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要安寝了才给黛玉收拾床榻的事,贾母就没办法心平气和了。

    虽然只是件小事,但事不在大小,在对比呀。而且但凡摆在婆媳间,再小的事都不会小。

    最关键的是,这么大的事,你竟然没提前说一声,你眼里是不是已经将你婆婆当成死人了。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你不给我面子,我就将你面子当成鞋垫子。于是乎,在这种情绪的发酵下,薛家进府时王夫人要带着二房的人和大房的侄女一起去迎接贵客,贾母直接将人拦了下来,只叫王夫人姑侄自去。

    不去,不去,这天忽冷忽热,再冻坏了我们家的娃儿。

    其实吧,换位思考一下。王夫人苦熬那么多年,又正值亲妹妹阖家进京,想要显摆一下也是有的。再一个薛家有外男,梨香院在府东又有直通府外的角门,薛家住在那里也是极好的安排。

    可惜了,婆媳这种对立关系上的人,就很难做到换位思考这种超难度的事儿。

    “你这丫头看起来到是清减了不少,可是府里有人怠慢你了”黛玉坐在贾母一侧,被贾母和宝玉夹在中间,小儿女正凑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贾母也不以为意,一边笑着问楠笙一边还顺手拍了拍黛玉放在腿上的小白爪子,“你舅舅将你和玉儿托付给老婆子,若住的不顺心,或是丫头婆子不听使唤了,你只管跟老祖宗说,老祖宗给你做主。”

    “老太太这话让人惶恐极了,府里上上下下待我都是极好的。许是换了春装,不似冬日那般臃肿,这才看起来瘦了许多。”若非楠笙在现代的时候也曾有几年寄人离下的日子,此时也看不出贾母眼底的不以为意。所以这话问的太客套,楠笙回的也是丁点不走心“旧时我与表妹在南边,虽然时常听舅母提起京都冬日极寒,滴水成冰,却不曾亲自体会过。说起来不怕老太太笑我们人小见识少,我们姐妹长这么大,还是进京后才见识过什么是鹅毛大雪呢。诗里说”

    “楠姐姐,我记得你是云都人,云都那里也不下雪吗”探春一脸好奇的问楠笙,想要知道更多外面的事。

    “自是也有雪,只到底不及咱们这里。”转头看了一眼黛玉,“夏天还好过些,只冬日偶尔会比扬州冷一些。”

    从经纬度上看,云都和扬州差的不算太多。若让她选择,她其实更喜欢云都。可惜云都那里早就没了她的立锥之地

    说话间,只听外面有丫头传话进来,说是二太太已经携了姨太太和薛家的姐儿往荣庆堂这边来了。

    听到这话,一屋子的人都将视线转到居中而坐的贾母和听到这话立时站起来准备往外走的宝玉身上。

    贾母人老成精,既然已经敲打过了,自是不能再下王夫人和薛家的面子。于是面上摆出喜重逢的喜悦,伸手给鸳鸯让其扶着她巍巍颤颤往外走。

    只这副激动的样子,都是实力派的演技。

    贾母要出屋子,旁人也都跟着贾母走了出去。黛玉慢了一步,正好和自发走在众人之后的楠笙站在了一起。

    再也不帮他抄书了。

    黛玉挨着楠笙,看了一眼被老太太拉着还翘首张望的宝玉一眼,又看了一眼,心下微酸的对楠笙嘀咕了一句,“也不知道薛家的这位姐姐好不好相处。刚听外祖母说薛家姐姐这次进京是备选才人赞善。元大姐姐在宫里做女史,她又要进宫做贵女的陪侍,难道咱们女儿家生来都是侍候人的命”

    丫头们生来就要侍候主子,主子们长大的就要去侍候更高贵的主子。女子成亲后,上要侍候公婆,下要侍候夫君小姑,想到一天天忙得鞋不离地,脚不沾床的凤姐儿在旁人心里吃力不讨好的印象,黛玉在这一刻想了很多。

    “所以人们都盼着媳妇熬成婆,翻身农奴把歌唱。”左右看了看,楠笙又笑道,“这是希望也是动力。说不定武曌就是不想熬了,这才有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临世。要不,你也试试”

    这个时代钉在女人身上的规矩已经多到罄竹难书了,这也是楠笙哪怕在这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要回现代的原因。

    黛玉闻言斜了楠笙一眼,似是想到了什么,朝她笑得别有深意。

    你也就只能趁着现在瞎乐呵了。

章节目录

红楼之朋友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外乡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外乡人并收藏红楼之朋友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