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此刻也大大松了口气。
陆映忙着替母亲上前,将弟弟上下打量,见无伤痕,方定下心来。
陆时问“阿元,是何人将你掳走,可是庾家人你又如何回来”
陆元仔细回想方才情形,蹙眉道“的确是庾家郎君将我掳走至于归来,却是谢三郎命人将我送回。”
谢戎安回乌衣巷时,庾、谢两家早已不欢而散,原本熙熙攘攘的门庭,顿时显得空旷冷清。
他心中早有预料,也不踌躇退缩,便径直往书房中去。
书房大门敞开,谢茂正闭目独坐其中,一见他入内,便先将案上茶杯猛然掷出,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三郎,你太令我失望了。”
谢戎安默不作声地在满地碎瓷之上跪下,道“愿凭父亲责罚。”
谢茂冷笑一声,居高临下道“你以为,我只你一个儿子你既还放不下那陆家娘子,那我谢家便也容不下你。你今日的作为,实在愧对你母亲”
谢戎安垂首,膝下被尖锐瓷片刺入皮肉,浸润出淋漓鲜血,却分毫不动“父亲,我今日的作为,并未只为陆娘子,实在也是为了谢家,为了大梁,当日母亲的期望与寄托,我未曾有一日敢忘怀。”
“庾氏乃梁王外戚,你公然与之结怨,如何是为了谢家”谢茂不怒反笑,望着儿子的目光愈发冷淡,全不见半点骨肉亲情。
谢戎安沉声道“我谢氏于江东立足,看似是凭借梁王对父亲的信任,实则是仰赖父亲的苦心经营,令南北士族皆信服我谢氏。然近来,庾家于北伐一事上,却态度暧昧,庾参军更多次劝梁王暂勿图谋北伐。须知北伐一事,一来,为大义所趋,胡人既乱我中原,断我文脉,欺我百姓,我等便要厉兵秣马,夺回故土;二来,则是为凝聚士族,稳固江东,大多士族,不论南北,皆以北伐为目标,若我谢氏此事与庾氏联姻,岂非令从前支持父亲的士族们寒心”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令原本震怒的谢茂渐渐陷入沉思。
他从前只想着庾氏乃外戚,日后世子继位后,定令其势力更大,这才主动走近,却始终忽略了庾邵于北伐一事上的态度。
“然力主偏安江左的,并非仅有庾氏,世子亦与之同心,你”话未说完,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不敢置信地望着儿子,“你想动世子”
谢戎安始终低垂的目光这才缓缓抬起,素来不动声色的面上渐渐显出令谢茂陌生的深邃与城府“可承袭梁王之位者,并非只有世子。此事,父亲也早已知晓,这样多年替梁王看顾陆家母子,父亲难道未曾想过”
谢茂惊讶道“三郎,你可曾想过,世子有庾家支持,而庾家亦是绵延百年的世家大族,岂是你说动就动的”
谢戎安早已了然于胸“以我一族之力自然动不了,合桓、陆之力,却不难。”
谢茂静默许久,望着儿子的目光愈发复杂,许久,方疲惫道“所以,你早就有意结交桓家二郎,昨日更有意向世子透露陆元的存在,今日又有意激怒庾邵,令两家交恶,再无法挽回时,才来坦白,逼得我不得不从。”
他不由仰天而笑,感慨失落,又复杂悲愤“三郎,你果然是我教出来的好孩子。”
斗场里,因陆元归来,众人皆散。
陆时一面斥责李夫人从前苛待陆静母子,一面又将陆真狠狠责打一番,直教他本就因多服五石散而格外容易破溃的一身皮肉变得血肉模糊,方命人将他禁足,三月不得出府。
李夫人既痛且屈,碍于陆时威严,不敢辩驳,只得边含泪替儿子处理伤势,边悄声埋怨陆静母子。
陆映无暇多顾李夫人与陆真,只与弟弟一同扶着母亲回去。
经方才一番忙乱惊慌,陆静已然气力全失,好容易回院中,又请了医家看诊,服下安神滋补的药,方渐渐睡去。
姐弟二人望着阖眼沉睡的母亲,好半晌才终于真正放下心来,悄声至屋外阶上,并肩而坐,同望碧空。
陆元稍显稚嫩的面上是与年岁不符的成熟“经这两日之事,阿姐大约也已猜到,咱们的父亲到底是何人了吧”
陆映闻言苦笑“是啊。”
能令谢家庇护多年,又令世子与庾家这般慌不择路,要除掉阿元,除了梁王萧睿,她再想不出旁人。
她鼻间酸涩,清澈的眼眸渐渐涌起水光“我果然不该对他有所期待。他早就将我们抛弃了。”
陆元在旁,亦是心有戚戚,轻叹一声,忽而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露出几分笑意“阿姐,方才我归来前,谢郎教我给你带句话。”
“他说,桓郎素放浪形骸,实难依靠,往后若有急事需寻人相帮,别再寻桓郎。”
陆元侧目望着她,神色认真道“阿姐,谢郎当众拒了与庾六娘子的婚事,将庾家上下统统惹怒。他待你,还如从前一样。”
陆映愣住,泪眼朦胧间,恍惚想起旧事。
