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赵家庄 (1/2)
起霜了。在金灿灿的黍米和豆子入仓后不到半个月, 幽州就进入了冬季,连呼口气都能够看到白色的水蒸气。初雪还没有下, 但在辽东郡住了快五年的移民们也都心里有数,一旦降水, 必然是雪片封道。
赵家庄依旧处于忙碌之中。妇女们既要缝制冬衣又要加工粮食;而青壮年们, 则是成群结队地进山伐木。汶县缺煤, 大连也缺煤, 这是萦绕在辽南曹氏头上最大的阴影。明知道北边就有大片大片的煤矿,但没有一个是有条件可以开采的
后世的阜新一度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然而如今位于辽东、辽西和鲜卑的三地边境上,流寇肆虐不说,连个可以落脚的城池都没有。
后世的抚顺, 号称煤都, 是曾经让侵华日军为之眼红的良矿大矿,但如今还沉睡在玄菟郡和高句丽的边境处。县城倒是有, 叫西盖马, 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半军事驻地。要在各种各样的民族纠纷和高句丽可能的入侵下开矿, 光是想想就觉得牙疼。
至于其他的大型煤矿, 那就更远了, 远在东汉的疆界之外。
综上所述, 虽然到了矿产丰富的东北, 但木柴依旧是曹氏移民村庄最主要的燃料来源。好在大连出产石灰矿, 而辽东又多硫铁矿, 这使得村庄周围的水泥封土墙在足够的原材料支持下得以越修越高。短短五年, 就修成了一座座小堡垒。
其中以汶县下属的赵家庄最为壮观。
三米高的墙体圈起了一个二十多米高的土坡,高处立有曹氏的坞堡。一百多户移民家庭的房屋,白墙红瓦黑柱,整整齐齐地排列开去,在阳光下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俨然可以称得上是小城了。
一辆载着沓安的牛车,驶过壕沟上方简陋的木桥,从门洞进入赵家庄。
“木桥破损,亟待换新。”青伯取出一支小笔,用口水舔了舔笔尖,化开有些冻住的墨水,在随身携带的木牍上记下这么一句。他年纪大了,在车上写字多有不便,等到他写完的时候,牛车已经停在了卜家的小屋前。
他叹了口气“老了,不中用了。”跳下车的动作却依旧矫健。
沓安从帷帐里探出小脑袋“青翁强健。等我娶妻的时候,还要请青翁喝两坛酒,吃十斤肉呢。”
“哈哈,你懂什么叫娶妻,净胡说。”青伯伸手将小豆丁从车上抱下来,“去吧,不是总吵着要找卜大家的小子玩吗”
沓安一落地,就跟颗小炮弹似的往屋里冲。他包裹得严实,头上是狗皮帽,身上是貂皮袄,脚上是狼皮靴,看上去就是颗毛茸茸的球,骨碌碌就滚进去了。
卜大的妻子陈氏正在熬肉汤,被顺着香味滚过来的毛团一惊,差点把汤勺掉锅里。“哎呀呀,瞧瞧谁来了这不是安郎吗”
沓安仰头,红扑扑的小脸上露出一个老少通杀的微笑“陈姨好。是安郎。”
“安郎是不是又来偷肉吃呀”
“不是,”沓安皱皱小鼻子,委屈地说,“没有偷。”
“好好好,没有偷。”陈氏摸摸小豆丁的头,“你来得不巧,你卜大叔当值。阿菡在医馆帮工,阿萏在学堂,阿震去了育婴堂后院玩耍,就连二叔也帮人盘炕去了”
话音还没落,门口就传来卜家二女儿阿萏活泼的声音“母亲,我刚刚看见青翁赶着牛车进了医堂,可是安郎来了”
陈氏这下是真的惊讶了“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你莫不是逃课了”
