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润玉做了一个美梦。
那些黑色阴霾一般的往事被迷雾层层笼罩,他忘了十万年孤坐的长夜星河,忘了血色弥漫的妖潮之乱,忘了仙魔二族当年对妖族犯下的诛心之罪,忘记了自己为平九幽之火手而沾染的无辜杀孽。
梦中,他带着隐秘的得意和满腹的心机,步步为营。以仙魔为棋盘,以人心为棋子,算敌算友。
起初是为了母亲,为了龙鱼族的惨灭而复仇。
后来,却是起了贪恋。
那些他曾经怎么留也留不住的镜花水月,如今却在他触手可及之处。
他既喜且忧,看似八风不动、成竹在胸,实则一招一行皆已深思熟虑近乎小心翼翼。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就在他以为自己终于能心安理得的拥有这一切的时候那些被迷雾笼罩的过去终于浮现出来了。
不得不提,见微知著是个本事。
小则能洞察人心发现锦觅体内殒丹的存在,大则通过古籍遗迹察觉妖潮之乱背后的隐秘。
以润玉的心性,即便是被时光长河层层淹没,古籍上的只言片语和妖潮之乱的匪夷所思之处亦早已引起他的注意。只不过蓬莱仙岛上木灵神君和清远上神的双双殉道,终于揭开了六界之中最为隐秘一界的真实面纱。
天外天、天界、魔界、人界、花界以及九幽界。
二
洪荒初始,妖族第一次大劫乃龙凤之劫;紫气东来,圣人既位,便代表着洪荒既没,上古起兴。
巫妖二族注定大劫难逃。
是以当时的妖族之首帝俊集众位大妖以谋妖族生机,皆不得。唯人皇伏羲以自身气运寿数相抵,演化八卦,窥探天机,终得十八谶言。
或盛极而衰,衰之而亡;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说白一点便是,妖族若前头气运太盛锋芒太过不知收敛,后头自当如龙凤二族般从老到少都被天道收拾得干干净净。若是前头收敛一些锋芒老老实实低调做妖,兴许还能当个长寿妖。
彼时已然创立天庭、自立成王、统一妖族、大搞特搞的帝俊
我有一句呵呵哒,不知当讲不当讲
满腔的雄心壮志就这样被打击的连灰都不剩了,天帝很是低落气馁且犹豫。结果就这么会当断不断的功夫,金乌临世,后羿射日。
十个金灿灿的宝贝疙瘩就只剩下一个了。
羲和日日垂泪,小陆压更是数度哭晕过去。帝俊守妻守子整整九日,最后仰天叹息。
天道无情,稚子何辜。
天道无情,但是妖族的子民又有什么错呢
帝俊一手创立了天宫,他是天帝,是万妖之王。可如今,天道要衰妖族,兴仙魔。他便只能顺势而为,助一把火,以求妖族生机。
他要把这巍峨雄伟的天宫、数以万倾的山河、并这天帝之位,都许以仙族。
他要以愚蠢自大的巫族为祭、数以万计的大妖气运血肉为奠,去浇灌魔族贫瘠的土地和他们赖以修炼的浊气。
他要自辟一界,在最深处、最阴暗的地方。
即使苟延残喘,亦要生息不绝。
当时是,仙族以三清为首,魔族以罗睺为尊。
为表诚意,上清通天祭出诛仙剑为妖族禁地掠阵,魔祖罗睺祭出先天灵宝天地间第一株养魂木为妖族禁地延绵生机。
二人以仙魔二族立下誓言,百万年后,仙魔若兴,定解妖族之禁。
帝俊感之,心中却仍有思量。
他虽不如伏羲会推衍,但为帝者,定然不会毫无退路受制于人。况且今日妖族之盛,就是来日的仙魔之盛。
来日,意味着多变。
于是他去求见了道祖,道祖避而不见。
他便率妖族幼崽日日立于紫霄宫外,长日不息,寸食不进,风雨不绝。
紫霄宫外,一花一叶,一呼一吸,皆是道意淬骨。大妖尚好,幼崽如何能受得住。
日日有妖族幼崽夭折于此。
其余小妖忍不住哀声哭泣,大妖也不劝哄,便只默然道“天道无情,命该如此。”
如此千日,紫霄宫外一声惊雷撕开天幕。
帝俊终于得入紫霄宫内。
鸿钧一身紫衣,长身玉立,神情淡漠。
他已合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鸿钧伸出手从眼中一抹,两团光芒飞入帝俊手中。
随后紫色袖摆轻轻一挥,帝俊连着他的妖子妖孙便都被吹回到妖族了。
帝俊召集众位大妖,伏羲不在,太一、鲲鹏皆不识此物。
结果孔宣来了妖族一趟,只一眼便认了出来。
“生息之火,灭灵之水。”
帝俊
太一
鲲鹏
孔宣
孔宣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然后开始扫盲。
