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1/2)
燕医大研究所。
面对再次失败的实验, 宋池紧抿嘴唇,身旁的项目负责人姚庆匀教授也忍不住摇头叹息。
这已经是他们不知多少次失败了。
癌症的免疫疗法,这个课题并不少见, 国内国际有很多人都在尝试, 试图通过增强人类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的繁殖与扩散。
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免疫增强剂。
可现在项目遇到了阻碍,一个目前难以解决的障碍物横在大路上, 想跨都跨不过去。
队伍士气逐渐低迷。
宋池虽然是王荣谦的学生,但他对癌细胞相关课题一直很感兴趣, 辅修且自学了相关知识, 能够参与这个项目也是因为姚庆匀看重他。
然而现在,连续不断的失败让人暂时丧失斗志。
他双手搭在实验台上,闭上眼仔细梳理整个实验思路,却怎么也冲不破那个死胡同。
到底如何做,才能将现有免疫增强剂的效用提升到有效遏制癌细胞的程度呢
姚庆匀经历过的实验比他们多得多, 早已习惯这种挫败感, 见年轻人一个个垂头丧气,不由笑着调侃道“都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咱们总结总结经验, 肯定会突破难关的。”
宋池睁开眼, 转向姚庆匀方向, 等待前辈的教导。
谁知姚庆匀竟没提实验的事, 反而闲聊起来, 问宋池“小宋啊,前段时间你跟老王主持了一场临床试验,听说结果喜人哪”
宋池知道姚教授是在放松他们心情,配合着点点头,“嗯,临床试验数据的确惊人。”
按照时间,应该已经通过上市审批了吧。
宋池心里为肾病患者高兴,也很敬佩段书桐天才般的思路,居然真的研制出能够有效修复受损肾脏的药物。
想到这,他突然手指紧扣实验台,一道灵光闪过。
修复,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受损肾脏可以通过药物激活细胞繁殖能力,逐渐恢复肾脏功能。
而免疫增强剂,就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威力,也就是可以让正常细胞压制癌细胞。
这其中,可不可以有一定联系
段书桐的思路能否应用到这上面来呢
想到这里,宋池终于忍不住,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姚庆匀。
姚庆匀倒是听愣了,“你将当时的临床结果跟我详细说说。”
研究员们皆聚拢围听。
等宋池说完,众人静默数秒,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那药是治疗肾病的,跟咱们这项目能有关系吗”
姚庆匀摇摇头,“科研本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小宋刚才提到的,不失为一条新思路,但目前咱们并不知道这条思路具体应该怎么走。”
核心技术只有春秋堂团队清楚,甚至可以说,只有段书桐一个人知道。
宋池的话到底对姚庆匀产生了影响,下班后,他立刻联系了王荣谦。
听明来意,王荣谦沉思半晌,道“我对癌细胞的研究算是外行,我也没法给你准确的回答,只能说,你可以找这位年轻人聊一聊,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灵感。”
两人都认识大半辈子了,王荣谦这话看似平常,实则充满对那位年轻人的喜爱。
姚庆匀不禁笑骂“我都找小宋了解过了,年轻人确实厉害,你这讲话太藏着掖着了。”
王荣谦哈哈笑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姚庆匀没立刻给出答案,“我再想想。”
被人议论的正主,正打算进行下一步研发计划。
天气越发炎热,段书桐从食堂回到研发部,背上已经被汗湿了。
刚要去卫生间洗把冷水脸,就碰到了翟俊。
翟俊一脸高兴,春光满面道“段少,咱们的新药上市通过审批了,专利申请也通过了”
早在临床试验前,段书桐就已经让人准备好专利申请材料,申请药品配方专利。
现在上市审批和专利审批一起下来,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当然,新药上市,不代表就能卖得好,这其中还有不少弯弯绕绕,不过段书桐不管这些事,直接交给翟俊处理。
忽然收到宋池的微信。
宋池段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段书桐挑挑眉,以前都是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这还是宋池第一次用咨询的口吻。
他不是有一位顶尖的导师吗
想了想,回复你说。
宋池之前在我表妹张黎的生日会上,咱们聊过癌症的免疫疗法,现在我们的项目遇到了阻碍,但你新药里的一条思路给了我们启发,项目负责人姚庆匀教授想邀请你一起参与这个项目,不知你愿不愿意
这段话让段书桐极为惊讶,不是因为受到邀请,而是因为宋池他们能够这么快从新药里获得启发。
他没有多少功利的想法,科研团队们做的都是造福人类的事情,没什么好拒绝的。
不过他想带上韩令,毕竟两人磨合这么久,作为同伴,韩令还是相当合格的。
至于其他研究员,水平不足以参与这种项目,但可以留在春秋堂做一些其他研究。
于是回复我想带一位同伴,可以吗
宋池秒回当然可以
