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张云雷(一) (2/2)
痛。“母后不是狠心,你妹妹年纪虽幼但胜在聪慧,只要雍国强大,她就一定会有自保之力”
“母后”太子气急败坏。
“母后,南国此行气势汹汹,虽是为了和亲,但又何尝不是试探我们的底线”公主年少,但却聪慧。稚气的声音里有着坚定,“父皇,哥哥,他想要我去和亲,我却不想去。但若是因为我让南国有了开战的借口,女儿请愿,披甲上阵”
“你”皇后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她。
“陛下,若上沙场,臣必护公主无恙”将军看了一眼公主,跪下请旨。
“请父皇皇上恩准”太子和公主也顺势请命。
“陛下”皇后焦急。
“朕,准了。”
话音结束,南陵就开始给几个新生做功课。倾迟赶紧喝了口水。那边张云雷眼睛越发亮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她,“那个”
她扭头,张云雷好奇中带着一丝腼腆,“你刚刚是在配音吗”
“嗯。”她关了软件的自由麦,对他笑了一下。
“你刚刚配两个角色啊”
“对。”她又喝了一口水,还是觉得嗓子不舒服,咳了两声。张云雷从包里翻出来一盒龙角散,递给她,“给你,这个吃了对嗓子好。”
她没有直接接过,而是盯着他看了两眼。
“我好人,真的。”张云雷赶紧摆手。
程倾迟笑了一声,这才接过来。
杨九郎坐她后面的位子,也凑过来问,“你刚刚配的两个声音年龄跨度很大啊,怎么配的啊”
那边南陵喊她,她对着两人示意了一下,对着那头说了几句就退了yy。
那边郭麒麟和孟鹤堂也好奇的探着脑袋。
程倾迟简单的解释了两句,被起哄再来一段。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几人,“怕是打扰到别人吧。”
张云雷摆手,“没事儿,都我兄弟。”
这一车基本都是德云社的演员或者工作人员。
推辞不过,倾迟也不扭捏,清了清嗓子。
楠楠在一旁听见了,抓着她胳膊撒娇,“姐姐姐姐,听彼得兔的故事”
倾迟喝了口水,“听了你睡觉”
“好。”小丫头一口答应。
倾迟就抱着她说起彼得兔的故事。
故事十分书面语化,倾迟演绎着班杰明,彼得兔,兔爸爸,几个角色活灵活现。不仅楠楠听得很认真,张云雷也眨巴眼睛听得入迷了。
故事讲完了,楠楠睡着了,可张云雷的兴趣却被挑起来了。
“那个,我叫张云雷。”张云雷摸摸脑袋,“你”
“程倾迟。”她道,“思君日积,计辰倾迟。”
“太平广记里的吧。”郭麒麟接道。
“是。”她微微一笑,“难得有人能知道。”
“嗐,读书读多了。”郭麒麟谦虚。
张云雷就扭头问他,“那小文人,这名字是什么意思啊”
“太平广记卷八七引高僧传支遁“谢安在吴 ,与遁书曰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悵然。”郭麒麟既然知道,那肯定难不倒,“倾迟也,谓殷切期待。”
“嗯,当年我爸妈生我的时候特别希望生个女孩子,所以给我起了倾迟这个名字。”
“真有讲究。”张云雷挑眉。
“你爸爸肯定是个读书人。”郭麒麟称赞。
她点头笑了笑。
孟鹤堂又把话题拉回了配音,他对这个还挺有兴趣。
“都是靠一张嘴来生活的,咱们相声也有说学逗唱,你们怕是比我们更难一些。”
“你们是相声演员啊。”倾迟笑了下,“德云社吗”
“你知道德云社”九郎问。
“嗯怎么说呢。”她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大了解相声,你说到相声我也就知道一个德云社。郭老师和于老师。”
几个师兄弟心里高兴,这说明德云社名声打出去了。
“你们浙江人听相声的多吗”
“不多吧。”她想了想,“我们比较爱听的,比如绍兴莲花落、金华道情、宁波走书、温州鼓词。就是戏曲也不大听京剧,像我家就比较爱听越剧。”
