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六十五章 (2/2)
部正堂大开,手执水火棍的差役一身煞气分列公堂两侧,堂上高坐的正是刑部尚书蔡荃,堂下秉笔的文书则干脆换做了刑部侍郎魏言,此等来势汹汹的阵仗还没开始审上一审,让人看了便心惊胆战。
那鸨母跟在甄月亮后头被女囚牢中的差役一前一后押着迈进公堂,见到的便是这番来者不善的下马威,心里头皆七上八下的打起鼓来。大公子有言在先,让她们不必惊慌,说什么法不责众说什么抵赖不认刑部也拿她们无计可施,照此看来,刑部可没打算看在她们是女子的份上手下留情。
刑部上下都知道,被带上公堂由刑部尚书亲审的人犯着实不多,刑部天牢中关了近月的梅氏后人算一个,严旨限期破案下被刑部视为要紧疑犯的“明月坊”上下一干人等与有荣焉地获此殊荣。
于是乎,“明月坊”的鸨母红姑和当家头牌甄月亮被不毫无怜香惜玉之心的差役们押入公堂厉声命她们跪在堂下,看清堂上主审官为何人的一瞬间,二人心里不约而同地打了个搁楞今日之事难以善了了。
二女身在贱籍,公堂上直视朝廷命官都是足以降罪的过错,偷眼瞧清了主审后便即跪地低下头口称“大人”。殊不知她俩自以为隐蔽的窥探已全然落入蔡荃和魏言眼中,以二人多年办案的老道和默契,二人十分笃定能从两个青楼女子身上有所收获。
别问为什么,光凭二女那对滴溜溜转得飞快的眼珠子里闪烁难辨的邪念就弱够他闪们锲而不舍追根究底了。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民妇红姑。”
“民女甄月亮。”
“你二人身在乐籍,不思安份营生,包藏祸心,罗织恶名,散布谣言,诋毁公主,大逆不道,你二人可知罪”
将将开堂,一不审二不问,成筐的大逆罪名劈头盖脸直接扣了下来,大有签名画押后即刻拖出去问斩的架势。
等等,说好的铁证如山呢说好的以理服人呢二女俱都脸色大变慌了神。
红姑名义上是“明月坊”的鸨母,实则坊内真正做主的却是妖妖娆娆的甄月亮。但凡有什么要事,大公子都是直接交代给他这位红袖添香情迷天下的月亮儿去办,她虽身为手下听凭大公子差遣,对今次“明月坊”的灭顶之灾早已有所觉察,却没想到会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而甄月亮吃惊的理由却与红姑大相径庭她身负大公子的嘱托,蔡荃这般不审不问便定了她的死罪,嫁祸江东的戏怎么唱得下去
“大人,大人,民女冤枉”
“大人,民妇也冤枉啊大人明鉴”
“啪”
惊堂木猛地响起,硬生生打断了两女此起彼伏的喊冤叫屈。
“公堂之上岂容尔等喧哗。本官一生断案从未冤枉过一个无辜之人,早有说书人数人口供在此指认是自尔等明月坊中闻知谣言,写有供状画押于此,你二人一个是明月坊老鸨,一个身为坊内红牌,若说此事尔等毫不知情,谁信”
“人证齐全,安敢抵赖”
“大,大人,民妇真的不知情啊”
对大公子的忠诚哪里抵得过性命要紧,红姑一点儿都不想莫名其妙的丢掉小命,一听到说书人已然招认便胆怯了三分,再被蔡尚书厉声恫吓过后想不不想就忙不迭伏地叩头求饶。
大人,您看这红姑如何
不如何,舍一人保一人也不是没可能。擅使诡计之人于揣度人心上自有独到之处,切不可掉以轻心。
是,还是照商议的办。
正是。
