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了一个全区小学生的英语话剧比赛,比赛日期定在十一月第一个星期六。
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比赛重任自然而然落到五年级的学生身上,学校把这次比赛的组织事宜交给了年级的两名英语老师负责。
上学期参加过演讲比赛的学生有三个入选。段净夕最初出演的是话剧的第一主角,其中有一幕要跟第二主角的男生手拉着手欢快地跳两下。她打从心底觉得这个剧情极度多余,无奈却无法修改剧本。
于是第一天的排练结束后,她单独对老师说自己有几句台词念不好担心会影响后面的排练。老师自然不会想到个中的真正原因,对她多番挽留和劝导,见她态度异常坚决,最后只能让原本出演第四主角的王楚怡跟她的角色对调。
调换角色后的好处太明显了不仅不用蹦两下,而且有很多幕戏站位的角度都是斜对着台下,不用对着观众第一主角大部分表演都面向观众。
段净夕觉得侧对着观众更有安全感,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谢幕。
话剧结束后,所有演员要站成一排手拉手向台下的观众鞠躬,每个演员根据最后一幕时所站的位置水平排成一行。
没调换角色之前,段净夕谢幕时左右两侧站的都是女生,调换角色后,谢幕时她的左手边是第一主角王楚怡,右手边则变成了陆慎析。
段净夕心里虽然明白在这种谢幕中跟男生拉一下手没什么,可是从小就不喜欢跟人有肢体接触的她还是无法安然面对这样的接触。
所以调换角色后第一次谢幕时,段净夕站在一排演员中,当右边的陆慎析伸出左手拉她的手时,即便她在心里作了很多思想准备还是不自在地僵住。
向台下鞠躬时,她觉得往日排练眨眼就过的两秒钟仿佛被无限拉长。演员之间隔着半个身子的空隙,她被动地弯腰,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右手上,可是即便如此右手仍是犹如机械般僵硬。
她身边的陆慎析似乎察觉到了,动作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握住她的手的那只手掌松了很多。再站直身子时,头顶耀眼的舞台灯光重新泻入眼帘,陆慎析已经放开了她的手。
从那以后,每次谢幕陆慎析都没有握她的手,只是虚虚地圈住她的手。
临比赛前两个星期,学生们周末也要回学校参加排练。
相比起呆在家里,在学校更让段净夕感到自在,所以她并不像其他几个女生那样排斥这种时间安排。为了打发时间,每次她都从家里带一本书去看。
这天下午的头两次排练十分顺利,老师特意多拨了十分钟给大家休息。段净夕跟几个女生闲聊了一会,就走到观众席上看小说。
当她从那本厚厚的基度山恩仇记中抬起头时,就看到陆慎析坐在礼堂靠过道的座位上,一只手肘撑在膝盖上,似乎在想什么事情。
礼堂的座椅都罩了暗红色的绒布,他的半张脸隐没在交错的光影中。正值秋末的午后,一束阳光从窗户射进来,将礼堂中飞舞的尘埃照得一清二楚,却照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段净夕从他周围的气场判断出,他有心事。可是她不知道这个男生会有什么心事。
一个男生在讲台那边喊了陆慎析的名字,陆慎析抬起头应了一句话,依旧坐在原位。
还是排练的休息时间,可是段净夕手上那本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基度山恩仇记对她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此时她更好奇的是这个男生在想什么。
在那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她一直望着陆慎析,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而陆慎析则像一个雕塑一样,自始至终维持着那个姿势不动。
在休息时间即将结束时,陆慎析终于抬起头,从座位上站起来的瞬间,他扫视了一眼四周,正好撞上段净夕的视线。
段净夕虽然知道自己只是出于好奇,但是心里也明白在这个年纪这样肆无忌惮地盯着一个男生看并不是一件好事,只好不自在地收回了目光。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这几天排练的情景,得出结论陆慎析这几天的心情都不太好他的沉默寡言和偶尔锁起的眉头就是最好的证据。
虽然平时排练段净夕只跟几个女生闲聊较多,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格,但是印象中之前能经常在他脸上看到笑容。
而不像现在这样沉默。
他成绩优异、能力出众,才转来这里一个学期就当上了班长,年级的几位老师和主任皆视他为人才,能够让这样的他烦恼的应该不是学校里的事。
段净夕的脑海中浮现那次出黑板报时柯艳秋说的话。
那天排练的最后,他们照旧要对台下的观众鞠躬谢幕。
段净夕没有等陆慎析来拉她的手。
所有演员在台上站成一排时,她主动伸出手握住了右侧的陆慎析的手。
男生的手掌带着一种暖意,不若想像中冰冷。
