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十五章 (1/2)
第十五章信笺
“豫津乃我大梁朝股肱之臣,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等闲遇到豫津都只有投鼠忌器的份,几句话说不过就会落在下风。如此想来,宫夕未与我等虽只一面之缘,对你我的了解已远不止这一面而已。”
“文采武艺皆属上乘,心思缜密谋定后动,倘若不曾遭遇赤焰之难,弱冠之年的小殊也当这般惊才绝艳。”
谈及故友,遗憾总难免。萧景琰收起心底的那丝酸楚,示意言豫津继续说下去。
“大将军不知内情,臣等接获密旨后料定之前拜访恐已招致宫夕未怀疑。故而吩咐池州府城卫凡有江左盟的人出城立即来报。果然次日清晨在城外截住了宫夕未和飞流一行人。”
“你见到他们了宫夕未承认了怎么不见他们一道回京”
遭遇试探之后选择退走,不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还避而不见印象中文弱俊秀的年轻人既肯不惜受伤也要搭救他们的性命,在豫津主动邀请他进京的关口没道理会拒不进京。
“他身边有人阻挠”
“无人阻挠。”
“那是为何”
“他只坚持说自己是江左盟的人,是梅长苏的儿子梅东冥。其他的臣如何追问也不肯多言。”言豫津现在想起当时的情形来依旧觉得梅东冥话里有话,苏兄这二字来得蹊跷,本身就是个未解之谜,“对了,陛下,他本姓梅,宫是随了母性,本名叫梅东冥。临走前他虽然不肯随臣回京也不愿多做解释,但他将当年苏兄写给宫羽姑娘的婚书和庚帖都交托给臣,请臣代其供奉于林氏祠堂。”
“臣不敢擅专,锦囊在此,还请圣裁。”
说罢,取出梅东冥交托的锦囊还有飞流代为转交的信笺一并送至御前。
萧景琰接过先接过锦囊打开一看,婚书平淡无奇不见半句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硬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只怕是
“这婚书小殊是以林殊之名写予宫羽的。小殊一向心软,既知有了儿子,给宫羽一个名分也无可厚非。梅东冥既然托付予你,豫津,便由你负责操办即可。锦囊中是婚书庚帖,这封信又是什么”
“此信乃是飞流瞒着梅东冥悄悄交给臣,据说是琅琊阁主亲笔书信,呈送御览。”
那个受小殊所托帮着他隐瞒病情,给了他冰续丹的江湖郎中
大战结束之后此人便像是从此销声匿迹了般,现在想来小殊既然没把妻儿的事告诉自己,想来就是托付给了此人。大梁的皇帝陛下想到这里心里难免有些泛酸,难不成在小殊的心里,江湖郎中比自己这个儿时好友大梁皇帝更加可靠不成
他的信里能写些什么,不外乎还是气人的鬼话,真不想看。
“陛下,飞流将此信亲手交给臣时还说了些十分奇怪的话,臣想了一路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他说了什么”
“飞流说江左盟,大长老,害他。救,暖暖。臣猜测暖暖应当指的是梅东冥本人,但是飞流为什么会说江左盟大长老要害梅东冥,要臣设法救他,臣以为答案或许就在这封信中了。”
言下之意蔺晨的这封信是不得不看了
信笺打开,才看了一行萧景琰的脸色便罩上了一层乌云。
真不愧是能和小殊成为莫逆之交的混球,一个张口闭口要鸽子蛋大的珍珠,另一个张口闭口要金要银。
“陛下”
“无事。颜直,传旨明日自内库拨出五百金送去琅琊阁。”
