战兢兢道“南津秋闱案已彻查清楚,原是因为此番礼部派去监理南津府秋闱一事的官员见那书生的妻子貌美,因此以泄露考题为交换,让那书生将家中妻子送给那官员”
太子脸上火烧火燎一般难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却只能深深低头,衣袖掩面,避开别人的目光。
周侍郎还在说“那书生抵死不从,但南津知府为了巴结,便将人掳来之后那书生妻子不堪受辱自尽而亡,那书生为报仇,便在南津府衙前宣告众人南津府泄题作弊,之后自戕身亡其目的便是为了引起京中重视,以还他们夫妻二人青白。”
大殿内只剩他惶恐的声音,然没听见皇帝叫停,他便不得不继续说下去“此后这案子上交大理寺主审,前几日已查明真相,那礼部官员和南津府知府已被下狱,此次商议的是,南津知府的继任人选”
太子抖得更加厉害,险些站不稳。
这时皇帝道“周大人,那色令智昏的礼部官员又是谁”
“是是礼部郎中周善浑,是,是周家旁支子侄,亦是微臣的学生。”
虽早前已被申饬过,可再次当着众人的面承认周家出了这样的人,周侍郎还是十分羞耻,不由跪下哭道“陛下,是微臣失职,请您责罚”
太子同样噗通跪下,仓惶又难堪“儿臣失察,还请陛下责罚”
“哼”皇帝极为不悦“你岂止是失察,简直是无知朕让你禁足三个月是让你反身自身,不是让你越活越回去每日的奏折抵报都送到你府上,也没要求你跟着出谋划策,你至少应该看过吧可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一事无成万事不知,简直愚蠢你叫朕如何放心把明国的江山交给你”
“陛下息怒”众大臣忙跪下请罪,皇帝当众如此指责太子,已是十分严厉的事了,众大臣不免胆战心惊。
“哼”皇帝神色冷硬,拂袖而去。俞公公忙喊“退朝”跟了上去。
太子半天没起来,众大臣便也只好陪着一起跪着,最后还是几位老王爷上前将太子搀扶起来“地上凉,您赶紧起来吧。”
太子浑身僵硬,一脸冷汗,形容很是狼狈,众大臣看了一眼便忙转开目光。
廉王走上前,关切道“大哥,您没事吧”
哪知太子看他的目光极为阴沉,声音压抑“看着本宫当众出丑,你很高兴是不是”
廉王愕然“大哥您这是什么意思弟弟怎会高兴,之前还曾帮您说话”
“你闭嘴”太子咬牙切齿“昨日在宴席上,你和管宗麟在那切切私语想必说的就是这事儿吧你们下好了套让本宫来钻,然后看着本宫出丑,是不是”
廉王气笑了“大哥您这话实在叫人匪夷所思,臣弟和皇叔说的只是私事而已,而且父皇都说了每日相关折子和抵报都送到您手上的,您自己没看不知道事情因果,怎么现在反倒怪起臣弟来了臣弟知道您觉得难堪,但您也不该这么推卸责任吧”
“你以为本宫还会相信你的巧言令色”说着狠狠推开他,转身就走。
廉王倒退两步栽倒在地,有大臣发出惊呼声,忙上前将廉王搀扶起来,廉王致谢,站起来后对着太子的背影道“大哥,这是宫里,您怎么能在这里动手呢”
太子却理也不理,英亲王此时上前道“算了,太子心情不好,你既是臣子又是弟弟,别和他计较。”
“是,皇叔,侄儿明白了。”廉王忙恭敬应下,随着英亲王离开。
殿内大臣也都陆陆续续离开,然而目睹了这一幕的大臣不在少数,有人感叹有人摇头,周家兄弟在一旁看着,神色沉重。
屈鸣鸣自然知道秋雨想问什么,笑了笑“白霜说的对,他们虽是我父母,但如今已是两家人,不必多管。”
秋雨不看白霜的白眼,安静应下“是。”
因姜丛凤孕期未满三个月,不好广而告之,只先告诉了元盛帝。
得知弟弟即将有后,皇弟也深深感叹了一回,随即便赐下不少珍贵药材和珍玩。
晚上姜丛凤一直睡不着,要么看着英亲王傻笑,要么摸着肚子傻笑。
英亲王见她笑便也跟着笑,等到实在太晚了才道“好了,往后有你高兴的,赶紧睡吧,睡得晚了,对孩子也不好。”
于是姜丛凤点点头,闭上了眼睛。可没过一会又睁开,眼里晶亮,哪有睡意“王爷,为何妾身觉着您可淡定了难道您一点也不激动吗”
因为已经激动过了。
那时何止激动,甚至觉得天都黑了。
他笑了笑,说“难道也要让本王和你一般痛哭流涕然后把鼻涕眼泪蹭的满衣襟都是本王毕竟是男人。”
姜丛凤想起白天自己的失态也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笑了。
