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府在京都西南角,一座三进的大宅子,从谭桥的曾祖父辈起,而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条青石铺就的大街上,另外还有两座府第,都是官宦人家。实际上,这一片区域,如果不是家中有人为官,是不能住在这里的,如若谭家孙辈子中未有人能在京中谋得一官半职,这宅子也会被收回。

    大乾国开国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像谭家这样历经百年的家族,也算不上少数,在京城实在不堪一提。

    谭家子嗣颇丰,那些不成器的庶子们早早被打发出去了,留在京中的,只月余来拜见一次。即使是这样,这座宅子对于现在的谭家也是有些逼隘。

    谭家三房,也不过就占了西边的两处院落,平日里,谭桥并着庶妹就在纤云院中住着。而父亲的那些姨娘们,也都在正院。男子是满七岁后就由祖父带着在外院中教养,她的幼弟到今年五月里刚满五岁,与父母都住在正院,倒是她这个小小的院落显得很是清净。

    谭家遵循古礼,每日晨昏定省都有一套章程,平日里辰时初刻,各房都需去问安,只几个哥儿在外院,却是有空才来得一趟。

    次日一早,谭桥就携着雪柳去了母亲院里,与母亲一道去延鹤居请安。

    “听说昨日你魇着了,可是要请大夫来看看。”元氏拉着女儿的手,目光关切,眼底有着疼爱。

    “母亲,不碍事,许是天气太闷热了,下过一场雨后,这天也就凉快了。”谭桥感受着母亲熟悉的温柔与关心,心里百感交集,连忙敛下了眼睑,不敢让其窥知眼中的复杂。

    元氏见女儿这副模样,也没有再追问,只抚着谭桥的手,“过几日,随我一道去上香,再有些时日,你外祖母也会接你去钦州住些时日,你不是与你表姐亲近,正好也去为她添妆。”

    前世听了这话后,她是及其欢喜的,然而今日,已经窥知表姐那千疮百孔的婚姻以及那沉珂古旧的家族之后的不堪,她已经没办法如之前一般无忧与期待。

    谭桥还是一一应下。虽然,表姐的亲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是不可更改,但是还是希望自己的话,多少能让表姐有所明悟。

    谭家府第不大,没多久也就到了延鹤居。

    看着端坐在红木交椅上的祖母,她想到的却是前世在祖父灵堂上最后一次见到祖母时的场景。

    祖父去世,潭府的天也就塌了

    “二丫头年岁也不小了,闫家那个小子是个没福气的,她的亲事,你们可是要早做打算。”祖母对着元氏道,一番请安后,话题又转到了她的亲事上。

    “三爷有意在今年的举子中物色一个。”这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也是家族中的默许与助推,他们谭家在这京中的根基实在太浅,子孙辈在举业上的成就亦是有限,他们需要这样一门姻亲。

    谭桥对自己的命运看的分明

    但这一世,她却并不认为家族中这一决定有多正确,不过是想抱着这根浮木有点希望罢了,又哪里知道这根浮木其实内里已是腐朽不堪。

    祖父年事已高,子孙没有太大作为,伯父也不过一个监察御史,谭家的衰落已是不可避免,还不若后来五妹在宫中受宠时,谭家还能保留些体面。

    “三婶娘不问问二姐姐的意思么,就是我们村里边的姑娘出嫁前还要相看一番呢要是二姐姐中意的是俊俏的少儿郎,却是配了个只知道读读酸诗的老学究,那可真真是鲜花插在了”却是没有把那两个字说全,便捂着嘴笑了,这一笑那双明眸更是闪着光彩。

    这样“大胆、无礼”的话,也只有这位乡里来的表小姐敢说了。

    “你这泼皮的候儿,能考上举人的哪里就只会读读酸诗,要是璨哥儿能中,那也是要去烧香还愿的。”老太太听了这话竟也没有生气,反而接着话头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娇妾她总是不邀宠(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想象之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想象之中并收藏娇妾她总是不邀宠(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