自家陛下的脸色实在太精彩,颜大总管少不得多想一些。
要不是为了小殊,他才不会耐着性子看这混球写的信萧陛下深吸几口气,反复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跟蔺晨一般见识,否则只会随了他的心意气死自己而已。
但是
“罢了,朕不想看,豫津你来念。”
“臣遵旨。”
言侯爷接过陛下看了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的信,清清喉咙展开便念。
好吧,他总算是明白陛下为何黑着脸不想看下去了。
“梁帝陛下如晤
你我相看两相厌,阔别经年,本无需挂念。然事关东冥身世之密,汝既为其伯父,吾乃其师父,此消息琅琊阁作价千金,你我各担一半,见信请即将五百金送至南楚琅琊阁。
昔年长苏曾向江左盟许诺,待万事了结即归,当全力经营以偿还江左盟往日扶助之恩。然长苏为保家国平安一意孤行远赴北境,江左盟内大长老闻讯亲至北境,向长苏索取承诺兑现。
彼时长苏已自知不久于人世,再无践约之可能,无奈之下答允大长老所求留下子嗣以庇护江左盟。
长苏与陛下远有旧日友情,近有洗冤扶助之谊,大长老料定陛下念及旧情,他日若知长苏有一子流落民间,必不忍加害。
江左盟蒙陛下恩重帮扶,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大长老恐其倾覆之祸不远,欲以东冥赎其万死不赦之罪。
东冥为亲情恩情所困,已然身陷其中无法自拔,长苏殷鉴不远,望陛下谋万全之策设法保全东冥。”
洋洋洒洒一封信读完,非但萧景琰本就阴鹜的脸色彻底黑成一片,言豫津萧景睿二人也愕然之余出离愤怒不已。
“原来那时江左盟大长老亲赴北境大营说有要事面见苏兄,竟然是为了这个”
彼时他们都在北境同大渝对阵,江左盟这位大长老一把年纪了还不畏风霜远赴北境,只留了一日便又匆忙赶了回去。他们只道江左盟出了什么紧要大事,今日方知他当日前来的目的。
“好一个江左盟,好一个大长老。”
“陛下息怒,苏兄毁诺自认有愧,大长老挟恩索报固然可恶,其罪在用心险恶意图利用陛下仁心为江左盟避祸,可若无他此举何来今日的梅东冥。臣以为大长老有过亦有功,如何处置可堪商榷,倒是琅琊阁主信中所提江左盟倾覆之祸就在眼前。琅琊阁号称天下间无其不知之事,蔺阁主不会无的放矢,臣请陛下先行彻查江左盟之祸。”
言豫津的不愧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老狐狸,于朝堂大局来说蔺晨这封信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证实了梅东冥的身世而已,一针见血地点出江左盟本身的祸事将近就是在提醒大梁朝的君臣们提防近在咫尺的变故。
他言之凿凿合情合理,萧景睿听在耳里在心里头思量再三亦大为赞同,但他职司禁军,事关朝政大局,不是他一个禁军统领能贸然参合的,眼观鼻鼻观心乖乖装柱子他的上佳之选。
“时过境迁,朕此心不变此血仍殷,无奈有些人却变了。豫津,朕将梅东冥之事全权交托于你,首要查清江左盟是否有悖逆之举,再者,林氏后继有人香火绵延是大事,小殊这个儿子聪颖过人,除却历练不足过于心软,其才智心计不下其父,你需用心筹谋,小心反受其乱。”
“臣遵旨。陛下放心,梅东冥固然非同一般,但只要不是苏兄当前,引他回林氏认祖归宗这件事儿,臣还是有信心办到的。”
“甚好。景睿,豫津这里如需人手,你当遣可靠禁军襄助,不必另行请旨。”
“是。”
