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出声,然而目光触及到小曹公公一身的白,忙又压低了声音,闷笑不已。
畅快笑了一场,他幸灾乐祸道“若此事是真的,那么长乐就很可能不是他的儿子,他很可能被戴了十几年的绿帽子,也不知他现在这王妃又会什么时候再给他戴上一顶哈哈哈”说着又忍不住笑起来。
好不容易等他笑够了,小曹公公道“爷,这消息奴婢也不知真假,不如咱们来试他一试,若到时候是真的,您说,若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崇敬的战神王爷竟是个无能的男人,那时,那位的面子里子肯定丢尽了,岂不是比您现在更解气”
太子闷笑着连连点头“你这个法子好,就这么办”
小曹公公忙道“既如此,若您信得过奴婢,不如就将此事交给奴婢来办如何”
太子这会儿想起来就想笑,心情畅快的很“既是你提出来的,自然交给你去办,办得好了,本宫大大有赏”此时他所有的郁气、压抑、不安,都通通消失不见,简直再不能畅快了。
“哎奴婢谢过殿下”小曹公公忙高兴行礼。
另一边,得知顾四公子已死,醉春风里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了,那人是鸨母,也是顾四公子的左膀右臂。
据她交代,顾四公子接手醉春风后,采购的苗子便越来愈多,有时甚至不符合楼里条件的也要,这些孩子里,品相好些的或者说能为醉春风赚银子的都被留了下来,其他的则会被顾四公子私下处理,至于那些孩子到底去了哪里,她却是不知道的,每次都是顾四公子自己驾车把人拉走,也不让其他人跟随。
之后陆续又有几位知情的管事开口证实了鸨母所言不虚,到此,这案子看似已经真相大白了
顾四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太子在私下寻找名医,而他恰好又认识这么一位,因此在中间牵线搭桥让两人相识。这位神医开的药的确对太子的病有用,于是太子便重金邀请神医留下。
但这位神医行事与众不同,不重身外之物,一心只想钻研医术,至于是如何钻研的,太子是不知道的,按他所说,此后一切事务都交由顾四打理,他只是按时从神医处拿药罢了。
而神医需要的活人,则是顾四根据醉春风的便利从各方搜集来的,然后优胜劣汰,淘汰下来的就被他送到了太初苑,以供神医钻研医术,才有后面几十个被整齐分尸、开膛破肚,死无葬身之地的受害者。
至于太子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这其中详细,按照太初苑守卫的证词来说,自从那位神医进入太初苑后,太子的确一次也未曾踏足,中间只有顾四来往,而如今顾四和那神医都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太子所犯,顶多是个失察之罪罢了。
英亲王拿到卷宗的时候,淡漠的笑了笑。
隔天早朝,皇帝宣布了此案的判决结果,首先当着众朝臣的面狠狠训斥了太子一番,果然定下了一个失察之罪,令其在太子妃葬礼之后,罚禁足三个月,同时那些受害者的后续安排全部由太子府负责。太子大大松了口气,当堂认罚,并表示一定会对受害者家庭做出补偿。
皇帝又申饬了宣平侯,说他教子不严,不仅允许一个世家子弟去什么勾栏瓦舍里经营了好几年,而且还牵连了数十条无辜人命,特降侯爵为伯爵,并罚俸两年;廉王行事散漫,不知劝谏,同样罚俸一年。
分尸案就这样利落的解决了,散朝时,皇帝看了眼面无表情的英亲王才转身走了。
廉王扶着战战兢兢的宣平伯当先离去,头一次脸上没了潇洒的笑意,更没有凑到太子面前嘻笑寒暄;太子神色严肃,心中却十分庆幸,以退为进这一步果然奏效了。
英亲王与贤王世子结伴而行,看着前面众人或轻快或沉重的背影,贤王世子低声道“只怕廉王殿下此后与太子之间,定会生出隔阂了。”
英亲王淡淡一笑“皇家兄弟又哪会一直和谐。”
