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利亚看着木床上这位布衣的老人, 困惑地问“很残酷吗”
“他们杀了这么多人”
“有谁不该死吗”
老人慢慢松开了儿子的手,不可思议地瞪着他。
阿托利亚一如往常地开始他每天的工作,不受一点影响。
战争残酷吗当然的,如果失败的是玛希城。
审判残忍吗也是当然的。毕竟那么多的村民审判后被吊死, 烧死, 被腰斩,被挖心剖腹而死, 被马蹄践踏,在砾石上拖死,在他们的亲人和孩子面前被杀死伯爵大人在赐予别人死亡恩典时真是大方又讲究。
他是一个贵族, 更是一个屠夫。他可以让别人去死, 那为什么别人不能杀了他呢
劳博德说他正在变得像外邦人,这对阿托利亚来说已经不能算指责,他确实在努力让自己像一个外邦人。比起更关心他能够占据什么位置,同什么人接触的父亲相比, 他更喜欢接纳他, 宽恕他,教导他并且赋予他责任的外邦人, 他喜欢自己的师长和同伴,同时也喜欢自己的工作。
他在拯救人。他从工作中确实地感受到这一点。
每天都有那么多的灾民来到新玛希城,男人,女人, 孩子和老人, 每一天的灾民都比昨天的更虚弱, 更困苦,可想而知如今城外的灾情已经发展到了何等地步。他的工作组组长工作起来既严肃又充满同情,在她的带领下,阿托利亚的心肠也没有在繁琐的工作中变得坚硬,工业城输送的援助是这样稳定可靠,盲目信赖的他也完全没有粮食不足的忧虑,接待的灾民越多,他和其他人就越怜悯人们的苦难如果没有“外邦人”,玛希城也未必能比他们好运,洪水、疫病、干旱和人祸,即便他们背靠布伯河,又能得到多少次命运的豁免
他们是幸运的,而这份幸运并非来自旧玛希城人的虔诚和努力也许那些归入新组织的兄弟盟和姐妹会成员有资格这么说,但其他人不过是随风飘萍。战争带来的惊恐和惶惑过去后,玛希城的旧居民发现他们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要更依赖“外邦人”了,他们没有直接面对过伯爵的残酷暴虐,却能够体会到一些那些迁居来此的村民的感情伯爵是为杀人而来的。他要杀死外邦人,将他们彻底驱逐出去,还要将依附外邦人,为他们干过活的人都变作奴隶,而且是最下等的,连“人”都不算的“我允诺给他们每人发一个奴隶。不需要用任何食物喂养,这些是可以吃的牲畜。”
而且他不是做不到如果外邦人不是这般不讲道理的强大。
在过去,乡间的教士教导人们对神虔诚,对领主忠诚,奉捐和纳税都是他们生而为人应尽的义务;只要他们尽到足够的义务,领主自然就会庇护他们不受盗匪和邪魔侵犯;倘若能表达出足够的虔诚,教会也会帮助一位勤劳诚实的农民升入天国。在城市里他们干的事也差不多。
人的身份天生注定,一切秩序早已分明。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的。
然而外邦人破坏了这种秩序和这种运转。他们并没有创造出一个新的神明去取代什么,他们只是给人们一个其他的选择,让在他们寒冷的时候,疾病的时候,饥饿和干渴的时候,除了死亡还有别的选择。
虽然人们并不是主动去选择了外邦人,但这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被选中了。
不过如果站在另一种立场上看,与其说他们是被选择了,不如说他们是被卷入了当那个穿越空间和时间而来的灵魂决定实现他的意志时,或者说自他踏上这个星球的土地开始,风暴便已开始酝酿,并且如今仍在酝酿之中,它还在匀速地积累量变的能量,远未达到设计者期望的基础条件。只是将观察的尺度从广泛的人类社会缩小到具体的群体和个人时,身处其中的人由于精神的很大一部分要用于应对正在急剧变化的环境,很多人将那些“基础条件”当做了领导者以自身为标准设立的“理想目标”,可望但必须通过长久奋斗去触及,在他们仍保留着传统印记的思维中,工业联盟今日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将来它会更为强大,这种强大必将自行成长为圆满,既不需要再开拓也不需要再延伸,它会给予身处其中的人们永久的幸福,成为历史的最终形态。
“走到更广大的人群中去”是出于道德的动机而不是规律的必然,不是一种事物发展不可避免、不可或缺的过程。
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认知上的局限不会成为发展的阻碍,工业联盟会用它内在的发展需求改变人们思考的方式,同时要伴随大胆的尝试和正确的引导,所以云深问范天澜“人心是什么”。作为被他寄予了深切期待的“人”,范天澜要给他一个正式的回答。
