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话本都是骗人的 (2/2)
用的啊
风很大,皇上您要先保重龙体的呀
“皇上皇上老奴查到了。”福公公腿脚麻利走路带风,满面喜色仿佛通传大战捷报一般登上高楼来“老奴查到了,皇上”
然后,就见主仆二人奔着没风的角落里,交流情报去了。
独独留下一个高大个儿一脸茫然立在原地听耳边北风呼啸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一定在继续站在风口吗
咦,有脚步声
在宫里住了一阵,近日里,云尘发觉自家这皇帝侄儿瞧自个儿的眼神是越发的透着不对劲,还这北风呼呼的晚上跑出来乘凉,说没背后在搞小动作,才怪
果不其然,主仆俩偷摸摸一块儿窝角落里,一瞧就不像是在说正经事。
“你们在说什么”
皇上怕是幻听了
福公公可能是耳背了。
赫连侍卫饭碗怕是要砸了。
古往今来,一朝天子一朝臣。
臣子一门家族的兴衰,往往不过是天子一念之间。
这一日朝堂之上,府上牌匾已摇摇欲坠十几载的江国公府终于迎来了一个了结,降爵,从二等国公府直接降为三等伯府,力度堪称开朝之最,仅次于削爵,理由也是耐人寻味得很无为不堪。
无为,即无作为,意思明确得很。
至于这不堪究竟是不堪爵位之重,还是门第品行不堪这就很令人深思了。
毕竟大伙都知道这江国公哦不,这江伯府是曾出过一位王妃,亦是当今宸王的生母。
话说这江氏尚在闺阁时可谓中规中矩,当年谁也没想到最后会是她做了安王妃,只是这王妃没当几年就闹了和离,扭头还急不可耐的改嫁了。
不过当年江国公府却并未因此受迁怒,当然,主要是因为当年安王的态度,至于这现如今嘛不好说,君心难测嘛。
散朝不久,降爵的消息很快传到江伯府,气得江老夫人砸了一屋子的瓷器,嘴里直骂着长女是个蠢物,江家长媳白氏柔柔弱弱的立在一旁冷眼瞧着,唇角一抹嘲讽转瞬即逝。
谁会想到前些日子这里才上演过母女重逢、母慈女孝的煽情戏码呢
那一切都是假的吗
不,是真的。
是真的可笑的。
他们太过低估那个孩子力量了,也太低估他身上流淌的血液了,长于君王侧、养于中宫手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外家拒之门外的无助孩子了。
有些仇怨,不是因为不记恨而不相报,而是根本不屑。
如今这一切来自那个孩子的警告,亦是皇权对江家的警告。
当年的江家无碍纯属的侥幸,若一再冒犯,覆灭不过君王一念之间。
“活该”作为唯一有资格继承江家爵位的孙辈,江大公子听闻府上被降爵却是拍手称快“娘,咱们是不是可以寻个宅子搬出去了”
白氏对着花镜,扶了扶头上的珠钗,道“你以为娘不想啊,天天对着那个老太婆,你娘我啊都憔悴了。”
“左右祖母从不把爹当儿子瞧,比待庶子还不如,咱守的哪门子孝道啊。”
“尽胡说”白氏冲屋里嬷嬷使了个眼色,嬷嬷得了使唤立即去了门外守着“你啊你整日的口没遮拦,瞧瞧如今家里的国公府牌匾撤了,看你以后打哪儿寻媳妇去。”
“哼,我才不会寻那种奔着门第爵位来的女子呢。”
“对了,娘问你,你表哥那个未婚妻到底什么来头”白氏虽平日里总仗着说身子骨弱躲着侍奉婆婆,也不大出门,可消息却还是灵“可别让老婆子她们给算计着了。”
“娘,您就安心养胎吧,她们那些手段也就够自个儿做做白日梦的。”
白氏抚了抚尚未显怀的小腹,美丽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安“不行,这怕只是个开始快,唤嬷嬷去请大夫,娘不舒服得很,哎哟”
在江家扮了近二十年的小白花,白氏虚弱柔弱的演技那是说来就来,从小耳濡目染的江大公子自然也是不差,一面瓜子继续悠哉悠哉的嗑,一面豁着嗓子嚷
“娘娘你怎么了嬷嬷,快去请大夫”
以上,来自某对戏精母子的稳定发挥。
当然这些和清安都没太大关系。
今日六扇门里,清安与往常一样,心无旁骛,沉迷办公,只想破案。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今日每隔那么一会儿,监牢里都会有人苦兮兮的来她跟前晃悠,原因是今天清安顺带把自个儿院里刚上任的崔嬷嬷的也给捎带来六扇门了。
不为别的,清安就总觉得不能轻易放过当年那个叛主的丫鬟,这不,再没有比崔嬷嬷更合适的人了不是么
当然,她只是安排崔嬷嬷探视犯人而已,至于犯人为什么会哭喊哀求痛不欲生她真的不知道,至于监牢从今早上起就因此被闹得不得安生反正没有打扰到正常办案不是
但是总有个人这么往她跟前晃,就真的打扰到她办公了,所以
还是去管一管
不,先出去办别的事。
交待了一声,清安起身就往马厩去。
“你要跟我去”清安回身看向沉默地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姑娘,小姑娘手里抱着剑,微微低着头,长长的刘海遮住了她的眼。
“嗯。”
“那好吧。”
两人离开六扇门不久后。
大堂里,一群人诧异看着从外回来的抱剑小姑娘。
“你不是跟清安姐出去了,怎么就回来了”