贤王世子无可反驳,看了眼他平静的神色“可是皇叔,这案子真的就这么结了这其中尚有重重疑点,比如顾四是谁重伤又是谁送到大理寺门口的比如那些尸体又是谁运出城去的等等等等,这些都不管了吗”
“查得一清二楚又有什么用皇上已经判定,那可是金口玉言。”话里有淡淡讽刺。
“哎”贤王世子一把打开扇子,极快地扇了几扇“真叫人郁闷”
“你在这京城呆了三十年,不是应该早就习惯了”
“对呀”贤王世子好奇道“皇叔,为何您如此平静您难道不觉失望吗”
英亲王看着正午有些刺眼的阳光,淡淡说道“没有期望,自然就不会失望。”
回到英亲王府,姜丛凤早已收拾好了等着他。今日是太子妃葬礼的正日子,所有亲眷大臣都要上门吊唁。原本姜丛凤一早就要过去,但英亲王交代等他回来一起去。
见他神色沉寂,姜丛凤便知今日朝上肯定又发生了些什么,她没有贸然多嘴,只是伸出手握住了他的。
英亲王脸色缓和,笑了笑“别担心,本王无事。”又叮嘱道“等会儿去了太子府上,让青虹偃月几个别离开你左右。”
“王爷放心,妾身晓得了。”
英亲王笑着摸摸她的脸“真乖。”
到了太子府上,外面已经停满了前来祭奠的各府车马,见到英亲王府的标志,众人忙让开道路。
管家唱到他们夫妻时,灵堂前的宾客们都忙上前见礼,姜丛凤看见了很多熟人,好些以前认识的夫人、红着眼睛的富安侯夫人、甚至连面色阴沉的长公主也在,后者冷冷看了她一眼就垂下目光,并没有像往常一般傲然挑衅。
姜丛凤也没搭理,对主动见礼的人颔首回礼,随着英亲王走到太子妃灵堂前时,已经有丫鬟燃好了香,递给他们夫妇。姜丛凤接过,一股比平时的香味更浓郁些的味道传进鼻端,她并没有注意,而是随着英亲王一起向太子妃的灵位见礼。
礼成,姜丛凤把香递给丫鬟,正要向家属见礼,突然两个白胖的小男孩冲上来,手里端着杯子,猛地朝她身上泼来什么。
姜丛凤惊呼一身,下意识转开躲避,英亲王脸色骤冷,一展披风将她裹住,可两个孩子动作实在突然,还是有些避无可避的泼到了她的脸上、胸口,其中几滴顺着她惊呼的嘴进了口里。
“你这个坏人是你害死我们的娘我们家不欢迎你,我娘也不欢迎你,你赶紧滚出去”那大些的男孩儿厉声大喊。
“对,你是坏人,赶紧滚”小些的也跟着喊,童声清亮,本是十分稚嫩可爱的,可这会儿只觉刺耳。
姜丛凤尝到是茶水,受惊的心先是落回了肚子里,但当着这么多宾客的面被泼了水,形象尽毁不说,又被两个孩子无端指责驱赶,偏偏她既是长辈又是大人,既不能还手也不能还口,心里的那股火实在憋屈的厉害,当下脸色就很难好看。
周围的看客们先是惊呼出声,接着有人低声嘀咕,有人纯粹看热闹,而脸色阴沉的长公主则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
这时两个孩子早已被下人制住,接待宾客的承恩公府的几位夫人忙上前致歉,连说着让她去换身衣裳,又说孩子还小,听了些不该听的话有些误会,叫她不要生气云云。
姜丛凤憋着气一句话未说,低着头任凭青虹偃月给她打理,英亲王道“既然太子管不好两个孩子,让他们在嫡母葬礼上喧哗吵闹,既对嫡母不尊,又对长辈不敬,那本王这个做叔爷的,只好尽尽做长辈的责任。”说着吩咐沈长戈“去打两桶水来。”
几位夫人脸色一变,没想到堂堂英亲王当真会和两个小孩子计较,然见他面色冷沉,眸光幽冷,却也不敢当面理论,顿时就僵在那里。
姜丛凤此时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她不由朝那两个孩子看去,大的顶多十岁,小的不过五六岁,两人既愤恨地瞪着她,却又因英亲王的气势吓的不轻。
说到底不过是孩子,小小年纪又母亲早逝,这太子府里女人众多,往后继母进府,想必这他们艰难的日子才开始。如此想来,心中倒也没了多少怒气,拉住英亲王衣袖,低声道“王爷,算了吧,既祭奠过太子妃,我们就走吧。”
英亲王见她脸上还贴着被打湿的发丝,脸上表情并未好看多少,不过死者为大,今日毕竟是太子妃的葬礼,他也不好太过计较,只目光淡淡看了那两兄弟一眼,叫两个小的吓白了脸,这才揽着她转身离开。
