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 段至诚会用这么决绝的方式请求萧迟的原谅。
外书房瞬间乱成一团。
王鉴赶紧打发人去叫府医, 又让小太监赶紧抬滑竿来。
萧迟和段志信合力, 将段至诚抬到滑竿上。
段至诚嘱咐完弟弟, 勉力侧过头“是舅舅对不起你, 你,你能不能原谅舅舅”
两行泪落下。
“别说话, 你会没事的”
萧迟一手按住染红的巾帕, 一边跟着滑竿快步走着。
也不敢抬远,就安置在外书房里间, 满面鲜血触目惊心,也不敢抬了, 连人带担架放上去。
段至诚眼睑慢慢往下垂,要闭不闭。
萧迟捏紧他的手,喉结上下滚动, 他道“你好起来,你没事了我就原谅你”
“你听见了没”
段至诚眼睑动了动,努力睁大眼看他,露出一丝笑“好, 好”
他晕了过去。
所有人大惊失色“舅舅, 舅舅”
兵荒马乱。
小太监拉着府医没命飞奔, 来了也不敢多喘,赶紧打开药箱把金针取了出来。
金针刺穴,包扎止血,开方煎药, 一连串忙碌了小半夜,好在最后有惊无险。
段至诚伤不轻,但好在没触及要害,府医嘱咐只要好好养伤,能不留后患。
萧迟将段至诚留下养伤。
裴月明换过去时,去探望了一次。
“那日惊险,可吓坏了咱家。”
王鉴心有余悸拍拍胸口“府医说了,能不挪动最好,殿下就把段伯爷留在府里养伤,二爷每天下值都来探看,不过这会时辰未到,你过去看不见他。”
“哦。”
裴月明点点头表示明白,理了理衣领,出嘉乐堂往外书房行去。
离得远远,便见外书房门人出人入,背着药箱的医僮和府医,或捧茶盘或捧药碗的小太监进出,见裴月明至,纷纷伏身见礼。
“起罢。”
裴月明问府医“伯爷伤势如何”
府医忙一揖,禀“段伯爷伤势愈见好,长则旬余短则十日,必能痊愈。”
“很好,赏。”
裴月明露出一个满意的表情,赏了府医,而后撩袍进门。
段至诚仍在萧迟外书房的里间,没有挪动过。小太监打起门帘,她微微低头进去,一抬眼,见段至诚正撑着坐起身。
她快走几步上前,将他按住“舅舅起来作甚”
说话间打量两眼,她这还是第一次见。
这段至诚五官生得和段贵妃很像,不是一模一样那种像,他方脸,贵妃鹅蛋脸,他英气,贵妃柔美,但两人眉梢眼角五官轮廓处处都有影子,血缘果然是很奇妙的东西。
段至诚额头缠了一圈白麻绷带,刚换的,还簇新,脸色有些苍白,但精神头还好,见萧迟露出笑意,也没说什么起身尊卑之类的见外话,只道“无大碍了,府医说起身坐坐无妨的。”
“那就好。”
裴月明按王鉴暗示的态度说着话,段至诚握着她的手,触感陌生挺不习惯的,但还好,人家握的是萧迟不是她。
裴月明不知道萧迟在时具体怎么相处的,反正她看段至诚神色缓和态度亲近自然,就是久别重逢思念已久的亲人重聚。
二人说了一阵话,段至诚忽想起一事“舅舅在书房里头,终究是不大方便,如今既好了,不如挪到配殿去”
裴月明窥了王鉴一眼,王鉴微不可察摇了摇头,她心里有数,笑说“这有什么不方便的”
“新差事还没下来,如今我不过熟悉一下户部情况和旧事罢了,舅舅在,我有不明还能问问。”
“舅舅且放心养伤就是。”
段至诚有些为难,但更多是欣然,听裴月明说到最后,他赞同点头“舅舅早年也在户部待过,这朝中事务是一理通百理用,你有不明的问舅舅就是,舅舅正好也给你说说。”
“好”
裴月明应了“只这些事日后慢慢说不迟,如今舅舅先仔细养伤。”
她动手,王鉴忙上前帮忙,两人扶着段至诚躺下,王鉴笑“殿下说的是,伤得静养,伯爷快快歇下。”