“生如阳,死如阴。阳如火,阴如水。本是天道,本是伦常。
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是以物极必反。当死如阳,生如阴。阳如水,阴如火。
阴阳无形,然水火有形。
世间水火皆数不容,火主焚灭,水主润泽。
然唯有一种水与火除外,就是这天地间孕育所有水的水灵,和所有火的火灵。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这其一,便是非天道的道,非伦常的常。
是以水有非生之水,火有非灭之火。因此名为生息之火,灭灵之水。”
孔宣长篇大论终于解释完了这东西的来历,但是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帝俊似懂非懂却装作很懂,鲲鹏肃然起敬不明觉厉。
孔宣
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倒是太一,了悟似的点了点头,随即清润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好歹有个聪明点的。
孔宣这也放心回去了。
临走时看了一眼帝俊,一副琉冠金袍,威风凛凛的模样。如今正蹙着眉对着两团小东西,表情看起来极为深沉有内涵。
却不知在孔宣的眼中,脑门上已经贴满了四个大字。
大智若愚
真不知是哪来的勇气敢逼上紫霄宫的。
到底是凤凰之子,圣人之下第一人,五色神光无物不刷,眼睛向来长在头顶上的。
孔宣忍不住刺了一句。
“妖族至此,你欲如何”
帝俊看了他一眼,念及此番情分,不屑与小辈计较,便只淡淡回了一句。
“非我何为,而看天意何为。”
孔宣目光闪了闪,目光终究变得意味深长。
生息之火,灭灵之水,此乃洪荒先天至宝。鸿钧合道之后便化其为双眼,一眼通过去,一眼视来生。
他早已知晓帝俊的盘算,也已知晓妖族与仙、魔二族的百万年之誓,只是他已合身天道,天道无言。
如今既然甘愿赐下此二件灵物,便代表着妖族在本该遭受大劫的未来,兴许得获那一线生机。
帝俊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最后一次站在九霄云殿高高的御座上眺望这苍山湖海,这位自太阳精火中诞生的妖中之皇,只是语气平静的说了十个字。
“天地不往,非吾族之罪矣。”
随即,帝俊的胞弟东皇太一,以东皇钟为束,以河图洛书为器,在大地的最深最阴暗之处划出一界来。
里面是各族送来的最出色的幼崽。
生息之水和灭灵之火做为阵眼被封印在妖族禁地的界门之上。
后世的巫妖大战,万年间世间大妖尽数陨落,皆埋骨于此。
诛仙剑守天,养魂木驻地。大妖的骨血神魂尽数化为源源不断的生机护佑着妖族最后的未来。
当是时,仙族分天上九重天,魔族划地黄泉幽冥。
是以妖族禁地,又名九幽遗界。
百万年后,仙魔大兴,而上古神魔大多早已身归混沌,若不然,亦受天道法则约束归于天外天常年沉眠。
而当时的仙首与魔尊,已是除开先天神魔外百万年间修为最为深厚者。
二者原本该合力破解妖族之禁,却在妖族界门之外起了贪恋。
既不欲妖族死灰复燃与仙魔争锋,又想据生息之火和灭灵之水为己有。
本神录中有载,若是同时拥有生息之火和灭灵之水,便可超脱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凡人皆以仙魔好,然仙魔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凡人罢了。因果、劫难,一个弄不好就是生死道消。
但若是超脱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便代表着真正的不死不灭,与天同寿,却不受天道的约束。
可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道。
是以仙帝魔尊此等人物也未能抵得住诱惑。
百万年间一直守护妖族禁地的诛仙剑及养魂木皆已修出神魂,可惜不得引导且灵气稀薄,仍旧不敌仙帝魔尊二人联手,双双被灭了灵智,被放逐在界域缝隙之中。
而后,仙帝与魔尊破开了妖族禁地外围的禁制,露出了阵眼之中的生息之火和灭