“南北差异这是。”九郎就道出真相。
“是有些。”她点头,“我也尝试过听京剧,但是一些京剧唱腔我也听不大来,反倒是越剧,我怎么都看得下去。”
张云雷就有些好奇,“那你就没接触过相声”
“不怎么接触。”她承认。
“那你对于相声是个什么看法”
她眨巴眼睛,“啊”
“就是春晚上两个老先生穿着大褂一人一句,你逗我捧吧。”她说的挺含蓄。
“你想说很老套无聊的意思吧。”郭麒麟到不觉得不好意思。只有了解了观众的心思,他们才能够更好的把业务做好。
倾迟也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怎么听这个,就是偶尔看到郭老师的节目会关注一下。”
“没事儿。”郭麒麟摆手,“咱也不是说谁都爱这个。”
张云雷接过话茬,“那你看到我们说相声,有什么感想”
“很好啊。”她点头,“能有人继承传统曲艺,挺好的。传统文化这东西不是说没人爱就不继承不发扬了,而是越没有人关注,我们越要坚持,老祖宗的东西嘛,要是自己都给扔了,保不齐被谁给捡过去了。”
“你这话说得好。”孟鹤堂点头,“这东西就是这样,老外都喜欢中国的东西,没道理咱们自己看不起自己。”
“其实我觉得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都是浸透了儒家思想的,谦卑有礼和煦温雅,只有半吊子的人,才会对这些东西指手画脚。”
“这话我爱听”张云雷就说,“越是不懂的人,越喜欢指手画脚,只有真正扎实了功底的人才会知道这条路多难走,这个东西有多好。”
倾迟就笑,“有些时候,并不是学的东西不好没用,而是你没学透或者根本学不会,不喜欢学,你才会觉得他不好,你不喜欢,你就觉得没人喜欢。但有时候你越鄙夷他,就越显得你浅薄。”
“我看你年纪不大,怎么说话一套一套的”阎鹤祥从郭麒麟边上探出大脑袋。
倾迟倒是没生气,“有时候年龄不决定一切,书读得多也不证明他多聪明。有的人就算年纪大了也依然糊涂,有的人就算是读了博士也没比别人强多少,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够厉害了,不再用谦卑的眼光去看待所学的东西。”
“而这种人呢,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逊温和是什么。他们已经不是自傲,而是自负了。”
坐杨九郎边上的是包包,“自傲有资本,自负要看资本厚不厚了。”
“资本厚的人,越是谦逊。”她点了一句。
“要不你来听听我们的相声吧。”张云雷突然发出邀请,“我在北京三庆园,你要是有空过来听听我们年轻人的相声。”
倾迟倒是没想到他会邀请自己,愣了一下也没拒绝,“好啊。”
“那我们加个微博”张云雷掏出手机,“你叫什么”
“你搜一叶知秋赋思君就有了。”
张云雷搜了一下,跳出来第一个就是她,头像是一个卡通人物,穿着淡紫色对襟襦裙,银色的发上有两只毛茸茸的狐狸耳朵。
“你头像是什么”他问。
“哦,那是我蛮喜欢的一个动漫角色。”她安利,“我配的音,你有兴趣可以去看下,剧情还蛮不错的。”
倾迟瞄了一眼他的id,“我等这姑娘醒了就加你。”
她抱着楠楠睡觉,手机什么的都放边上了。
又客套了几句,她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你们说相声,会不会吆喝”
“怎么”
“我们社团接了一个商配,就是商业配音。”她解释,“是个民国的剧,有一段是男女主在街边叫卖,我们学倒是有两三分像,但我还是想找个老师好好教一下。”
“这你得问张老师啊。”杨九郎就指张云雷,还不忘搭个包袱,“张老师这活儿好。”
倾迟的星星眼立马对准了张云雷。
张云雷赶紧摆手,“不敢称老师,我就是会一些。”
“一些也行啊。”她赶紧点头,“就是卖菜,戗菜刀磨剪刀之类的,应该算是常见。”
“这个我们都会一些。”郭麒麟道,“不过我老舅说的最好。”
张云雷还是有些谦逊,“你要是想学,我就示范一下,谈不上和我学。”
