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九十三章 (2/2)
正滴血呢。”
可怜蔺少阁主归家的小兴奋不过三息,破空飞来的小石子不轻不重恰好敲到他的脑门上醒了神,乖乖闭上没个把门的嘴。
“不孝之子有你这么骂爹的么”
惨了,老爹竟然屈尊来接他们,正好被他听见。脑门被砸一下是轻的,老爹记起仇来能砸得他满头包。
哥哥,救我
父子俩一个使劲给他递小眼神求救,一个暗示他不准包庇否则自身难保。时不时的斗嘴干仗从小到大隔三差五就会上演一次,拖他这条池鱼下水没用的好吗。
嘀咕归嘀咕,梅东冥的身体下意识地挡在蔺熙身前,恭恭敬敬地向来者行礼。
“拜见师尊,东冥回来了。”
“回来就好,先回去休息,等我收拾了不孝子再来跟你算账。”
救驾以失败告终。向蔺熙投去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梅东冥遗憾地表示师兄不是不想帮你,无奈同一个招数用多了师尊早不吃这套了。
“爹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别同我一般见识了吧,娘铁定想我了,我跟师兄先去娘那儿,回头再去您座前听训”
跟点燃了的爆竹似的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又是认错又是叨扰还不忘把琅琊阁主夫人搬出来挡驾,连哄带骗说了一堆换个人许就糊弄过去了。可惜蔺大阁主自己就是个不世出的混世魔王,在他看来傻儿子的招数都是他当年玩剩的,逃得过他的火眼金睛么。
“站住,”不紧不慢恰好掐断儿子撒腿就跑的念头,年过半百依旧风采不减当年,风流潇洒英挺卓然,要不是眼尾的笑纹佐证,很难相信他已过知天命之年。
“臭小子,跑得了和尚你跑不了庙,就不信你能在你娘房里躲一辈子”
好吧,伸脖子一刀缩脖子还是一刀,识时务者为俊杰
“爹,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嘛。您老人家最是慷慨大方急公好义,天下间寻不到比您更慈爱更通情达理的父亲了。您就高抬贵手原谅儿子小小的无心之语吧。”
谄媚实在太谄媚了
自家孩子自家知,几个小子打小追着东冥跑,个个“有事爹爹好,无事臭老头”,现在眼看长大了,越发不把当爹的放在眼里。
“小熙一时口快,师尊莫与他计较,他皮糙肉厚捶几下不碍事,捶得您老手疼多不好。”
在师尊面前梅东冥可以一直孩子气,可以耍赖可以不讲理,甚至可以说任性的话霸道行事。他当然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只是偶尔见到琅琊阁中人既无奈又纵容的神情反而让他感到自在甚至愉悦过去的十多年里他每每从江左盟回返琅琊阁的大半月里琅琊阁中上上下下都有意识地防火防盗防师兄可以作证而这一次,从萧梁诈死脱身的他,尤为鲜明得感受到内心涌动的热潮。
“师尊,徒儿回来了,徒儿很想您。”
自幼失怙失持的东冥是个内敛、敏感的孩子,性情的温和使旁人上不易分辨出他待人亲疏远近,唯有极亲近的人能从他的言行举止间察觉出堪称“亲近”的蛛丝马迹。
一年多的萧梁生活,竟促使东冥直白地说出思念。金陵御座上的那头水牛果然是个不折不扣的蠢牛,瞧瞧,把他乖巧温柔的徒儿吓成什么样了
