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迟抛开烦心事, 先不想了。
他扫了陛阶前的两列队伍一眼, 缓步来到自己的位置上, 站定。
他前面站的是萧逸。
萧逸回过头来“三弟今儿怎么这般晚”望一眼萧迟脸色, “三弟脸色有些不好, 可是身体不适”
一样的温缓和润,面上带上几分关切。
萧迟淡淡道“并无, 劳二哥记挂了。”
“无事就好。”
萧逸笑了笑, 他没再多说,因为宣政殿的大门已徐徐打开, 众臣工肃立,他也回过身去了。
“入殿”
一声尖利的宦官传唱, 诸勋贵文武鱼贯入殿,静鞭响,皇帝驾到, 照样山呼万岁被叫起。
今日的朝会和前几日也没什么区别,唯一值得说说的,官职擢升填补已进入尾声,结果基本都吵出来了, 只剩下零星几个争议大的或者外官大吏。
譬如, 窦广。
鄣州属于河南道监察范围, 出了这种事,窦广有连坐责任。但他在辅助萧迟查清实情中有出色表现,兼多年来刚正清廉,属于有功有过。
窦广已连了两任的河南道监察使, 也是到了该挪动的时候,怎么挪吏部拟有二个方向。
一,小升半级,擢为正三品的光禄寺卿,调任回京。
二,江南道监察使黄允年愈七旬,上月刚上的告老折子,皇帝允了,正在物色接任人选,可将他平调过去。
对于窦广其人,朝中上下包括皇帝都普遍认为他功能抵过,贬谪倒不必了,下一道训懈圣旨即可,故而吏部拟的都是略擢或平调。
御史张怀信出列“启奏陛下,臣以为,窦广为官刚廉,素有功勋,此次有协助宁王殿下查清鄣州案情,属功大于过,臣以为,当擢升回京”
这个张怀信,据他们这段时间的盘点观察,应属于萧逸麾下人手。
果然。
萧逸欲调窦广回京。
萧迟和段至诚对视了一眼,这个问题他们早已商议过,并已安排妥当。
张怀信话音未落,右佥都御史周淳立即出列,拱手“陛下,臣以为不妥”
“鄣州乃河南道监察范围,窦广身为河南道监察使,治下出了如此纰漏,乃其重大失职他全力协助查清不过本分之事谈何功劳臣以为,降半级平调已足矣”
“周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臣亦附议”
周淳话音刚落,立即七八个人出列附议。
“诶,周大人此言差矣”
“窦广有过,然鄣州大堤发现得早,未曾酿成祸患,大堤已重新拨款建筑,窦广年年考评俱优,岂可因一事全部抹杀”
“确实,岂有此理”
“陈大人这大堤确实未曾酿成祸患,可这筑堤款总是被侵吞了吧这还不是大过失”
“非也查抄朱党,其家财产业远胜筑堤款,这后者也已在其中,现已重新归于国库”
“笑话两者岂能一样”
瞬间,整个宣政殿犹如炸开的油锅,这些朝上重臣吵起架来,和菜市场也没什么区别,照样面红耳赤甚至有撸袖子的。
站在勋贵一列最前面的皇太子萧遇始终不言不语,涉及朱伯谦甚至有很难听的话,他也没动。
萧逸侧身,环视了一眼,微微蹙了蹙眉,显然这激烈争吵出乎了他的预料。
他察觉萧迟的视线,转过头来。
二人目光对上。
足足对视了几息。
萧迟勾了勾唇“二哥,你想窦广调回京城吗”
萧逸温和微笑不变,道“三弟何出此言此事当由父皇决断。”
还是那个和若春风的姿态,只是和往常相比,这次笑意不达眼底,那双潋滟凤目虽微微翘着,却瞳仁幽深,犹如一口深谭。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萧迟轻哼一声。
二人对视片刻,萧逸移开视线,转回身去。
殿内的争论也告一段落,皇帝叫停的,还真没预料过这事能吵起来,吵得人脑仁儿疼,他揉了揉眉心“行了,都给朕闭嘴”