这份答卷不是写在纸上的,它不会是一些单纯的生产数据,在玛希城,在布伯平原,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在“外邦人”带着使命而来,并开始践行之后,发生在这里所有生存和死亡,发展和败落都将是这份答卷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对他们正在参与的事业不会有明确的自觉,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但正常并非合理正常是规律发展到不同阶段时出现的状况,合理是人们想要将发展导向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在公审大会结束的第十日,第十三批支建人员到达的第三日,学习报正式在新玛希城发行。
初步发行三千份,内容落后工业城一至二期,发行对象是面向所有人。
奥比斯的贵族之子,赫曼福格斯将是新玛希城实习记者之一。
由于时隔久远,大家可能已经忘了这个过场人物,所以下面对他的情况有一些赘述
学习报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份报纸,“记者”也是第一个出现在这世上的职业。作为一个奥比斯人,赫曼福格斯成为记者有一些偶然,又有一些命运的必然。
新玛希城的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工业城的各项事务也在循序渐进,作为春季班的学生之一,刚刚结束考试的赫曼在外遣名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那个时候他是有点意外的。申请书确实是他自己填写的,不过在心里他不认为自己能这么快来到新玛希城,就算他对工业城的了解还很粗浅,也知道能被挑中的必然是出色人物,好用速控制玛希城,就算对实习生的要求不那么高,他的身份也比他人多了一层阻碍在工业城,他的贵族出身毫无意义,只是随船来得较早,比其他同样通过开拓支队来到联盟的奥比斯人多了一点时间,实质接受的仍是一样的教育,在冬季学期开始前,他的国家因为耻辱的战败不得不同工业联盟签订暂时的和平契约,他那还未真正起过作用就已被挑明的潜伏使命就更为尴尬了。
就算之前几个月他在生产队伍里的表现还过得去,离着称为“自己人”还差着不知道几千万里呢,何况他还没有对联盟表现过任何形式的忠诚。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联盟不考验人们的忠诚,联盟人自己似乎也不太在乎赫曼这些奥比斯人的忠诚,这让他们一开始有些战战兢兢,不过总的来说,他们在联盟内的生活并不算痛苦。被要求学习新的语言和文字,然后使用这两种工具学习更多复杂知识的痛苦不是真的痛苦。有很多人学得很艰难,因为来到联盟之前他们没有一点识字的基础,脑袋空如枯井,对世界的认识仅限于自己生存的小小环境,就算丢给他们一把磨快的镰刀,他们也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赫曼也曾被割伤过小腿,却不妨碍他对这些人感到优越,他在语言和数学上是学得很快的,只有文字很难把握,可他既年轻又有求知的精神,总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其他人可比他难多了。
只是这种小小的优越时常被联盟人耐心细致的扫盲工作压制。联盟有许多聪明又能干的人,赫曼时常服气他们的头脑和手脚,但他们没有一点骄傲,不仅乐意同人分享他们的学识和经验,对那些愚笨的人也从不轻易放弃,就像赫曼待过的生产队伍的那位队长,他也是田间扫盲班的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那些奴隶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开始z,到能够计算出自己应得的酬劳。虽然他们也不是全然的和善,他们对那些贪懒又顽固的人也很有一套折腾的手段,赫曼倒是从来不觉得那些手段有什么残酷的,他只是感到困惑。
这样地去帮助他人,他们能得到什么额外的报酬吗诚然这会让他们上头的人对他们多一些赞扬,但如此费心费力,能让他们多一些富贵和权力吗
他的队长像看小孩子一样看着他,“如果非得那么说的话你可以认为是的,我们能。”
赫曼狐疑地接受了他的说法,因为在他的观察中,他们的态度同常人为了利益的奋斗有相当的不同,他们那种帮助他人的热忱几乎是宗教式的,包括他们的言语也是。赫曼听那些老师和生产队伍的老手说,若不是术师将他智慧的光芒带到人间,他们也不过是这样蒙昧的人罢了,因此看见这些来到联盟的新人就像看见当初的自己赫曼禁止自己去思考这种信仰,转而更加努力,很快就通过考试获得了进入工业城的资格。
虽然只是冬季的短学期,对他仍然是重要一步。然后他再接再厉,顺利升入下一学期,在春季期开始前,他们找到了他,温和地问他“你还在给家里写信吗”