这次探视便告一段落了。
裴月明心里也有了数。
出内室,在紫檀大书案后坐下,她侧头望了内室的湖蓝缠枝门帘一眼。
萧迟和永城伯府终于成功汇合了。
裴月明和萧迟再碰面,是在三日后。
这时段至诚已回伯府去了。
他已能下地走动,除了得注意伤口护理等待脱痂以外,一切生活已经可以如常。萧迟留他,他当然高兴,但作为从一品平章政事他公事缠身也不可能连续休假半月,这几天已是极限了。
萧迟昨日亲自把人送回。
然后翌日,裴月明才登车来宁王府,两人碰头交流一下信息。
最大的信息,当然就是和永城伯府段氏的汇合了。
“如今,我们已经和永城伯府交往如故了。”
午后斜阳,蔷薇花和忍冬藤攀上斑竹搭成的凉架子上,密密交缠盛开大朵大朵的嫣粉瓣花,阳光从藤叶的缝隙中滤下,星星点点,夏末的午后干爽又畅然。
萧迟的声音有一种说不出的轻快“昨日我送大舅舅回了伯府,还探望的病卧的老太太。”
裴月明有些忍不住,用手肘拐了拐他“你真不生气啦”
一点都不生气了
萧迟白了她一眼,把她的手肘推回去,戳什么戳劲儿还不小,戳人挺疼的,还是不是个姑娘家了
不过他也没真介意,很高兴和裴月明分享了他的心情。
“永城伯府就在城西,不远,距离府里也就半个时辰,骑马更快些。府里井然有序,古朴而大气”
永城伯府是累世高门,早已沉淀到骨子里去了,朱门黑瓦中大气浑然天成,一砖一瓦威严自在其中,古朴不简,高雅不俗,家人来往井然,进出规矩有度。
百年望族气度不彰自显。
说完了段家的所见所闻,萧迟又说起段家老太君。
“我和母妃的肖像老太太还留着,很多年了,是我周岁宴前父皇命人绘的,当时画了两张。”
一张宫里留着,一张贵妃赐给老太君。
就是出事前没多久画的,这幅画画完没多久,贵妃就出宫长居洛山了。
十七年了,画纸泛黄笔墨陈旧,能看出有常常被人打开观看并摩挲的痕迹,裱轴和一些地方都起毛了,但保存得依然非常好,不难看出拥有者的小心珍视。
萧迟举目远眺,湖面波光粼粼,他神色几分回忆“当初段家也不是不想,而是因为大舅舅他”
他说“算了,大舅舅也有他的难处,他也起了誓。”
段至诚伤后初醒,就对他起了誓,段家日后和宁王府一体同心,祸福与共,绝不会二言离弃。
萧迟决定原谅他了。
他想起了昨日被段老太太搂在怀里痛哭时的情景,其实他很少类似经验,除了旧年太后祖母还在时,就没了。明明是个陌生老妇,他却抑制不住心潮涌动。
“老太太很慈祥,府医说她是心病,已大好了,但她说怕给我过了病气,坚持让我过几日再来。”
“拗不过她,我只好答应啦。”
午后斜阳,裴月明靠坐在藤编的摇椅上,摇椅咯吱轻晃,她在一边安静听他说着。
萧迟摇头叹了口气,一幅拿对方没办法的无奈模样,但他唇角是上翘的,一双眸子亮晶晶。
能看得出来,他很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在这个夏末午后的小小藤花架下,仿佛要溢出来似的。
这是萧迟啊,是那个旁人坑他一下他想方设法都要坑回来,眦睚必报的萧迟。
之前她硬着头皮劝他段家或许有苦衷,让他好歹见见听听是,心里其实是很七上八下的。
她明白得很,段家就是观望,就是评估,就是要确定萧迟并非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以后,才肯靠拢过来。
不存在第二种可能。
他心思敏锐,又执着较真得很,她当时真很担心段家这个疙瘩消不下
