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开业第一天 (1/2)
穆拉拉笑了“放心吧您嘞,我这铺子里的东西都是自己做的,用得都是实诚的好料子,只要是质量出问题了,我保准给您换。”
那大娘一听这话才放了心,提着那对暖壶风风火火地走了。
初初开店第一天,七号木匠铺这边的打火机、暖水壶、钢笔、手电筒因为东西新颖好用,价格又格外低廉,没多长时间就被大家哄抢一空了。
穆拉拉拿出账本子算了算,发现除过进货的钱和买了涂漆的支出,单净利润,就有400多大洋。
真真可谓是暴利了
反倒是隔壁的精品店,虽然从开门后就一直有人进去围观,可一直处于有人问价,无人掏钱的状态。
直到木匠店这边的东西都卖了个精光,那边却还没开张呢。
这两边的惨烈对比,搞得陈碧云还以为自己是特别不会说话,才一铜元都没买出去。
所以穆拉拉一进门,陈碧云又内疚又委屈,眼睛一湿,直接就泪奔了。
本来还兴高采烈的穆拉拉被她这么一弄,给整懵了,还以为这是出了啥了不起的大事儿,忙拉着她问“哎呦呦,这是怎么啦”
可这位祖宗就是不说话,只瞪大了眼睛,眼泪跟珍珠似的一颗颗往地上掉,不一会儿就湿了一块的地。
“说话啊是你哪里不舒服,还是有人买了东西不给钱”
陈碧云看她急了,才委屈地抽噎道“我嘴笨不会说话,没人买”
穆拉拉“”
好吧这哭点真的很陈碧云了。
怪不得后世里霸道总裁经久不衰,原来这玻璃心小白花哭起来。还真是蛮有几分味道。
穆拉拉又气又好笑,没好气地戳了戳她的额头“你当我的精品店卖的都是什么啊”
这屋里最便宜的,都是小几十,上百块的东西,就算心动的,也得仔细掂量掂量值不值。
“你别安慰我,可你”可你那边卖的也挺贵啊,怎么三下五除二就都卖掉了。
穆拉拉翻了翻白眼,附到她耳边轻声道“这一种是比市场价便宜许多的日用品,一种是买去装逼的高价品,那能一样吗”
木匠店那边虽然也暴利,但相比于民国时这些东西的市场价来说,都能称得上一句物美价廉了。
不然这群人老成精的老上海,也不会抢得帽子满天飞。
可精品店这边走的就是高价限购的路子。
这一边儿是卡着市场最低价薄利多销,另一边却是古董店那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状态。
这能一概而论吗
就这居然还把她给委屈哭了,看把她给出息的。
姑嫂两嘀嘀咕咕间,围着自行车打了半天转儿的小伙子耐不住了,第五次试图沟通道“这车真不能便宜点吗”
昌平车行的进口自行车,一辆也才要一百块钱,这车既没牌子又没保障的,怎么也卖得这么贵
这要不是上海车行的自行车都快断了一个月货了,他也不会上这种小店来看车。
陈碧云往穆拉拉面上一看,见她点了点头,就照她早上教的那些话,强笑着道“这车的技术难度不低,就这个价钱卖您,我们都不赚钱的。不过开业前三天,买车就送我们店里任意一样价值二十块钱的东西。”
那小伙子一听这个,虽然有些意动,但想想这车做得再逼真,终究也是木头制的。
这买车嘛,自然还得看能骑多久。
这想来木头做的车骑起来肯定有磕绊,说不定还会吱吱呜呜地乱响呢
那骑着得要多丢人
而且万一自己贪图这二十块钱的便宜,买一辆质量都没法保证的自行车回去,姆妈肯定要念死人的,更何况这车本身也不便宜啊。
想到这里,他钻出围观的人群,就准备要走。
穆拉拉一看交易失败,眼睛就又润了的陈碧云,无语地一扶额,劝道“先生慢走,我看您是个懂行的,要不您帮我们骑出去试一段路”
那穿着学生装的小伙儿一听她这话,心头一动“你说的可当真”
这时候不管在哪个车行里买车,伙计们最多也只让你推着走几步试试好坏,可试骑什么的就闻所未闻了。
他家家境倒是还好,咬咬牙买个自行车不在话下,但昌平车行的第一批自行车刚入沪,就被那群太子党们瓜分掉了,旁人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上一批车倒是开场卖了几天,但他那时候手头正好不凑巧,等再攒到钱时,车早就被买断货了。
眼看着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骑着车招摇过市,他是又羡慕又嫉妒。
可偏偏他跑了成十次,车行的老板也只道下一批货怎么还得两个月才到。
这下好了,他单是学会了骑车,可却无车可骑,只得每天都忍气通声地蹭别人的车骑,他心头不知道多别扭了。
现在虽然不知道这车骑着顺不顺,但有免费车骑,也是十分不错的嘛