自孩子们束发之后,再没什么机会一展慈父情怀的蔺大阁主张开双臂给了大弟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伴着这个融合了父亲俊朗硬挺和母亲容色殊丽的孩子长大成人,他的身上往往同时展露出父母二人的一些特质,譬如林殊式的聪慧固执,宫羽式的婉约柔情,狠下心连自己都舍得出去非得闹个石破天惊像极了那二人,软下心肠连自己的感情都能牺牲掉成全他人同样像极了那二人。
自家的孩子自家疼惜,萧景琰只晓得在东冥身上寻找林殊的影子,便注定了从一开始,他就无法赢得东冥的认同东冥从不否认林殊其人于国的功勋,一如他从不承认其堪为人父,至于为人夫一纸婚约便算是成过亲若不是拼了性命生下他的母亲一心只系在这个男人身上,东冥怕根本不在意身体里流着谁的血。
从小养大的孩子顺毛捋才会眯着眼哼哼唧唧露出小肚皮,水牛家的牛犊子他自己乐意使鞭子抽就让他抽,甭想再插手他家的。
但是
“受了委屈吃到苦头了吧,别以为撒个娇就能混过去,你一个蔺熙一个,仗着老子给你们撑腰一个个胆大妄为、任性胡来,看我回头不收拾你们”
师兄弟,啊,难兄弟二人相顾无泪,两张帅气的脸皱成苦瓜。
师尊啊爹啊怎么您还没忘了这茬呢
琅琊阁少主和大师兄回山,琅琊阁上上下下热闹了一两日的功夫,至于被阁主操着戒尺追打,上蹿下跳抱头鼠窜的师兄弟二人是如何从阁主书房逃到夫人那儿哭诉讨饶的就不赘述了,光从连着大半个月阁中上下人等见着两人青紫未散狼狈不堪的模样就忍不住背后偷着乐,就能想到两人是多想闭门不出连吃饭都省了。
边给儿子胳膊上药,边忍不住戳了戳他额角未褪尽的青紫,换来儿子“嘶”地倒抽口冷气以及哀怨的小眼神一枚。
“怎么就你跑出来丢人现眼,东冥这孩子呢,好几天没见到他人了。”
“我出门就叫丢人现眼,哥哥不出门您跟爹都挂念,娘好偏心”
似真似假地抱怨了几句,惹来笑得乐不可支的母亲对他胳膊的加倍“爱抚”。
“老爹前日念叨哥哥在外一年多,内功修习都搁下了。这几日不是,不是不便出门么,哥哥干脆躲在房里用功,剩我一人丢人现眼咯。哎哎哎,娘你轻点儿”
“轻什么轻,你一个你哥一个,有胆子一跑大半年的音讯全无,还敢呼痛喊疼。”兄弟俩回山的头一天便被夫君好一顿教训,东冥脸皮薄爱面子,躲在屋里不肯出来,自家小子脸皮厚得堪比城墙拐弯角,四下游荡百无禁忌,撞到她手里少不得再来一回三娘教子。
“疼死你们拉倒,萧梁皇帝哪里是好相与的人物,你父与他素有心结也知井水不犯河水,你们倒好,直接授人以柄。”
琅琊阁主夫人以郡主之尊嫁入琅琊阁之初,有多少人私下扼腕,堂堂南楚皇族嫁给江湖人一时引起朝堂非议,这位遏云剑传人却悍然站出来直言此心已许非君不嫁。
南楚国内多山峦密林,山民虽归化汉治仍不失彪悍民风,男女大防自然没有萧梁这般森严。娴玳郡主剖白心有所属之举赢得了南楚贵妇贵女们的推崇入得了眼的青年才俊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少一个竞争对手乃大大的好事啊
直到娴玳郡主出嫁,神殿圣女随即卸任,权贵圈中才传出风声,娴玳郡主岂止没吃亏,她分明占了大便宜她口口声声非君不嫁的那位可是南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万民尊崇景仰的神殿少师
琅琊阁阁主蔺晨正是下任南楚国师。
一时之间,被誉为江陵城中眼光最为奇特的女子成了众家权贵人人称羡的眼光最为独到的女子,待字闺中的女儿家们酸溜溜的谈话到现在还悄悄流传在江陵的角落里。而现在,这位眼光十分了不得的女子不似寻常慈母般呵疼儿子的伤处或是埋怨丈夫下狠手,她的神思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遥远的另一个国度中,血光和火光交错中,悲戚不失雍容的莅阳长公主、卑鄙狠毒的宁国侯谢玉、神武勇猛的大统领蒙挚、苦心孤诣机关算尽的梅长苏、一心复仇化身罗刹女的宫羽,还有她同父异母的兄长萧景睿。
