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 110 章 (1/2)
喜公公离开之后, 林郁便和薛氏说了一句, 就回房间开始思索如何写鄱阳湖水患治理方案, 这种方案也不是说提笔就能写出来的,与考试答卷上面的不同,现在写的必须是杜少平看了之后便能施行的条条框框。
鄱阳湖是大盛朝第一大淡水湖, 共有五大河流汇入湖内, 然后又从湖口流入长江。若是能将鄱阳湖水患治理好,当长江进入主汛期后, 鄱阳湖可以吸纳长江洪水, 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压力,可以说做好了, 便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其实古往今来的水患问题,主要原因无非两种,一种是围湖造田,使原本湖泊面积缩小,蓄水能力降低,还有一种就是河流两边的树木被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使汇入湖泊的河水挟裹着泥沙一起冲下,造成泥沙淤积, 又再一步降低湖泊蓄水能力。
若是能将这两个问题解决, 并且再配合林郁设计的筑堤方法, 那么未来的某一天, 不说彻底根治鄱阳湖水患,但是降低十之七八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即使水患来了,也仅仅会毁坏些农田,并不会伤到百姓。
有了总体的思路,林郁闭上眼睛,回忆起他去过几次的鄱阳湖,结合自己在师父那里看见的鄱阳湖地志。林郁在思考具体操作应该怎么弄。
整整思考了有半个时辰,林郁才将眼睛睁开,然后铺开纸张,提笔沾墨开始写。
以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提高江湖的行蓄洪能力为核心,配合在上游河流两岸植树造林的方法。为什么未来最万金油的植树造林,仅被林郁用来当辅助呢,因为它见效慢,并且执行力度无法保证,如今的百姓光养活自己就已经用尽力气了,哪有闲工夫去植树造林,还是先将眼面前的水患问题解决才是真。
平垸行洪是一种堤坝,一圈是堤坝,中间围着农田。一般建在泄洪区,如果水势太大,为了整体考虑,便将此处放弃,把垸的堤坝扒开,让洪水进入。给整体防洪带来宝贵时间。
这种建堤坝的方式在这个年代是没有的,林郁必须将如何实施写得非常清楚,他甚至回忆了鄱阳湖地志中,湖周边哪些区域最先受到水患侵袭,集合鄱阳湖的整体地势,林郁列出来一百个合适建堤坝的地方,同时还画出了建议直接迁移百姓,退耕还田的区域,若是杜少平有本事将林郁写的这些都实现,那么鄱阳湖的蓄水能力能提升十亿立方米,足够抵抗每年的洪灾了。
这规模之宏大,林郁自己将计划写完之后都觉得完成起来会有多费劲,光是那么多堤坝要不少银两,还有迁移那么多百姓,中间的乱子也不会少,但是说真的,越难越有挑战性的工作,做完之后作用和意义总是会更大,林郁也仅仅是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辈子经历,多了许多想法,让他出主意可以,但是操作还是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实现的。
林郁甩甩脑袋,抛开脑中这些想法,总之,自己现在也就是个翰林侍读,方案实施上也帮不了杜巡抚的忙,还是明日先将这方案送到他手上,看他怎么说才是,林郁站起来,将自己写的方案折起来放好,然后推开门去正厅吃晚饭。
林家人也没自己先吃,都等着林郁呢,看见林郁走进来,林爷爷赶紧照收,“郁儿,忙了一下午,是不是累了,快来爷爷身边坐下吃饭。”
林郁便走到林爷爷身边的位置坐下,家里人已经将碗筷提前布置好了,大李氏坐的和林郁隔了个位置,她心疼地说,“郁儿,你多吃点菜补补,这喜公公也是,你都休了探亲假了,怎么还吩咐你做事。”
林郁笑着说,“奶奶,您别错怪喜公公,我忙的不是他吩咐的事情,这会儿也都弄完了,咱们就赶紧吃饭吧。”
林爷爷也说道,“郁儿如今也是当官的人了,我听喜公公说了,这官职可是要比咱们德安县的县令还大呢,自然要以公事为重,咱们可不能抱怨,给郁儿拖了后腿。”
大李氏也就那么一说,没什么责怪他人的想法,这会儿听林爷爷的话,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的话很是不妥,便点点头,然后给林郁夹菜已掩饰尴尬。
林郁夹起大李氏放在他碗里面的鸡腿,笑着说,“谢谢奶奶。”然后低头就咬了一大口,还没开始嚼,林郁就觉着气氛不对,然后抬头发现,大家都没动筷子,全部在盯着他啃鸡腿的动作,顿时自己就楞住了。
