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如今在造办处跟着嘉和帝当差。

    嘉和帝可是个大方的上司, 赏赐东西从不手软。

    过年的时候, 把贾政这个陪伴他时间最多,又肯俯就他, 又肯说实话, 劝慰他的贾政当成后辈子侄一般。

    赏赐也是跟着宗室子侄一般走。

    千的红包说给了就给了。

    嘉和帝待贾政亲热,还不避嫌 。惹得那些个地方大员, 都很乐意掏腰包贿赂贾政。

    贾政一般不敢收。

    有些硬塞的, 他就转交给嘉和帝。

    嘉和帝竟然说“只要不透露朕的行踪机密, 其他的什么追债啊, 追缴盐税啊,只管透露。

    就说朕要从严, 从重。

    再有朕高兴不高兴啊, 也无关紧要呗。

    但是一条,贪赃枉法的事情可是不能干。”

    因此,贾政如今过得十分滋润。

    福府里还有分红的银子,除了给贾珠元春设立私账。

    他给探春与王淑华也留出一份, 再出一份家用, 余下都是贾政自己保管。

    因此,如今王氏手里三瓜两枣他还真是不在乎。

    王淑华给的银票,他转手给了元春“这是你母亲的嫁妆, 她用来收买你们姨娘, 如今交给你保管吧。等她用银子的时候,再给她。”

    父亲的磊落越发让元春心里难过,如此才貌双全的父亲, 偏生母亲要闹妖生外心,落得个孤家寡人。

    如今被祖母父亲嫌弃,难保将来媳妇不轻视。

    元春很为母亲担心,今后的日子如何过呢

    如此一来,只怕母亲最靠得住的就是这些银票了。

    元春如今也是拥有万两家私的小财主,母亲的几千银子,真是不在眼里。

    她收下银票说道“等哥哥回京,女儿转交给哥哥,给宝玉存着吧。

    宝玉年纪最小,将来还不知道怎么样”

    贾政叹气“也好。”

    王氏如今越发紧张宝玉,就连元春想要把宝玉抱出来玩一玩,她都不允许。

    所以,如今已经五岁的宝玉正跟着王氏圈禁。

    元春又道“女儿想等哥哥回京,就把宝玉接出来,跟着女儿在荣庆堂住一阵子,等他适应一段时间,开年了就去私塾,父亲以为如何”

    贾政颔首“只要你能说服你母亲,我没意见,我可以亲自教导宝玉启蒙。”

    元春摇头“宝玉胆子很小,跟着父亲只怕唬得手脚无措,还是先跟着女儿,女儿教导他一段时日,再见父亲吧。”

    贾政想起这章心里只是郁闷“就依你吧。”

    很快就是八月十五。

    杜尚书一家届时会到荣宁街观看花灯。

    石梅张氏也会带着府里的儿孙观看花灯。

    到时候,会让两个孩子见一见。

    杜璟也在国子监读书,跟贾琏算是同窗。

    如今贾琏年节会去宫中执勤。

    但是,旬日里都在国子监读书。

    故而,跟杜璟也认得。

    只是之前不知道杜璟是祖母给妹妹划拉的妹夫而已。

    这一日,贾琏跟杜璟一见之下高兴得很。

    贾琏不知今日是两家老人安排的相亲。

    他以为是杜家随意走到荣宁街,忙着给祖母母亲兄弟姐妹们介绍杜璟“这是我国子监的同窗,文章俊秀,那是头一名,可以跟珠大哥一较高下。”

    杜璟就客气“琏二哥过誉了,珠大哥今年就下场了,我确是不敢尝试,想要再等三年。”

    杜璟今年十七虚岁,再过三年也不是虚岁二十,实岁十九。

    在石梅心里,这个岁数才是刚刚好。

    对于相亲一事,元春心里门清。

    贾琏跟杜璟套近乎的时候,她就盯了人家几眼,心里很是中意。

    杜璟身材修长,虽然不如贾琏那么潇洒挺拔,却也清隽儒雅,翩翩人才。

    而且杜家有儿媳四十不产子,才允许子孙纳妾的美好家训。

    这也是石梅极力推荐元春前来相亲的原因之一。

    王淑华不是坏人。

    但是,元春贾珠就是觉得憋屈不舒服。

    倘若让她变成母亲的存在,她怀疑自己能不能熬得下去。

    当然,元春接受石梅的女子要自强自立,要元身硬,同时也接受张氏的本土闺训。

    女子在怀孕的时候,要主动替夫君纳通房。

    不然,婆婆会不高兴。

    不是每个婆婆都如同荣府的老太太这般开通。

    希望儿媳媳妇和和美美。

    大多数婆婆一如林家老太太,喜欢在儿媳妇面前摆资格。

    更有恶婆婆逼着儿子打老婆休妻,不听就一哭二闹三上吊。

    再有女师傅所言未婚夫与继母。

    说得元春越发觉得杜家的规矩难得。

    然后,大家有个约定。

    杜璟会送一盏花灯给元春。

    元春若是喜欢就当众收下。

    但是,大家也不知道他会送什么样的花灯。

    然后,杜璟送给元春的是一个自己刻画,比翼雁的羊皮灯笼。

    这灯笼非常小巧,六面都刻有图案,转动起来,就像是一双大雁挨着翅膀在飞行。

    杜璟弓腰道“相见是缘,这盏灯姑娘拿着照明吧。”