他沉吟片刻“窦广功过相抵,拟旨,训斥其于失察鄣州之罪,再将其调任为江南道监察使,令其务必勤于王差,将功补过。”
“至于光禄寺卿,”皇帝翻了翻折子上的备擢人选,“由少卿庞庆擢任。”
“好了,退朝。”
“恭送陛下”
一捶定音,朝散百官退,萧逸转身,和萧迟又面对面。
他并未露出什么异色,瞥了萧迟一眼,笑了笑道“愚兄先行。”
“二哥请便。”
萧迟暗哼一声,看萧逸踏出殿门。
站在高高的白玉台基上,忠毅侯申元及世子申琼上前,声音有些急“殿下”
“好了。”
萧逸打断二人的话,目光扫过来,申元二人忙闭上嘴巴,萧逸抚了抚衣袖“回去吧。”
转身离开。
申元父子忙忙跟了上去。
下朝后,萧迟去了永城伯府。
解决了窦广,鄣州一事也彻底告一段落了,是时候对东宫发动攻击。
“千里之堤,尚且溃于蚁穴,东宫亦然。朱伯谦于太子而言,可不仅仅是股肱。”
还是智囊。
对付东宫的策略,一贯都并未改变,削其枝干,而后使其自乱阵脚,待太子慌乱中露出破绽,即可直击而上。
现在枝干已经削了,下一步,当大肆攻击致使东宫自乱阵脚,以达到乱中出错的结果。
如何攻击,这段之间一直都在商议之中。
作为段贵妃的娘家,永城伯府蛰伏归蛰伏,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很关注东宫的,因此,握住的把柄也不少。
往昔东宫强势时,其实这些都只算小事,但到了这等时候,即可用来大做文章。
此事一时彼一时也。
经过筛选,他们将挑中的事件按照轻重程度分了几个等级,分别安排下去。
安排妥当,又商议完毕,最后不免说起萧逸。
萧迟淡淡道“萧逸想必不会出全力。”
鄣州案完了,攻击东宫时机成熟,不需要约定,萧逸必然会默契出手。
一明一暗,一起头,必然会同时出手。
不管窦广如何,萧逸察觉没察觉自己暴露,他目前的目标也是东宫,这点上面,双方是一致的。
出手是会出手,但人家肯定不会掀底牌。
段至诚捋须“我们无需着急,到了必要时,他就会全力以赴。”
比如,到了给太子最后一击的时候。
现在己方在明,对方在暗,没办法,是得吃一些亏的。
“好了,天色不早了,且散了吧。”
不知不觉,已经一整天了,晚膳都吃过已经快亥时了,段至诚就催促大家赶紧回去休息,养精储锐,以待明日。
便散了。
萧迟车驾出了永城伯府,往宁王府回去。
马蹄声嘚嘚,有些急促,他吩咐,减速缓行。
一场秋雨一场寒,昨夜的雨下了以后,今日明显感觉都秋意。
很夜了,快宵禁了。
她想是已经睡了吧
萧迟特地打发了人回府,叫她不用等了。他会很夜归,甚至赶不上会在伯府留宿也未定。
他故意的。
不知怎么办
他还没想好,也不知该怎么和她相处
车轮辘辘,驰入宁王府内巷,在距离嘉禧堂最近处停下。
萧迟下车。
回头嘉禧堂,窗纱暗下来了,墙角和床廊一点留烛,她已经睡了。
他去稍间小书房宽衣梳洗,推开门进了内殿。
一阵融融暖香,驱走了秋夜的寒意。
他撩起床帐,坐在床沿。
弯弯柳叶眉,长翘的眼睫,她睡容恬静,侧颜柔美。
静静看了许久,他才吹了留烛,轻手轻脚上了床。
躺了下去,一整天用脑,才病愈,人很疲倦,只却没什么睡意。
好在睡前才喝了一碗汤药。
是裴月明特地嘱咐的。
他睁眼盯着帐顶,药效上来了,半晌,阖目,睡了过去。
日子就这么过着,貌似恢复正常,唯一的变化就是萧迟不怎么见人,两人多是通过留信交流。
但裴月明并没疑心。
因为最近真的很忙。
蓄力已久,对东宫的进攻正式拉开帷幕。
她和萧迟互换过去,知道他是有多忙的,日日商议随时调整强度,幕后操控进展,简直分身乏术。
不见人太正常了,他睡觉都没什么时间。