他喊着嘴里面的鸡肉艰难地说,“大家看着我做什么”
鄱阳湖是大盛朝第一大淡水湖, 共有五大河流汇入湖内, 然后又从湖口流入长江。若是能将鄱阳湖水患治理好,当长江进入主汛期后, 鄱阳湖可以吸纳长江洪水, 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压力,可以说做好了, 便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其实古往今来的水患问题,主要原因无非两种,一种是围湖造田,使原本湖泊面积缩小,蓄水能力降低,还有一种就是河流两边的树木被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使汇入湖泊的河水挟裹着泥沙一起冲下,造成泥沙淤积, 又再一步降低湖泊蓄水能力。
若是能将这两个问题解决, 并且再配合林郁设计的筑堤方法, 那么未来的某一天, 不说彻底根治鄱阳湖水患,但是降低十之七八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即使水患来了,也仅仅会毁坏些农田,并不会伤到百姓。
有了总体的思路,林郁闭上眼睛,回忆起他去过几次的鄱阳湖,结合自己在师父那里看见的鄱阳湖地志。林郁在思考具体操作应该怎么弄。
整整思考了有半个时辰,林郁才将眼睛睁开,然后铺开纸张,提笔沾墨开始写。
以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提高江湖的行蓄洪能力为核心,配合在上游河流两岸植树造林的方法。为什么未来最万金油的植树造林,仅被林郁用来当辅助呢,因为它见效慢,并且执行力度无法保证,如今的百姓光养活自己就已经用尽力气了,哪有闲工夫去植树造林,还是先将眼面前的水患问题解决才是真。
平垸行洪是一种堤坝,一圈是堤坝,中间围着农田。一般建在泄洪区,如果水势太大,为了整体考虑,便将此处放弃,把垸的堤坝扒开,让洪水进入。给整体防洪带来宝贵时间。
这种建堤坝的方式在这个年代是没有的,林郁必须将如何实施写得非常清楚,他甚至回忆了鄱阳湖地志中,湖周边哪些区域最先受到水患侵袭,集合鄱阳湖的整体地势,林郁列出来一百个合适建堤坝的地方,同时还画出了建议直接迁移百姓,退耕还田的区域,若是杜少平有本事将林郁写的这些都实现,那么鄱阳湖的蓄水能力能提升十亿立方米,足够抵抗每年的洪灾了。
这规模之宏大,林郁自己将计划写完之后都觉得完成起来会有多费劲,光是那么多堤坝要不少银两,还有迁移那么多百姓,中间的乱子也不会少,但是说真的,越难越有挑战性的工作,做完之后作用和意义总是会更大,林郁也仅仅是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辈子经历,多了许多想法,让他出主意可以,但是操作还是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实现的。
林郁甩甩脑袋,抛开脑中这些想法,总之,自己现在也就是个翰林侍读,方案实施上也帮不了杜巡抚的忙,还是明日先将这方案送到他手上,看他怎么说才是,林郁站起来,将自己写的方案折起来放好,然后推开门去正厅吃晚饭。
林家人也没自己先吃,都等着林郁呢,看见林郁走进来,林爷爷赶紧照收,“郁儿,忙了一下午,是不是累了,快来爷爷身边坐下吃饭。”
林郁便走到林爷爷身边的位置坐下,家里人已经将碗筷提前布置好了,大李氏坐的和林郁隔了个位置,她心疼地说,“郁儿,你多吃点菜补补,这喜公公也是,你都休了探亲假了,怎么还吩咐你做事。”
林郁笑着说,“奶奶,您别错怪喜公公,我忙的不是他吩咐的事情,这会儿也都弄完了,咱们就赶紧吃饭吧。”
林爷爷也说道,“郁儿如今也是当官的人了,我听喜公公说了,这官职可是要比咱们德安县的县令还大呢,自然要以公事为重,咱们可不能抱怨,给郁儿拖了后腿。”
大李氏也就那么一说,没什么责怪他人的想法,这会儿听林爷爷的话,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的话很是不妥,便点点头,然后给林郁夹菜已掩饰尴尬。
林郁夹起大李氏放在他碗里面的鸡腿,笑着说,“谢谢奶奶。”然后低头就咬了一大口,还没开始嚼,林郁就觉着气氛不对,然后抬头发现,大家都没动筷子,全部在盯着他啃鸡腿的动作,顿时自己就楞住了。
他喊着嘴里面的鸡肉艰难地说,“大家看着我做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