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 (1/2)
卫府的管家思索了一番, 干脆此次就大出血, 让卫正华准备了五万两银票, 亲自去宫中请罪, 卫正华做为世子, 这事情只有他能做, 即使再不愿意,还是捧着装了银票的匣子坐上管家准备好的马车往皇宫方向去了。
林郁自是不知道卫家已经主动要为此次矿难买单了,他现在在矿难现场主持着工作, 连歇脚的机会都没有, 这会儿虽已入秋,但是秋老虎还是很厉害的, 林郁身着官服, 早就热得满头大汗了, 跟在他身边的张承翔,就劝道,“林大人,现在救援工作顺顺利利展开了, 要不然您就在棚下歇着吧,不要一直巡逻了, 这天太热了。”
林郁摆摆手, “大家比我还累,我就转转场没什么的, 有我在, 大家心里不慌, 干活儿都有劲儿。对了,你去看看那边饭菜有准备好吗这已经挖了三四个时辰了,安排这些人轮流吃饭吧,不吃饱了哪有力气继续挖。”
张承翔点点头就去安排了,林郁其实不肯坐下歇脚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想亲自丈量着矿场到底有多大,图纸上的数字只是自己根据矿工的描述推算出来的,选定救援矿道没问题,但是想推测矿藏量就不是非常准确了,因为在矿道下面还有煤层,还有附近未被开采的区域是否有煤层也是未知。
林郁想要推测出矿藏量,算出这座矿的整体价值,好进行下一步工作,本来他入职这几个月就一直在盘算,要如何为朝廷创收,这国库空虚,自己好多计策没钱压根施行不了,还是得先把钱赚了才行。
他日日跟着启元帝批奏折,甚至启元帝还同意他翻看库里面以前的折子,所以林郁很快就找到了充盈国库的第一道良方,那便是盐税。
他有看过每年户部呈上来的年终折子,诺大一个大盛朝,如今每年入库的盐税银子竟然只有八十万两,连一百万两都没到,简直是磕碜人。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只需要算个简单的计算题,大盛朝建朝以来,整个国家还算平稳,除了南北两个边境,不时会有一些小规模的战乱,其他地方都是和平的,没有战争,这人口增长速度自然快,全境有接近一亿人口,这还不包括那些黑户。
如今的盐不是后世的精盐,都是盐矿里面挖出来简单加工了一下的粗盐,用量要比精盐大得多,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少说也要消耗四到五斤,一亿人口就是四至五亿斤,如今盐税分两部分,百姓按人口数量交,这一块是没什么问题的,问题出在盐商,商人的盐税又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盐引,一引盐四百三十斤,要向朝廷缴纳四钱银子,第二部分就是每贩卖一斤盐要向朝廷缴纳三十文钱,粗略算算两部分加起来要超过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这还只是在册人口。
现在户籍制度宽松,在册人口一个亿,推测真实人口一亿五千万,林郁都信,所以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只有算少了不会算多的。
和这个数字一比,每年户部收上来的不足一百万两的盐税就是在磕碜人,欺负圣上不食人间烟火,算数不好呢。
但也正是涉及金额过大,如今能拿到盐引的盐商全部来自各大世家和权贵,自己真的要改盐政,必然是千难万阻,就连圣上估计也是没办法突然就在朝上开口说改盐政的。
所以林郁琢磨了许多制度,但是至今也没和圣上说这件事,就等着一个好机会呢。
这不,机会来了,卫国公家的私矿坍塌就是个好的话引子,从改私矿开始,将所有矿都纳入范围,包括盐矿,到时候,从上到下,即使困难,也是可以将新的盐政慢慢推行开来的。
林郁所想之深远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没有人能想到猜到这个小小六品侍读正在盘算着如何动盐税这块蛋糕。
但这些也是后话,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埋在地下的两百多号人给救出来。
救援工作,进行地还算顺利,傍晚的时候,在宫里一直没收到消息的启元帝,还派了喜公公来看了一眼,喜公公转了一圈之后,就将林郁拉到旁边说悄悄话。
“林侍读,咱家和你说件事,今日卫国公府的世子,捧了五万两银子进宫面圣,说是卫家知道错了,这次救援的银子他们卫家会承担的,还说若真的人都死了,也不会让家属们闹起来的,他们会做好赔偿的。”喜公公将最新的消息告诉林郁。
