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心上人比我阴险 (2/2)
这么些年蒋姨娘母女从余家兄妹那明抢的次数还少吗,蒋姨娘生的那小贱人欺负余妙音的次数还少吗,管过吗,当回事过吗,这次偏偏揪着她的事大做文章把六扇门的人给招来了,这不是要落她的脸面、要夺她的权根本就是想害死她
这御赐瓷瓶是她强拿的又如何,她是余家兄妹的亲舅母,现在又帮他们兄妹打理余家的产业,等余妙音及笄嫁给她儿子,到时甭管是不是御赐的物件还不早晚都是她大房的。
想到这些,罗氏底气顿时就足了,也不劝着清安了,反倒欢欢喜喜领着她往后院去,心里盘算着待会儿要怎么把蒋姨娘母女的威风事迹给捅出来。
她蒋姨娘不过一个贱妾,却总仗着受宠在他们前面端长辈架子不算还总妄想着夺她的权,她早受够了贱妾欺辱忠良之后呵呵,这罪名可不是她一个贱妾担得起的。
此时的罗氏似乎忘记了,这些年欺辱忠良之后的事她也没有少做,贪墨余家产业,挪余家姑娘嫁妆贴补自己女儿风光出嫁,还盘算着毁人家余家姑娘的名声好使得她日后只能嫁给自己的儿子一件件哪件又是她担得起的呢
见罗氏突然转变了态度,本是坐等看好戏的蒋姨娘隐隐觉得有些不妙,忙道“老爷,不如咱们也去瞧瞧,妾身瞧着六扇门那姑娘不像是个善茬,大太太欺辱表姑娘虽然有错但但她毕竟是表姑娘的亲舅母啊,表姑娘年纪还小万一受了外人挑唆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蒋姨娘故意不将话说完全来,余下的扔给永昌伯自己去想,虽然她是巴不得此事闹大好让大房再不能翻身,要不她怎么会煽风点火撺掇着自家老爷出来给那余妙音主持公道,还往神侯府递帖子呢只不过刚刚大房的转变实在不容她忽略
听着蒋姨娘的话,作为一个非常好面子的男人,永昌伯心里很快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旁的同是听到这些话的另外两房心中也有了自己的一番思量。
且说另一边,清安已经进了余家姑娘的院子,很偏很冷清的院子,几乎一年中都难有阳光直照的院子,罗氏一边领路一边解释说自家外甥女一直身体羸弱所以才特意给她选个这么个偏僻处静养。
静养这种偏僻阴冷潮湿的地方静养没病不给养出病来就不错了
这话也就骗骗没常识的,清安听着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却也没打算当场拆穿,只向跟在自己身后的拿着笔册的小六使了眼色,小六会意,立即动笔将方才罗氏的解释一字不落的记下。
待进到屋中,屋中的情况真真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也不为过,泛着陈色的家具,几乎没有任何可称得上价值的物件,亦没任何鲜亮的色彩,若不是知道这屋里住着的是个姑娘,真的很难将这屋中景象与闺房联系在一起。
很快,里间的屏风后走出一位姿容端庄的中年妇人,一身天青色锦罗衣裙,头上插着几支式样朴素的木兰簪,气色瞧着并不十分好,不过见着清安还是露出了一个和善慈爱的笑容,此人正方才厅中不见身影的永昌伯夫人。
清安立即十分恭敬地同永昌伯夫人问了安,看得一旁素来没将这软弱婆婆放在眼里的罗氏愣了愣,要知道方才面对自家公公永昌伯这姑娘可是态度敷衍得很啊。
“怎么,大太太素来见面都不向伯夫人问安的吗”见罗氏挺直了腰杆跟没瞧见长辈似的杵在那,清安冷声说道。
罗氏忙态度亲热道“媳妇儿见过母亲。”