“他们杀了这么多人”
“有谁不该死吗”
老人慢慢松开了儿子的手,不可思议地瞪着他。
阿托利亚一如往常地开始他每天的工作,不受一点影响。
战争残酷吗当然的,如果失败的是玛希城。
审判残忍吗也是当然的。毕竟那么多的村民审判后被吊死, 烧死, 被腰斩,被挖心剖腹而死, 被马蹄践踏,在砾石上拖死,在他们的亲人和孩子面前被杀死伯爵大人在赐予别人死亡恩典时真是大方又讲究。
他是一个贵族, 更是一个屠夫。他可以让别人去死, 那为什么别人不能杀了他呢
劳博德说他正在变得像外邦人,这对阿托利亚来说已经不能算指责,他确实在努力让自己像一个外邦人。比起更关心他能够占据什么位置,同什么人接触的父亲相比, 他更喜欢接纳他, 宽恕他,教导他并且赋予他责任的外邦人, 他喜欢自己的师长和同伴,同时也喜欢自己的工作。
他在拯救人。他从工作中确实地感受到这一点。
每天都有那么多的灾民来到新玛希城,男人,女人, 孩子和老人, 每一天的灾民都比昨天的更虚弱, 更困苦,可想而知如今城外的灾情已经发展到了何等地步。他的工作组组长工作起来既严肃又充满同情,在她的带领下,阿托利亚的心肠也没有在繁琐的工作中变得坚硬,工业城输送的援助是这样稳定可靠,盲目信赖的他也完全没有粮食不足的忧虑,接待的灾民越多,他和其他人就越怜悯人们的苦难如果没有“外邦人”,玛希城也未必能比他们好运,洪水、疫病、干旱和人祸,即便他们背靠布伯河,又能得到多少次命运的豁免
他们是幸运的,而这份幸运并非来自旧玛希城人的虔诚和努力也许那些归入新组织的兄弟盟和姐妹会成员有资格这么说,但其他人不过是随风飘萍。战争带来的惊恐和惶惑过去后,玛希城的旧居民发现他们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要更依赖“外邦人”了,他们没有直接面对过伯爵的残酷暴虐,却能够体会到一些那些迁居来此的村民的感情伯爵是为杀人而来的。他要杀死外邦人,将他们彻底驱逐出去,还要将依附外邦人,为他们干过活的人都变作奴隶,而且是最下等的,连“人”都不算的“我允诺给他们每人发一个奴隶。不需要用任何食物喂养,这些是可以吃的牲畜。”
而且他不是做不到如果外邦人不是这般不讲道理的强大。
在过去,乡间的教士教导人们对神虔诚,对领主忠诚,奉捐和纳税都是他们生而为人应尽的义务;只要他们尽到足够的义务,领主自然就会庇护他们不受盗匪和邪魔侵犯;倘若能表达出足够的虔诚,教会也会帮助一位勤劳诚实的农民升入天国。在城市里他们干的事也差不多。
人的身份天生注定,一切秩序早已分明。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的。
然而外邦人破坏了这种秩序和这种运转。他们并没有创造出一个新的神明去取代什么,他们只是给人们一个其他的选择,让在他们寒冷的时候,疾病的时候,饥饿和干渴的时候,除了死亡还有别的选择。
虽然人们并不是主动去选择了外邦人,但这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被选中了。
不过如果站在另一种立场上看,与其说他们是被选择了,不如说他们是被卷入了当那个穿越空间和时间而来的灵魂决定实现他的意志时,或者说自他踏上这个星球的土地开始,风暴便已开始酝酿,并且如今仍在酝酿之中,它还在匀速地积累量变的能量,远未达到设计者期望的基础条件。只是将观察的尺度从广泛的人类社会缩小到具体的群体和个人时,身处其中的人由于精神的很大一部分要用于应对正在急剧变化的环境,很多人将那些“基础条件”当做了领导者以自身为标准设立的“理想目标”,可望但必须通过长久奋斗去触及,在他们仍保留着传统印记的思维中,工业联盟今日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将来它会更为强大,这种强大必将自行成长为圆满,既不需要再开拓也不需要再延伸,它会给予身处其中的人们永久的幸福,成为历史的最终形态。
“走到更广大的人群中去”是出于道德的动机而不是规律的必然,不是一种事物发展不可避免、不可或缺的过程。
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认知上的局限不会成为发展的阻碍,工业联盟会用它内在的发展需求改变人们思考的方式,同时要伴随大胆的尝试和正确的引导,所以云深问范天澜“人心是什么”。作为被他寄予了深切期待的“人”,范天澜要给他一个正式的回答。