陆慎析先是一愣,接着从善如流,握住她的手向台下鞠躬。
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比赛重任自然而然落到五年级的学生身上,学校把这次比赛的组织事宜交给了年级的两名英语老师负责。
上学期参加过演讲比赛的学生有三个入选。段净夕最初出演的是话剧的第一主角,其中有一幕要跟第二主角的男生手拉着手欢快地跳两下。她打从心底觉得这个剧情极度多余,无奈却无法修改剧本。
于是第一天的排练结束后,她单独对老师说自己有几句台词念不好担心会影响后面的排练。老师自然不会想到个中的真正原因,对她多番挽留和劝导,见她态度异常坚决,最后只能让原本出演第四主角的王楚怡跟她的角色对调。
调换角色后的好处太明显了不仅不用蹦两下,而且有很多幕戏站位的角度都是斜对着台下,不用对着观众第一主角大部分表演都面向观众。
段净夕觉得侧对着观众更有安全感,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谢幕。
话剧结束后,所有演员要站成一排手拉手向台下的观众鞠躬,每个演员根据最后一幕时所站的位置水平排成一行。
没调换角色之前,段净夕谢幕时左右两侧站的都是女生,调换角色后,谢幕时她的左手边是第一主角王楚怡,右手边则变成了陆慎析。
段净夕心里虽然明白在这种谢幕中跟男生拉一下手没什么,可是从小就不喜欢跟人有肢体接触的她还是无法安然面对这样的接触。
所以调换角色后第一次谢幕时,段净夕站在一排演员中,当右边的陆慎析伸出左手拉她的手时,即便她在心里作了很多思想准备还是不自在地僵住。
向台下鞠躬时,她觉得往日排练眨眼就过的两秒钟仿佛被无限拉长。演员之间隔着半个身子的空隙,她被动地弯腰,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右手上,可是即便如此右手仍是犹如机械般僵硬。
她身边的陆慎析似乎察觉到了,动作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握住她的手的那只手掌松了很多。再站直身子时,头顶耀眼的舞台灯光重新泻入眼帘,陆慎析已经放开了她的手。
从那以后,每次谢幕陆慎析都没有握她的手,只是虚虚地圈住她的手。
临比赛前两个星期,学生们周末也要回学校参加排练。
相比起呆在家里,在学校更让段净夕感到自在,所以她并不像其他几个女生那样排斥这种时间安排。为了打发时间,每次她都从家里带一本书去看。
这天下午的头两次排练十分顺利,老师特意多拨了十分钟给大家休息。段净夕跟几个女生闲聊了一会,就走到观众席上看小说。
当她从那本厚厚的基度山恩仇记中抬起头时,就看到陆慎析坐在礼堂靠过道的座位上,一只手肘撑在膝盖上,似乎在想什么事情。
礼堂的座椅都罩了暗红色的绒布,他的半张脸隐没在交错的光影中。正值秋末的午后,一束阳光从窗户射进来,将礼堂中飞舞的尘埃照得一清二楚,却照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段净夕从他周围的气场判断出,他有心事。可是她不知道这个男生会有什么心事。
一个男生在讲台那边喊了陆慎析的名字,陆慎析抬起头应了一句话,依旧坐在原位。
还是排练的休息时间,可是段净夕手上那本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基度山恩仇记对她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此时她更好奇的是这个男生在想什么。
在那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她一直望着陆慎析,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而陆慎析则像一个雕塑一样,自始至终维持着那个姿势不动。
在休息时间即将结束时,陆慎析终于抬起头,从座位上站起来的瞬间,他扫视了一眼四周,正好撞上段净夕的视线。
段净夕虽然知道自己只是出于好奇,但是心里也明白在这个年纪这样肆无忌惮地盯着一个男生看并不是一件好事,只好不自在地收回了目光。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这几天排练的情景,得出结论陆慎析这几天的心情都不太好他的沉默寡言和偶尔锁起的眉头就是最好的证据。
虽然平时排练段净夕只跟几个女生闲聊较多,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格,但是印象中之前能经常在他脸上看到笑容。
而不像现在这样沉默。
他成绩优异、能力出众,才转来这里一个学期就当上了班长,年级的几位老师和主任皆视他为人才,能够让这样的他烦恼的应该不是学校里的事。
段净夕的脑海中浮现那次出黑板报时柯艳秋说的话。
那天排练的最后,他们照旧要对台下的观众鞠躬谢幕。
段净夕没有等陆慎析来拉她的手。
所有演员在台上站成一排时,她主动伸出手握住了右侧的陆慎析的手。
男生的手掌带着一种暖意,不若想像中冰冷。
陆慎析先是一愣,接着从善如流,握住她的手向台下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