陆映忙着替母亲上前,将弟弟上下打量,见无伤痕,方定下心来。
陆时问“阿元,是何人将你掳走,可是庾家人你又如何回来”
陆元仔细回想方才情形,蹙眉道“的确是庾家郎君将我掳走至于归来,却是谢三郎命人将我送回。”
谢戎安回乌衣巷时,庾、谢两家早已不欢而散,原本熙熙攘攘的门庭,顿时显得空旷冷清。
他心中早有预料,也不踌躇退缩,便径直往书房中去。
书房大门敞开,谢茂正闭目独坐其中,一见他入内,便先将案上茶杯猛然掷出,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三郎,你太令我失望了。”
谢戎安默不作声地在满地碎瓷之上跪下,道“愿凭父亲责罚。”
谢茂冷笑一声,居高临下道“你以为,我只你一个儿子你既还放不下那陆家娘子,那我谢家便也容不下你。你今日的作为,实在愧对你母亲”
谢戎安垂首,膝下被尖锐瓷片刺入皮肉,浸润出淋漓鲜血,却分毫不动“父亲,我今日的作为,并未只为陆娘子,实在也是为了谢家,为了大梁,当日母亲的期望与寄托,我未曾有一日敢忘怀。”
“庾氏乃梁王外戚,你公然与之结怨,如何是为了谢家”谢茂不怒反笑,望着儿子的目光愈发冷淡,全不见半点骨肉亲情。
谢戎安沉声道“我谢氏于江东立足,看似是凭借梁王对父亲的信任,实则是仰赖父亲的苦心经营,令南北士族皆信服我谢氏。然近来,庾家于北伐一事上,却态度暧昧,庾参军更多次劝梁王暂勿图谋北伐。须知北伐一事,一来,为大义所趋,胡人既乱我中原,断我文脉,欺我百姓,我等便要厉兵秣马,夺回故土;二来,则是为凝聚士族,稳固江东,大多士族,不论南北,皆以北伐为目标,若我谢氏此事与庾氏联姻,岂非令从前支持父亲的士族们寒心”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令原本震怒的谢茂渐渐陷入沉思。
他从前只想着庾氏乃外戚,日后世子继位后,定令其势力更大,这才主动走近,却始终忽略了庾邵于北伐一事上的态度。
“然力主偏安江左的,并非仅有庾氏,世子亦与之同心,你”话未说完,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不敢置信地望着儿子,“你想动世子”
谢戎安始终低垂的目光这才缓缓抬起,素来不动声色的面上渐渐显出令谢茂陌生的深邃与城府“可承袭梁王之位者,并非只有世子。此事,父亲也早已知晓,这样多年替梁王看顾陆家母子,父亲难道未曾想过”
谢茂惊讶道“三郎,你可曾想过,世子有庾家支持,而庾家亦是绵延百年的世家大族,岂是你说动就动的”
谢戎安早已了然于胸“以我一族之力自然动不了,合桓、陆之力,却不难。”
谢茂静默许久,望着儿子的目光愈发复杂,许久,方疲惫道“所以,你早就有意结交桓家二郎,昨日更有意向世子透露陆元的存在,今日又有意激怒庾邵,令两家交恶,再无法挽回时,才来坦白,逼得我不得不从。”
他不由仰天而笑,感慨失落,又复杂悲愤“三郎,你果然是我教出来的好孩子。”
斗场里,因陆元归来,众人皆散。
陆时一面斥责李夫人从前苛待陆静母子,一面又将陆真狠狠责打一番,直教他本就因多服五石散而格外容易破溃的一身皮肉变得血肉模糊,方命人将他禁足,三月不得出府。
李夫人既痛且屈,碍于陆时威严,不敢辩驳,只得边含泪替儿子处理伤势,边悄声埋怨陆静母子。
陆映无暇多顾李夫人与陆真,只与弟弟一同扶着母亲回去。
经方才一番忙乱惊慌,陆静已然气力全失,好容易回院中,又请了医家看诊,服下安神滋补的药,方渐渐睡去。
姐弟二人望着阖眼沉睡的母亲,好半晌才终于真正放下心来,悄声至屋外阶上,并肩而坐,同望碧空。
陆元稍显稚嫩的面上是与年岁不符的成熟“经这两日之事,阿姐大约也已猜到,咱们的父亲到底是何人了吧”
陆映闻言苦笑“是啊。”
能令谢家庇护多年,又令世子与庾家这般慌不择路,要除掉阿元,除了梁王萧睿,她再想不出旁人。
她鼻间酸涩,清澈的眼眸渐渐涌起水光“我果然不该对他有所期待。他早就将我们抛弃了。”
陆元在旁,亦是心有戚戚,轻叹一声,忽而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露出几分笑意“阿姐,方才我归来前,谢郎教我给你带句话。”
“他说,桓郎素放浪形骸,实难依靠,往后若有急事需寻人相帮,别再寻桓郎。”
陆元侧目望着她,神色认真道“阿姐,谢郎当众拒了与庾六娘子的婚事,将庾家上下统统惹怒。他待你,还如从前一样。”
陆映愣住,泪眼朦胧间,恍惚想起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