外书房瞬间乱成一团。
王鉴赶紧打发人去叫府医, 又让小太监赶紧抬滑竿来。
萧迟和段志信合力, 将段至诚抬到滑竿上。
段至诚嘱咐完弟弟, 勉力侧过头“是舅舅对不起你, 你,你能不能原谅舅舅”
两行泪落下。
“别说话, 你会没事的”
萧迟一手按住染红的巾帕, 一边跟着滑竿快步走着。
也不敢抬远,就安置在外书房里间, 满面鲜血触目惊心,也不敢抬了, 连人带担架放上去。
段至诚眼睑慢慢往下垂,要闭不闭。
萧迟捏紧他的手,喉结上下滚动, 他道“你好起来,你没事了我就原谅你”
“你听见了没”
段至诚眼睑动了动,努力睁大眼看他,露出一丝笑“好, 好”
他晕了过去。
所有人大惊失色“舅舅, 舅舅”
兵荒马乱。
小太监拉着府医没命飞奔, 来了也不敢多喘,赶紧打开药箱把金针取了出来。
金针刺穴,包扎止血,开方煎药, 一连串忙碌了小半夜,好在最后有惊无险。
段至诚伤不轻,但好在没触及要害,府医嘱咐只要好好养伤,能不留后患。
萧迟将段至诚留下养伤。
裴月明换过去时,去探望了一次。
“那日惊险,可吓坏了咱家。”
王鉴心有余悸拍拍胸口“府医说了,能不挪动最好,殿下就把段伯爷留在府里养伤,二爷每天下值都来探看,不过这会时辰未到,你过去看不见他。”
“哦。”
裴月明点点头表示明白,理了理衣领,出嘉乐堂往外书房行去。
离得远远,便见外书房门人出人入,背着药箱的医僮和府医,或捧茶盘或捧药碗的小太监进出,见裴月明至,纷纷伏身见礼。
“起罢。”
裴月明问府医“伯爷伤势如何”
府医忙一揖,禀“段伯爷伤势愈见好,长则旬余短则十日,必能痊愈。”
“很好,赏。”
裴月明露出一个满意的表情,赏了府医,而后撩袍进门。
段至诚仍在萧迟外书房的里间,没有挪动过。小太监打起门帘,她微微低头进去,一抬眼,见段至诚正撑着坐起身。
她快走几步上前,将他按住“舅舅起来作甚”
说话间打量两眼,她这还是第一次见。
这段至诚五官生得和段贵妃很像,不是一模一样那种像,他方脸,贵妃鹅蛋脸,他英气,贵妃柔美,但两人眉梢眼角五官轮廓处处都有影子,血缘果然是很奇妙的东西。
段至诚额头缠了一圈白麻绷带,刚换的,还簇新,脸色有些苍白,但精神头还好,见萧迟露出笑意,也没说什么起身尊卑之类的见外话,只道“无大碍了,府医说起身坐坐无妨的。”
“那就好。”
裴月明按王鉴暗示的态度说着话,段至诚握着她的手,触感陌生挺不习惯的,但还好,人家握的是萧迟不是她。
裴月明不知道萧迟在时具体怎么相处的,反正她看段至诚神色缓和态度亲近自然,就是久别重逢思念已久的亲人重聚。
二人说了一阵话,段至诚忽想起一事“舅舅在书房里头,终究是不大方便,如今既好了,不如挪到配殿去”
裴月明窥了王鉴一眼,王鉴微不可察摇了摇头,她心里有数,笑说“这有什么不方便的”
“新差事还没下来,如今我不过熟悉一下户部情况和旧事罢了,舅舅在,我有不明还能问问。”
“舅舅且放心养伤就是。”
段至诚有些为难,但更多是欣然,听裴月明说到最后,他赞同点头“舅舅早年也在户部待过,这朝中事务是一理通百理用,你有不明的问舅舅就是,舅舅正好也给你说说。”
“好”
裴月明应了“只这些事日后慢慢说不迟,如今舅舅先仔细养伤。”
她动手,王鉴忙上前帮忙,两人扶着段至诚躺下,王鉴笑“殿下说的是,伤得静养,伯爷快快歇下。”
这次探视便告一段落了。
裴月明心里也有了数。
出内室,在紫檀大书案后坐下,她侧头望了内室的湖蓝缠枝门帘一眼。