蔡、魏二人不愧是默契十足的老搭档,只消几个眼神便知彼此所思所想。
“休要狡辩,你乃明月坊主事,坊内上下皆由你打理,什么人说些什么话做什么事瞒得过旁人如何瞒得过你本官看你这妇人狡猾刁钻一味抵赖,不用刑罚你是不肯招的。”
“来人,先仗刑三十再行问话。”
如狼似虎的差役得令二话不说扑上来按倒红姑,任她鬼哭狼嚎喊冤不断只作未闻。水火棍噼里啪啦一顿打下去,打得她后腰一下皮开肉绽血肉横飞。
起先红姑还不住号哭求饶,二十板子下去便连哭嚎的力气都欠奉,三十板子打完她仿佛离了水的鱼儿,脸色煞白满头冷汗,疼得想晕过去都不成,蜷作一团张着嘴徒劳地大口大口喘着气,好像下一刻就会断气似的痛苦难耐。
饶是甄月亮打定主意豁出去性命不要也得完成大公子交代的任务,在旁亲眼目睹红姑从好端端的被刑部大刑打成个血里捞出来的凄惨模样,她一个十丈软红秦淮欢场中卖笑维生的青楼女子怎不被吓得止不住轻颤。
审多了凶神恶煞、沾满血腥的亡命之徒,吓唬个柔弱的小女子还不是三两下的功夫,不消酷刑加身就能让她乖乖一五一十地招认。
演完了杀鸡儆猴的大戏,蔡尚书不苟言笑的神情落在甄月亮眼中平添了十足十的凶煞气,他看过来的眼神愈是严厉,她身子越是哆嗦地厉害。
“红姑喊冤,却拿不出真凭实据来证明她的冤屈。甄月亮,你可愿招认”
“民女,民女,民女,确,确实,确实冤枉。大,大大大人,明,明鉴。”
“哦你的意思是,本官先前抓来的数名说书人众口一词指认你明月坊大不敬之罪,都是串通起来诬告的”
她该怎么回答是诬告不是诬告怎么说才能取信于蔡荃,才能进而保住性命
蔡荃见她垂着脸看似惊慌失措实则暗自盘算,反倒心下大定。先前红姑讨饶,他却打了红姑借以震慑甄月亮,为的就是试试甄月朗是否是“知情人”。甄月亮若是当真慌了神口不择言,他们倒反而头疼,她在惊恐之余犹自犹豫不决,显然早被人叮嘱过有了成算。
无论她算计的是什么,思量的又是什么,至少有一点毋庸置疑,她必定是知内情者。
“民女不敢,民女,民女冤枉。”
翻来覆去就是喊冤喊冤,不逼上一逼这姑娘还不肯拿出真功夫来了。
蔡尚书眉头一皱,惊堂木复又响起。
“一味喊冤何用既然想不出冤在哪里,本官助你醒醒神。来人,夹板伺候”
殷鉴不远,红姑还血肉模糊气息奄奄地倒在身侧,指间冰凉的触感在在传递给她一个警示刑部大堂不是她的“明月坊”,尚书蔡荃是人精中的人精,想要不吃苦头蒙骗过他全无胜算。
然而,遍体鳞伤之后,大公子可还会施舍给她一丝半缕的柔情
她不知道,不敢想。
夹板穿进她的纤纤玉指之间,她眯起眼献祭般等待即将降临的钻心剧痛。蔡荃的铁面无情天下皆知,今日过后她会否遍体鳞伤还能不能为她的大公子奏上一曲凤求凰都是未知之数,然而情势已容不得她回头,除了咬牙挺过去,再无取信蔡荃的法子。
“听闻甄月亮色艺双绝在金陵城内外艳名远播,一双操琴的素手遇上不懂怜香惜玉的大刊刑毁去实在可惜,不若从实招来,省去这番皮肉之苦如何”
即便怕得齿冷身颤,甄月亮把头晃作拨浪鼓般颠来倒去也不过一句话。
“大人,民女冤枉。”
唱白脸的魏言面上遗憾惋惜不已,实则窃喜。
几个说书人皆已招认谣言正是出自堂下娇媚入骨的名妓甄月亮之口,她若矢口否认,自有铁证可定她的罪;她若俯首认罪,陛下钦旨彻查正好交差。
