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买两个,心里便有些不自在。听见沈清芸说,“啊,谁说我不喜欢,你该两个都买呀,有多少我要多少。”

    沈珲曲起左手,在沈清芸头上敲了一下,“贪心不足,表妹一个都没有,你想要多少”

    沈清芸接口道“对啊,你该多买几个,正巧送给表姐。你前些日子送我的那盒桃花粉,磨的可细腻,自己做的嘛还是豫章带来的。”

    后面一句却是问孟玉拆了,沈清芸的大丫头小芳在门口唤了一声,“姑娘、少爷进来坐罢,外面多冷,仔细冻着了。”

    三人一道拾阶而上,沈珲跟在后面,小心的拿眼睛去瞧孟玉拆。但见她背影纤细窈窕,个子高挑,腰肢掐的匀细,一头青丝仿佛没有散开的浓墨,柔软发亮,心口微热。

    孟玉拆捡了炕下一张楠木交椅要去坐,沈清芸一把扯住她,挨着坐到炕上。听她说制作桃花粉的过程,笑道“等到开春,咱们院子里也有一片桃林,到时候你叫我去摘,自己做桃花粉。”

    小芳端了茶上来,沈清芸小姑娘心性,最是喜欢酸酸甜甜的吃食零嘴,屋里的茶都是清甜的花茶。孟玉拆一贯不爱吃茶,抿了一口便作罢。

    沈珲坐在红木圆桌上,听她俩说话,注意到孟玉拆不爱吃茶,叫来小芳,去拿些果脯来。孟玉拆倒是没有注意到沈珲的动作。

    前世她刚刚失去父母,心情郁结,到了国公府也不见得好,极是喜欢清静。除开在老夫人院子里跟姐妹们坐一会儿,也不喜欢去哪个院子里走动,也没什么特别亲近的人,又是个七巧玲珑心,慢慢察觉府里女主人们的态度,为了表决她没有争抢的那份心,除开孝敬外祖母,更加深居简出。

    后来经过大伯的介绍,嫁去朱家,远离了国公府的姐妹,闺中密友都没有半个。重来一次,父母已经离开她几十年,那份哀伤淡化,倒有心情经营其他了。

    沈清芸性子烂漫,想一出是一出,心思单纯,这是被父母兄长娇惯着才有的模样。孟玉拆喜欢她身上的那份福气,很愿意跟她来往。

    一个沉静,一个跳脱,处了个把月还挺好。在沈清芸屋里坐了小半个时辰,直到谷雨来请,孟玉拆便要回去了。

    沈珲也不知什么原因,也在妹妹屋里坐了这许久,这会儿跟孟玉拆一道出来。两人并肩走,中间隔了一臂的距离,沈珲道“表妹在这里还习惯吗”

    “挺好的,跟豫章那边的清冷不同,府里姐妹多,很热闹。”孟玉拆见沈珲关心她,便笑了笑回道。

    这会儿侧头去看他,发现沈珲跟沈清芸长的挺像的,一样的浓眉大眼,沈清芸因为性格的缘故少了一分娴静。沈珲却明眸皓齿,五官端俊,国公府的姑娘们都生的好,少爷也不差。

    听说百年前的第一代安国公沈拓就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子孙是一脉相承的好长相。沈珲才十三岁,足可见日后翩翩的风度。

    他还没跟女孩子这样聊过天,孟玉拆又与亲妹妹不同,一时之间不知怎么拉近距离,想的额上有些冒汗了。孟玉拆却到了院子门口,道了别便毫不留恋进去了。

    沈珲心头微微失落,看了一眼紧闭的大门,转身出了园子。年关将至,府上许多事情要忙活,夫人们要打点年货,人情来往,收铺子租金,算庄子田户上的帐。

    府里的女先生也告了假,家去准备过年,姑娘们上了最后一堂课。孟玉拆知道,以后大概再也见不到先生了,果然再次去老夫人院子里,便宣布了下年不用再上课。

    有人欢喜有人忧,嫡女们自是无可无不可,母亲是当家夫人,少不了她们的教育。庶女便不好说了,姨娘本为奴为婢,多学的是些以色侍人、钻营媚上的手段。

    庶出姑娘们也只有在学堂才能跟嫡女平起平坐,出了这个门,谁肚子里爬出来的,便是差距。

    三房的四姑娘沈清丽一出学堂的门便开始掉眼泪,跟她玩的好的大房的三姑娘沈清佳见姐妹们的目光都转了过来,勉强笑道“好歹钟先生教了咱们几年,四妹妹是舍不得才哭的。”

    二姑娘沈清柔将小书包扔给大丫鬟花萼,不用上学简直让她一身轻松,何况于她没有半点损失,笑嘻嘻道“四妹妹眼眶也太浅了,这有什么好哭的,没了这么一项待遇,还有其他的呢,总亏待不了你。”

    沈清柔眼光实在毒辣,一眼瞧出四姑娘沈清丽为何伤心。不是为了先生的离去,而是先生的离去意味着庶女能跟嫡女比较的筹码又少了一桩。

    四姑娘沈清丽平时也是个锯嘴的葫芦,轻易不跟沈清柔扯是非,今儿恐怕也是伤心狠了,沈清柔还往人伤口上撒盐,红着眼眶,嗓音有些哑,“二姐姐也看看别人罢,没有谁一直高高在上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何必做个恶人。何况,你又比我好在哪里”

    一个是嫡子的庶女,一个是庶子的嫡女,在这国公府还真不分上下。

    说完就转身走了,三姑娘沈清佳忙追上去,二姑娘气着了,在后面吵吵嚷嚷死丫头的骂。不过沈清丽是三房的庶女,二房手也伸不了那么长,沈清柔最终气呼呼的走了。

    孟玉拆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时瞟到沈清兰脸上的神色,竟然是惆怅中带一点恍然,随即一丝狠厉闪过。

    她以为自己花了眼,定睛去看,沈清兰已经昂首带着丫鬟走了。沈清兰方才因为沈清丽一句话,倒是又陷入回忆了。

    风水轮流转,明年到你家。可惜这话在沈清柔身上不适用,那样一个炮竹似的蠢货,总是有些好运气。

    在这家里,父兄甚至可以跟国公爷和嫡长子比肩,即使定了亲,死了未婚夫,守着望门寡的亲事,最后还能逆风翻盘,被送给那人,飞上枝头。

    沈清兰掐住指甲,这回有她在,沈清柔可不会再得个早夭的未婚夫,她是好意。那人是她早盯上的翻身的筹码,容不得人抢。

章节目录

朱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勾陈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勾陈九并收藏朱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