“怎么可能”阿萏一蹦一跳地跺脚,“今天开始是积柴季,学堂只上半日,下午去田间运秸秆。我们组干得快,这才能够早归。”
女儿越发伶牙俐齿,陈氏跟不上她,就只得默默去蒸黍米饭。她原本烙了面饼,但沓安小小年纪啃不了硬饼子,还是做黍米饭来得妥当。
阿萏自顾自地伸手去捏沓安的小脸蛋“走,我带你去村头刘家。二叔今天给他们盘炕呢。你不是一直想看看炕是怎么盘的吗”
沓安一把抱住阿萏的胳膊“好啊好啊,多谢阿萏姊。”
一个小学生带着一个幼儿园小朋友跟一阵风似的跑出家门,只留下陈氏无奈地高喊“你看着点安郎他要有个好歹,我扒了你的皮”
一直在阴影里当壁花的阿石抱着剑,看似慢悠悠地跟了上去。然而一转眼,就见不到了。
陈氏担忧的种种意外自然是没有发生,到了饭点,卜二就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嘴角还都带着油渍,想来是刘家招待了吃的。又过了一会儿,长女阿菡也从医馆下班,顺着小儿子阿震一并回到家中。
卜大今日要值班到午夜,早就说了不回来了。于是晚饭就只有五个主人家并两个客人。哦,阿石还不上桌,拿了一块肉夹馍站着啃。
黍米饭,棒子骨炖山菇,鸡蛋肉丝炒白菜,难得丰盛的一餐了。毕竟豆油和铁锅这样的新事物可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得起的,得亏卜大是半个管理层。
沓安吃得满嘴流油。虽然是农家饭,但在他看来可比高门大户的蜂蜜熊掌还要让人胃口大开。用餐时还有人关心他。“安郎,听说你在大连受伤了,可有妨碍”
沓安吃饭的时候已经摘了狗皮帽,露出缠在脑门上的一圈绷带。他嘻嘻一笑,一边啃肉骨头一边说“只是皮肉伤,我都没觉得疼。倒是二公子陪我住了七日,还给我讲故事呢。”
阿萏呸了他一声“美得你。是不是还想再弄点小伤,好搏二公子的宠爱”
赵家庄依旧处于忙碌之中。妇女们既要缝制冬衣又要加工粮食;而青壮年们, 则是成群结队地进山伐木。汶县缺煤, 大连也缺煤, 这是萦绕在辽南曹氏头上最大的阴影。明知道北边就有大片大片的煤矿,但没有一个是有条件可以开采的
后世的阜新一度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然而如今位于辽东、辽西和鲜卑的三地边境上,流寇肆虐不说,连个可以落脚的城池都没有。
后世的抚顺, 号称煤都, 是曾经让侵华日军为之眼红的良矿大矿,但如今还沉睡在玄菟郡和高句丽的边境处。县城倒是有, 叫西盖马, 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半军事驻地。要在各种各样的民族纠纷和高句丽可能的入侵下开矿, 光是想想就觉得牙疼。
至于其他的大型煤矿, 那就更远了, 远在东汉的疆界之外。
综上所述, 虽然到了矿产丰富的东北, 但木柴依旧是曹氏移民村庄最主要的燃料来源。好在大连出产石灰矿, 而辽东又多硫铁矿, 这使得村庄周围的水泥封土墙在足够的原材料支持下得以越修越高。短短五年, 就修成了一座座小堡垒。
其中以汶县下属的赵家庄最为壮观。
三米高的墙体圈起了一个二十多米高的土坡,高处立有曹氏的坞堡。一百多户移民家庭的房屋,白墙红瓦黑柱,整整齐齐地排列开去,在阳光下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俨然可以称得上是小城了。
一辆载着沓安的牛车,驶过壕沟上方简陋的木桥,从门洞进入赵家庄。