林郁皱了下眉,心想卫家还是有懂事的人的,“那圣上什么态度”
林郁自是不知道卫家已经主动要为此次矿难买单了,他现在在矿难现场主持着工作, 连歇脚的机会都没有, 这会儿虽已入秋,但是秋老虎还是很厉害的, 林郁身着官服, 早就热得满头大汗了, 跟在他身边的张承翔,就劝道,“林大人,现在救援工作顺顺利利展开了, 要不然您就在棚下歇着吧,不要一直巡逻了, 这天太热了。”
林郁摆摆手, “大家比我还累,我就转转场没什么的, 有我在, 大家心里不慌, 干活儿都有劲儿。对了,你去看看那边饭菜有准备好吗这已经挖了三四个时辰了,安排这些人轮流吃饭吧,不吃饱了哪有力气继续挖。”
张承翔点点头就去安排了,林郁其实不肯坐下歇脚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想亲自丈量着矿场到底有多大,图纸上的数字只是自己根据矿工的描述推算出来的,选定救援矿道没问题,但是想推测矿藏量就不是非常准确了,因为在矿道下面还有煤层,还有附近未被开采的区域是否有煤层也是未知。
林郁想要推测出矿藏量,算出这座矿的整体价值,好进行下一步工作,本来他入职这几个月就一直在盘算,要如何为朝廷创收,这国库空虚,自己好多计策没钱压根施行不了,还是得先把钱赚了才行。
他日日跟着启元帝批奏折,甚至启元帝还同意他翻看库里面以前的折子,所以林郁很快就找到了充盈国库的第一道良方,那便是盐税。
他有看过每年户部呈上来的年终折子,诺大一个大盛朝,如今每年入库的盐税银子竟然只有八十万两,连一百万两都没到,简直是磕碜人。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只需要算个简单的计算题,大盛朝建朝以来,整个国家还算平稳,除了南北两个边境,不时会有一些小规模的战乱,其他地方都是和平的,没有战争,这人口增长速度自然快,全境有接近一亿人口,这还不包括那些黑户。
如今的盐不是后世的精盐,都是盐矿里面挖出来简单加工了一下的粗盐,用量要比精盐大得多,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少说也要消耗四到五斤,一亿人口就是四至五亿斤,如今盐税分两部分,百姓按人口数量交,这一块是没什么问题的,问题出在盐商,商人的盐税又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盐引,一引盐四百三十斤,要向朝廷缴纳四钱银子,第二部分就是每贩卖一斤盐要向朝廷缴纳三十文钱,粗略算算两部分加起来要超过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这还只是在册人口。
现在户籍制度宽松,在册人口一个亿,推测真实人口一亿五千万,林郁都信,所以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只有算少了不会算多的。
和这个数字一比,每年户部收上来的不足一百万两的盐税就是在磕碜人,欺负圣上不食人间烟火,算数不好呢。
但也正是涉及金额过大,如今能拿到盐引的盐商全部来自各大世家和权贵,自己真的要改盐政,必然是千难万阻,就连圣上估计也是没办法突然就在朝上开口说改盐政的。
所以林郁琢磨了许多制度,但是至今也没和圣上说这件事,就等着一个好机会呢。
这不,机会来了,卫国公家的私矿坍塌就是个好的话引子,从改私矿开始,将所有矿都纳入范围,包括盐矿,到时候,从上到下,即使困难,也是可以将新的盐政慢慢推行开来的。
林郁所想之深远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没有人能想到猜到这个小小六品侍读正在盘算着如何动盐税这块蛋糕。
但这些也是后话,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埋在地下的两百多号人给救出来。
救援工作,进行地还算顺利,傍晚的时候,在宫里一直没收到消息的启元帝,还派了喜公公来看了一眼,喜公公转了一圈之后,就将林郁拉到旁边说悄悄话。
“林侍读,咱家和你说件事,今日卫国公府的世子,捧了五万两银子进宫面圣,说是卫家知道错了,这次救援的银子他们卫家会承担的,还说若真的人都死了,也不会让家属们闹起来的,他们会做好赔偿的。”喜公公将最新的消息告诉林郁。
林郁皱了下眉,心想卫家还是有懂事的人的,“那圣上什么态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