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不舒服的。大房掌管府里的事项,他们把一切都看的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手都伸到三房来了,未免也是管的太宽了。
    当然,谭桥也知道,这是祖父默许的。
    她叹了一口气,在谭府,她们三房看上去不差,其实却是处处受制于人,倒不如分出去住的几房庶子来的自在。
    “娘,你怎么也过来了”谭桥心情刚平复,就看到元氏走了进来。
    “我这不是听双燕说你大伯母带着你五妹过来了,才想到这里面的关节。”元氏一辈子都在操劳子女,虽说思想仍是古板,但对几个子女还是上心的。
    “既然大嫂都这么重视这次的帖子,想来肯定有不少贵女和才俊,你可要好好把握。”元氏话不喘气,直接和谭桥点明。
    “娘,那些贵女和贵公子哪里是这么好结交的,再不成,她们还能嫁给阿兄”谭桥话没说完就被元氏一瞪。
    其实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谭桥都明白自己的身份注定让她攀不起那些高门子弟,不若做好自己,比那些为了一些摸不着的好处而刻意逢迎的人更肆意洒脱些,在别人看来还多了一份风骨。
    门第之别,自古有之。
    “净瞎说,只是也得好生打扮了去,总不能让人瞧低了去。”元氏火热的心有点降温,说的也是这个理,只是倒还是抱有些幻想,或许有人就能看上桥儿呢但是就非君不娶了想来还是渺茫。
    谭桥能入诗社也是花了许多功夫,用了很多心思,若是没有这一名声,她们三房更是黯淡无光了。
    为了一捧梅花,雪夜里眼不眨的看着,为此发烧了三天,梦里还念叨着。大暑的日子,要学来人家去闻荷花的香气,说只有知道这些东西的精髓,才能写出有灵气的诗作来。
    元氏还记得,以前天冷,三房过的也不宽裕,谭桥屋里只有一盆炭,手冻的通红,她没说过,坚持练字作画,后来有一次她过来看到了,才给再添了炭盆。
    谭桥的懂事让她很是宽慰,感念娘家教养的好,节礼上也从来不会亏了元家的。之前他们三房只有一子,她给抬了几个妾,只是后来只得了一个庶女,元氏心里是放不下的,对谭文更是悉心教养,对谭桥未免有些没那么尽心,好在女儿是个争气的,给他们挣了不少脸面。
    元氏想了不少,又想到日子将近,“这八月初三,就在后天了,现在重新做也来不及啊。娘那里还有匹云锦,是你外祖母送来的,娘裁来给你先做着。”
    谭桥心下暗叹,本以为只有秦氏知晓,原来母亲也都知道了帖子上的内容,看来是阖府上下皆知了。想着可能的麻烦,谭桥有些头疼。
    “我还有几身衣裳,出游不是宴席,穿的合适就行,我有主意,您就别操心了。”谭桥安抚元氏,语气轻柔,心思笃定,元氏看她这副模样,心里也放心不少。
    桥儿一向心思玲珑,想来应该是有些计较的,元氏也就不急着安排了。
    等送走了元氏,果然,老太太又派人来唤了,谭桥知道老太太是为了表小姐蒋姑娘,只她也对大夫人有信心,这样的小事,她自然能说服老太太,所以谭桥也从容不迫的去了延鹤居。
    以落梅帖相邀,她自然不好带很多人同去,就是带上一个还好,多了怕是要讨她们的嫌,平白要笑谭家的粗鄙。
    大夫人果然也在,金氏带着个庶女也过来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好事,但让大夫人去活动的,她们自然想沾上一口,怎么说,“肥水还不流外人田呢。”
    大夫人心里气闷,一个个就眼皮底下这点事的人,偏偏还是她妯娌和婆婆,一家子的规矩都不好管。只她面上还是和气的,和谭桥一应一合的,就是不接茬,又温声说了这件事的厉害。
    到底老太太也知道入了景文诗社是体面的事情,不想谭桥真被“除名”,训斥了金氏她们一顿。让谭桥细水长流,多带带府里的姐妹们。
    谭桥敛去眼中的情绪,并不应声,倒是又得了老太太的一声冷哼,不过到底不敢拿她怎样。
    大夫人赶紧来打圆场,她并不看重谭桥所在诗社的关系,只是这次因为那人的缘故,有些不同罢了。谭桥以后带不带府里的姐妹与她无关,之前谭唯也不靠这样的关系去结手帕交。

章节目录

娇妾她总是不邀宠(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想象之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想象之中并收藏娇妾她总是不邀宠(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