她也很忙,正全力配合着。
他扫了陛阶前的两列队伍一眼, 缓步来到自己的位置上, 站定。
他前面站的是萧逸。
萧逸回过头来“三弟今儿怎么这般晚”望一眼萧迟脸色, “三弟脸色有些不好, 可是身体不适”
一样的温缓和润,面上带上几分关切。
萧迟淡淡道“并无, 劳二哥记挂了。”
“无事就好。”
萧逸笑了笑, 他没再多说,因为宣政殿的大门已徐徐打开, 众臣工肃立,他也回过身去了。
“入殿”
一声尖利的宦官传唱, 诸勋贵文武鱼贯入殿,静鞭响,皇帝驾到, 照样山呼万岁被叫起。
今日的朝会和前几日也没什么区别,唯一值得说说的,官职擢升填补已进入尾声,结果基本都吵出来了, 只剩下零星几个争议大的或者外官大吏。
譬如, 窦广。
鄣州属于河南道监察范围, 出了这种事,窦广有连坐责任。但他在辅助萧迟查清实情中有出色表现,兼多年来刚正清廉,属于有功有过。
窦广已连了两任的河南道监察使, 也是到了该挪动的时候,怎么挪吏部拟有二个方向。
一,小升半级,擢为正三品的光禄寺卿,调任回京。
二,江南道监察使黄允年愈七旬,上月刚上的告老折子,皇帝允了,正在物色接任人选,可将他平调过去。
对于窦广其人,朝中上下包括皇帝都普遍认为他功能抵过,贬谪倒不必了,下一道训懈圣旨即可,故而吏部拟的都是略擢或平调。
御史张怀信出列“启奏陛下,臣以为,窦广为官刚廉,素有功勋,此次有协助宁王殿下查清鄣州案情,属功大于过,臣以为,当擢升回京”
这个张怀信,据他们这段时间的盘点观察,应属于萧逸麾下人手。
果然。
萧逸欲调窦广回京。
萧迟和段至诚对视了一眼,这个问题他们早已商议过,并已安排妥当。
张怀信话音未落,右佥都御史周淳立即出列,拱手“陛下,臣以为不妥”
“鄣州乃河南道监察范围,窦广身为河南道监察使,治下出了如此纰漏,乃其重大失职他全力协助查清不过本分之事谈何功劳臣以为,降半级平调已足矣”
“周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臣亦附议”
周淳话音刚落,立即七八个人出列附议。
“诶,周大人此言差矣”
“窦广有过,然鄣州大堤发现得早,未曾酿成祸患,大堤已重新拨款建筑,窦广年年考评俱优,岂可因一事全部抹杀”
“确实,岂有此理”
“陈大人这大堤确实未曾酿成祸患,可这筑堤款总是被侵吞了吧这还不是大过失”
“非也查抄朱党,其家财产业远胜筑堤款,这后者也已在其中,现已重新归于国库”
“笑话两者岂能一样”
瞬间,整个宣政殿犹如炸开的油锅,这些朝上重臣吵起架来,和菜市场也没什么区别,照样面红耳赤甚至有撸袖子的。
站在勋贵一列最前面的皇太子萧遇始终不言不语,涉及朱伯谦甚至有很难听的话,他也没动。
萧逸侧身,环视了一眼,微微蹙了蹙眉,显然这激烈争吵出乎了他的预料。
他察觉萧迟的视线,转过头来。
二人目光对上。
足足对视了几息。
萧迟勾了勾唇“二哥,你想窦广调回京城吗”
萧逸温和微笑不变,道“三弟何出此言此事当由父皇决断。”
还是那个和若春风的姿态,只是和往常相比,这次笑意不达眼底,那双潋滟凤目虽微微翘着,却瞳仁幽深,犹如一口深谭。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萧迟轻哼一声。
二人对视片刻,萧逸移开视线,转回身去。
殿内的争论也告一段落,皇帝叫停的,还真没预料过这事能吵起来,吵得人脑仁儿疼,他揉了揉眉心“行了,都给朕闭嘴”
他沉吟片刻“窦广功过相抵,拟旨,训斥其于失察鄣州之罪,再将其调任为江南道监察使,令其务必勤于王差,将功补过。”