永昌伯夫人看着自家大儿媳的恭顺模样,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道“这里于你没什么事了,忙去吧。”
“母亲,这怎么会没有儿媳的事呢,这妙音丫头屋里的御赐瓷瓶说是丢了却是在我房里找到了,要是不将这事说清楚来,传扬了出去日后儿媳在府中要京中还有何颜面”罗氏不管不顾当即嚷嚷了起来。
一时屋中鸦雀无声,丫鬟们都将头埋得低低的,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你要颜面,这永昌伯府不要颜面了吗”永昌伯一声暴吼进屋来,身后跟着蒋姨娘以及另两房一众“罗氏你身为长房儿媳持掌府中中馈竟如此苛待府中姑奶奶留下的血脉,当真是反了”
这些年来永昌伯几乎没有踏足过这个外孙女的院子,更别提关心什么衣食住行了,罗氏又是个会粉饰太平的,明面上对外甥女那真是好得跟亲闺女似的,可私里呢看看这住的地方就知道了。
永昌伯当下是真的怒了,所谓耳听不如眼见,这院子哪里是主子住的地方甚至比不上稍有脸面的丫鬟婆子的住所,偏这些今天还让六扇门的人都瞧了去,万一捅到御史们那里他的脸面要往哪里搁
“外祖父,咳咳您可千万不要错怪了舅母,我的我的身子一直不好舅母这是为了我能好生静养,如今我又还在孝期,住宿吃食清寡些也没什么”
里屋屏风后断断续续传来余家姑娘细弱的声音,十分惹人怜惜,尤其是她还一直为罗氏说好话,更是衬得这女娃娃可怜得没边儿了。
永昌伯听了自然更是震怒,狠狠瞪住罗氏后又把矛头指向了伯夫人“这样的事你为何不与我说,眼睁睁看着孩子受苦”
“你何时愿意听我说话了,偏问我为何不说,为何不问问那些日日在你跟前的人为何不说”永昌伯夫人一脸平静的反问,又道“更何况就算我说了,你会信吗,会信我搬弄是非吧”
永昌伯怎么会听不出她话里的怨气与嘲讽,却只一心揪着她的错处“你是堂堂伯夫人,就算不与我说,罗氏是你的儿媳你是她的亲婆婆难道还管束不得”
“是,都是我的错,什么都是我的错。”
“你”
这御赐瓷瓶是她强拿的又如何,她是余家兄妹的亲舅母,现在又帮他们兄妹打理余家的产业,等余妙音及笄嫁给她儿子,到时甭管是不是御赐的物件还不早晚都是她大房的。
想到这些,罗氏底气顿时就足了,也不劝着清安了,反倒欢欢喜喜领着她往后院去,心里盘算着待会儿要怎么把蒋姨娘母女的威风事迹给捅出来。
她蒋姨娘不过一个贱妾,却总仗着受宠在他们前面端长辈架子不算还总妄想着夺她的权,她早受够了贱妾欺辱忠良之后呵呵,这罪名可不是她一个贱妾担得起的。
此时的罗氏似乎忘记了,这些年欺辱忠良之后的事她也没有少做,贪墨余家产业,挪余家姑娘嫁妆贴补自己女儿风光出嫁,还盘算着毁人家余家姑娘的名声好使得她日后只能嫁给自己的儿子一件件哪件又是她担得起的呢
见罗氏突然转变了态度,本是坐等看好戏的蒋姨娘隐隐觉得有些不妙,忙道“老爷,不如咱们也去瞧瞧,妾身瞧着六扇门那姑娘不像是个善茬,大太太欺辱表姑娘虽然有错但但她毕竟是表姑娘的亲舅母啊,表姑娘年纪还小万一受了外人挑唆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蒋姨娘故意不将话说完全来,余下的扔给永昌伯自己去想,虽然她是巴不得此事闹大好让大房再不能翻身,要不她怎么会煽风点火撺掇着自家老爷出来给那余妙音主持公道,还往神侯府递帖子呢只不过刚刚大房的转变实在不容她忽略
听着蒋姨娘的话,作为一个非常好面子的男人,永昌伯心里很快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旁的同是听到这些话的另外两房心中也有了自己的一番思量。