这份答卷不是写在纸上的,它不会是一些单纯的生产数据,在玛希城,在布伯平原,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在“外邦人”带着使命而来,并开始践行之后,发生在这里所有生存和死亡,发展和败落都将是这份答卷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对他们正在参与的事业不会有明确的自觉,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但正常并非合理正常是规律发展到不同阶段时出现的状况,合理是人们想要将发展导向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在公审大会结束的第十日,第十三批支建人员到达的第三日,学习报正式在新玛希城发行。
初步发行三千份,内容落后工业城一至二期,发行对象是面向所有人。
奥比斯的贵族之子,赫曼福格斯将是新玛希城实习记者之一。
由于时隔久远,大家可能已经忘了这个过场人物,所以下面对他的情况有一些赘述
学习报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份报纸,“记者”也是第一个出现在这世上的职业。作为一个奥比斯人,赫曼福格斯成为记者有一些偶然,又有一些命运的必然。
新玛希城的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工业城的各项事务也在循序渐进,作为春季班的学生之一,刚刚结束考试的赫曼在外遣名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那个时候他是有点意外的。申请书确实是他自己填写的,不过在心里他不认为自己能这么快来到新玛希城,就算他对工业城的了解还很粗浅,也知道能被挑中的必然是出色人物,好用速控制玛希城,就算对实习生的要求不那么高,他的身份也比他人多了一层阻碍在工业城,他的贵族出身毫无意义,只是随船来得较早,比其他同样通过开拓支队来到联盟的奥比斯人多了一点时间,实质接受的仍是一样的教育,在冬季学期开始前,他的国家因为耻辱的战败不得不同工业联盟签订暂时的和平契约,他那还未真正起过作用就已被挑明的潜伏使命就更为尴尬了。
就算之前几个月他在生产队伍里的表现还过得去,离着称为“自己人”还差着不知道几千万里呢,何况他还没有对联盟表现过任何形式的忠诚。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联盟不考验人们的忠诚,联盟人自己似乎也不太在乎赫曼这些奥比斯人的忠诚,这让他们一开始有些战战兢兢,不过总的来说,他们在联盟内的生活并不算痛苦。被要求学习新的语言和文字,然后使用这两种工具学习更多复杂知识的痛苦不是真的痛苦。有很多人学得很艰难,因为来到联盟之前他们没有一点识字的基础,脑袋空如枯井,对世界的认识仅限于自己生存的小小环境,就算丢给他们一把磨快的镰刀,他们也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赫曼也曾被割伤过小腿,却不妨碍他对这些人感到优越,他在语言和数学上是学得很快的,只有文字很难把握,可他既年轻又有求知的精神,总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其他人可比他难多了。
只是这种小小的优越时常被联盟人耐心细致的扫盲工作压制。联盟有许多聪明又能干的人,赫曼时常服气他们的头脑和手脚,但他们没有一点骄傲,不仅乐意同人分享他们的学识和经验,对那些愚笨的人也从不轻易放弃,就像赫曼待过的生产队伍的那位队长,他也是田间扫盲班的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那些奴隶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开始z,到能够计算出自己应得的酬劳。虽然他们也不是全然的和善,他们对那些贪懒又顽固的人也很有一套折腾的手段,赫曼倒是从来不觉得那些手段有什么残酷的,他只是感到困惑。
这样地去帮助他人,他们能得到什么额外的报酬吗诚然这会让他们上头的人对他们多一些赞扬,但如此费心费力,能让他们多一些富贵和权力吗
他的队长像看小孩子一样看着他,“如果非得那么说的话你可以认为是的,我们能。”
赫曼狐疑地接受了他的说法,因为在他的观察中,他们的态度同常人为了利益的奋斗有相当的不同,他们那种帮助他人的热忱几乎是宗教式的,包括他们的言语也是。赫曼听那些老师和生产队伍的老手说,若不是术师将他智慧的光芒带到人间,他们也不过是这样蒙昧的人罢了,因此看见这些来到联盟的新人就像看见当初的自己赫曼禁止自己去思考这种信仰,转而更加努力,很快就通过考试获得了进入工业城的资格。
虽然只是冬季的短学期,对他仍然是重要一步。然后他再接再厉,顺利升入下一学期,在春季期开始前,他们找到了他,温和地问他“你还在给家里写信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