但假如眼下这般只顾喊冤说不出个前因后果来,十有八九如老上司所推测的此女听任身后“明月坊”真正的东家摆布,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择手段,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她愈是拒不招认,愈是以身试法,一旦招供,说出的“真相”越容易取信于人。
真是好算计哪,可惜了好端端的曼妙佳人怕是就此葬送。
“既然执意不招,用刑。”
脸的蔡尚书素来视红颜为白骨,什么清泪两行楚楚可怜全然视若无睹,他一声令下两名差役用力拉拽夹板两头不敢懈怠,更有两人死死将甄月亮按在地上挣扎不得,生生感受那锥骨剜心之痛。
“十指连心哪甄姑娘,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平日里被绣花针扎破都疼得刺心,何况摧枯拉朽似的酷刑,眨眼的功夫甄月亮就面无人色冷汗淋淋,白玉贝齿咬破了嫣红的唇,吃疼不住的女子在差役的压制下不住扭动着身躯下意识地挣扎,凄厉的惨呼从那会吟诗会唱曲会在男人身下婉转承欢娇吟低喘的口中而出,传得公堂内外都听得清清楚楚,不知过了多久,疼得窒息的头牌名妓两眼一翻晕了过去,行刑的差役这才停下手听候蔡荃示下。
“这才哪儿到哪儿就受不住了泼醒,再问。”
再问问什么问案不不不,公堂上的蔡、魏二人深知从甄月亮口中定然问不出实情来,可正如甄月亮必须熬过酷刑才能吐露“实情”一样,蔡、魏二人也须得对她严刑逼供方能令她的幕后主使相信他们当真信了甄月亮的供词。
一盆冷水兜投泼下,二月正是春寒料峭时节,冷水冷得像冰,湿了衣衫的“明月坊”红牌甄姑娘唇色青紫直打哆嗦,绝望地看着被夹板夹得红肿瘀紫的手指,竟未察觉到自己眼角滚落的泪珠。
“本官问你,招或不招”
“民,民女,冤枉。”
“执迷不悟。再用刑”
堂上的主审眼睛眨也不眨,语调平静地全不似命人用刑,而是走在街头随意闲聊般的口气。而他轻描淡写地几个字,堂下已然狼狈不堪的甄月亮目眦尽裂地重温了一遍从剧痛到麻木、从麻木复又剧痛,她那纤长无瑕白玉般的手指,从红肿到黑紫,从第一根发出“咔嚓”的清脆声响硬生生被夹断到第二个根、第三根
“我招”她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呜咽着用惨叫之下沙哑难辨的声音一字一顿道,“大人,饶命,我,什么,什么都招”
早晚要招,非得演上一出苦肉计,妄图骗得所有人都信了她的把戏。说她痴心也好忠心也罢,到头来诸般妄念俱都付诸流水。虽不知那幕后主使怎样花言巧语哄骗了甄月亮听任他唆使,这场滔天大祸却绝不会随着她的“招供”告终。她“供认”的“原凶”查实后固然难逃国法惩处,她区区乐籍女子更无脱罪之侥幸。
这一局是以命抵命的死局,谁人狠得下心连自己的心腹手下一并葬送
示意用刑的差役暂且罢手,魏侍郎定定地瞧着鬓发凌乱地贴在汗湿的脸上,痛不欲生几度晕厥的“明月坊”当红头牌甄月亮姑娘,平和的口气听不出喜怒。
“是,兴国侯,兴国侯的,小侯爷。民女,是听,来喝酒的,小侯爷,说的。”
她的招供有如晴天霹雳般给了刑部的二位大佬当头狠狠一棒。他们能想到甄月亮既然存了熬刑的主意再泼的脏水,对她“供认”出的“首恶”却是既不能置若罔闻又不好抓捕归案,当真是束手无策。
兴国侯府,世子,言宽。蔡、魏二人面面相觑,俱颇感棘手。