英亲王从被子里拉住她的手,轻声道“你不知道刚得知消息的时候,本王的感受无法形容。”前一刻才得知这巨大的惊喜,后一刻却又可能眼睁睁失去,这种感觉,他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
姜丛凤抱紧了他手臂,温软撒娇“夫君,往后您又多了一个孩子,他一定会和妾身一样爱您敬您,他肯定也比妾身聪明,您要照顾我们这一大家子,您辛苦了呀。”
英亲王亲亲她的唇,眼底都是笑“最会说甜言蜜语了,有你们在,本王甘之如饴,而且你比本王更辛苦。”
“那如果这小子出来后敢不孝敬我们两个,到时就打他屁股”
英亲王挑眉“你怎知一定是个小子”
“一定是个小子”姜丛凤信誓旦旦。
“可本王想要个像你一般的女儿。”软绵绵的小阿凤,能将他的心都融化了。
“妾身再给您生个女儿便是。”
两人絮絮叨叨说着,温柔的月光偷溜进了些许,听着夫妻两的对话,也觉得此刻静好。
因王府即将多一个小生命,不止主子们高兴,下人们得了赏钱也整天乐呵着,姜丛凤现在压根儿不需要督促,严格按照太医的叮嘱休养,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梧桐苑里,偶尔出来走两圈,她也满足得不行。
这个孩子许是知道艰难,竟一直很安静,姜丛凤从未有过孕吐反应,晚上睡眠也好,惹得姜丛凤直夸他懂事。
后来鸿儿也渐渐熟悉了王府的生活,成了屈鸣鸣和管长乐的小跟班,性子也开朗了许多,姜丛凤便觉得哪儿哪儿都好。
八月如流火,虽天气炎热难挡,但似乎因为大家都躲在屋子里消暑,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九月桂花香的时候,刘嬷嬷送来了好消息,竟是张氏怀孕了。
姜丛凤惊讶了一瞬,笑着叫人送去些补身的药材,刘嬷嬷说张氏想鸿儿了,想让他过去住两日,姜丛凤问了鸿儿的意愿,便让他跟着去了。
她怀孕的消息一直保密,至此也没告诉刘嬷嬷自己也怀孕的事。
九月底,太子解了禁足,太子府门大开的第一件事,就是宴请亲戚好友,安静了三个月的京城似乎也随之热闹了起来。
英亲王府自然在受邀之列,姜丛凤报病,英亲王便和廉王、贤王世子一道去的,而且三人说说笑笑,十分熟稔。
众人大多知道太子禁足期间,英亲王和廉王亲近起来,见几人在太子府上也毫不掩饰,隐晦地对了个眼色。
太子高坐上首,见此不由眯了眯眸子,唇边勾起淡淡的笑。
廉王笑嘻嘻地上前见礼“大哥,好些日子不见,您愈发威仪了。”贤王世子也跟着见礼。
英亲王也行了一礼,太子起身还礼“见过皇叔。”英亲王淡淡颔首。
英亲王和廉王的位置相对,廉王看了一眼,将英亲王下首的一位王爷拉起来扶到自己的坐席上,笑道“劳三伯伯您和侄儿换个位置,侄儿想与皇叔坐到一处,好说话。”
老王爷笑眯眯的应了,廉王坐下后便和英亲王凑到一起低声交谈,时不时低笑几声,太子在上首,目光总是不由自主落到两人身上,渐渐觉得刺眼。
他端起酒杯,对廉王道“老三,你和皇叔说什么呢这么起高兴”
然而廉王似是没听到一般,兀自和英亲王说笑。太子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廉王下方的皇子拉了拉他的衣袖,廉王回头,皇子提醒道“三哥,大哥在问你话呢”
“嗯”廉王回头,见太子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惊讶道“大哥您问臣弟什么了臣弟正与皇叔说话,没听见。”
太子笑了笑“哦说什么呢”
“这”廉王有些为难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英亲王“大哥,不是臣弟不愿和您说,只是不方便告诉您。”
“是吗”太子捏紧手中酒杯,淡笑道“本宫还以为是在说姑姑被禁足一事。”
说着看向英亲王“听说这回姑姑因为不巧看见了些皇婶娘家的事,对外人说了几句便被申饬了这其实又算得上什么,不过妇人之间几句戏言罢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本宫觉得,皇叔对姑姑还真是严厉了些。”说着便笑了笑。
见此,殿中众人都停下说话,静静关注两人。
英亲王将茶杯放下,发出清脆的铛声,目光淡淡看向太子“不知殿下可曾读过史记里面有八字,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您乃一国储君,应当最明白人言可畏才是,如今竟会有如此无所谓的态度难道在太子殿下看来,真刀真枪才是真的伤害”