“那就麻烦你了。”她笑的眉眼弯弯。
“母后”太子气急败坏。
“母后,南国此行气势汹汹,虽是为了和亲,但又何尝不是试探我们的底线”公主年少,但却聪慧。稚气的声音里有着坚定,“父皇,哥哥,他想要我去和亲,我却不想去。但若是因为我让南国有了开战的借口,女儿请愿,披甲上阵”
“你”皇后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她。
“陛下,若上沙场,臣必护公主无恙”将军看了一眼公主,跪下请旨。
“请父皇皇上恩准”太子和公主也顺势请命。
“陛下”皇后焦急。
“朕,准了。”
话音结束,南陵就开始给几个新生做功课。倾迟赶紧喝了口水。那边张云雷眼睛越发亮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她,“那个”
她扭头,张云雷好奇中带着一丝腼腆,“你刚刚是在配音吗”
“嗯。”她关了软件的自由麦,对他笑了一下。
“你刚刚配两个角色啊”
“对。”她又喝了一口水,还是觉得嗓子不舒服,咳了两声。张云雷从包里翻出来一盒龙角散,递给她,“给你,这个吃了对嗓子好。”
她没有直接接过,而是盯着他看了两眼。
“我好人,真的。”张云雷赶紧摆手。
程倾迟笑了一声,这才接过来。
杨九郎坐她后面的位子,也凑过来问,“你刚刚配的两个声音年龄跨度很大啊,怎么配的啊”
那边南陵喊她,她对着两人示意了一下,对着那头说了几句就退了yy。
那边郭麒麟和孟鹤堂也好奇的探着脑袋。
程倾迟简单的解释了两句,被起哄再来一段。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几人,“怕是打扰到别人吧。”
张云雷摆手,“没事儿,都我兄弟。”
这一车基本都是德云社的演员或者工作人员。
推辞不过,倾迟也不扭捏,清了清嗓子。
楠楠在一旁听见了,抓着她胳膊撒娇,“姐姐姐姐,听彼得兔的故事”
倾迟喝了口水,“听了你睡觉”
“好。”小丫头一口答应。
倾迟就抱着她说起彼得兔的故事。
故事十分书面语化,倾迟演绎着班杰明,彼得兔,兔爸爸,几个角色活灵活现。不仅楠楠听得很认真,张云雷也眨巴眼睛听得入迷了。
故事讲完了,楠楠睡着了,可张云雷的兴趣却被挑起来了。
“那个,我叫张云雷。”张云雷摸摸脑袋,“你”
“程倾迟。”她道,“思君日积,计辰倾迟。”
“太平广记里的吧。”郭麒麟接道。
“是。”她微微一笑,“难得有人能知道。”
“嗐,读书读多了。”郭麒麟谦虚。
张云雷就扭头问他,“那小文人,这名字是什么意思啊”
“太平广记卷八七引高僧传支遁“谢安在吴 ,与遁书曰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悵然。”郭麒麟既然知道,那肯定难不倒,“倾迟也,谓殷切期待。”
“嗯,当年我爸妈生我的时候特别希望生个女孩子,所以给我起了倾迟这个名字。”
“真有讲究。”张云雷挑眉。
“你爸爸肯定是个读书人。”郭麒麟称赞。
她点头笑了笑。
孟鹤堂又把话题拉回了配音,他对这个还挺有兴趣。
“都是靠一张嘴来生活的,咱们相声也有说学逗唱,你们怕是比我们更难一些。”
“你们是相声演员啊。”倾迟笑了下,“德云社吗”
“你知道德云社”九郎问。
“嗯怎么说呢。”她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大了解相声,你说到相声我也就知道一个德云社。郭老师和于老师。”
几个师兄弟心里高兴,这说明德云社名声打出去了。
“你们浙江人听相声的多吗”
“不多吧。”她想了想,“我们比较爱听的,比如绍兴莲花落、金华道情、宁波走书、温州鼓词。就是戏曲也不大听京剧,像我家就比较爱听越剧。”
“南北差异这是。”九郎就道出真相。
“是有些。”她点头,“我也尝试过听京剧,但是一些京剧唱腔我也听不大来,反倒是越剧,我怎么都看得下去。”
张云雷就有些好奇,“那你就没接触过相声”