“暂将二人押回牢中延医诊治。”
“老魏,一同进宫一趟。”
“是,该当如此。”
那鸨母跟在甄月亮后头被女囚牢中的差役一前一后押着迈进公堂,见到的便是这番来者不善的下马威,心里头皆七上八下的打起鼓来。大公子有言在先,让她们不必惊慌,说什么法不责众说什么抵赖不认刑部也拿她们无计可施,照此看来,刑部可没打算看在她们是女子的份上手下留情。
刑部上下都知道,被带上公堂由刑部尚书亲审的人犯着实不多,刑部天牢中关了近月的梅氏后人算一个,严旨限期破案下被刑部视为要紧疑犯的“明月坊”上下一干人等与有荣焉地获此殊荣。
于是乎,“明月坊”的鸨母红姑和当家头牌甄月亮被不毫无怜香惜玉之心的差役们押入公堂厉声命她们跪在堂下,看清堂上主审官为何人的一瞬间,二人心里不约而同地打了个搁楞今日之事难以善了了。
二女身在贱籍,公堂上直视朝廷命官都是足以降罪的过错,偷眼瞧清了主审后便即跪地低下头口称“大人”。殊不知她俩自以为隐蔽的窥探已全然落入蔡荃和魏言眼中,以二人多年办案的老道和默契,二人十分笃定能从两个青楼女子身上有所收获。
别问为什么,光凭二女那对滴溜溜转得飞快的眼珠子里闪烁难辨的邪念就弱够他闪们锲而不舍追根究底了。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民妇红姑。”
“民女甄月亮。”
“你二人身在乐籍,不思安份营生,包藏祸心,罗织恶名,散布谣言,诋毁公主,大逆不道,你二人可知罪”
将将开堂,一不审二不问,成筐的大逆罪名劈头盖脸直接扣了下来,大有签名画押后即刻拖出去问斩的架势。
等等,说好的铁证如山呢说好的以理服人呢二女俱都脸色大变慌了神。
红姑名义上是“明月坊”的鸨母,实则坊内真正做主的却是妖妖娆娆的甄月亮。但凡有什么要事,大公子都是直接交代给他这位红袖添香情迷天下的月亮儿去办,她虽身为手下听凭大公子差遣,对今次“明月坊”的灭顶之灾早已有所觉察,却没想到会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而甄月亮吃惊的理由却与红姑大相径庭她身负大公子的嘱托,蔡荃这般不审不问便定了她的死罪,嫁祸江东的戏怎么唱得下去
“大人,大人,民女冤枉”
“大人,民妇也冤枉啊大人明鉴”
“啪”
惊堂木猛地响起,硬生生打断了两女此起彼伏的喊冤叫屈。
“公堂之上岂容尔等喧哗。本官一生断案从未冤枉过一个无辜之人,早有说书人数人口供在此指认是自尔等明月坊中闻知谣言,写有供状画押于此,你二人一个是明月坊老鸨,一个身为坊内红牌,若说此事尔等毫不知情,谁信”
“人证齐全,安敢抵赖”
“大,大人,民妇真的不知情啊”
对大公子的忠诚哪里抵得过性命要紧,红姑一点儿都不想莫名其妙的丢掉小命,一听到说书人已然招认便胆怯了三分,再被蔡尚书厉声恫吓过后想不不想就忙不迭伏地叩头求饶。
大人,您看这红姑如何
不如何,舍一人保一人也不是没可能。擅使诡计之人于揣度人心上自有独到之处,切不可掉以轻心。
是,还是照商议的办。
正是。
蔡、魏二人不愧是默契十足的老搭档,只消几个眼神便知彼此所思所想。
“休要狡辩,你乃明月坊主事,坊内上下皆由你打理,什么人说些什么话做什么事瞒得过旁人如何瞒得过你本官看你这妇人狡猾刁钻一味抵赖,不用刑罚你是不肯招的。”