润玉做了一个美梦。
那些黑色阴霾一般的往事被迷雾层层笼罩,他忘了十万年孤坐的长夜星河,忘了血色弥漫的妖潮之乱,忘了仙魔二族当年对妖族犯下的诛心之罪,忘记了自己为平九幽之火手而沾染的无辜杀孽。
梦中,他带着隐秘的得意和满腹的心机,步步为营。以仙魔为棋盘,以人心为棋子,算敌算友。
起初是为了母亲,为了龙鱼族的惨灭而复仇。
后来,却是起了贪恋。
那些他曾经怎么留也留不住的镜花水月,如今却在他触手可及之处。
他既喜且忧,看似八风不动、成竹在胸,实则一招一行皆已深思熟虑近乎小心翼翼。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就在他以为自己终于能心安理得的拥有这一切的时候那些被迷雾笼罩的过去终于浮现出来了。
不得不提,见微知著是个本事。
小则能洞察人心发现锦觅体内殒丹的存在,大则通过古籍遗迹察觉妖潮之乱背后的隐秘。
以润玉的心性,即便是被时光长河层层淹没,古籍上的只言片语和妖潮之乱的匪夷所思之处亦早已引起他的注意。只不过蓬莱仙岛上木灵神君和清远上神的双双殉道,终于揭开了六界之中最为隐秘一界的真实面纱。
天外天、天界、魔界、人界、花界以及九幽界。
二
洪荒初始,妖族第一次大劫乃龙凤之劫;紫气东来,圣人既位,便代表着洪荒既没,上古起兴。
巫妖二族注定大劫难逃。
是以当时的妖族之首帝俊集众位大妖以谋妖族生机,皆不得。唯人皇伏羲以自身气运寿数相抵,演化八卦,窥探天机,终得十八谶言。
或盛极而衰,衰之而亡;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说白一点便是,妖族若前头气运太盛锋芒太过不知收敛,后头自当如龙凤二族般从老到少都被天道收拾得干干净净。若是前头收敛一些锋芒老老实实低调做妖,兴许还能当个长寿妖。
彼时已然创立天庭、自立成王、统一妖族、大搞特搞的帝俊
我有一句呵呵哒,不知当讲不当讲
满腔的雄心壮志就这样被打击的连灰都不剩了,天帝很是低落气馁且犹豫。结果就这么会当断不断的功夫,金乌临世,后羿射日。
十个金灿灿的宝贝疙瘩就只剩下一个了。
羲和日日垂泪,小陆压更是数度哭晕过去。帝俊守妻守子整整九日,最后仰天叹息。
天道无情,稚子何辜。
天道无情,但是妖族的子民又有什么错呢
帝俊一手创立了天宫,他是天帝,是万妖之王。可如今,天道要衰妖族,兴仙魔。他便只能顺势而为,助一把火,以求妖族生机。
他要把这巍峨雄伟的天宫、数以万倾的山河、并这天帝之位,都许以仙族。
他要以愚蠢自大的巫族为祭、数以万计的大妖气运血肉为奠,去浇灌魔族贫瘠的土地和他们赖以修炼的浊气。
他要自辟一界,在最深处、最阴暗的地方。
即使苟延残喘,亦要生息不绝。
当时是,仙族以三清为首,魔族以罗睺为尊。
为表诚意,上清通天祭出诛仙剑为妖族禁地掠阵,魔祖罗睺祭出先天灵宝天地间第一株养魂木为妖族禁地延绵生机。
二人以仙魔二族立下誓言,百万年后,仙魔若兴,定解妖族之禁。
帝俊感之,心中却仍有思量。
他虽不如伏羲会推衍,但为帝者,定然不会毫无退路受制于人。况且今日妖族之盛,就是来日的仙魔之盛。
来日,意味着多变。
于是他去求见了道祖,道祖避而不见。
他便率妖族幼崽日日立于紫霄宫外,长日不息,寸食不进,风雨不绝。
紫霄宫外,一花一叶,一呼一吸,皆是道意淬骨。大妖尚好,幼崽如何能受得住。
日日有妖族幼崽夭折于此。
其余小妖忍不住哀声哭泣,大妖也不劝哄,便只默然道“天道无情,命该如此。”
如此千日,紫霄宫外一声惊雷撕开天幕。
帝俊终于得入紫霄宫内。
鸿钧一身紫衣,长身玉立,神情淡漠。
他已合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鸿钧伸出手从眼中一抹,两团光芒飞入帝俊手中。
随后紫色袖摆轻轻一挥,帝俊连着他的妖子妖孙便都被吹回到妖族了。
帝俊召集众位大妖,伏羲不在,太一、鲲鹏皆不识此物。
结果孔宣来了妖族一趟,只一眼便认了出来。
“生息之火,灭灵之水。”
帝俊
太一
鲲鹏
孔宣
孔宣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然后开始扫盲。
“生如阳,死如阴。阳如火,阴如水。本是天道,本是伦常。