江左盟,好一个江左盟,朕多年来念着小殊的缘故百般优容,尔等不思回报便罢了,居然以怨报德图谋不轨,倘若真如蔺晨信中所写欲以小殊之子抵偿尔等的过错,朕何妨遂了尔等心愿。
要断,便得断个干干净净
御座之上的君王面带寒霜眸色深沉,隐隐酝酿着铺天袭来的风暴,且不论他最脆弱的一处软肋被人随意拿捏痛不堪言,家国安危不容动摇、帝王威仪不容挑衅。
比起言侯爷日夜兼程的辛劳,江左盟这一行人自出了池州城后便再不着急赶路,用怒长老的话来讲,“反正到了廊州你也就剩下被禁足自省的份儿,还不如慢些走,说不定那老头儿磨着磨着气就消了,下手反倒轻些。”
对于怒长老动辄出言不逊管大长老叫“老头子”,教唆少宗主对大长老阳奉阴违虚以委蛇等斑斑“劣迹”,少宗主从瞠目结舌到熟视无睹,飞流长老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其他帮众就更只当自己耳聋眼瞎啥啥不知道。
结果当言侯爷谋划好一连串的“阴谋诡计”,调兵遣将奔赴各地之时,他们却被杀手楼的一干杀手堵在了半路。
“少宗主,苏长老,前面杀手楼拦路要人。”
“要人要什么人”
“属下问了,他们坚持要见长老您才肯说。”
“怕是冲着千华派的余孽来的。悻姨,我去处置吧。”
当日悻姨着手抓捕千华派时就已探知杀手楼亦对这群家伙穷追不舍,彼时他们目标一致,梅东冥甚至将他们引为一条续补后路。只不过他们棋高一着先逮住了千华派贼子们,转脸就把杀手楼的事儿忘的一干二净,既然没顾上扫净尾巴难怪杀手楼循着线索找上门。
梅东冥有意好人做到底,悻姨一介待字闺中的女流之辈,总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抛头露面。
“等下。”跑江湖的经验苏悻比之梅东冥何止强了一星半点儿,“杀手楼可曾报上名来”
“这些人蒙面黑衣,属下分辨不出。领头的自称姓断”
“断命”
“杀手楼首领”
“断命亲至,悻姨,我还是”
“就因为他亲自来,更不能由你出面。你见过杀手楼金榜杀手真颜,我们明晃晃打着江左盟的招牌,让他惦记上你的身份不妥。”苏悻眼珠子一转,盯着车内另一位只管呼呼大睡的江湖第一高手,忽然间灵光一闪计上心头,“请飞流长老辛苦一趟吧。有他震慑于此,看谁敢轻举妄动。”
好蛮横好果断好办法
“飞流叔,劳你替我们传句话。”
“就说,人已押回廊州,十日之后,苏悻在江左盟总盟恭候大驾。”
梅东冥已然可以预料到杀手楼断首领听到这句传信气得面容抽搐浑身发抖的情景了。非但要杀的人被江左盟截了胡,截胡的人还理直气壮地要他们去老巢上门要人。若是小门小派倒也罢了,出动个把金榜杀手神不知鬼不觉把人解决了都是小事,偏偏遇上的还是江左盟,唉
“暖暖”
飞流见自家心软的孩子面露不忍之色,脚下稍稍一缓。
“我无事,就照悻姨说的办。”
“好。”
琅琊榜首,江左飞流就这么大剌剌地跃出马车,三两下纵到江左盟车队之前与杀手楼一群杀手对峙。
“十日后,总盟,见你们。”
他八个字说得铿锵有力不打紧,杀手楼的人听在耳里可就跟如丧考妣无异。
江左十四州的规矩是从前代宗主梅长苏的手上定下的,二十多年来不是没人违背过,可犯了禁的也就等于自此江湖路尽。霸道么,确实霸道,奈何江左盟实力雄厚又有朝廷势力帮衬,即便梅长苏不在了江左盟依然声名不坠如日中天。
杀手楼为追袭上次害杀手楼毁于一旦的罪魁祸首从献州追杀至福州,几乎得手却被人截走,差点连影子都摸不着。好容易有了点眉目,线索却无比指向江左盟这个庞然大物。
考虑再三,断命决定亲自出马,在前往廊州的必经之路上等了整整十多日,这才等来了江左盟的车