“木桥破损,亟待换新。”青伯取出一支小笔,用口水舔了舔笔尖,化开有些冻住的墨水,在随身携带的木牍上记下这么一句。他年纪大了,在车上写字多有不便,等到他写完的时候,牛车已经停在了卜家的小屋前。
他叹了口气“老了,不中用了。”跳下车的动作却依旧矫健。
沓安从帷帐里探出小脑袋“青翁强健。等我娶妻的时候,还要请青翁喝两坛酒,吃十斤肉呢。”
“哈哈,你懂什么叫娶妻,净胡说。”青伯伸手将小豆丁从车上抱下来,“去吧,不是总吵着要找卜大家的小子玩吗”
沓安一落地,就跟颗小炮弹似的往屋里冲。他包裹得严实,头上是狗皮帽,身上是貂皮袄,脚上是狼皮靴,看上去就是颗毛茸茸的球,骨碌碌就滚进去了。
卜大的妻子陈氏正在熬肉汤,被顺着香味滚过来的毛团一惊,差点把汤勺掉锅里。“哎呀呀,瞧瞧谁来了这不是安郎吗”
沓安仰头,红扑扑的小脸上露出一个老少通杀的微笑“陈姨好。是安郎。”
“安郎是不是又来偷肉吃呀”
“不是,”沓安皱皱小鼻子,委屈地说,“没有偷。”
“好好好,没有偷。”陈氏摸摸小豆丁的头,“你来得不巧,你卜大叔当值。阿菡在医馆帮工,阿萏在学堂,阿震去了育婴堂后院玩耍,就连二叔也帮人盘炕去了”
话音还没落,门口就传来卜家二女儿阿萏活泼的声音“母亲,我刚刚看见青翁赶着牛车进了医堂,可是安郎来了”
陈氏这下是真的惊讶了“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你莫不是逃课了”
“怎么可能”阿萏一蹦一跳地跺脚,“今天开始是积柴季,学堂只上半日,下午去田间运秸秆。我们组干得快,这才能够早归。”
女儿越发伶牙俐齿,陈氏跟不上她,就只得默默去蒸黍米饭。她原本烙了面饼,但沓安小小年纪啃不了硬饼子,还是做黍米饭来得妥当。
阿萏自顾自地伸手去捏沓安的小脸蛋“走,我带你去村头刘家。二叔今天给他们盘炕呢。你不是一直想看看炕是怎么盘的吗”
沓安一把抱住阿萏的胳膊“好啊好啊,多谢阿萏姊。”
一个小学生带着一个幼儿园小朋友跟一阵风似的跑出家门,只留下陈氏无奈地高喊“你看着点安郎他要有个好歹,我扒了你的皮”
一直在阴影里当壁花的阿石抱着剑,看似慢悠悠地跟了上去。然而一转眼,就见不到了。
陈氏担忧的种种意外自然是没有发生,到了饭点,卜二就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嘴角还都带着油渍,想来是刘家招待了吃的。又过了一会儿,长女阿菡也从医馆下班,顺着小儿子阿震一并回到家中。
卜大今日要值班到午夜,早就说了不回来了。于是晚饭就只有五个主人家并两个客人。哦,阿石还不上桌,拿了一块肉夹馍站着啃。
黍米饭,棒子骨炖山菇,鸡蛋肉丝炒白菜,难得丰盛的一餐了。毕竟豆油和铁锅这样的新事物可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得起的,得亏卜大是半个管理层。
沓安吃得满嘴流油。虽然是农家饭,但在他看来可比高门大户的蜂蜜熊掌还要让人胃口大开。用餐时还有人关心他。“安郎,听说你在大连受伤了,可有妨碍”
沓安吃饭的时候已经摘了狗皮帽,露出缠在脑门上的一圈绷带。他嘻嘻一笑,一边啃肉骨头一边说“只是皮肉伤,我都没觉得疼。倒是二公子陪我住了七日,还给我讲故事呢。”
阿萏呸了他一声“美得你。是不是还想再弄点小伤,好搏二公子的宠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