萧迟和永城伯府终于成功汇合了。
裴月明和萧迟再碰面,是在三日后。
这时段至诚已回伯府去了。
他已能下地走动,除了得注意伤口护理等待脱痂以外,一切生活已经可以如常。萧迟留他,他当然高兴,但作为从一品平章政事他公事缠身也不可能连续休假半月,这几天已是极限了。
萧迟昨日亲自把人送回。
然后翌日,裴月明才登车来宁王府,两人碰头交流一下信息。
最大的信息,当然就是和永城伯府段氏的汇合了。
“如今,我们已经和永城伯府交往如故了。”
午后斜阳,蔷薇花和忍冬藤攀上斑竹搭成的凉架子上,密密交缠盛开大朵大朵的嫣粉瓣花,阳光从藤叶的缝隙中滤下,星星点点,夏末的午后干爽又畅然。
萧迟的声音有一种说不出的轻快“昨日我送大舅舅回了伯府,还探望的病卧的老太太。”
裴月明有些忍不住,用手肘拐了拐他“你真不生气啦”
一点都不生气了
萧迟白了她一眼,把她的手肘推回去,戳什么戳劲儿还不小,戳人挺疼的,还是不是个姑娘家了
不过他也没真介意,很高兴和裴月明分享了他的心情。
“永城伯府就在城西,不远,距离府里也就半个时辰,骑马更快些。府里井然有序,古朴而大气”
永城伯府是累世高门,早已沉淀到骨子里去了,朱门黑瓦中大气浑然天成,一砖一瓦威严自在其中,古朴不简,高雅不俗,家人来往井然,进出规矩有度。
百年望族气度不彰自显。
说完了段家的所见所闻,萧迟又说起段家老太君。
“我和母妃的肖像老太太还留着,很多年了,是我周岁宴前父皇命人绘的,当时画了两张。”
一张宫里留着,一张贵妃赐给老太君。
就是出事前没多久画的,这幅画画完没多久,贵妃就出宫长居洛山了。
十七年了,画纸泛黄笔墨陈旧,能看出有常常被人打开观看并摩挲的痕迹,裱轴和一些地方都起毛了,但保存得依然非常好,不难看出拥有者的小心珍视。
萧迟举目远眺,湖面波光粼粼,他神色几分回忆“当初段家也不是不想,而是因为大舅舅他”
他说“算了,大舅舅也有他的难处,他也起了誓。”
段至诚伤后初醒,就对他起了誓,段家日后和宁王府一体同心,祸福与共,绝不会二言离弃。
萧迟决定原谅他了。
他想起了昨日被段老太太搂在怀里痛哭时的情景,其实他很少类似经验,除了旧年太后祖母还在时,就没了。明明是个陌生老妇,他却抑制不住心潮涌动。
“老太太很慈祥,府医说她是心病,已大好了,但她说怕给我过了病气,坚持让我过几日再来。”
“拗不过她,我只好答应啦。”
午后斜阳,裴月明靠坐在藤编的摇椅上,摇椅咯吱轻晃,她在一边安静听他说着。
萧迟摇头叹了口气,一幅拿对方没办法的无奈模样,但他唇角是上翘的,一双眸子亮晶晶。
能看得出来,他很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在这个夏末午后的小小藤花架下,仿佛要溢出来似的。
这是萧迟啊,是那个旁人坑他一下他想方设法都要坑回来,眦睚必报的萧迟。
之前她硬着头皮劝他段家或许有苦衷,让他好歹见见听听是,心里其实是很七上八下的。
她明白得很,段家就是观望,就是评估,就是要确定萧迟并非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以后,才肯靠拢过来。
不存在第二种可能。
他心思敏锐,又执着较真得很,她当时真很担心段家这个疙瘩消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