说着淡然一笑“若当真如此,明日早朝本王倒要问问陛下,太子小时是如何读书的了。”
“你”太子脸色极为难看,一把将酒杯扔下,狠狠盯着英亲王。
廉王忙起身笑道“哎呀,大哥休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好些,能待客了,今日难道不应该高高兴兴才是”
太子知道这是暗自提醒他别一解禁就闹事,虽心里恨极,却也当真不敢太过,只是阴沉着脸坐在那里。
廉王见此又忙给了一个台阶,对英亲王道“皇叔,您虽是长辈,但今日毕竟是庆贺大哥康复的日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您今儿就别摆长辈的架子可好”
其他人忙颔首附和,英亲王没说什么,廉王忙举杯道“来来来,大家都举杯,这杯酒敬太子殿下康复,必须干了啊。”
众人忙说笑起来,叮叮当当的碰杯声,还有恭维的好话,顿时气氛又热闹起来,太子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些。
廉王见此抹了把汗,和英亲王对了个眼色,忙又和众人嘻嘻哈哈笑闹去了。
宴席散了后,太子满肚子火气回到房间,小曹公公给他端来醒酒汤,见他脸色难看,低声劝道“爷,看来英亲王当真和廉王走近了,不过您也不用担心,这些日子兵部的大人们与众朝臣都密切联系着,他们对您造不成影响。”
“造不成影响管宗麟如今对本宫连面子情都不顾了,朝臣偏向本宫又如何,他手里可是有军队”太子神色阴沉。
“而且本宫虽是太子,但老三也得父皇喜爱,如今又有管宗麟,之前本宫多次失利,父皇难免不会对本宫失望”想着廉王在宴席上对他的敷衍,英亲王的争锋相对,越想越不安,脸上竟沁出冷汗来。
不过禁足三月,竟让他有了沧海桑田的陌生感。
小曹公公忙安慰“爷您别急,此后您用心办几件差事,皇上自然会知道您的好。”
太子神色不定“抓牢父皇的心的确是首要的”
第二天上朝,太子发现好些大臣也与廉王走近了许多,而廉王照旧和英亲王形影不离,两人看见他后颔首致意,似是对昨日之事已无感觉,转瞬说了句什么却都笑了,太子不免烦闷,总感觉那两人在说自己的不是。
各部事务议完后,皇帝说起派谁去南津府的事。
原来八月秋闱的时候,离京城最近的南津府发生了考题泄露事件。
九月初放榜那天,有一学子竟在南津府衙前撞死了,只留下一份血书,状告南津府秋闱作假,竟提前泄露考题。
因事发在众目睽睽之下,南津又离京城极进,这消息第二天就传入京中,引起众多学子激愤,后来就有两百多名学生联名上书要求彻查。
秋闱历来是礼部负责的事务,而如今的礼部侍郎正是周家二爷,也就是太子妻族承恩公府的二老爷。
太子心中一动,觉着他刚解禁就遇到这样的事,这不是送上门的功绩吗。
于是皇帝话音刚落,太子就出列道“启禀陛下,秋闱一事历来是礼部管辖,儿臣举荐由礼部侍郎周大人主理此案,儿臣愿从旁协助,以期尽快查清,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话音落下,大殿内却一片安静,半晌没听到皇帝接话。太子有些疑惑,下意识偏头看了眼周二老爷所在的位置,却见他脸色青白,很是难堪的模样,太子顿时惊疑不定,心中升起不安。
这时皇帝道“太子,你闭门三个月,都在做什么”
背心里沁出一层细汗,太子镇定道“回陛下,儿臣的课业和公务一日未曾落下”
“一日未曾落下”皇帝冷声道“那你告诉朕,南津秋闱一案都讲了什么”
太子已经意识到不对,可此时骑虎难下,只好小心翼翼道“说的是南津此次秋闱很可能存在考题泄露、考场舞弊等问题,还牵扯了学子性命”
“还有呢”
“还有”脑门上沁出冷汗,太子咽了口唾沫却说不出话来,也无话可说。
此前与英亲王几次交手他都落了下风,又被禁足三个月,实在意难平,即使闭门谢客,他也没办法真正清静下来,关在府里的日子里,他几乎日日都在埋怨,痛恨。
大门关上,没法与外界接触的确让人烦闷,可也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发泄的机会。
