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行礼,“给您请安。”

    站在门口台阶上,楠笙微微挑了下眉,心忖了句,好嗓音。

    宝钗行过礼,三春便凑了过去,围着宝钗叫姐姐。黛玉眼巴巴的看了一眼围着宝钗转的三春,又转头朝宝玉看去。见宝玉一双眼睛都不会眨了,狠狠的剜了宝玉一眼,黛玉便一边远远的打量宝钗,一边用手使劲的扭楠笙的衣摆

    小醋坛子,只许他们跟你玩,就不许跟别人玩了眼角抽抽的扫了一眼被黛玉拧出褶子的衣摆,伸手拉过黛玉的手握在手心里。

    小姑奶奶,您可别再拧了,再拧这衣服就没法见人了。

    黛玉心里一方向高兴又来了个姐姐家常一道玩笑,一边对这个一来就将三春和宝玉吸引走姐姐生了几分醋意。不过这些都是小女儿的小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当宝玉快要走到宝钗跟前儿,又转身回来牵黛玉一起过去时,黛玉那点小不满瞬间抛到了脑后。高高兴兴的和宝玉牵着手跑去围观宝钗了。

    楠笙看了一眼被黛玉松开的手,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还说人宝玉有了姐姐忘了妹妹,你也不瞧瞧你自己个儿。

    唉

    张爱玲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其实于普通人来说,前两者都不算什么,只有红楼未完是人生百年的一种遗憾。

    年少时初读红楼,世人最喜欢也最向往的便是宝黛间最初粹的感情。

    那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窦初开,两情相悦的感情,谁又能不羡慕

    然而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希望宝黛能够在一起的心思也彻底被现实磨没了。

    来这里之前楠笙跟很多现代人一样,都觉得宝玉太弱。他护不了黛玉,也配不上黛玉。可人生就是一条通向终点的路,沿路的风景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吗强势干预宝黛这段年少真情就真的是为了彼此好吗

    宝玉就真的没有长成男子汉的那一天吗

    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也只有一次年少可以挥霍轻狂,所以她又凭什么以我是为你好的理由就强行分开宝黛二人

    就算注定最后不能在一起,难道连回忆也不给这二人留下

    如果让黛玉自己选,她是想要人生拥有这样一段经历还是想要那种远离宝玉,远嫁他人过着相敬如冰,相夫教子,打理后院妾室庶子的传统人生

    就算有一天仍要如此生活,难道她就不想人生多留一些青涩的甜密回忆

    楠笙是真的很矛盾,所以哪怕心里时常暗戳戳的不希望宝黛凑到一起,到底也只能暗戳戳的想想了。

    再换个方向,她要离开这个时空回到现代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以现在的进展,怕是没个十年也绝对达不到要求。若事情不顺利,怕是需要的时间更多。

    所以她至少还能护住黛玉十年,因此这种事情过几年等宝黛都开窍的时候再说也不晚吧。

    “这是楠丫头,是我那女婿的外甥女,和林丫头一起养在我这儿。”少时众人入室落座,贾母突然指着站在李纨身边的楠笙对薛家母女介绍道。

    楠笙之前在院子里就没往前凑,因此也没给身为长辈的薛姨妈行礼。此时贾母这么一指,楠笙只得站出来对着薛姨妈行了一个晚辈礼,随后又笑着走到已经站起来的宝钗跟前,彼此行了一个姐妹间惯用的礼,这才顺着贾母意走到黛玉下首坐了。

    “多年不见,老太太瞧着还是那么硬朗”

    丫头们上了茶,一群中老年妇女们就开始了话家常步骤。而姑娘们这边,不用探春引言,自有宝玉上前暖场。

    宝玉与初见的姑娘寒喧,一问诗书,二问字,再来就是问玉了。这套路去年楠笙和黛玉都经历过,如今看宝玉出战,宝钗迎敌,黛玉一旁补漏,楠笙垂眸浅笑,竟生出几分惬意来。

    “宝姐姐可曾读过书”

    “先时读过几年,大些便丢开手去,日间多习以针黹女红。”

    “你这话问的好没道理,宝姐姐若不曾读书识字,做甚进京来。糊涂,糊涂”人皇家贵女才不会选睁眼瞎当伴读陪侍呢。

    “是极,是极。”黛玉一提醒,宝玉也想到了宝钗进京都的目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拍了拍自己的头,又转而追问宝钗是否有字。

章节目录

红楼之朋友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外乡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外乡人并收藏红楼之朋友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