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柱骑在李郎中的自行车上, 大杠上坐着刘小虎,后座上是刘小麦。
    张秀红骑着叶华娟的自行车, 后面坐着刘小豆。
    一家五口笑笑闹闹地往县城赶去。
    “爸,妈,你们又没自行车,怎么会骑自行车啊”刘小麦问道。
    真是难以置信,刘二柱同志的车技居然比他拉板车要稳得多。
    “这可能就是天赋吧, 我小时候第一眼看到自行车,我就知道我会骑。”前方飘来刘二柱同志谦虚的声音。
    刘小麦感叹“骑得好啊, 爸。”
    张秀红毫不留情地戳穿“那是因为自行车贵重, 就是天王老子骑上去也不敢嘚瑟, 摔着自己没事,摔着自行车可不得哭死吗。心里带着尊敬,骑得必须好啊”
    刘小麦鼓掌“说得好啊,妈。”
    刘小豆和刘小虎看着两边风光, 眼睛都看花了。
    不多时到了县城,他们直奔供销社。
    因为是周末,供销社人满为患。刘小麦生怕她的大妹和小弟被拐走抱走了, 左右手紧紧牵着他们, 在人群中挤来挤去, 倔强相连。
    不像公社的供销社, 只有一大间屋子。县城的供销社有上下两层。
    底下一层是卖日用品,张秀红凭借一身好本事成功抢到了两大块军绿色的布料。
    “等回去了,给你们姐弟三个一人做一身新衣裳, 做汗衫子”
    人多吵闹,张秀红隔着好些人头对着刘小麦他们呐喊。
    刘小麦觉得她听懂了,大声喊回去“是的是的,好多汗啊,衣裳都潮了,买好了我们就上去吧”
    两个人驴头不对马嘴对话了一通,都满意了。张秀红把买到的布塞到袋子里,由刘二柱在前面英勇开路,一家人往二楼挤。
    二楼人就少多了,卖的都是比较贵重的物品。刘小麦就看到一排手表专柜,格调太高,买不起啊买不起。
    他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了收音机专柜。
    这个年头的物资是匮乏的,但从来不是一无所有。最起码这个县城供销社里的收音机就有很多种类。从外观看,有棕黄色木质的,有漆黑色塑料的,也有银灰色铁皮的。
    刘小麦一家五口,个个眼睛都看直了。
    比较夸张的是刘小虎,他长久地张着嘴巴,口水都蔓延开了。
    刘二柱发出老实人的感叹“这就是收音机吗,长得可真俊啊。”
    “小麦啊,我们买哪个啊”
    到了这种场所,张秀红说话都轻声轻气起来了,生怕惊扰到收音机一样。
    相比较后世,这些收音机的功能都是非常简单的。
    刘小麦只是想买一个回去听听新闻,不当睁眼瞎。
    “哪个都好,有就行啦,看你和爸的意思。”
    “我跟你爸又不懂,这个主就给你做了。”张秀红把她往中间拽拽,“你想要那么久了,你来选。”
    “你妈说的有理。麦啊,你看中哪个选哪个,我们不差钱。”刘二柱牛气的不得了,柜台后工作人员频频看来。
    刘小麦就摸了摸她大妹小弟圆溜溜的脑袋“你们两个想要哪个”
    刘小豆指着铁皮的“这个、好看。”
    “不要不要”刘小虎摇头晃脑,“要黑的要黑的,我是男生我喜欢黑的”
    “好的好的。”刘小麦满口答应,“我们就买木头壳的收音机吧。”
    刘小豆和刘小虎“”
    “听你们大姐的,你们大姐懂得多。”刘二柱很赞同刘小麦,“这种就是好,像我们老农民家能用的。”
    刘小麦唇畔抽了一下。
    她懂什么呀,她其实也不懂这些。
    但是一看这个木头外观的收音机就比另外两款便宜,因为笨重朴实嘛。
    她猜对了。
    这个收音机只要四十八块钱,他们准备了五十块,结果还能余两块
    居然有一种赚了的感觉。
    张秀红从兜里掏出来钱和票,往柜台上一拍,干脆利落“拿走拿走”
    工作人员诧异地把她看了又看。
    这个乡下女同志好阔气啊。
    要知道,就算是城里工人,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面上也是会露出肉痛的神色的。
    实际上张秀红同志早就在家给这些钱啊票的偷偷念过经了,今天来就是送它们上路的。
    谁让她家小麦有出息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
    可人家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啊,还以为眼前这一家子是什么深藏不露的人。
    于是平日里爱买不买的冷脸冰消雪融,硬是热情起来了,亲力亲为地给他们讲解怎么用收音机。
    刘小麦一家都学习的非常认真。
    哪里是调节电台的,哪里是调节音量的。
    刘小虎踮着脚拼命地往上看“我会了,大姐我会了”
    他想摸摸他想摸摸,能不能让他摸一摸
    张秀红“啪”一声拍开他的手,冷酷无情道“把你的小黑手收回去。”
    这臭小子把他们家收音机摸坏了摸脏了可怎么办哦。
    “”刘小豆谨慎地朝后面靠靠。
    小虎笨笨,幸亏她没学小虎乱伸手。
    刘小虎泫然若泣,可怜巴巴看着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瓜月廿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瓜月廿三并收藏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