“豫津乃我大梁朝股肱之臣,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等闲遇到豫津都只有投鼠忌器的份,几句话说不过就会落在下风。如此想来,宫夕未与我等虽只一面之缘,对你我的了解已远不止这一面而已。”
“文采武艺皆属上乘,心思缜密谋定后动,倘若不曾遭遇赤焰之难,弱冠之年的小殊也当这般惊才绝艳。”
谈及故友,遗憾总难免。萧景琰收起心底的那丝酸楚,示意言豫津继续说下去。
“大将军不知内情,臣等接获密旨后料定之前拜访恐已招致宫夕未怀疑。故而吩咐池州府城卫凡有江左盟的人出城立即来报。果然次日清晨在城外截住了宫夕未和飞流一行人。”
“你见到他们了宫夕未承认了怎么不见他们一道回京”
遭遇试探之后选择退走,不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还避而不见印象中文弱俊秀的年轻人既肯不惜受伤也要搭救他们的性命,在豫津主动邀请他进京的关口没道理会拒不进京。
“他身边有人阻挠”
“无人阻挠。”
“那是为何”
“他只坚持说自己是江左盟的人,是梅长苏的儿子梅东冥。其他的臣如何追问也不肯多言。”言豫津现在想起当时的情形来依旧觉得梅东冥话里有话,苏兄这二字来得蹊跷,本身就是个未解之谜,“对了,陛下,他本姓梅,宫是随了母性,本名叫梅东冥。临走前他虽然不肯随臣回京也不愿多做解释,但他将当年苏兄写给宫羽姑娘的婚书和庚帖都交托给臣,请臣代其供奉于林氏祠堂。”
“臣不敢擅专,锦囊在此,还请圣裁。”
说罢,取出梅东冥交托的锦囊还有飞流代为转交的信笺一并送至御前。
萧景琰接过先接过锦囊打开一看,婚书平淡无奇不见半句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硬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只怕是
“这婚书小殊是以林殊之名写予宫羽的。小殊一向心软,既知有了儿子,给宫羽一个名分也无可厚非。梅东冥既然托付予你,豫津,便由你负责操办即可。锦囊中是婚书庚帖,这封信又是什么”
“此信乃是飞流瞒着梅东冥悄悄交给臣,据说是琅琊阁主亲笔书信,呈送御览。”
那个受小殊所托帮着他隐瞒病情,给了他冰续丹的江湖郎中
大战结束之后此人便像是从此销声匿迹了般,现在想来小殊既然没把妻儿的事告诉自己,想来就是托付给了此人。大梁的皇帝陛下想到这里心里难免有些泛酸,难不成在小殊的心里,江湖郎中比自己这个儿时好友大梁皇帝更加可靠不成
他的信里能写些什么,不外乎还是气人的鬼话,真不想看。
“陛下,飞流将此信亲手交给臣时还说了些十分奇怪的话,臣想了一路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他说了什么”
“飞流说江左盟,大长老,害他。救,暖暖。臣猜测暖暖应当指的是梅东冥本人,但是飞流为什么会说江左盟大长老要害梅东冥,要臣设法救他,臣以为答案或许就在这封信中了。”
言下之意蔺晨的这封信是不得不看了
信笺打开,才看了一行萧景琰的脸色便罩上了一层乌云。
真不愧是能和小殊成为莫逆之交的混球,一个张口闭口要鸽子蛋大的珍珠,另一个张口闭口要金要银。
“陛下”
“无事。颜直,传旨明日自内库拨出五百金送去琅琊阁。”
自家陛下的脸色实在太精彩,颜大总管少不得多想一些。
