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在歇斯底里嘶喊。
双目红得似要滴血, 犹如一头撞笼野兽般往前扑, 这一瞬的力道让邬常和侍卫都有些脱手, 不得不加大力度按住。
裴月明眉心皱得很紧, 杨氏这精神状态太不对劲, 她侧头问府医来了没有。
冯慎带着府医飞马赶至,天已入黑了。
“肝失条达, 胃肝火盛, 携痰上扰,致使神志逆乱, 心神失主,此乃狂症。”
医理裴月明听不大懂, 但能确定,杨氏是真有些精神问题了。据府医说,这是大悲大伤后受刺激过度所致, 至于属于间歇还是持续,尚需观察。
府医给杨氏施了针,杨氏这才渐渐安静下来。她晕厥过去,府医开了药方, 又给她处理一下脸上的伤口。
“你说, 这杨氏说的可是真的”
裴月明和萧迟回到前厅, 桃红捧了茶来,她有一下没一下刮着碗盖,皱眉问道。
萧迟蹙眉“不好说。”
杨氏说是朱伯谦示意杨睢去侵吞赈灾款,以及侵吞了去年下拨的筑堤款。前者不可考且已结案, 不必多提。至于所谓年下拨的筑堤款,那就是另一桩事。
去年萧迟初入朝,领的就是协助核算这筑堤款的差事。足足九百万两银子,分拨到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十几个州,筑堤去年就开始了,正密锣紧鼓进行当中。
耗大晋国库年收入的一半,皇帝极其重视,这不还刚和萧迟说打算遣人出京巡巡,重点就是这个。
这筑堤款,重要程度尤在赈灾钱粮之上。
现在杨氏说,朱伯谦往这上头伸了手
真的假的
如果是真的,那将会是击溃梁国公府的重要缺口。
但现在问题是,杨氏这精神状态,还有对朱伯谦和太子的深恶痛绝态度,真的没法不让人存疑。
可信程度大打折扣。
特地来告密欲拉着二人一起下地狱的可能性是有,但她自己的臆想或者愤恨之下使劲泼脏水也不无可能,谁能知道呢
两人讨论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先把出京巡查的差事争取过来再说。
“所谓贪腐筑堤款,必定是要从地方和大堤上下手的。”如果是真的,实地查察去寻找破绽是关键。
假的也无妨,出去走走,深入到地方去见识考察一番,了解地方民情官场生态,这是很好的一次历练,也是收拢地方人手的上佳机会。
反正争取没错。
裴月明问“咱们要给舅舅说一下吗”
说的是杨氏。
萧迟犹豫了一下。
什么杨氏非自焚太子伪造太子妃自杀之类的,实属皇家秘辛丑闻,知道太多没好处。但杨氏的出现,对他们一派算是一件重要的事,假如她吐露的朱伯谦之事属实,那将会对他们后续的战略部署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那就简单说说吧。”
最后,他这么说。
裴月明赞同。
商量完了,夜也深了,两人匆匆用过晚膳,就该休息了。
由于杨氏的打岔,城门早闭了,谁明天上值的话只能一早骑快马赶回去,今夜在庄子先歇下。
在这里要点赞一下王鉴的仔细,他特地嘱咐回府叫府医的人把萧迟铺盖帐子也收拾好一并带回来了。庄子正院就算萧迟常年不住,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细软一放就能睡了。
裴月明解了头发正在擦,笑道“你得赏赏王鉴。”
环视一下屋子,这院子建和布置的时候肯定考虑了萧迟的毛病,非常雷同的拔步床,蝠纹团花的杏黄帐子一挂,晃眼就像嘉禧堂一个模样。
萧迟含糊应了一声。
他在暗中观察裴月明的一举一动。
杨氏搞定了,先头那点子心事又浮上心头,他貌似在喝茶,实际时不时往这边瞄。
“你这是怎么了”
