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自习。
于是一起复习逐渐变成他们在星期天的惯例早上段净夕先去图书馆,陆慎析跟同学打完篮球就到自习室找她。
跟第一次的唯一区别就是,他变成了早上来。
中午陆慎析要回家吃饭,段净夕有时会回家,偶尔也去附近商场的快餐店解决午饭。
跟第一次相同的一点是,自习结束后他们不一起回家,段净夕每次都是自行走路回去尽管小学那时有过一次例外,但是不足以让她打破现在的原则。
而且她潜意识里觉得如果接受陆慎析送自己回家,会影响她刚得出的结论。
有一次中午他刚从家里过来,自习室里人少,段净夕跟他一起看物理卷子上的一道计算题。
夏日的脚步悄然而至,天气日渐炎热,他身上穿的是校服那件白衬衫,段净夕一侧头就看到蔵在他衣领内的黑色细绳,忍不住把心底的疑问说了出来“你以前也有戴这块玉吗”
因为知道自己并没对他产生进一步的感情,她的态度十分坦荡。
陆慎析顺着她的目光低头看向自己颈前的吊坠,“没有。”
段净夕又朝他颈间投去一瞥,“上面是不是刻了字”
他说“我摘下来给你看吧。”
说着解下玉牌,放到她手上。
这个举动有点出乎段净夕意料这是他随身佩戴的东西,她潜意识里觉得这应该属于很私人的物品,没想到他并不在意。
上一秒还在他脖子上戴着的东西,这一刻正静静地躺在她的手上。
她攥住吊坠,玉牌为白玉质地,如凝脂般晶莹洁白,摸上去十分细腻光滑,手感温润。
玉牌长约35厘米、宽25厘米,牌头雕刻着精致的祥云造型,底下两个角作了磨圆处理。玉牌正面以楷体垂直居中镌刻着“平安”两个字,背面竖着刻了一行生辰八字,底下配以阿拉伯数字的出生年月。
段净夕转头问他“你8月份出生的”
“对。”
“这块玉牌你一直戴着吗”印象中小学那时好像没见过他戴这块玉牌。
“没有。以前我除了手表不戴别的首饰,觉得戴这种东西不光累赘而且麻烦。去年我妈找了出来我才开始戴的。我妈说可以保平安,所以就戴着,平时连洗澡也不摘下来。”
段净夕听到他说项链是妈妈让他戴才戴时脑海瞬间浮现了“孝顺”两个字,等听到他的下一句“平时连洗澡也不摘下来”时心思不由微微偏移只因为她想到,这一刻他不是取下来了么
玉牌已经在被他取下来有一会了,却仿佛还残留着一点他的余温,沿着手掌的神经缓缓传到心脏。
段净夕又看了一会玉牌才还给他“看完了,谢谢。”
然后看着他把玉牌重新戴上。
他相貌英俊,轮廓的线条很硬朗,颈间的白玉吊坠在一定程度上柔和了五官的线条,使得他看上去更为斯文俊逸。而由于链子是黑色的,他给人的感觉又不至于显得过分柔和以至于弱化了阳刚的气息。
段净夕在心里默默重温了一遍他刚才的话,忽地想起五年级参加奥数培训的情景有一天她在早餐店里碰巧遇到他,他们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她问他有没有带雨伞,他说“没有”时给她的感觉就跟现在一样。
她还没完全了解他的性格,但是跟他相处时,一点一点地把他跟以前的记忆串起来。
这天下午第二节是体育课,下课后段净夕沿着小径走回教学楼,半路遇到了班主任,于是师生两人同行。
“段净夕,最近复习得怎么样”班主任像聊家常一样亲切地问。
上周青平中学跟区里几所重点中学进行了联考,段净夕以四分的绝对优势位列几所学校的学生总分之首,这样的成绩让年级几位老师倍感欣喜。
青平中学建校十几年了,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学生的中考成绩能排进全市前十名。而今年,所有老师都在段净夕身上看到了希望。
“还可以。”段净夕跟班主任沿着小径缓缓而行。
“学习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班主任又问,脸上挂着亲和的笑容。
“暂时没有。”
班主任带了她一个多学期,也知道她在学习方面不太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这个学生身上有一种超越同龄人的冷静与淡定,属于那种让老师非常放心的学生。
当下爱才惜才般地拍拍她的肩膀,欣慰地说“这次的联考发挥得非常好。昨天校长跟我们开会的时候还说,说不定这届中考你真的可以进入全市前十名。”毕竟是自己带的学生,她也有几分骄傲。
“老师,我也觉得可以。”段净夕平静地回答。
班主任眉宇间尽是信心与鼓励“是啊,老师也觉得你肯定可以”
段净夕看着班主任,衷心地道谢“谢谢老师”
读书这么多年来,她遇到的老师无一不尽职。虽然有几任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她并不喜欢,但是对于老师的培养都是心怀感激的。
闲谈间师生两人已经步入教学楼。
班主任又问“你想考哪所高中”
这个问题段净夕读初一时就已经想过了“滨西一中。”
原因很简单首先,滨西一中是本市最好的高中;其次,它是一所寄宿学校。
滨西一中是滨西最好的高中,升学率每年都能排进全省前三名,报考这样的学校对青平中学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过独木桥还难,但是班主任知道,对自己这个学生而言,考上滨西一中就跟喝水一样轻松。
老师又拍了拍她的肩膀“老师知道你肯定能考上一中的。加油啊”
