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兜兜转转 (1/2)
许是这段时间的接连受挫,元家行事越发的焦躁,在这天晚上,元家二房的老太太就唤了谭桥来陪她一道用饭。
“这些天那几本名册可都是看过了”元老太太半靠在藤椅上,问着谭桥。
“外祖母,原本瞧着钦州倒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只是那些名册里竟然举人都没几个。”谭桥半真半假的说道,好像真的在比较着什么。
元老太太眼神向下似乎是不着声色的打量着谭桥,“钦州毕竟是商贾聚会之地,论科举之功自然是不如京城的。”
元芙也在旁边听着,要是没有长辈在,白眼准是都要翻到天上了,不过那神色明晃晃的在说,就你还挑三拣四的
元家二房的三夫人,端起茶盏,掩饰自己嘴角的不屑,“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小官之女,还是个快十七的老姑娘了,竟也如此的挑剔,真当京城来的就是金疙瘩不成。”
谭桥才不管她们是何想法,把她想的越是“草包”越好,这样在他们眼里她的利用价值越少。毕竟元家的姑娘大多手段不差,不然元家能有今天的位置像元芙这样的才是少见。
“是桥儿妄念了,世上能比得上闫三公子的能有几人唉,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啊。”神情倒真像是想再找一个像闫三公子一样的人物了。
元老太太听她这话,不置可否。
到底这顿饭的功夫,众人的心思却是摸清楚的差不多了。
谭桥也不再虚与委蛇的应付什么,若不是顾念这这一点血脉之情,她本就不用顾及元家的脸面,毕竟谭家还是官家,就算在京城不怎么起眼,她祖父在吏部一天,总还是有人会卖些面子,这点到底比元家强上不少。
“这位表姑娘的心气还真是高啊,动不动就闫三公子如何如何,若不是那是个,还能和他家结亲不成”元三夫人不好直接说闫三公子是个“短命鬼”,囫囵道。
闫家三公子的病症几乎和他的才情一样被众人所知。
“谭桥这丫头确实有几分心气,不过你们只当她就是表面这层意思不过是在说,她与闫家三公子毕竟是定过亲的,哪家身份比闫家低的敢收了她做妾这不是打闫家的脸吗不知道是不是秋颜那丫头的事,让她起了这份疑心。”元老太太若有所思。
“之前都道她性格温婉大方,却也是个心高气傲的。”
“到底不是和元家一条心的,她的亲事且随她去吧,怕是老身都插不上嘴呢。”元老太太知道谭桥有着自己的主意,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索性也不去管了。
元芙猝不及防的又听到了许多隐秘。
“真要把芙儿嫁到京城去京里可有合适的人家”把元芙哄回去后,三夫人又焦虑的探听消息。
“芙儿这性格随我,嫁到京都去我到底是担心她心眼太浅,怕是要吃亏的。”话里说不出的忧虑。
“你当我不疼她,京里有杏姐儿在,多少可以护着她点。”元老太太确实对元芙偏爱些。或许心思深沉之人,更是喜欢这种没有城府心机的。
“思来想去,嫁入顺安伯府,倒是安稳些。”老太太透露了一点。
“顺安伯府”三夫人早有预料,但是心里还多是不赞同的,嫁给一个庶子,即使是伯府,她也是觉得不好。况且顺安伯府里妻妾成群,怕是不生。
“喜哥儿是个温吞性子,又是亲姑姑,婆媳关系也好处理。”
三夫人犹豫,虽然亲姑姑是不假,但是只是一个妾室罢了,又做不得伯府后院的主。喜哥儿性子绵软,但她娘可不是。
但另一方面她又知道,嫁入伯府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这次是有这一关系在,不然普通人家都够不上伯府的门槛。大乾国有世袭爵位的可是不多。
而谭桥她们回到桥竹院,也不耽误,就给谭家去了书信,没两天元家就安排了人把谭桥送到京都。
原本元婕要想邀谭桥过来一叙,但到底是嫁为了人妇,而孟家的事她还做不了主。再说此时的孟家也不敢再和元家,甚至和谭桥有什么过密的接触,前面的事还没摘干净,孟家也是惹了不小的麻烦。
无论孟家和元家要怎样去善后去粉饰太平,谭桥她们二人倒是没有顾及的顺势返程。
“小姐,就要到京都了。”雪柳语气很是欢快。
“是啊,兜兜转转还是要回去了。”谭桥望着如碧的江面,叹道。
原本还想着能在钦州寻到什么契机,却只让她看到了比前世更为直接而淡薄的亲情。之后的路怎么走,同样难料。