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是以物极必反。当死如阳,生如阴。阳如水,阴如火。
阴阳无形,然水火有形。
世间水火皆数不容,火主焚灭,水主润泽。
然唯有一种水与火除外,就是这天地间孕育所有水的水灵,和所有火的火灵。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这其一,便是非天道的道,非伦常的常。
是以水有非生之水,火有非灭之火。因此名为生息之火,灭灵之水。”
孔宣长篇大论终于解释完了这东西的来历,但是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帝俊似懂非懂却装作很懂,鲲鹏肃然起敬不明觉厉。
孔宣
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倒是太一,了悟似的点了点头,随即清润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好歹有个聪明点的。
孔宣这也放心回去了。
临走时看了一眼帝俊,一副琉冠金袍,威风凛凛的模样。如今正蹙着眉对着两团小东西,表情看起来极为深沉有内涵。
却不知在孔宣的眼中,脑门上已经贴满了四个大字。
大智若愚
真不知是哪来的勇气敢逼上紫霄宫的。
到底是凤凰之子,圣人之下第一人,五色神光无物不刷,眼睛向来长在头顶上的。
孔宣忍不住刺了一句。
“妖族至此,你欲如何”
帝俊看了他一眼,念及此番情分,不屑与小辈计较,便只淡淡回了一句。
“非我何为,而看天意何为。”
孔宣目光闪了闪,目光终究变得意味深长。
生息之火,灭灵之水,此乃洪荒先天至宝。鸿钧合道之后便化其为双眼,一眼通过去,一眼视来生。
他早已知晓帝俊的盘算,也已知晓妖族与仙、魔二族的百万年之誓,只是他已合身天道,天道无言。
如今既然甘愿赐下此二件灵物,便代表着妖族在本该遭受大劫的未来,兴许得获那一线生机。
帝俊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最后一次站在九霄云殿高高的御座上眺望这苍山湖海,这位自太阳精火中诞生的妖中之皇,只是语气平静的说了十个字。
“天地不往,非吾族之罪矣。”
随即,帝俊的胞弟东皇太一,以东皇钟为束,以河图洛书为器,在大地的最深最阴暗之处划出一界来。
里面是各族送来的最出色的幼崽。
生息之水和灭灵之火做为阵眼被封印在妖族禁地的界门之上。
后世的巫妖大战,万年间世间大妖尽数陨落,皆埋骨于此。
诛仙剑守天,养魂木驻地。大妖的骨血神魂尽数化为源源不断的生机护佑着妖族最后的未来。
当是时,仙族分天上九重天,魔族划地黄泉幽冥。
是以妖族禁地,又名九幽遗界。
百万年后,仙魔大兴,而上古神魔大多早已身归混沌,若不然,亦受天道法则约束归于天外天常年沉眠。
而当时的仙首与魔尊,已是除开先天神魔外百万年间修为最为深厚者。
二者原本该合力破解妖族之禁,却在妖族界门之外起了贪恋。
既不欲妖族死灰复燃与仙魔争锋,又想据生息之火和灭灵之水为己有。
本神录中有载,若是同时拥有生息之火和灭灵之水,便可超脱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凡人皆以仙魔好,然仙魔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凡人罢了。因果、劫难,一个弄不好就是生死道消。
但若是超脱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便代表着真正的不死不灭,与天同寿,却不受天道的约束。
可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道。
是以仙帝魔尊此等人物也未能抵得住诱惑。
百万年间一直守护妖族禁地的诛仙剑及养魂木皆已修出神魂,可惜不得引导且灵气稀薄,仍旧不敌仙帝魔尊二人联手,双双被灭了灵智,被放逐在界域缝隙之中。
而后,仙帝与魔尊破开了妖族禁地外围的禁制,露出了阵眼之中的生息之火和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