“来人,先仗刑三十再行问话。”
如狼似虎的差役得令二话不说扑上来按倒红姑,任她鬼哭狼嚎喊冤不断只作未闻。水火棍噼里啪啦一顿打下去,打得她后腰一下皮开肉绽血肉横飞。
起先红姑还不住号哭求饶,二十板子下去便连哭嚎的力气都欠奉,三十板子打完她仿佛离了水的鱼儿,脸色煞白满头冷汗,疼得想晕过去都不成,蜷作一团张着嘴徒劳地大口大口喘着气,好像下一刻就会断气似的痛苦难耐。
饶是甄月亮打定主意豁出去性命不要也得完成大公子交代的任务,在旁亲眼目睹红姑从好端端的被刑部大刑打成个血里捞出来的凄惨模样,她一个十丈软红秦淮欢场中卖笑维生的青楼女子怎不被吓得止不住轻颤。
审多了凶神恶煞、沾满血腥的亡命之徒,吓唬个柔弱的小女子还不是三两下的功夫,不消酷刑加身就能让她乖乖一五一十地招认。
演完了杀鸡儆猴的大戏,蔡尚书不苟言笑的神情落在甄月亮眼中平添了十足十的凶煞气,他看过来的眼神愈是严厉,她身子越是哆嗦地厉害。
“红姑喊冤,却拿不出真凭实据来证明她的冤屈。甄月亮,你可愿招认”
“民女,民女,民女,确,确实,确实冤枉。大,大大大人,明,明鉴。”
“哦你的意思是,本官先前抓来的数名说书人众口一词指认你明月坊大不敬之罪,都是串通起来诬告的”
她该怎么回答是诬告不是诬告怎么说才能取信于蔡荃,才能进而保住性命
蔡荃见她垂着脸看似惊慌失措实则暗自盘算,反倒心下大定。先前红姑讨饶,他却打了红姑借以震慑甄月亮,为的就是试试甄月朗是否是“知情人”。甄月亮若是当真慌了神口不择言,他们倒反而头疼,她在惊恐之余犹自犹豫不决,显然早被人叮嘱过有了成算。
无论她算计的是什么,思量的又是什么,至少有一点毋庸置疑,她必定是知内情者。
“民女不敢,民女,民女冤枉。”
翻来覆去就是喊冤喊冤,不逼上一逼这姑娘还不肯拿出真功夫来了。
蔡尚书眉头一皱,惊堂木复又响起。
“一味喊冤何用既然想不出冤在哪里,本官助你醒醒神。来人,夹板伺候”
殷鉴不远,红姑还血肉模糊气息奄奄地倒在身侧,指间冰凉的触感在在传递给她一个警示刑部大堂不是她的“明月坊”,尚书蔡荃是人精中的人精,想要不吃苦头蒙骗过他全无胜算。
然而,遍体鳞伤之后,大公子可还会施舍给她一丝半缕的柔情
她不知道,不敢想。
夹板穿进她的纤纤玉指之间,她眯起眼献祭般等待即将降临的钻心剧痛。蔡荃的铁面无情天下皆知,今日过后她会否遍体鳞伤还能不能为她的大公子奏上一曲凤求凰都是未知之数,然而情势已容不得她回头,除了咬牙挺过去,再无取信蔡荃的法子。
“听闻甄月亮色艺双绝在金陵城内外艳名远播,一双操琴的素手遇上不懂怜香惜玉的大刊刑毁去实在可惜,不若从实招来,省去这番皮肉之苦如何”
即便怕得齿冷身颤,甄月亮把头晃作拨浪鼓般颠来倒去也不过一句话。
“大人,民女冤枉。”
唱白脸的魏言面上遗憾惋惜不已,实则窃喜。
几个说书人皆已招认谣言正是出自堂下娇媚入骨的名妓甄月亮之口,她若矢口否认,自有铁证可定她的罪;她若俯首认罪,陛下钦旨彻查正好交差。
但假如眼下这般只顾喊冤说不出个前因后果来,十有八九如老上司所推测的此女听任身后“明月坊”真正的东家摆布,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择手段,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她愈是拒不招认,愈是以身试法,一旦招供,说出的“真相”越容易取信于人。