至于什么课业和公务,他根本没心思多管,南津秋闱泄题一案,自然是听说过的,不过也就是过了一耳朵罢了,当时连奏折和抵报都没能看完,他又如何知道是否还有内幕,今日上朝又急着表现,根本没弄清前因后果,就盲目举荐自己的亲近,自然又出了问题。
太子此时骑虎难下,这时廉王突然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太子休养三月,加之太子妃新丧,想必太子仍难掩心痛,才会有顾忌不到的地方,望您息怒”
“你别帮他说话他乃堂堂一国太子,近半年来却屡次出错,太子妃新丧他堂堂一国太子岂能被儿女情长所牵绊,不过是他无能的借口罢了”
皇帝怒斥廉王,太子却觉得自己被当众剥下了一层遮羞的皮,顿时难堪的脸色烧红,心中不觉廉王在帮他,反而更恨。
“还请陛下息怒,儿臣只是觉得太子不易”
“好了,你闭嘴”廉王还想再说,却被皇帝打断,他冷冷看向礼部侍郎“周大人,你来告诉太子,南津秋闱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微臣领旨。”周侍郎忙站出来,战战兢兢道“南津秋闱案已彻查清楚,原是因为此番礼部派去监理南津府秋闱一事的官员见那书生的妻子貌美,因此以泄露考题为交换,让那书生将家中妻子送给那官员”
太子脸上火烧火燎一般难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却只能深深低头,衣袖掩面,避开别人的目光。
周侍郎还在说“那书生抵死不从,但南津知府为了巴结,便将人掳来之后那书生妻子不堪受辱自尽而亡,那书生为报仇,便在南津府衙前宣告众人南津府泄题作弊,之后自戕身亡其目的便是为了引起京中重视,以还他们夫妻二人青白。”
大殿内只剩他惶恐的声音,然没听见皇帝叫停,他便不得不继续说下去“此后这案子上交大理寺主审,前几日已查明真相,那礼部官员和南津府知府已被下狱,此次商议的是,南津知府的继任人选”
太子抖得更加厉害,险些站不稳。
这时皇帝道“周大人,那色令智昏的礼部官员又是谁”
“是是礼部郎中周善浑,是,是周家旁支子侄,亦是微臣的学生。”
虽早前已被申饬过,可再次当着众人的面承认周家出了这样的人,周侍郎还是十分羞耻,不由跪下哭道“陛下,是微臣失职,请您责罚”
太子同样噗通跪下,仓惶又难堪“儿臣失察,还请陛下责罚”
“哼”皇帝极为不悦“你岂止是失察,简直是无知朕让你禁足三个月是让你反身自身,不是让你越活越回去每日的奏折抵报都送到你府上,也没要求你跟着出谋划策,你至少应该看过吧可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一事无成万事不知,简直愚蠢你叫朕如何放心把明国的江山交给你”
“陛下息怒”众大臣忙跪下请罪,皇帝当众如此指责太子,已是十分严厉的事了,众大臣不免胆战心惊。
“哼”皇帝神色冷硬,拂袖而去。俞公公忙喊“退朝”跟了上去。
太子半天没起来,众大臣便也只好陪着一起跪着,最后还是几位老王爷上前将太子搀扶起来“地上凉,您赶紧起来吧。”
太子浑身僵硬,一脸冷汗,形容很是狼狈,众大臣看了一眼便忙转开目光。
廉王走上前,关切道“大哥,您没事吧”
哪知太子看他的目光极为阴沉,声音压抑“看着本宫当众出丑,你很高兴是不是”
廉王愕然“大哥您这是什么意思弟弟怎会高兴,之前还曾帮您说话”
“你闭嘴”太子咬牙切齿“昨日在宴席上,你和管宗麟在那切切私语想必说的就是这事儿吧你们下好了套让本宫来钻,然后看着本宫出丑,是不是”
廉王气笑了“大哥您这话实在叫人匪夷所思,臣弟和皇叔说的只是私事而已,而且父皇都说了每日相关折子和抵报都送到您手上的,您自己没看不知道事情因果,怎么现在反倒怪起臣弟来了臣弟知道您觉得难堪,但您也不该这么推卸责任吧”
“你以为本宫还会相信你的巧言令色”说着狠狠推开他,转身就走。
廉王倒退两步栽倒在地,有大臣发出惊呼声,忙上前将廉王搀扶起来,廉王致谢,站起来后对着太子的背影道“大哥,这是宫里,您怎么能在这里动手呢”
太子却理也不理,英亲王此时上前道“算了,太子心情不好,你既是臣子又是弟弟,别和他计较。”
“是,皇叔,侄儿明白了。”廉王忙恭敬应下,随着英亲王离开。
殿内大臣也都陆陆续续离开,然而目睹了这一幕的大臣不在少数,有人感叹有人摇头,周家兄弟在一旁看着,神色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