“那是自然,但你要试骑,得放一样证明你身份的东西和五十块钱当押金。
不过等你试骑回来,钱我会分文不动还你的。”
这是免得他一去不回。
那男生一听这话就不干了“那我不骑了,这万一是你家的车有问题,我些微骑一骑回来就坏了,你就要我赔钱,那我跟谁讲理去”
穆拉拉一抱胳膊自信道“小哥儿你把我们店当什么了,说实话这押金就是以防你骑了车就没信儿了。但只要你把车骑回来了,到时候不管车是好是坏,肯定不要你钱的。”
这学生样的年轻人还有些犹豫,围观的几个学生看热闹不怕事大“她让你去你就去呗,我们这么多人都帮你作证,你还怕她讹你不成”
“好”小伙儿咬了咬牙,从中山装口袋里掏出一个写着“菁华中学高中三年级二期李岱吉”字样的学生证,又掏出两张二十块钱的纸币和十块银元。
穆拉拉顿了一下,但也没跟他辩什么纸币贬值之类不合时宜的话,开了自行车的锁,帮他推到了门口。
李岱吉接过她手里的车,踏着脚蹬助跑了两下,骑车呼啸而去了。
有也对这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崽儿看这车居然真能骑,也鬼叫着跟着他跑了,剩下的人则留在铺子里等着看热闹。
穆拉拉却丝毫不担心,拉出早就预备好的插线板,坐在凳子上用卷发棒自顾自的卷起了头发。
她这举动一出,男人们倒没甚么反应。
可跟着那几个学生一道来的几个小丫头眼睛却亮了,围在柜台边上看稀奇。
等看了几分钟,伴随下“哇、好厉害”之类的惊呼,几个姑娘也明白过来她这是在干什么了。
有个眼睛额外大的小丫头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穆拉拉的操作手法,一边问道“这是国外新传来的卷发工具吗”
怎么看着比现下各大理发馆里的铁钳子烫发还要方便时髦而且看着挺好操作的样子。
“不是,不过这东西是叫电烫卷发棒,自己就能上手的。”
就比如现在穆拉拉给自己烫的,就是时下穿旗袍时,最流行的那种手推波浪卷儿。
那女孩儿“哦”了一声,见她渐渐烫出形来了,越看越欢喜“你这个要几钿啊”
“我这个二十块钱”
另有个女郎却更喜欢留学生最爱烫的那种欧洲宫廷卷“你这个就只能烫三七分手推波浪卷吗宫廷卷行不行”
穆拉拉正对着镜子打理了一下自己刚烫好的头发,闻言一转头“当然可
那大娘一听这话才放了心,提着那对暖壶风风火火地走了。
初初开店第一天,七号木匠铺这边的打火机、暖水壶、钢笔、手电筒因为东西新颖好用,价格又格外低廉,没多长时间就被大家哄抢一空了。
穆拉拉拿出账本子算了算,发现除过进货的钱和买了涂漆的支出,单净利润,就有400多大洋。
真真可谓是暴利了
反倒是隔壁的精品店,虽然从开门后就一直有人进去围观,可一直处于有人问价,无人掏钱的状态。
直到木匠店这边的东西都卖了个精光,那边却还没开张呢。
这两边的惨烈对比,搞得陈碧云还以为自己是特别不会说话,才一铜元都没买出去。
所以穆拉拉一进门,陈碧云又内疚又委屈,眼睛一湿,直接就泪奔了。
本来还兴高采烈的穆拉拉被她这么一弄,给整懵了,还以为这是出了啥了不起的大事儿,忙拉着她问“哎呦呦,这是怎么啦”
可这位祖宗就是不说话,只瞪大了眼睛,眼泪跟珍珠似的一颗颗往地上掉,不一会儿就湿了一块的地。
“说话啊是你哪里不舒服,还是有人买了东西不给钱”
陈碧云看她急了,才委屈地抽噎道“我嘴笨不会说话,没人买”
穆拉拉“”
好吧这哭点真的很陈碧云了。
怪不得后世里霸道总裁经久不衰,原来这玻璃心小白花哭起来。还真是蛮有几分味道。
穆拉拉又气又好笑,没好气地戳了戳她的额头“你当我的精品店卖的都是什么啊”
这屋里最便宜的,都是小几十,上百块的东西,就算心动的,也得仔细掂量掂量值不值。
“你别安慰我,可你”可你那边卖的也挺贵啊,怎么三下五除二就都卖掉了。
穆拉拉翻了翻白眼,附到她耳边轻声道“这一种是比市场价便宜许多的日用品,一种是买去装逼的高价品,那能一样吗”
木匠店那边虽然也暴利,但相比于民国时这些东西的市场价来说,都能称得上一句物美价廉了。
不然这群人老成精的老上海,也不会抢得帽子满天飞。
可精品店这边走的就是高价限购的路子。
这一边儿是卡着市场最低价薄利多销,另一边却是古董店那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状态。
这能一概而论吗
就这居然还把她给委屈哭了,看把她给出息的。