“莅阳长公主与你外祖父难道就不曾真心相爱、互许终生他认定你外祖父背信负心在先,当年即便跟我回到南楚也坚决不肯认祖归宗,偏要去萧梁效忠梁皇。”
“东冥自幼在琅琊山长大,你父亲从未隐瞒过他的身世。可人心就是如此,谁真心待东冥,东冥便以真心相报。”
“人活一世,免不了被人利用,也免不了利用别人。大楚利用其天赐之子的身份,业以神殿少师之位相托,受万民景仰百姓爱戴。萧梁的那位陛下许之以公侯之位,不可不说已是宽厚至极,但他所求的更多,且与东冥所愿背道而驰,得不到东冥的青睐自然不奇怪。”
“母亲说得有理。”不过,母亲突然说这些,奇怪得很。“哥哥一直心向大楚,即便不为着少师的尊位,他也从来只当自己是琅琊阁的人。”
“确实不枉你父亲视他如己出。”也不枉她前脚踏进蔺家门后脚就当了便宜娘。
世事多变,岁月如梭。曾经襁褓中哭声低弱的婴孩儿长大成人,很快会接替她的夫君成为蔺氏的支柱。曜帝治下以他的傲人天资,无疑稳坐神殿的首座,怕就怕曜帝眼见的上了年纪,迟迟未立太子的大楚会步二十多年前萧梁的后尘,众皇子夺嫡争锋相对,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天下苍生和天赐之子都会被他们当做博弈的筹码。
从江陵传来的蛛丝马迹中她隐隐嗅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远离中枢多年,朝中细微的变化她固然察觉不出来,随着皇子们纷纷长成,那股熟悉的党争的臭味藏都藏不住,一点点从江陵的朝堂上逸散开来,随着神殿书信传到了琅琊山。
可怜蔺少阁主归家的小兴奋不过三息,破空飞来的小石子不轻不重恰好敲到他的脑门上醒了神,乖乖闭上没个把门的嘴。
“不孝之子有你这么骂爹的么”
惨了,老爹竟然屈尊来接他们,正好被他听见。脑门被砸一下是轻的,老爹记起仇来能砸得他满头包。
哥哥,救我
父子俩一个使劲给他递小眼神求救,一个暗示他不准包庇否则自身难保。时不时的斗嘴干仗从小到大隔三差五就会上演一次,拖他这条池鱼下水没用的好吗。
嘀咕归嘀咕,梅东冥的身体下意识地挡在蔺熙身前,恭恭敬敬地向来者行礼。
“拜见师尊,东冥回来了。”
“回来就好,先回去休息,等我收拾了不孝子再来跟你算账。”
救驾以失败告终。向蔺熙投去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梅东冥遗憾地表示师兄不是不想帮你,无奈同一个招数用多了师尊早不吃这套了。
“爹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别同我一般见识了吧,娘铁定想我了,我跟师兄先去娘那儿,回头再去您座前听训”
跟点燃了的爆竹似的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又是认错又是叨扰还不忘把琅琊阁主夫人搬出来挡驾,连哄带骗说了一堆换个人许就糊弄过去了。可惜蔺大阁主自己就是个不世出的混世魔王,在他看来傻儿子的招数都是他当年玩剩的,逃得过他的火眼金睛么。
“站住,”不紧不慢恰好掐断儿子撒腿就跑的念头,年过半百依旧风采不减当年,风流潇洒英挺卓然,要不是眼尾的笑纹佐证,很难相信他已过知天命之年。
“臭小子,跑得了和尚你跑不了庙,就不信你能在你娘房里躲一辈子”