要不是为了小殊,他才不会耐着性子看这混球写的信萧陛下深吸几口气,反复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跟蔺晨一般见识,否则只会随了他的心意气死自己而已。
但是
“罢了,朕不想看,豫津你来念。”
“臣遵旨。”
言侯爷接过陛下看了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的信,清清喉咙展开便念。
好吧,他总算是明白陛下为何黑着脸不想看下去了。
“梁帝陛下如晤
你我相看两相厌,阔别经年,本无需挂念。然事关东冥身世之密,汝既为其伯父,吾乃其师父,此消息琅琊阁作价千金,你我各担一半,见信请即将五百金送至南楚琅琊阁。
昔年长苏曾向江左盟许诺,待万事了结即归,当全力经营以偿还江左盟往日扶助之恩。然长苏为保家国平安一意孤行远赴北境,江左盟内大长老闻讯亲至北境,向长苏索取承诺兑现。
彼时长苏已自知不久于人世,再无践约之可能,无奈之下答允大长老所求留下子嗣以庇护江左盟。
长苏与陛下远有旧日友情,近有洗冤扶助之谊,大长老料定陛下念及旧情,他日若知长苏有一子流落民间,必不忍加害。
江左盟蒙陛下恩重帮扶,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大长老恐其倾覆之祸不远,欲以东冥赎其万死不赦之罪。
东冥为亲情恩情所困,已然身陷其中无法自拔,长苏殷鉴不远,望陛下谋万全之策设法保全东冥。”
洋洋洒洒一封信读完,非但萧景琰本就阴鹜的脸色彻底黑成一片,言豫津萧景睿二人也愕然之余出离愤怒不已。
“原来那时江左盟大长老亲赴北境大营说有要事面见苏兄,竟然是为了这个”
彼时他们都在北境同大渝对阵,江左盟这位大长老一把年纪了还不畏风霜远赴北境,只留了一日便又匆忙赶了回去。他们只道江左盟出了什么紧要大事,今日方知他当日前来的目的。
“好一个江左盟,好一个大长老。”
“陛下息怒,苏兄毁诺自认有愧,大长老挟恩索报固然可恶,其罪在用心险恶意图利用陛下仁心为江左盟避祸,可若无他此举何来今日的梅东冥。臣以为大长老有过亦有功,如何处置可堪商榷,倒是琅琊阁主信中所提江左盟倾覆之祸就在眼前。琅琊阁号称天下间无其不知之事,蔺阁主不会无的放矢,臣请陛下先行彻查江左盟之祸。”
言豫津的不愧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老狐狸,于朝堂大局来说蔺晨这封信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证实了梅东冥的身世而已,一针见血地点出江左盟本身的祸事将近就是在提醒大梁朝的君臣们提防近在咫尺的变故。
他言之凿凿合情合理,萧景睿听在耳里在心里头思量再三亦大为赞同,但他职司禁军,事关朝政大局,不是他一个禁军统领能贸然参合的,眼观鼻鼻观心乖乖装柱子他的上佳之选。
“时过境迁,朕此心不变此血仍殷,无奈有些人却变了。豫津,朕将梅东冥之事全权交托于你,首要查清江左盟是否有悖逆之举,再者,林氏后继有人香火绵延是大事,小殊这个儿子聪颖过人,除却历练不足过于心软,其才智心计不下其父,你需用心筹谋,小心反受其乱。”
“臣遵旨。陛下放心,梅东冥固然非同一般,但只要不是苏兄当前,引他回林氏认祖归宗这件事儿,臣还是有信心办到的。”
“甚好。景睿,豫津这里如需人手,你当遣可靠禁军襄助,不必另行请旨。”
“是。”
江左盟,好一个江左盟,朕多年来念着小殊的缘故百般优容,尔等不思回报便罢了,居然以怨报德图谋不轨,倘若真如蔺晨信中所写欲以小殊之子抵偿尔等的过错,朕何妨遂了尔等心愿。