畅快笑了一场,他幸灾乐祸道“若此事是真的,那么长乐就很可能不是他的儿子,他很可能被戴了十几年的绿帽子,也不知他现在这王妃又会什么时候再给他戴上一顶哈哈哈”说着又忍不住笑起来。
好不容易等他笑够了,小曹公公道“爷,这消息奴婢也不知真假,不如咱们来试他一试,若到时候是真的,您说,若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崇敬的战神王爷竟是个无能的男人,那时,那位的面子里子肯定丢尽了,岂不是比您现在更解气”
太子闷笑着连连点头“你这个法子好,就这么办”
小曹公公忙道“既如此,若您信得过奴婢,不如就将此事交给奴婢来办如何”
太子这会儿想起来就想笑,心情畅快的很“既是你提出来的,自然交给你去办,办得好了,本宫大大有赏”此时他所有的郁气、压抑、不安,都通通消失不见,简直再不能畅快了。
“哎奴婢谢过殿下”小曹公公忙高兴行礼。
另一边,得知顾四公子已死,醉春风里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了,那人是鸨母,也是顾四公子的左膀右臂。
据她交代,顾四公子接手醉春风后,采购的苗子便越来愈多,有时甚至不符合楼里条件的也要,这些孩子里,品相好些的或者说能为醉春风赚银子的都被留了下来,其他的则会被顾四公子私下处理,至于那些孩子到底去了哪里,她却是不知道的,每次都是顾四公子自己驾车把人拉走,也不让其他人跟随。
之后陆续又有几位知情的管事开口证实了鸨母所言不虚,到此,这案子看似已经真相大白了
顾四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太子在私下寻找名医,而他恰好又认识这么一位,因此在中间牵线搭桥让两人相识。这位神医开的药的确对太子的病有用,于是太子便重金邀请神医留下。
但这位神医行事与众不同,不重身外之物,一心只想钻研医术,至于是如何钻研的,太子是不知道的,按他所说,此后一切事务都交由顾四打理,他只是按时从神医处拿药罢了。
而神医需要的活人,则是顾四根据醉春风的便利从各方搜集来的,然后优胜劣汰,淘汰下来的就被他送到了太初苑,以供神医钻研医术,才有后面几十个被整齐分尸、开膛破肚,死无葬身之地的受害者。
至于太子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这其中详细,按照太初苑守卫的证词来说,自从那位神医进入太初苑后,太子的确一次也未曾踏足,中间只有顾四来往,而如今顾四和那神医都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太子所犯,顶多是个失察之罪罢了。
英亲王拿到卷宗的时候,淡漠的笑了笑。
隔天早朝,皇帝宣布了此案的判决结果,首先当着众朝臣的面狠狠训斥了太子一番,果然定下了一个失察之罪,令其在太子妃葬礼之后,罚禁足三个月,同时那些受害者的后续安排全部由太子府负责。太子大大松了口气,当堂认罚,并表示一定会对受害者家庭做出补偿。
皇帝又申饬了宣平侯,说他教子不严,不仅允许一个世家子弟去什么勾栏瓦舍里经营了好几年,而且还牵连了数十条无辜人命,特降侯爵为伯爵,并罚俸两年;廉王行事散漫,不知劝谏,同样罚俸一年。
分尸案就这样利落的解决了,散朝时,皇帝看了眼面无表情的英亲王才转身走了。
廉王扶着战战兢兢的宣平伯当先离去,头一次脸上没了潇洒的笑意,更没有凑到太子面前嘻笑寒暄;太子神色严肃,心中却十分庆幸,以退为进这一步果然奏效了。
英亲王与贤王世子结伴而行,看着前面众人或轻快或沉重的背影,贤王世子低声道“只怕廉王殿下此后与太子之间,定会生出隔阂了。”
英亲王淡淡一笑“皇家兄弟又哪会一直和谐。”
贤王世子无可反驳,看了眼他平静的神色“可是皇叔,这案子真的就这么结了这其中尚有重重疑点,比如顾四是谁重伤又是谁送到大理寺门口的比如那些尸体又是谁运出城去的等等等等,这些都不管了吗”