好吧,伸脖子一刀缩脖子还是一刀,识时务者为俊杰
“爹,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嘛。您老人家最是慷慨大方急公好义,天下间寻不到比您更慈爱更通情达理的父亲了。您就高抬贵手原谅儿子小小的无心之语吧。”
谄媚实在太谄媚了
自家孩子自家知,几个小子打小追着东冥跑,个个“有事爹爹好,无事臭老头”,现在眼看长大了,越发不把当爹的放在眼里。
“小熙一时口快,师尊莫与他计较,他皮糙肉厚捶几下不碍事,捶得您老手疼多不好。”
在师尊面前梅东冥可以一直孩子气,可以耍赖可以不讲理,甚至可以说任性的话霸道行事。他当然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只是偶尔见到琅琊阁中人既无奈又纵容的神情反而让他感到自在甚至愉悦过去的十多年里他每每从江左盟回返琅琊阁的大半月里琅琊阁中上上下下都有意识地防火防盗防师兄可以作证而这一次,从萧梁诈死脱身的他,尤为鲜明得感受到内心涌动的热潮。
“师尊,徒儿回来了,徒儿很想您。”
自幼失怙失持的东冥是个内敛、敏感的孩子,性情的温和使旁人上不易分辨出他待人亲疏远近,唯有极亲近的人能从他的言行举止间察觉出堪称“亲近”的蛛丝马迹。
一年多的萧梁生活,竟促使东冥直白地说出思念。金陵御座上的那头水牛果然是个不折不扣的蠢牛,瞧瞧,把他乖巧温柔的徒儿吓成什么样了
自孩子们束发之后,再没什么机会一展慈父情怀的蔺大阁主张开双臂给了大弟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伴着这个融合了父亲俊朗硬挺和母亲容色殊丽的孩子长大成人,他的身上往往同时展露出父母二人的一些特质,譬如林殊式的聪慧固执,宫羽式的婉约柔情,狠下心连自己都舍得出去非得闹个石破天惊像极了那二人,软下心肠连自己的感情都能牺牲掉成全他人同样像极了那二人。
自家的孩子自家疼惜,萧景琰只晓得在东冥身上寻找林殊的影子,便注定了从一开始,他就无法赢得东冥的认同东冥从不否认林殊其人于国的功勋,一如他从不承认其堪为人父,至于为人夫一纸婚约便算是成过亲若不是拼了性命生下他的母亲一心只系在这个男人身上,东冥怕根本不在意身体里流着谁的血。
从小养大的孩子顺毛捋才会眯着眼哼哼唧唧露出小肚皮,水牛家的牛犊子他自己乐意使鞭子抽就让他抽,甭想再插手他家的。
但是
“受了委屈吃到苦头了吧,别以为撒个娇就能混过去,你一个蔺熙一个,仗着老子给你们撑腰一个个胆大妄为、任性胡来,看我回头不收拾你们”
师兄弟,啊,难兄弟二人相顾无泪,两张帅气的脸皱成苦瓜。
师尊啊爹啊怎么您还没忘了这茬呢
琅琊阁少主和大师兄回山,琅琊阁上上下下热闹了一两日的功夫,至于被阁主操着戒尺追打,上蹿下跳抱头鼠窜的师兄弟二人是如何从阁主书房逃到夫人那儿哭诉讨饶的就不赘述了,光从连着大半个月阁中上下人等见着两人青紫未散狼狈不堪的模样就忍不住背后偷着乐,就能想到两人是多想闭门不出连吃饭都省了。
边给儿子胳膊上药,边忍不住戳了戳他额角未褪尽的青紫,换来儿子“嘶”地倒抽口冷气以及哀怨的小眼神一枚。
“怎么就你跑出来丢人现眼,东冥这孩子呢,好几天没见到他人了。”
“我出门就叫丢人现眼,哥哥不出门您跟爹都挂念,娘好偏心”
似真似假地抱怨了几句,惹来笑得乐不可支的母亲对他胳膊的加倍“爱抚”。
“老爹前日念叨哥哥在外一年多,内功修习都搁下了。这几日不是,不是不便出门么,哥哥干脆躲在房里用功,剩我一人丢人现眼咯。哎哎哎,娘你轻点儿”