于是一起复习逐渐变成他们在星期天的惯例早上段净夕先去图书馆,陆慎析跟同学打完篮球就到自习室找她。
跟第一次的唯一区别就是,他变成了早上来。
中午陆慎析要回家吃饭,段净夕有时会回家,偶尔也去附近商场的快餐店解决午饭。
跟第一次相同的一点是,自习结束后他们不一起回家,段净夕每次都是自行走路回去尽管小学那时有过一次例外,但是不足以让她打破现在的原则。
而且她潜意识里觉得如果接受陆慎析送自己回家,会影响她刚得出的结论。
有一次中午他刚从家里过来,自习室里人少,段净夕跟他一起看物理卷子上的一道计算题。
夏日的脚步悄然而至,天气日渐炎热,他身上穿的是校服那件白衬衫,段净夕一侧头就看到蔵在他衣领内的黑色细绳,忍不住把心底的疑问说了出来“你以前也有戴这块玉吗”
因为知道自己并没对他产生进一步的感情,她的态度十分坦荡。
陆慎析顺着她的目光低头看向自己颈前的吊坠,“没有。”
段净夕又朝他颈间投去一瞥,“上面是不是刻了字”
他说“我摘下来给你看吧。”
说着解下玉牌,放到她手上。
这个举动有点出乎段净夕意料这是他随身佩戴的东西,她潜意识里觉得这应该属于很私人的物品,没想到他并不在意。
上一秒还在他脖子上戴着的东西,这一刻正静静地躺在她的手上。
她攥住吊坠,玉牌为白玉质地,如凝脂般晶莹洁白,摸上去十分细腻光滑,手感温润。
玉牌长约35厘米、宽25厘米,牌头雕刻着精致的祥云造型,底下两个角作了磨圆处理。玉牌正面以楷体垂直居中镌刻着“平安”两个字,背面竖着刻了一行生辰八字,底下配以阿拉伯数字的出生年月。
段净夕转头问他“你8月份出生的”
“对。”
“这块玉牌你一直戴着吗”印象中小学那时好像没见过他戴这块玉牌。
“没有。以前我除了手表不戴别的首饰,觉得戴这种东西不光累赘而且麻烦。去年我妈找了出来我才开始戴的。我妈说可以保平安,所以就戴着,平时连洗澡也不摘下来。”
段净夕听到他说项链是妈妈让他戴才戴时脑海瞬间浮现了“孝顺”两个字,等听到他的下一句“平时连洗澡也不摘下来”时心思不由微微偏移只因为她想到,这一刻他不是取下来了么
玉牌已经在被他取下来有一会了,却仿佛还残留着一点他的余温,沿着手掌的神经缓缓传到心脏。
段净夕又看了一会玉牌才还给他“看完了,谢谢。”
然后看着他把玉牌重新戴上。
他相貌英俊,轮廓的线条很硬朗,颈间的白玉吊坠在一定程度上柔和了五官的线条,使得他看上去更为斯文俊逸。而由于链子是黑色的,他给人的感觉又不至于显得过分柔和以至于弱化了阳刚的气息。
段净夕在心里默默重温了一遍他刚才的话,忽地想起五年级参加奥数培训的情景有一天她在早餐店里碰巧遇到他,他们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她问他有没有带雨伞,他说“没有”时给她的感觉就跟现在一样。
她还没完全了解他的性格,但是跟他相处时,一点一点地把他跟以前的记忆串起来。
这天下午第二节是体育课,下课后段净夕沿着小径走回教学楼,半路遇到了班主任,于是师生两人同行。
“段净夕,最近复习得怎么样”班主任像聊家常一样亲切地问。
上周青平中学跟区里几所重点中学进行了联考,段净夕以四分的绝对优势位列几所学校的学生总分之首,这样的成绩让年级几位老师倍感欣喜。
青平中学建校十几年了,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学生的中考成绩能排进全市前十名。而今年,所有老师都在段净夕身上看到了希望。
“还可以。”段净夕跟班主任沿着小径缓缓而行。
“学习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班主任又问,脸上挂着亲和的笑容。
“暂时没有。”
班主任带了她一个多学期,也知道她在学习方面不太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这个学生身上有一种超越同龄人的冷静与淡定,属于那种让老师非常放心的学生。
当下爱才惜才般地拍拍她的肩膀,欣慰地说“这次的联考发挥得非常好。昨天校长跟我们开会的时候还说,说不定这届中考你真的可以进入全市前十名。”毕竟是自己带的学生,她也有几分骄傲。
“老师,我也觉得可以。”段净夕平静地回答。
班主任眉宇间尽是信心与鼓励“是啊,老师也觉得你肯定可以”
段净夕看着班主任,衷心地道谢“谢谢老师”
读书这么多年来,她遇到的老师无一不尽职。虽然有几任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她并不喜欢,但是对于老师的培养都是心怀感激的。
闲谈间师生两人已经步入教学楼。
班主任又问“你想考哪所高中”
这个问题段净夕读初一时就已经想过了“滨西一中。”
原因很简单首先,滨西一中是本市最好的高中;其次,它是一所寄宿学校。
滨西一中是滨西最好的高中,升学率每年都能排进全省前三名,报考这样的学校对青平中学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过独木桥还难,但是班主任知道,对自己这个学生而言,考上滨西一中就跟喝水一样轻松。
老师又拍了拍她的肩膀“老师知道你肯定能考上一中的。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