“不怎么接触。”她承认。
“那你对于相声是个什么看法”
她眨巴眼睛,“啊”
“就是春晚上两个老先生穿着大褂一人一句,你逗我捧吧。”她说的挺含蓄。
“你想说很老套无聊的意思吧。”郭麒麟到不觉得不好意思。只有了解了观众的心思,他们才能够更好的把业务做好。
倾迟也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怎么听这个,就是偶尔看到郭老师的节目会关注一下。”
“没事儿。”郭麒麟摆手,“咱也不是说谁都爱这个。”
张云雷接过话茬,“那你看到我们说相声,有什么感想”
“很好啊。”她点头,“能有人继承传统曲艺,挺好的。传统文化这东西不是说没人爱就不继承不发扬了,而是越没有人关注,我们越要坚持,老祖宗的东西嘛,要是自己都给扔了,保不齐被谁给捡过去了。”
“你这话说得好。”孟鹤堂点头,“这东西就是这样,老外都喜欢中国的东西,没道理咱们自己看不起自己。”
“其实我觉得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都是浸透了儒家思想的,谦卑有礼和煦温雅,只有半吊子的人,才会对这些东西指手画脚。”
“这话我爱听”张云雷就说,“越是不懂的人,越喜欢指手画脚,只有真正扎实了功底的人才会知道这条路多难走,这个东西有多好。”
倾迟就笑,“有些时候,并不是学的东西不好没用,而是你没学透或者根本学不会,不喜欢学,你才会觉得他不好,你不喜欢,你就觉得没人喜欢。但有时候你越鄙夷他,就越显得你浅薄。”
“我看你年纪不大,怎么说话一套一套的”阎鹤祥从郭麒麟边上探出大脑袋。
倾迟倒是没生气,“有时候年龄不决定一切,书读得多也不证明他多聪明。有的人就算年纪大了也依然糊涂,有的人就算是读了博士也没比别人强多少,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够厉害了,不再用谦卑的眼光去看待所学的东西。”
“而这种人呢,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逊温和是什么。他们已经不是自傲,而是自负了。”
坐杨九郎边上的是包包,“自傲有资本,自负要看资本厚不厚了。”
“资本厚的人,越是谦逊。”她点了一句。
“要不你来听听我们的相声吧。”张云雷突然发出邀请,“我在北京三庆园,你要是有空过来听听我们年轻人的相声。”
倾迟倒是没想到他会邀请自己,愣了一下也没拒绝,“好啊。”
“那我们加个微博”张云雷掏出手机,“你叫什么”
“你搜一叶知秋赋思君就有了。”
张云雷搜了一下,跳出来第一个就是她,头像是一个卡通人物,穿着淡紫色对襟襦裙,银色的发上有两只毛茸茸的狐狸耳朵。
“你头像是什么”他问。
“哦,那是我蛮喜欢的一个动漫角色。”她安利,“我配的音,你有兴趣可以去看下,剧情还蛮不错的。”
倾迟瞄了一眼他的id,“我等这姑娘醒了就加你。”
她抱着楠楠睡觉,手机什么的都放边上了。
又客套了几句,她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你们说相声,会不会吆喝”
“怎么”
“我们社团接了一个商配,就是商业配音。”她解释,“是个民国的剧,有一段是男女主在街边叫卖,我们学倒是有两三分像,但我还是想找个老师好好教一下。”
“这你得问张老师啊。”杨九郎就指张云雷,还不忘搭个包袱,“张老师这活儿好。”
倾迟的星星眼立马对准了张云雷。
张云雷赶紧摆手,“不敢称老师,我就是会一些。”
“一些也行啊。”她赶紧点头,“就是卖菜,戗菜刀磨剪刀之类的,应该算是常见。”
“这个我们都会一些。”郭麒麟道,“不过我老舅说的最好。”
张云雷还是有些谦逊,“你要是想学,我就示范一下,谈不上和我学。”
“那就麻烦你了。”她笑的眉眼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