“手上是城东那家的炸麻花”
风很大,皇上您要先保重龙体的呀
“皇上皇上老奴查到了。”福公公腿脚麻利走路带风,满面喜色仿佛通传大战捷报一般登上高楼来“老奴查到了,皇上”
然后,就见主仆二人奔着没风的角落里,交流情报去了。
独独留下一个高大个儿一脸茫然立在原地听耳边北风呼啸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一定在继续站在风口吗
咦,有脚步声
在宫里住了一阵,近日里,云尘发觉自家这皇帝侄儿瞧自个儿的眼神是越发的透着不对劲,还这北风呼呼的晚上跑出来乘凉,说没背后在搞小动作,才怪
果不其然,主仆俩偷摸摸一块儿窝角落里,一瞧就不像是在说正经事。
“你们在说什么”
皇上怕是幻听了
福公公可能是耳背了。
赫连侍卫饭碗怕是要砸了。
古往今来,一朝天子一朝臣。
臣子一门家族的兴衰,往往不过是天子一念之间。
这一日朝堂之上,府上牌匾已摇摇欲坠十几载的江国公府终于迎来了一个了结,降爵,从二等国公府直接降为三等伯府,力度堪称开朝之最,仅次于削爵,理由也是耐人寻味得很无为不堪。
无为,即无作为,意思明确得很。
至于这不堪究竟是不堪爵位之重,还是门第品行不堪这就很令人深思了。
毕竟大伙都知道这江国公哦不,这江伯府是曾出过一位王妃,亦是当今宸王的生母。
话说这江氏尚在闺阁时可谓中规中矩,当年谁也没想到最后会是她做了安王妃,只是这王妃没当几年就闹了和离,扭头还急不可耐的改嫁了。
不过当年江国公府却并未因此受迁怒,当然,主要是因为当年安王的态度,至于这现如今嘛不好说,君心难测嘛。
散朝不久,降爵的消息很快传到江伯府,气得江老夫人砸了一屋子的瓷器,嘴里直骂着长女是个蠢物,江家长媳白氏柔柔弱弱的立在一旁冷眼瞧着,唇角一抹嘲讽转瞬即逝。
谁会想到前些日子这里才上演过母女重逢、母慈女孝的煽情戏码呢
那一切都是假的吗
不,是真的。
是真的可笑的。
他们太过低估那个孩子力量了,也太低估他身上流淌的血液了,长于君王侧、养于中宫手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外家拒之门外的无助孩子了。
有些仇怨,不是因为不记恨而不相报,而是根本不屑。
如今这一切来自那个孩子的警告,亦是皇权对江家的警告。
当年的江家无碍纯属的侥幸,若一再冒犯,覆灭不过君王一念之间。
“活该”作为唯一有资格继承江家爵位的孙辈,江大公子听闻府上被降爵却是拍手称快“娘,咱们是不是可以寻个宅子搬出去了”
白氏对着花镜,扶了扶头上的珠钗,道“你以为娘不想啊,天天对着那个老太婆,你娘我啊都憔悴了。”
“左右祖母从不把爹当儿子瞧,比待庶子还不如,咱守的哪门子孝道啊。”
“尽胡说”白氏冲屋里嬷嬷使了个眼色,嬷嬷得了使唤立即去了门外守着“你啊你整日的口没遮拦,瞧瞧如今家里的国公府牌匾撤了,看你以后打哪儿寻媳妇去。”
“哼,我才不会寻那种奔着门第爵位来的女子呢。”
“对了,娘问你,你表哥那个未婚妻到底什么来头”白氏虽平日里总仗着说身子骨弱躲着侍奉婆婆,也不大出门,可消息却还是灵“可别让老婆子她们给算计着了。”
“娘,您就安心养胎吧,她们那些手段也就够自个儿做做白日梦的。”
白氏抚了抚尚未显怀的小腹,美丽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安“不行,这怕只是个开始快,唤嬷嬷去请大夫,娘不舒服得很,哎哟”
在江家扮了近二十年的小白花,白氏虚弱柔弱的演技那是说来就来,从小耳濡目染的江大公子自然也是不差,一面瓜子继续悠哉悠哉的嗑,一面豁着嗓子嚷
“娘娘你怎么了嬷嬷,快去请大夫”
以上,来自某对戏精母子的稳定发挥。
当然这些和清安都没太大关系。
今日六扇门里,清安与往常一样,心无旁骛,沉迷办公,只想破案。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今日每隔那么一会儿,监牢里都会有人苦兮兮的来她跟前晃悠,原因是今天清安顺带把自个儿院里刚上任的崔嬷嬷的也给捎带来六扇门了。
不为别的,清安就总觉得不能轻易放过当年那个叛主的丫鬟,这不,再没有比崔嬷嬷更合适的人了不是么
当然,她只是安排崔嬷嬷探视犯人而已,至于犯人为什么会哭喊哀求痛不欲生她真的不知道,至于监牢从今早上起就因此被闹得不得安生反正没有打扰到正常办案不是
但是总有个人这么往她跟前晃,就真的打扰到她办公了,所以
还是去管一管
不,先出去办别的事。
交待了一声,清安起身就往马厩去。
“你要跟我去”清安回身看向沉默地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姑娘,小姑娘手里抱着剑,微微低着头,长长的刘海遮住了她的眼。
“嗯。”
“那好吧。”
两人离开六扇门不久后。
大堂里,一群人诧异看着从外回来的抱剑小姑娘。
“你不是跟清安姐出去了,怎么就回来了”
“手上是城东那家的炸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