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早晨,给人一种明亮之感。湖里的荷花开得正好,荷叶上的露珠在晨阳的映照下,晶莹剔透。

    李达康从宿舍走出来,虽说夏日天长,天亮得早,但暑假期间的汉东大学,仍是一片安静。他深吸了一口气后,步履不停。一路行来,四周都寂寥无人,直到他经过教师宿舍大楼旁的湖边时,才看见了零星的几个晨练的老人,当然也不全是老人,湖边还有一个像小树苗一样优雅、柔韧的女孩迎着晨光,正坐在湖边读英语。声音不大,但在这样安静的氛围下,李达康能够清晰的听到女生优雅、标准的发音。作为农村来的孩子,李达康上了高中才学英语,可想而知,他的英语成绩。

    李达康家里很穷,上头本有两个哥哥,却在那三年里饿死了,等到70年李达康出生时,父母已接近四十。困窘的家庭条件,让李达康的求学之路尤为艰辛,他上大学的第一年学费就是全村人一毛一分凑齐的。从那时起,汉东大学政法系的才子李达康便发誓,他要尽他所能,让他以后工作的地方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老有所依,幼有所长。

    当然这个梦想对现在仍处大二,寒暑假还需勤工俭学的李达康来说还很远。暑假前夕,李达康的班主任从李达康的室友口中得知,李达康寒暑假都在外打工争取学费,甚至还准备不租房子就在桥洞睡一个多月时,爱惜弟子的班主任二话不说拉着李达康找到学院李院长,向他征得了破例能够暑假依旧住在宿舍的福利。

    自90年代公费教育末班车过去,汉东大学的学费由以往的150一年猛涨至2000元一年。这对于贫苦农民家庭来说犹如天文数字,李达康不得不早出晚归、节衣缩食。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六点半就得赶往校外一家早餐店帮忙卖早点,老板是个好心人,每次当天卖不完的馒头,总是会送李达康几个。这也是明明工资不高,李达康也依旧愿意不论风霜雨雪都赶去上班的原因。一是报答老板的恩情,二是节约生活费。

    流利悦耳的朗读声传入陷入怔愣的李达康耳中,他十分欣赏流利标准的英语口语,更别说眼前的小女生穿着白色过膝连衣裙,在晨光的描绘下,她的侧脸倾国倾城,简直美得像个仙女。

    驻足了一会儿,李达康忽然想起来,再不去早餐店上班就该迟到了。于是,他匆匆往外走去。没走出多远,李达康又转身看了一眼正在湖边读书的女孩。恍若有感,女孩正巧抬起了头,迎着夏阳,李达康终于看清了女生的脸,两人的视线在恰到好处的美妙晨风中相遇,李达康只觉,所有的光芒都亮不过她的眼睛。

    后来,李达康跟林清浅结婚后,他回忆起两人初遇时这般形容。

    时间晃晃悠悠如是这般过了一个月,李达康全勤暑假工生涯也结束了。还有不到一个星期便要开学的他,攥着刚刚拿到的工资,花了大价钱在进城卖瓜的老农手中买了两个又大又熟的西瓜。

    李达康家里自小也种瓜,一边拍西瓜,一边把耳朵凑过去,听西瓜发出的“砰砰”的闷响。他满足地笑了,抱着两个成熟了的西瓜,兴冲冲地往宿舍走。

    到了班主任家,费了百般口舌才成功送出西瓜的李达康舒了一口气。他虽家境贫寒,但父母自幼教导他,不能把他人的好意当作理所应当。虽说,一个西瓜对于班主任来说微不足道,但这却代表着他的真挚谢意,他李达康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依着班主任给的地址,他顺利找到了李院长的家。

    林清浅正帮着外婆往餐桌上端菜时,听到了敲门声。

    “外婆,有人敲门,我去开门啦。”一得到外婆的回应后,林清浅便小步跑到门边打开了门。

    李达康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个月来每天会见到的那个漂亮女孩儿,竟然会在这里碰见。这一刻,他黝黑的脸上甚至都冒出了点点红晕。

    “你,你好,李院长,家,是在这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综影视之清浅情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黎并收藏综影视之清浅情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