    石梅与杜夫人带着杜家的两个姑娘,假装一起低头猜谜。

    张氏拉住贾琏,不许他搅局。

    贾琮贾璋牵着迎春惜春合着叶筠叶筝兄妹们一起猜谜。

    贾政早跟杜尚书谈得投机。

    这边只剩下元春与杜璟。

    元春低着头,红着脸,却没伸手。

    “我怎么好要你的东西”

    杜璟又道“这灯笼的画是小生自己所画,灯笼是自己编织,不值得几个银钱。”

    元春这才低头接过手,颔首致谢“如此,多谢公子美意”

    然后,低着头走到石梅身边。

    杜家两个小姑娘十二三岁的年纪,都不是寻常女子。

    一看着灯笼,顿时笑了“怪得三哥哥藏着不让人看,却是双飞雁。”

    元春当然知道双飞雁之意,顿时羞红连,将灯笼递给两位杜家姑娘“妹妹们喜欢就拿去吧。”

    灯笼她收了,意思长辈们也看清楚了。没有灯笼也无关紧要。

    当然,元春很喜欢这个灯笼,想留下。

    这个时候却只有装糊涂才能避免尴尬。

    两个姑娘一个举着迎春花,一个举着蝶戏牡丹“九哥哥送过我们了,姐姐收着吧。”

    杜家的子女都是嫡出。

    两个姑娘一个是杜璟的亲妹妹杜箬,一个是堂妹杜篪。

    杜若十三岁,杜篪十一。

    都是情窦初开相看亲事的岁数。

    故而,虽然祖母没有明说今日出来是何事。

    但是,她们一看双飞雁的灯笼,就明白了。

    杜家大房一个儿子。

    杜璟是二房的嫡次子。

    他头上有一个哥哥,脚下有一个妹妹,就是杜箬。

    杜家是所有堂兄妹一起排行。

    方才杜璟介绍说,杜箬是他三妹妹,杜篪是四妹妹。

    上面的姐妹出嫁了,下面的姐妹太小没有带出来。

    杜璟之所是跟着祖母出来相看,因为他的父母外放湖广做官。

    这个杜箬也是到了岁数,故而送回京都相看亲事。

    杜篪的父亲却是京都,随着杜尚书尽孝。

    她的的父亲就是当初借住荣府参加乡试的那一位。

    如今在直隶做同知。

    如今杜家是一门四进士。

    杜璟的大堂兄二十五,三年前已经是举人。

    明年春日就要参加殿试。

    杜璟的二哥二十一,这一回返乡参加乡试去了。

    杜家的孩子也是十五岁参加童生试。

    十八岁参加举人考试。

    杜璟的大堂兄考了两次。亲二兄这是第二次参加乡试。

    杜璟今年没有下场,一是因为嫡亲的哥哥要下场。

    二是自我感觉不是很好。

    故而决定三年后参加乡试。

    杜璟想要三元及第。

    石梅喜欢这个杜璟,一是杜家四十岁之前不许纳妾。

    二是这个杜璟不是长子。

    元春不是宗妇长媳,将来就可陪着夫君出门坐官。

    石梅不是反对元春尽孝。

    元春跟着夫君,才有机会生育。

    有孩子的媳妇,婆婆相对会宽容些。

    元春这里接了杜璟的灯笼。

    杜璟的脸就红了,眼眸晶亮,不时偷看元春。

    瞧着孙女儿看上了。

    石梅提议,这就在荣府街上,不能过府不入,请进府饮一杯香茶。

    然后,荣府摆上了月饼茶话会。

    杜夫人就给了元春一块比目鱼的玉佩。

    这玉佩打开了是一对,合起来就是一整条。

    元春看着祖母。

    石梅颔首,她才收下道谢。

    杜夫人也给了贾琮贾璋迎春惜春礼物,却是荷包装着金银锞子。

    石梅这边也给杜家的两位姑娘回礼。

    这便是心照不宣,看定了。

    等到元春十五,杜夫人就会上门来给孙媳妇插戴,顺便小定。

    贾政在梦坡斋招待杜家爷孙。

    杜璟写了一幅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杜璟一手行书,行云流水,筋力老健,风骨洒落。

    贾政一看心里大喜,只把杜璟夸成一朵花儿。

    然后,石梅就跟杜夫人说细话“这个丫头的母亲历来病弱,一直在养病。

    她自小跟着我住,跟在她大伯母身边教养。

    不是我夸口,我这个丫头若说才学不敢夸口。

    但是,说到庶务女红,那是没话说。

    只是我老婆子疏懒,她大伯父不在京都,她伯母忙着庶务,无暇出门。

    她出门少,见识有限,以后还要夫人看顾些。“

    这就是夸赞重要的优点,说些无关紧要的缺点。

    且元春的簪花小楷,杜家的两位姑娘见过,那是可以做字帖的存在。

    比她们大姐姐打的影本也不差什么。

    这两个姑娘真的相信了祖母所言。

    荣府虽然是功勋出身,如今已经可算是书香门第了。

    原本贾代善也是允文允武,家里的书籍顶天立地的整整码了四面墙。

    前朝的孤本也有不少。

    杜尚书不得不感叹,荣府的底蕴深厚。

    虽然这些书籍或许不是贾代善所买。

    但是,战争中愿意收取书本,原本就是一件雅事。

    否则,这些孤本的命运就是付之一炬。

    这日中秋佳节,杜贾两府联谊,宾主尽欢,还促成了一桩小儿女的婚事,两家人都是笑意盈盈。

    然后,贾珠的书信回府。

    书信在路上走了七日。

    却是贾珠提前祝福祖母佳节愉快。

    同时告知,族里派人安排好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老太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香溪河畔草并收藏红楼老太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