要断,便得断个干干净净
御座之上的君王面带寒霜眸色深沉,隐隐酝酿着铺天袭来的风暴,且不论他最脆弱的一处软肋被人随意拿捏痛不堪言,家国安危不容动摇、帝王威仪不容挑衅。
比起言侯爷日夜兼程的辛劳,江左盟这一行人自出了池州城后便再不着急赶路,用怒长老的话来讲,“反正到了廊州你也就剩下被禁足自省的份儿,还不如慢些走,说不定那老头儿磨着磨着气就消了,下手反倒轻些。”
对于怒长老动辄出言不逊管大长老叫“老头子”,教唆少宗主对大长老阳奉阴违虚以委蛇等斑斑“劣迹”,少宗主从瞠目结舌到熟视无睹,飞流长老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其他帮众就更只当自己耳聋眼瞎啥啥不知道。
结果当言侯爷谋划好一连串的“阴谋诡计”,调兵遣将奔赴各地之时,他们却被杀手楼的一干杀手堵在了半路。
“少宗主,苏长老,前面杀手楼拦路要人。”
“要人要什么人”
“属下问了,他们坚持要见长老您才肯说。”
“怕是冲着千华派的余孽来的。悻姨,我去处置吧。”
当日悻姨着手抓捕千华派时就已探知杀手楼亦对这群家伙穷追不舍,彼时他们目标一致,梅东冥甚至将他们引为一条续补后路。只不过他们棋高一着先逮住了千华派贼子们,转脸就把杀手楼的事儿忘的一干二净,既然没顾上扫净尾巴难怪杀手楼循着线索找上门。
梅东冥有意好人做到底,悻姨一介待字闺中的女流之辈,总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抛头露面。
“等下。”跑江湖的经验苏悻比之梅东冥何止强了一星半点儿,“杀手楼可曾报上名来”
“这些人蒙面黑衣,属下分辨不出。领头的自称姓断”
“断命”
“杀手楼首领”
“断命亲至,悻姨,我还是”
“就因为他亲自来,更不能由你出面。你见过杀手楼金榜杀手真颜,我们明晃晃打着江左盟的招牌,让他惦记上你的身份不妥。”苏悻眼珠子一转,盯着车内另一位只管呼呼大睡的江湖第一高手,忽然间灵光一闪计上心头,“请飞流长老辛苦一趟吧。有他震慑于此,看谁敢轻举妄动。”
好蛮横好果断好办法
“飞流叔,劳你替我们传句话。”
“就说,人已押回廊州,十日之后,苏悻在江左盟总盟恭候大驾。”
梅东冥已然可以预料到杀手楼断首领听到这句传信气得面容抽搐浑身发抖的情景了。非但要杀的人被江左盟截了胡,截胡的人还理直气壮地要他们去老巢上门要人。若是小门小派倒也罢了,出动个把金榜杀手神不知鬼不觉把人解决了都是小事,偏偏遇上的还是江左盟,唉
“暖暖”
飞流见自家心软的孩子面露不忍之色,脚下稍稍一缓。
“我无事,就照悻姨说的办。”
“好。”
琅琊榜首,江左飞流就这么大剌剌地跃出马车,三两下纵到江左盟车队之前与杀手楼一群杀手对峙。
“十日后,总盟,见你们。”
他八个字说得铿锵有力不打紧,杀手楼的人听在耳里可就跟如丧考妣无异。
江左十四州的规矩是从前代宗主梅长苏的手上定下的,二十多年来不是没人违背过,可犯了禁的也就等于自此江湖路尽。霸道么,确实霸道,奈何江左盟实力雄厚又有朝廷势力帮衬,即便梅长苏不在了江左盟依然声名不坠如日中天。
杀手楼为追袭上次害杀手楼毁于一旦的罪魁祸首从献州追杀至福州,几乎得手却被人截走,差点连影子都摸不着。好容易有了点眉目,线索却无比指向江左盟这个庞然大物。
考虑再三,断命决定亲自出马,在前往廊州的必经之路上等了整整十多日,这才等来了江左盟的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