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34 (2/2)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
寒气渗过窗户缝隙钻进屋内。
卫延冻得缩起脖子,又踹了男人一脚“还不快去。”
温如昫赶忙去了。
搬回来两床羽绒被,两床厚实的棉花被。
棉花被子垫在床单下面,羽绒被搭在原来的被子上面。
盖得这么厚实,两人还是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卫延手脚都僵了,缩成一小团蜷在男人怀里。
温如昫真怕他老婆冻坏“延延,躺着冷,要不咱们起床煮火锅吃”
卫延不想动,他脑子很清醒,但身体恨疲惫,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叫嚣着想休息“不。”
“乖,听话,再躺下去说不定会冻感冒。”
温如昫难得硬气了一回,硬把人从被窝里挖出来,考拉抱着穿衣服穿裤子。
卫延足足裹了三件羽绒服,厚得活动都不方便,然后才被狗男人抱去厨房,搁在凳子上。
柴火生起来,橙黄色的火焰在黑暗中跳动。
温如昫翻出了一包火锅料。
锅烧热之后倒少量油,然后将火锅料放进去翻炒,炒香了再加一瓢水。
等水沸腾之后加入土豆片、莲藕、午餐肉、青菜、豆芽和泡发的木耳。
煮上二十分钟就差不多了。
屋外寒风呼啸。
屋内两人围着锅吃得大汗淋漓。
卫延辣得嘴唇通红,不断抽气,他又往灶里埋了两个红薯。
火炭的余温慢慢将红薯烘烤出香味来。
吃了辣的,再吃个甜甜的烤红薯中和一下正好。
大雪足足下了半天,临近中午才逐渐停歇。
卫延困极,抱着热水瓶,回被窝睡了。
温如昫出去转了一圈。
村里情况很不好。
草棚子全被积雪压塌,那些没舍得花粮修新房的村民永远埋在了下面。
村里年纪最大的丁婆婆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年逾期颐的老人,她曾多次上过本地电视。
每次电视台来采访前,她那两个儿子都会为了争夺她而大打出手。
而这,仅仅是因为电视台发的红包。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天上掉钱,不捡白不捡。
有好处的时候两兄弟都积极,涉及到养老娘,就没一个人吭声。
平时不养就算了,这次害老娘被积雪压死,怎么都说不过去。
八叔气得脸色铁青“丁大,你说说,为什么不带你妈住新房子”
丁家老大低着头“她和我媳妇合不来,自个儿不愿意一起住。”
“丁二,你说。”
“她和我媳妇也合不来。”
“放屁,混账东西,你妈活了这么多年,村里哪个不夸她和善,什么合不来,我看是你们故意和她过不去。”
黄婆婆在一边帮腔“丁大、丁二,你妈一个寡妇把你们拉扯大不容易啊。你们上学的钱可是她天天半夜起床做豆腐攒出来的。”
丁大听得不耐烦,做豆腐攒学费怎么了,哪家不送小孩去上学
他妈但凡有一点本事,也不用累死累活,说到底,还是自己太笨,怪不了别人。
现在人都死了,还来翻这些旧账有什么意思,要他偿命
丁二倒是有一点愧疚,但也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
他三个儿子都结婚了,老大家的今年还生了一对双胞胎,一家10口人,挤在两间小小的铁皮房里,转个身都困难。
再加个老娘,还不得发人瘟。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确实很无奈。
八叔又问“你们这样做,就不怕家里的小辈有样学样”
丁大眉头竖起“他们敢。”
“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都这样做了,他们还有什么不”
丁二打断八叔的话“八叔,你想让我们怎么办”
“不是我想,是你们自己想想该怎么办。你妈怕你俩受继父的气,守寡七十多年啊,一直挺着没再嫁,你们还这样对她,也不怕天打雷劈。”
丁大说“八叔,你说得像我们一直没养过她一样,我们不养,她早饿死了。”
“她养你们还差不多”,村民们七嘴八舌说开了。
以前镇集市还在的时候,丁婆婆一直绣鞋垫去镇上卖,有时候能卖一二十快钱,有时候运气来了能卖一百多块。
一个瘦巴巴的老太太,吃得少,也没什么购物欲,还不是把钱全部给了儿子。
两个儿子呢,买了肉都要趁老娘去镇上摆摊的时候才吃。
自个儿吃得红光满面,老娘饿得面黄肌瘦。
逢年过节也不见给老娘买件新衣裳。
像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