“至于光禄寺卿,”皇帝翻了翻折子上的备擢人选,“由少卿庞庆擢任。”
“好了,退朝。”
“恭送陛下”
一捶定音,朝散百官退,萧逸转身,和萧迟又面对面。
他并未露出什么异色,瞥了萧迟一眼,笑了笑道“愚兄先行。”
“二哥请便。”
萧迟暗哼一声,看萧逸踏出殿门。
站在高高的白玉台基上,忠毅侯申元及世子申琼上前,声音有些急“殿下”
“好了。”
萧逸打断二人的话,目光扫过来,申元二人忙闭上嘴巴,萧逸抚了抚衣袖“回去吧。”
转身离开。
申元父子忙忙跟了上去。
下朝后,萧迟去了永城伯府。
解决了窦广,鄣州一事也彻底告一段落了,是时候对东宫发动攻击。
“千里之堤,尚且溃于蚁穴,东宫亦然。朱伯谦于太子而言,可不仅仅是股肱。”
还是智囊。
对付东宫的策略,一贯都并未改变,削其枝干,而后使其自乱阵脚,待太子慌乱中露出破绽,即可直击而上。
现在枝干已经削了,下一步,当大肆攻击致使东宫自乱阵脚,以达到乱中出错的结果。
如何攻击,这段之间一直都在商议之中。
作为段贵妃的娘家,永城伯府蛰伏归蛰伏,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很关注东宫的,因此,握住的把柄也不少。
往昔东宫强势时,其实这些都只算小事,但到了这等时候,即可用来大做文章。
此事一时彼一时也。
经过筛选,他们将挑中的事件按照轻重程度分了几个等级,分别安排下去。
安排妥当,又商议完毕,最后不免说起萧逸。
萧迟淡淡道“萧逸想必不会出全力。”
鄣州案完了,攻击东宫时机成熟,不需要约定,萧逸必然会默契出手。
一明一暗,一起头,必然会同时出手。
不管窦广如何,萧逸察觉没察觉自己暴露,他目前的目标也是东宫,这点上面,双方是一致的。
出手是会出手,但人家肯定不会掀底牌。
段至诚捋须“我们无需着急,到了必要时,他就会全力以赴。”
比如,到了给太子最后一击的时候。
现在己方在明,对方在暗,没办法,是得吃一些亏的。
“好了,天色不早了,且散了吧。”
不知不觉,已经一整天了,晚膳都吃过已经快亥时了,段至诚就催促大家赶紧回去休息,养精储锐,以待明日。
便散了。
萧迟车驾出了永城伯府,往宁王府回去。
马蹄声嘚嘚,有些急促,他吩咐,减速缓行。
一场秋雨一场寒,昨夜的雨下了以后,今日明显感觉都秋意。
很夜了,快宵禁了。
她想是已经睡了吧
萧迟特地打发了人回府,叫她不用等了。他会很夜归,甚至赶不上会在伯府留宿也未定。
他故意的。
不知怎么办
他还没想好,也不知该怎么和她相处
车轮辘辘,驰入宁王府内巷,在距离嘉禧堂最近处停下。
萧迟下车。
回头嘉禧堂,窗纱暗下来了,墙角和床廊一点留烛,她已经睡了。
他去稍间小书房宽衣梳洗,推开门进了内殿。
一阵融融暖香,驱走了秋夜的寒意。
他撩起床帐,坐在床沿。
弯弯柳叶眉,长翘的眼睫,她睡容恬静,侧颜柔美。
静静看了许久,他才吹了留烛,轻手轻脚上了床。
躺了下去,一整天用脑,才病愈,人很疲倦,只却没什么睡意。
好在睡前才喝了一碗汤药。
是裴月明特地嘱咐的。
他睁眼盯着帐顶,药效上来了,半晌,阖目,睡了过去。
日子就这么过着,貌似恢复正常,唯一的变化就是萧迟不怎么见人,两人多是通过留信交流。
但裴月明并没疑心。
因为最近真的很忙。
蓄力已久,对东宫的进攻正式拉开帷幕。
她和萧迟互换过去,知道他是有多忙的,日日商议随时调整强度,幕后操控进展,简直分身乏术。
不见人太正常了,他睡觉都没什么时间。
她也很忙,正全力配合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