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西垂。
    漫天晚霞映照在大清河河面上, 斑斓似火,不时有大船行过,将一池金水绞散。
    “呜呜呜”一短两长的鸣笛声,让码头边等待的船工们纷纷向南方眺望。
    一排竖着“青川吴家”旗的大船满载着货物,远远的从南方驶来, 这船在码头稍作停顿,明日运送到大明未来的新都城北平。
    为首的大船停靠在岸边,一个容长脸的精壮汉子率先下船,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张头。”
    “张大爷。”
    汉子跟岸边的人点了点头,随后就沿着新扩建的码头向前方走去。
    码头上的人摩肩接踵,有的在装卸货物, 有的在寻找货源,张锁儿穿过人群, 到了写着“青川吴家”的三层店面门口。
    一个妇人打着帘子出来, 见到他惊喜的喊了一声,“锁儿哥”
    张锁儿露出了笑脸, 从怀里掏出一对镯子给她,问道,“这些日子大牛还乖不”
    秀禾红着脸接过镯子,给他打理了衣领,道,“大牛乖得很,就是说想爹, 你这回将货物运送到京城,还要出去不”
    张锁儿道,“先在北平住些日子,你和大牛一起去,咱家的宅子已经建好了,小刀那边的事太多忙不过来,东家说来往货的事叫咱们也跟着做。”
    秀禾笑着点了点头,道,“哎,那我这就去收拾东西。”
    张锁儿拉住了她的手,道,“明日一早才走,我跟你一起回家。”
    内向的汉子难得有这样感情外露的时候,张锁儿很快就将手放开了,两人并肩沿着码头市场向前走,过了一二百米,才向里面拐进去。
    自打朝廷在青川码头建了避风港之后,妮子就将自家从码头边搬到了靠里的位置,虽在码头市场附近,却是闹中取静,现下妮子忙着北平的生意,小宝跟着在那边读书,连带着小刀小红夫妇也去了那边打理北平的销售网,一家子都搬过去了。
    小黑胖和刘大叔留在青川本地,每月乘船去运河沿岸其他几个农场,负责照看一应土地蔬果生意。
    张锁儿负责来往的船运,已经带了几百人的大船队,分几班穿梭在大明的河运线上。因着青川正在河网交错之处,家中现在也没有搬到北平去,不过在那边也跟着妮子盖了自己的宅子,虽比不上那些豪门大户,但是因为去得早,妮子又大方的让他们预支了工钱,建的小院子也不错,还买了丫鬟婆子在那边照应着。
    这些年跟着妮子干活的人各个都富得流油,整个青川县城因为朝廷建立的避风港也生机勃勃。
    大牛看到张锁儿到了,挣巴着小手让他抱了,秀禾是个急性子,说了两句话就去里屋收拾东西了。
    张锁儿拿起桌边的拨浪鼓逗着大牛,听到秀禾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锁儿哥,这次去金陵看到宋先生了吗”
    张锁儿道,“宋先生跟随一些工部的人先行已经去北平了。”
    “那汪师傅她们呢,准备搬到北平去了吗”
    张锁儿道,“汪师傅不愿意离开,说还是南方的丝织好,将来北平的店就让明月她们分几十个人过去,也够了。”
    秀禾一边叠着衣服一边走出来,看到父子俩其乐融融的场景,脸上都是笑意,“那敢情好,你说宋先生到京城,该和东家提亲了吧,他年纪也不小了。”
    锁儿就道,“东家的事不是咱们能插嘴的。”
    秀禾吐了吐舌头,自家这位相公别的都好,就是对东家太信服,容不得一句半句的,她忙换了个话题,“裴大人也去了北平吗”
    张锁儿道,“对,避风港和新运河修建好,他就自请去北平了。”
    秀禾道,“叫我说裴大人也不错,长得好不说,前些年监督修复河道的时候总来看望东家奶奶,是个知礼的。”
    看到张锁儿的脸色,她吐了吐舌头回屋继续收拾了。
    第二日清晨上了船,顺风顺水,船队一路行到了北平的通州港口。
    吴家在此地的工人早已聚齐,在工头的安排下井然有序的将东西装卸到搬运车上,从官路缓缓向京城走去。
    这批他们运输的是金陵的一应特产,已经有部分大臣家眷到北平安置,后续会越来越多,南方人大多不习惯此地的饮食习惯,妮子提前看准机会提前布局,通过运输网将金陵货物运输到北平,销售网也能够借此机会迅速的铺满未来的新京城,让吴家订购送货上门的南货成为了大家的习惯。
    张锁儿骑着马着在运输队的最前面,秀禾在后面的马车上,打着帘子给大牛指着沿路的风景,马车在宽敞的官路上行走,中午时分到达了四惠仓库。晚上货物会经由这个仓库运输到京城的各个小仓,明日一早南边来的大人家眷们就能吃到家乡的新近美食了。
    这天后半晌张锁儿和秀禾才到宅子,就有人来捎信,妮子知道他们一家过来了很是高兴,张罗着明日请大家一起去家中吃饭呢。
    秀禾自然是答应了,她们家和妮子的宅子离得不远,沿着后海边的小路走小半刻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搞农场(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三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三三并收藏我在大明搞农场(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