“查得一清二楚又有什么用皇上已经判定,那可是金口玉言。”话里有淡淡讽刺。
“哎”贤王世子一把打开扇子,极快地扇了几扇“真叫人郁闷”
“你在这京城呆了三十年,不是应该早就习惯了”
“对呀”贤王世子好奇道“皇叔,为何您如此平静您难道不觉失望吗”
英亲王看着正午有些刺眼的阳光,淡淡说道“没有期望,自然就不会失望。”
回到英亲王府,姜丛凤早已收拾好了等着他。今日是太子妃葬礼的正日子,所有亲眷大臣都要上门吊唁。原本姜丛凤一早就要过去,但英亲王交代等他回来一起去。
见他神色沉寂,姜丛凤便知今日朝上肯定又发生了些什么,她没有贸然多嘴,只是伸出手握住了他的。
英亲王脸色缓和,笑了笑“别担心,本王无事。”又叮嘱道“等会儿去了太子府上,让青虹偃月几个别离开你左右。”
“王爷放心,妾身晓得了。”
英亲王笑着摸摸她的脸“真乖。”
到了太子府上,外面已经停满了前来祭奠的各府车马,见到英亲王府的标志,众人忙让开道路。
管家唱到他们夫妻时,灵堂前的宾客们都忙上前见礼,姜丛凤看见了很多熟人,好些以前认识的夫人、红着眼睛的富安侯夫人、甚至连面色阴沉的长公主也在,后者冷冷看了她一眼就垂下目光,并没有像往常一般傲然挑衅。
姜丛凤也没搭理,对主动见礼的人颔首回礼,随着英亲王走到太子妃灵堂前时,已经有丫鬟燃好了香,递给他们夫妇。姜丛凤接过,一股比平时的香味更浓郁些的味道传进鼻端,她并没有注意,而是随着英亲王一起向太子妃的灵位见礼。
礼成,姜丛凤把香递给丫鬟,正要向家属见礼,突然两个白胖的小男孩冲上来,手里端着杯子,猛地朝她身上泼来什么。
姜丛凤惊呼一身,下意识转开躲避,英亲王脸色骤冷,一展披风将她裹住,可两个孩子动作实在突然,还是有些避无可避的泼到了她的脸上、胸口,其中几滴顺着她惊呼的嘴进了口里。
“你这个坏人是你害死我们的娘我们家不欢迎你,我娘也不欢迎你,你赶紧滚出去”那大些的男孩儿厉声大喊。
“对,你是坏人,赶紧滚”小些的也跟着喊,童声清亮,本是十分稚嫩可爱的,可这会儿只觉刺耳。
姜丛凤尝到是茶水,受惊的心先是落回了肚子里,但当着这么多宾客的面被泼了水,形象尽毁不说,又被两个孩子无端指责驱赶,偏偏她既是长辈又是大人,既不能还手也不能还口,心里的那股火实在憋屈的厉害,当下脸色就很难好看。
周围的看客们先是惊呼出声,接着有人低声嘀咕,有人纯粹看热闹,而脸色阴沉的长公主则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
这时两个孩子早已被下人制住,接待宾客的承恩公府的几位夫人忙上前致歉,连说着让她去换身衣裳,又说孩子还小,听了些不该听的话有些误会,叫她不要生气云云。
姜丛凤憋着气一句话未说,低着头任凭青虹偃月给她打理,英亲王道“既然太子管不好两个孩子,让他们在嫡母葬礼上喧哗吵闹,既对嫡母不尊,又对长辈不敬,那本王这个做叔爷的,只好尽尽做长辈的责任。”说着吩咐沈长戈“去打两桶水来。”
几位夫人脸色一变,没想到堂堂英亲王当真会和两个小孩子计较,然见他面色冷沉,眸光幽冷,却也不敢当面理论,顿时就僵在那里。
姜丛凤此时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她不由朝那两个孩子看去,大的顶多十岁,小的不过五六岁,两人既愤恨地瞪着她,却又因英亲王的气势吓的不轻。
说到底不过是孩子,小小年纪又母亲早逝,这太子府里女人众多,往后继母进府,想必这他们艰难的日子才开始。如此想来,心中倒也没了多少怒气,拉住英亲王衣袖,低声道“王爷,算了吧,既祭奠过太子妃,我们就走吧。”
英亲王见她脸上还贴着被打湿的发丝,脸上表情并未好看多少,不过死者为大,今日毕竟是太子妃的葬礼,他也不好太过计较,只目光淡淡看了那两兄弟一眼,叫两个小的吓白了脸,这才揽着她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