“小姐,等少爷中了举,一定
“这些天那几本名册可都是看过了”元老太太半靠在藤椅上,问着谭桥。
“外祖母,原本瞧着钦州倒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只是那些名册里竟然举人都没几个。”谭桥半真半假的说道,好像真的在比较着什么。
元老太太眼神向下似乎是不着声色的打量着谭桥,“钦州毕竟是商贾聚会之地,论科举之功自然是不如京城的。”
元芙也在旁边听着,要是没有长辈在,白眼准是都要翻到天上了,不过那神色明晃晃的在说,就你还挑三拣四的
元家二房的三夫人,端起茶盏,掩饰自己嘴角的不屑,“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小官之女,还是个快十七的老姑娘了,竟也如此的挑剔,真当京城来的就是金疙瘩不成。”
谭桥才不管她们是何想法,把她想的越是“草包”越好,这样在他们眼里她的利用价值越少。毕竟元家的姑娘大多手段不差,不然元家能有今天的位置像元芙这样的才是少见。
“是桥儿妄念了,世上能比得上闫三公子的能有几人唉,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啊。”神情倒真像是想再找一个像闫三公子一样的人物了。
元老太太听她这话,不置可否。
到底这顿饭的功夫,众人的心思却是摸清楚的差不多了。
谭桥也不再虚与委蛇的应付什么,若不是顾念这这一点血脉之情,她本就不用顾及元家的脸面,毕竟谭家还是官家,就算在京城不怎么起眼,她祖父在吏部一天,总还是有人会卖些面子,这点到底比元家强上不少。
“这位表姑娘的心气还真是高啊,动不动就闫三公子如何如何,若不是那是个,还能和他家结亲不成”元三夫人不好直接说闫三公子是个“短命鬼”,囫囵道。
闫家三公子的病症几乎和他的才情一样被众人所知。
“谭桥这丫头确实有几分心气,不过你们只当她就是表面这层意思不过是在说,她与闫家三公子毕竟是定过亲的,哪家身份比闫家低的敢收了她做妾这不是打闫家的脸吗不知道是不是秋颜那丫头的事,让她起了这份疑心。”元老太太若有所思。
“之前都道她性格温婉大方,却也是个心高气傲的。”
“到底不是和元家一条心的,她的亲事且随她去吧,怕是老身都插不上嘴呢。”元老太太知道谭桥有着自己的主意,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索性也不去管了。
元芙猝不及防的又听到了许多隐秘。
“真要把芙儿嫁到京城去京里可有合适的人家”把元芙哄回去后,三夫人又焦虑的探听消息。
“芙儿这性格随我,嫁到京都去我到底是担心她心眼太浅,怕是要吃亏的。”话里说不出的忧虑。
“你当我不疼她,京里有杏姐儿在,多少可以护着她点。”元老太太确实对元芙偏爱些。或许心思深沉之人,更是喜欢这种没有城府心机的。
“思来想去,嫁入顺安伯府,倒是安稳些。”老太太透露了一点。
“顺安伯府”三夫人早有预料,但是心里还多是不赞同的,嫁给一个庶子,即使是伯府,她也是觉得不好。况且顺安伯府里妻妾成群,怕是不生。
“喜哥儿是个温吞性子,又是亲姑姑,婆媳关系也好处理。”
三夫人犹豫,虽然亲姑姑是不假,但是只是一个妾室罢了,又做不得伯府后院的主。喜哥儿性子绵软,但她娘可不是。
但另一方面她又知道,嫁入伯府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这次是有这一关系在,不然普通人家都够不上伯府的门槛。大乾国有世袭爵位的可是不多。
而谭桥她们回到桥竹院,也不耽误,就给谭家去了书信,没两天元家就安排了人把谭桥送到京都。
原本元婕要想邀谭桥过来一叙,但到底是嫁为了人妇,而孟家的事她还做不了主。再说此时的孟家也不敢再和元家,甚至和谭桥有什么过密的接触,前面的事还没摘干净,孟家也是惹了不小的麻烦。
无论孟家和元家要怎样去善后去粉饰太平,谭桥她们二人倒是没有顾及的顺势返程。
“小姐,就要到京都了。”雪柳语气很是欢快。
“是啊,兜兜转转还是要回去了。”谭桥望着如碧的江面,叹道。
原本还想着能在钦州寻到什么契机,却只让她看到了比前世更为直接而淡薄的亲情。之后的路怎么走,同样难料。
“小姐,等少爷中了举,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