裴月明就很奇怪了,她第n次逮到他眼神往这边飘,怎么了,这两天都不大对劲的样子
“你是不是不舒服了”
她探手要探他额头,这是上次他反复发热后的习惯性动作。
萧迟急忙往后一仰。
这动作大的,裴月明诧了诧“怎么回事”又一惊一乍的。
“没什么,大概这两日嗅那桐漆味儿多了,头有点疼。”
那难怪。
“要不要喊府医”反正人在。
萧迟表示不用了,小事,睡一觉就好了。
那行吧。
“行,睡吧,明儿要是还疼再喊也不迟。”
裴月明打了哈欠,转身去睡了,一回头,见他还坐着不动,催促“赶紧睡啊,明天还得快马赶回城呢。”
“”
萧迟默默起身,跟了上来。
吹了灯,躺下去,萧迟翻了个身背对裴月明。
总感觉怪怪的。
不信归不信,但身边睡了个女孩子的事实陡然就清晰了起来。
从前没这个感觉的,实在他和裴月明关系太特殊太密切了。现在骤然意识到,她是个年轻的异性,妙龄的女孩子。
暗香浮动,淡淡的桃花气息,极熟悉之余又添了丝陌生,清浅绵长的呼吸声,她的存在又变得格外清晰了起来。
他浑身不自在,翻来又覆去,忍不住又把小文子拉出来在心里大骂了一顿,看来十板子都是轻的。
煎鱼似的直到半夜,才模模糊糊睡了过去。
这直接导致裴月明次日被王鉴喊醒的时候,眼皮子感觉黏着都睁不开。
她痛苦地爬起来,掀起被窝,坐了好一会才算勉强清醒过来。感受一下,还好,困是有点困,但头不疼了。
她告诉萧迟“好了,没事了,不用喊府医了。”
萧迟动了动,他被子蒙着头,仅露出一小块发顶,在被窝了含糊应了句,“那就好。”
行,那她上值去了。
时间很赶,裴月明没废话,连忙绕过萧迟下了床,匆匆梳洗,赶紧出门打马去了。
踏踏脚步声走远,萧迟爬起身,睡不好他有些烦躁,撩眼皮子盯了桃红一眼,“你过来。”
“”
桃红战战兢兢,怎么回事这位平时没这么早的啊,他一般都是蒙头睡到天亮的,这突然异常
双目红得似要滴血, 犹如一头撞笼野兽般往前扑, 这一瞬的力道让邬常和侍卫都有些脱手, 不得不加大力度按住。
裴月明眉心皱得很紧, 杨氏这精神状态太不对劲, 她侧头问府医来了没有。
冯慎带着府医飞马赶至,天已入黑了。
“肝失条达, 胃肝火盛, 携痰上扰,致使神志逆乱, 心神失主,此乃狂症。”
医理裴月明听不大懂, 但能确定,杨氏是真有些精神问题了。据府医说,这是大悲大伤后受刺激过度所致, 至于属于间歇还是持续,尚需观察。
府医给杨氏施了针,杨氏这才渐渐安静下来。她晕厥过去,府医开了药方, 又给她处理一下脸上的伤口。
“你说, 这杨氏说的可是真的”
裴月明和萧迟回到前厅, 桃红捧了茶来,她有一下没一下刮着碗盖,皱眉问道。
萧迟蹙眉“不好说。”
杨氏说是朱伯谦示意杨睢去侵吞赈灾款,以及侵吞了去年下拨的筑堤款。前者不可考且已结案, 不必多提。至于所谓年下拨的筑堤款,那就是另一桩事。
去年萧迟初入朝,领的就是协助核算这筑堤款的差事。足足九百万两银子,分拨到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十几个州,筑堤去年就开始了,正密锣紧鼓进行当中。
耗大晋国库年收入的一半,皇帝极其重视,这不还刚和萧迟说打算遣人出京巡巡,重点就是这个。
这筑堤款,重要程度尤在赈灾钱粮之上。
现在杨氏说,朱伯谦往这上头伸了手
真的假的
如果是真的,那将会是击溃梁国公府的重要缺口。
但现在问题是,杨氏这精神状态,还有对朱伯谦和太子的深恶痛绝态度,真的没法不让人存疑。
可信程度大打折扣。
特地来告密欲拉着二人一起下地狱的可能性是有,但她自己的臆想或者愤恨之下使劲泼脏水也不无可能,谁能知道呢