真是好算计哪,可惜了好端端的曼妙佳人怕是就此葬送。
“既然执意不招,用刑。”
脸的蔡尚书素来视红颜为白骨,什么清泪两行楚楚可怜全然视若无睹,他一声令下两名差役用力拉拽夹板两头不敢懈怠,更有两人死死将甄月亮按在地上挣扎不得,生生感受那锥骨剜心之痛。
“十指连心哪甄姑娘,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平日里被绣花针扎破都疼得刺心,何况摧枯拉朽似的酷刑,眨眼的功夫甄月亮就面无人色冷汗淋淋,白玉贝齿咬破了嫣红的唇,吃疼不住的女子在差役的压制下不住扭动着身躯下意识地挣扎,凄厉的惨呼从那会吟诗会唱曲会在男人身下婉转承欢娇吟低喘的口中而出,传得公堂内外都听得清清楚楚,不知过了多久,疼得窒息的头牌名妓两眼一翻晕了过去,行刑的差役这才停下手听候蔡荃示下。
“这才哪儿到哪儿就受不住了泼醒,再问。”
再问问什么问案不不不,公堂上的蔡、魏二人深知从甄月亮口中定然问不出实情来,可正如甄月亮必须熬过酷刑才能吐露“实情”一样,蔡、魏二人也须得对她严刑逼供方能令她的幕后主使相信他们当真信了甄月亮的供词。
一盆冷水兜投泼下,二月正是春寒料峭时节,冷水冷得像冰,湿了衣衫的“明月坊”红牌甄姑娘唇色青紫直打哆嗦,绝望地看着被夹板夹得红肿瘀紫的手指,竟未察觉到自己眼角滚落的泪珠。
“本官问你,招或不招”
“民,民女,冤枉。”
“执迷不悟。再用刑”
堂上的主审眼睛眨也不眨,语调平静地全不似命人用刑,而是走在街头随意闲聊般的口气。而他轻描淡写地几个字,堂下已然狼狈不堪的甄月亮目眦尽裂地重温了一遍从剧痛到麻木、从麻木复又剧痛,她那纤长无瑕白玉般的手指,从红肿到黑紫,从第一根发出“咔嚓”的清脆声响硬生生被夹断到第二个根、第三根
“我招”她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呜咽着用惨叫之下沙哑难辨的声音一字一顿道,“大人,饶命,我,什么,什么都招”
早晚要招,非得演上一出苦肉计,妄图骗得所有人都信了她的把戏。说她痴心也好忠心也罢,到头来诸般妄念俱都付诸流水。虽不知那幕后主使怎样花言巧语哄骗了甄月亮听任他唆使,这场滔天大祸却绝不会随着她的“招供”告终。她“供认”的“原凶”查实后固然难逃国法惩处,她区区乐籍女子更无脱罪之侥幸。
这一局是以命抵命的死局,谁人狠得下心连自己的心腹手下一并葬送
示意用刑的差役暂且罢手,魏侍郎定定地瞧着鬓发凌乱地贴在汗湿的脸上,痛不欲生几度晕厥的“明月坊”当红头牌甄月亮姑娘,平和的口气听不出喜怒。
“是,兴国侯,兴国侯的,小侯爷。民女,是听,来喝酒的,小侯爷,说的。”
她的招供有如晴天霹雳般给了刑部的二位大佬当头狠狠一棒。他们能想到甄月亮既然存了熬刑的主意再泼的脏水,对她“供认”出的“首恶”却是既不能置若罔闻又不好抓捕归案,当真是束手无策。
兴国侯府,世子,言宽。蔡、魏二人面面相觑,俱颇感棘手。
“暂将二人押回牢中延医诊治。”
“老魏,一同进宫一趟。”
“是,该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