得到对方的
面对再次失败的实验, 宋池紧抿嘴唇,身旁的项目负责人姚庆匀教授也忍不住摇头叹息。
这已经是他们不知多少次失败了。
癌症的免疫疗法,这个课题并不少见, 国内国际有很多人都在尝试, 试图通过增强人类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的繁殖与扩散。
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免疫增强剂。
可现在项目遇到了阻碍,一个目前难以解决的障碍物横在大路上, 想跨都跨不过去。
队伍士气逐渐低迷。
宋池虽然是王荣谦的学生,但他对癌细胞相关课题一直很感兴趣, 辅修且自学了相关知识, 能够参与这个项目也是因为姚庆匀看重他。
然而现在,连续不断的失败让人暂时丧失斗志。
他双手搭在实验台上,闭上眼仔细梳理整个实验思路,却怎么也冲不破那个死胡同。
到底如何做,才能将现有免疫增强剂的效用提升到有效遏制癌细胞的程度呢
姚庆匀经历过的实验比他们多得多, 早已习惯这种挫败感, 见年轻人一个个垂头丧气,不由笑着调侃道“都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咱们总结总结经验, 肯定会突破难关的。”
宋池睁开眼, 转向姚庆匀方向, 等待前辈的教导。
谁知姚庆匀竟没提实验的事, 反而闲聊起来, 问宋池“小宋啊,前段时间你跟老王主持了一场临床试验,听说结果喜人哪”
宋池知道姚教授是在放松他们心情,配合着点点头,“嗯,临床试验数据的确惊人。”
按照时间,应该已经通过上市审批了吧。
宋池心里为肾病患者高兴,也很敬佩段书桐天才般的思路,居然真的研制出能够有效修复受损肾脏的药物。
想到这,他突然手指紧扣实验台,一道灵光闪过。
修复,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受损肾脏可以通过药物激活细胞繁殖能力,逐渐恢复肾脏功能。
而免疫增强剂,就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威力,也就是可以让正常细胞压制癌细胞。
这其中,可不可以有一定联系
段书桐的思路能否应用到这上面来呢
想到这里,宋池终于忍不住,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姚庆匀。
姚庆匀倒是听愣了,“你将当时的临床结果跟我详细说说。”
研究员们皆聚拢围听。
等宋池说完,众人静默数秒,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那药是治疗肾病的,跟咱们这项目能有关系吗”
姚庆匀摇摇头,“科研本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小宋刚才提到的,不失为一条新思路,但目前咱们并不知道这条思路具体应该怎么走。”
核心技术只有春秋堂团队清楚,甚至可以说,只有段书桐一个人知道。
宋池的话到底对姚庆匀产生了影响,下班后,他立刻联系了王荣谦。
听明来意,王荣谦沉思半晌,道“我对癌细胞的研究算是外行,我也没法给你准确的回答,只能说,你可以找这位年轻人聊一聊,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灵感。”
两人都认识大半辈子了,王荣谦这话看似平常,实则充满对那位年轻人的喜爱。
姚庆匀不禁笑骂“我都找小宋了解过了,年轻人确实厉害,你这讲话太藏着掖着了。”
王荣谦哈哈笑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姚庆匀没立刻给出答案,“我再想想。”
被人议论的正主,正打算进行下一步研发计划。
天气越发炎热,段书桐从食堂回到研发部,背上已经被汗湿了。
刚要去卫生间洗把冷水脸,就碰到了翟俊。
翟俊一脸高兴,春光满面道“段少,咱们的新药上市通过审批了,专利申请也通过了”
早在临床试验前,段书桐就已经让人准备好专利申请材料,申请药品配方专利。
现在上市审批和专利审批一起下来,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当然,新药上市,不代表就能卖得好,这其中还有不少弯弯绕绕,不过段书桐不管这些事,直接交给翟俊处理。
忽然收到宋池的微信。
宋池段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段书桐挑挑眉,以前都是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这还是宋池第一次用咨询的口吻。
他不是有一位顶尖的导师吗
想了想,回复你说。
宋池之前在我表妹张黎的生日会上,咱们聊过癌症的免疫疗法,现在我们的项目遇到了阻碍,但你新药里的一条思路给了我们启发,项目负责人姚庆匀教授想邀请你一起参与这个项目,不知你愿不愿意
这段话让段书桐极为惊讶,不是因为受到邀请,而是因为宋池他们能够这么快从新药里获得启发。
他没有多少功利的想法,科研团队们做的都是造福人类的事情,没什么好拒绝的。
不过他想带上韩令,毕竟两人磨合这么久,作为同伴,韩令还是相当合格的。
至于其他研究员,水平不足以参与这种项目,但可以留在春秋堂做一些其他研究。
于是回复我想带一位同伴,可以吗
宋池秒回当然可以
得到对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