两人讨论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先把出京巡查的差事争取过来再说。
“所谓贪腐筑堤款,必定是要从地方和大堤上下手的。”如果是真的,实地查察去寻找破绽是关键。
假的也无妨,出去走走,深入到地方去见识考察一番,了解地方民情官场生态,这是很好的一次历练,也是收拢地方人手的上佳机会。
反正争取没错。
裴月明问“咱们要给舅舅说一下吗”
说的是杨氏。
萧迟犹豫了一下。
什么杨氏非自焚太子伪造太子妃自杀之类的,实属皇家秘辛丑闻,知道太多没好处。但杨氏的出现,对他们一派算是一件重要的事,假如她吐露的朱伯谦之事属实,那将会对他们后续的战略部署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那就简单说说吧。”
最后,他这么说。
裴月明赞同。
商量完了,夜也深了,两人匆匆用过晚膳,就该休息了。
由于杨氏的打岔,城门早闭了,谁明天上值的话只能一早骑快马赶回去,今夜在庄子先歇下。
在这里要点赞一下王鉴的仔细,他特地嘱咐回府叫府医的人把萧迟铺盖帐子也收拾好一并带回来了。庄子正院就算萧迟常年不住,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细软一放就能睡了。
裴月明解了头发正在擦,笑道“你得赏赏王鉴。”
环视一下屋子,这院子建和布置的时候肯定考虑了萧迟的毛病,非常雷同的拔步床,蝠纹团花的杏黄帐子一挂,晃眼就像嘉禧堂一个模样。
萧迟含糊应了一声。
他在暗中观察裴月明的一举一动。
杨氏搞定了,先头那点子心事又浮上心头,他貌似在喝茶,实际时不时往这边瞄。
“你这是怎么了”
裴月明就很奇怪了,她第n次逮到他眼神往这边飘,怎么了,这两天都不大对劲的样子
“你是不是不舒服了”
她探手要探他额头,这是上次他反复发热后的习惯性动作。
萧迟急忙往后一仰。
这动作大的,裴月明诧了诧“怎么回事”又一惊一乍的。
“没什么,大概这两日嗅那桐漆味儿多了,头有点疼。”
那难怪。
“要不要喊府医”反正人在。
萧迟表示不用了,小事,睡一觉就好了。
那行吧。
“行,睡吧,明儿要是还疼再喊也不迟。”
裴月明打了哈欠,转身去睡了,一回头,见他还坐着不动,催促“赶紧睡啊,明天还得快马赶回城呢。”
“”
萧迟默默起身,跟了上来。
吹了灯,躺下去,萧迟翻了个身背对裴月明。
总感觉怪怪的。
不信归不信,但身边睡了个女孩子的事实陡然就清晰了起来。
从前没这个感觉的,实在他和裴月明关系太特殊太密切了。现在骤然意识到,她是个年轻的异性,妙龄的女孩子。
暗香浮动,淡淡的桃花气息,极熟悉之余又添了丝陌生,清浅绵长的呼吸声,她的存在又变得格外清晰了起来。
他浑身不自在,翻来又覆去,忍不住又把小文子拉出来在心里大骂了一顿,看来十板子都是轻的。
煎鱼似的直到半夜,才模模糊糊睡了过去。
这直接导致裴月明次日被王鉴喊醒的时候,眼皮子感觉黏着都睁不开。
她痛苦地爬起来,掀起被窝,坐了好一会才算勉强清醒过来。感受一下,还好,困是有点困,但头不疼了。
她告诉萧迟“好了,没事了,不用喊府医了。”
萧迟动了动,他被子蒙着头,仅露出一小块发顶,在被窝了含糊应了句,“那就好。”
行,那她上值去了。
时间很赶,裴月明没废话,连忙绕过萧迟下了床,匆匆梳洗,赶紧出门打马去了。
踏踏脚步声走远,萧迟爬起身,睡不好他有些烦躁,撩眼皮子盯了桃红一眼,“你过来。”
“”
桃红战战兢兢,怎么回事这位平时没这么早的啊,他一般都是蒙头睡到天亮的,这突然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