且说另一边,清安已经进了余家姑娘的院子,很偏很冷清的院子,几乎一年中都难有阳光直照的院子,罗氏一边领路一边解释说自家外甥女一直身体羸弱所以才特意给她选个这么个偏僻处静养。
静养这种偏僻阴冷潮湿的地方静养没病不给养出病来就不错了
这话也就骗骗没常识的,清安听着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却也没打算当场拆穿,只向跟在自己身后的拿着笔册的小六使了眼色,小六会意,立即动笔将方才罗氏的解释一字不落的记下。
待进到屋中,屋中的情况真真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也不为过,泛着陈色的家具,几乎没有任何可称得上价值的物件,亦没任何鲜亮的色彩,若不是知道这屋里住着的是个姑娘,真的很难将这屋中景象与闺房联系在一起。
很快,里间的屏风后走出一位姿容端庄的中年妇人,一身天青色锦罗衣裙,头上插着几支式样朴素的木兰簪,气色瞧着并不十分好,不过见着清安还是露出了一个和善慈爱的笑容,此人正方才厅中不见身影的永昌伯夫人。
清安立即十分恭敬地同永昌伯夫人问了安,看得一旁素来没将这软弱婆婆放在眼里的罗氏愣了愣,要知道方才面对自家公公永昌伯这姑娘可是态度敷衍得很啊。
“怎么,大太太素来见面都不向伯夫人问安的吗”见罗氏挺直了腰杆跟没瞧见长辈似的杵在那,清安冷声说道。
罗氏忙态度亲热道“媳妇儿见过母亲。”
永昌伯夫人看着自家大儿媳的恭顺模样,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道“这里于你没什么事了,忙去吧。”
“母亲,这怎么会没有儿媳的事呢,这妙音丫头屋里的御赐瓷瓶说是丢了却是在我房里找到了,要是不将这事说清楚来,传扬了出去日后儿媳在府中要京中还有何颜面”罗氏不管不顾当即嚷嚷了起来。
一时屋中鸦雀无声,丫鬟们都将头埋得低低的,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你要颜面,这永昌伯府不要颜面了吗”永昌伯一声暴吼进屋来,身后跟着蒋姨娘以及另两房一众“罗氏你身为长房儿媳持掌府中中馈竟如此苛待府中姑奶奶留下的血脉,当真是反了”
这些年来永昌伯几乎没有踏足过这个外孙女的院子,更别提关心什么衣食住行了,罗氏又是个会粉饰太平的,明面上对外甥女那真是好得跟亲闺女似的,可私里呢看看这住的地方就知道了。
永昌伯当下是真的怒了,所谓耳听不如眼见,这院子哪里是主子住的地方甚至比不上稍有脸面的丫鬟婆子的住所,偏这些今天还让六扇门的人都瞧了去,万一捅到御史们那里他的脸面要往哪里搁
“外祖父,咳咳您可千万不要错怪了舅母,我的我的身子一直不好舅母这是为了我能好生静养,如今我又还在孝期,住宿吃食清寡些也没什么”
里屋屏风后断断续续传来余家姑娘细弱的声音,十分惹人怜惜,尤其是她还一直为罗氏说好话,更是衬得这女娃娃可怜得没边儿了。
永昌伯听了自然更是震怒,狠狠瞪住罗氏后又把矛头指向了伯夫人“这样的事你为何不与我说,眼睁睁看着孩子受苦”
“你何时愿意听我说话了,偏问我为何不说,为何不问问那些日日在你跟前的人为何不说”永昌伯夫人一脸平静的反问,又道“更何况就算我说了,你会信吗,会信我搬弄是非吧”
永昌伯怎么会听不出她话里的怨气与嘲讽,却只一心揪着她的错处“你是堂堂伯夫人,就算不与我说,罗氏是你的儿媳你是她的亲婆婆难道还管束不得”
“是,都是我的错,什么都是我的错。”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