姑嫂两嘀嘀咕咕间,围着自行车打了半天转儿的小伙子耐不住了,第五次试图沟通道“这车真不能便宜点吗”
昌平车行的进口自行车,一辆也才要一百块钱,这车既没牌子又没保障的,怎么也卖得这么贵
这要不是上海车行的自行车都快断了一个月货了,他也不会上这种小店来看车。
陈碧云往穆拉拉面上一看,见她点了点头,就照她早上教的那些话,强笑着道“这车的技术难度不低,就这个价钱卖您,我们都不赚钱的。不过开业前三天,买车就送我们店里任意一样价值二十块钱的东西。”
那小伙子一听这个,虽然有些意动,但想想这车做得再逼真,终究也是木头制的。
这买车嘛,自然还得看能骑多久。
这想来木头做的车骑起来肯定有磕绊,说不定还会吱吱呜呜地乱响呢
那骑着得要多丢人
而且万一自己贪图这二十块钱的便宜,买一辆质量都没法保证的自行车回去,姆妈肯定要念死人的,更何况这车本身也不便宜啊。
想到这里,他钻出围观的人群,就准备要走。
穆拉拉一看交易失败,眼睛就又润了的陈碧云,无语地一扶额,劝道“先生慢走,我看您是个懂行的,要不您帮我们骑出去试一段路”
那穿着学生装的小伙儿一听她这话,心头一动“你说的可当真”
这时候不管在哪个车行里买车,伙计们最多也只让你推着走几步试试好坏,可试骑什么的就闻所未闻了。
他家家境倒是还好,咬咬牙买个自行车不在话下,但昌平车行的第一批自行车刚入沪,就被那群太子党们瓜分掉了,旁人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上一批车倒是开场卖了几天,但他那时候手头正好不凑巧,等再攒到钱时,车早就被买断货了。
眼看着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骑着车招摇过市,他是又羡慕又嫉妒。
可偏偏他跑了成十次,车行的老板也只道下一批货怎么还得两个月才到。
这下好了,他单是学会了骑车,可却无车可骑,只得每天都忍气通声地蹭别人的车骑,他心头不知道多别扭了。
现在虽然不知道这车骑着顺不顺,但有免费车骑,也是十分不错的嘛
“那是自然,但你要试骑,得放一样证明你身份的东西和五十块钱当押金。
不过等你试骑回来,钱我会分文不动还你的。”
这是免得他一去不回。
那男生一听这话就不干了“那我不骑了,这万一是你家的车有问题,我些微骑一骑回来就坏了,你就要我赔钱,那我跟谁讲理去”
穆拉拉一抱胳膊自信道“小哥儿你把我们店当什么了,说实话这押金就是以防你骑了车就没信儿了。但只要你把车骑回来了,到时候不管车是好是坏,肯定不要你钱的。”
这学生样的年轻人还有些犹豫,围观的几个学生看热闹不怕事大“她让你去你就去呗,我们这么多人都帮你作证,你还怕她讹你不成”
“好”小伙儿咬了咬牙,从中山装口袋里掏出一个写着“菁华中学高中三年级二期李岱吉”字样的学生证,又掏出两张二十块钱的纸币和十块银元。
穆拉拉顿了一下,但也没跟他辩什么纸币贬值之类不合时宜的话,开了自行车的锁,帮他推到了门口。
李岱吉接过她手里的车,踏着脚蹬助跑了两下,骑车呼啸而去了。
有也对这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崽儿看这车居然真能骑,也鬼叫着跟着他跑了,剩下的人则留在铺子里等着看热闹。
穆拉拉却丝毫不担心,拉出早就预备好的插线板,坐在凳子上用卷发棒自顾自的卷起了头发。
她这举动一出,男人们倒没甚么反应。
可跟着那几个学生一道来的几个小丫头眼睛却亮了,围在柜台边上看稀奇。
等看了几分钟,伴随下“哇、好厉害”之类的惊呼,几个姑娘也明白过来她这是在干什么了。
有个眼睛额外大的小丫头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穆拉拉的操作手法,一边问道“这是国外新传来的卷发工具吗”
怎么看着比现下各大理发馆里的铁钳子烫发还要方便时髦而且看着挺好操作的样子。
“不是,不过这东西是叫电烫卷发棒,自己就能上手的。”
就比如现在穆拉拉给自己烫的,就是时下穿旗袍时,最流行的那种手推波浪卷儿。
那女孩儿“哦”了一声,见她渐渐烫出形来了,越看越欢喜“你这个要几钿啊”
“我这个二十块钱”
另有个女郎却更喜欢留学生最爱烫的那种欧洲宫廷卷“你这个就只能烫三七分手推波浪卷吗宫廷卷行不行”
穆拉拉正对着镜子打理了一下自己刚烫好的头发,闻言一转头“当然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