“轻什么轻,你一个你哥一个,有胆子一跑大半年的音讯全无,还敢呼痛喊疼。”兄弟俩回山的头一天便被夫君好一顿教训,东冥脸皮薄爱面子,躲在屋里不肯出来,自家小子脸皮厚得堪比城墙拐弯角,四下游荡百无禁忌,撞到她手里少不得再来一回三娘教子。
“疼死你们拉倒,萧梁皇帝哪里是好相与的人物,你父与他素有心结也知井水不犯河水,你们倒好,直接授人以柄。”
琅琊阁主夫人以郡主之尊嫁入琅琊阁之初,有多少人私下扼腕,堂堂南楚皇族嫁给江湖人一时引起朝堂非议,这位遏云剑传人却悍然站出来直言此心已许非君不嫁。
南楚国内多山峦密林,山民虽归化汉治仍不失彪悍民风,男女大防自然没有萧梁这般森严。娴玳郡主剖白心有所属之举赢得了南楚贵妇贵女们的推崇入得了眼的青年才俊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少一个竞争对手乃大大的好事啊
直到娴玳郡主出嫁,神殿圣女随即卸任,权贵圈中才传出风声,娴玳郡主岂止没吃亏,她分明占了大便宜她口口声声非君不嫁的那位可是南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万民尊崇景仰的神殿少师
琅琊阁阁主蔺晨正是下任南楚国师。
一时之间,被誉为江陵城中眼光最为奇特的女子成了众家权贵人人称羡的眼光最为独到的女子,待字闺中的女儿家们酸溜溜的谈话到现在还悄悄流传在江陵的角落里。而现在,这位眼光十分了不得的女子不似寻常慈母般呵疼儿子的伤处或是埋怨丈夫下狠手,她的神思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遥远的另一个国度中,血光和火光交错中,悲戚不失雍容的莅阳长公主、卑鄙狠毒的宁国侯谢玉、神武勇猛的大统领蒙挚、苦心孤诣机关算尽的梅长苏、一心复仇化身罗刹女的宫羽,还有她同父异母的兄长萧景睿。
“莅阳长公主与你外祖父难道就不曾真心相爱、互许终生他认定你外祖父背信负心在先,当年即便跟我回到南楚也坚决不肯认祖归宗,偏要去萧梁效忠梁皇。”
“东冥自幼在琅琊山长大,你父亲从未隐瞒过他的身世。可人心就是如此,谁真心待东冥,东冥便以真心相报。”
“人活一世,免不了被人利用,也免不了利用别人。大楚利用其天赐之子的身份,业以神殿少师之位相托,受万民景仰百姓爱戴。萧梁的那位陛下许之以公侯之位,不可不说已是宽厚至极,但他所求的更多,且与东冥所愿背道而驰,得不到东冥的青睐自然不奇怪。”
“母亲说得有理。”不过,母亲突然说这些,奇怪得很。“哥哥一直心向大楚,即便不为着少师的尊位,他也从来只当自己是琅琊阁的人。”
“确实不枉你父亲视他如己出。”也不枉她前脚踏进蔺家门后脚就当了便宜娘。
世事多变,岁月如梭。曾经襁褓中哭声低弱的婴孩儿长大成人,很快会接替她的夫君成为蔺氏的支柱。曜帝治下以他的傲人天资,无疑稳坐神殿的首座,怕就怕曜帝眼见的上了年纪,迟迟未立太子的大楚会步二十多年前萧梁的后尘,众皇子夺嫡争锋相对,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天下苍生和天赐之子都会被他们当做博弈的筹码。
从江陵传来的蛛丝马迹中她隐隐嗅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远离中枢多年,朝中细微的变化她固然察觉不出来,随着皇子们纷纷长成,那股熟悉的党争的臭味藏都藏不住,一点点从江陵的朝堂上逸散开来,随着神殿书信传到了琅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