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做军嫂05 (1/2)
余向阳时常下河摸鱼,所以见到孙子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回来,余家两老也没有太吃惊。
余春华余向阳爷爷当年冻伤了腿,截了肢,这会坐在八仙桌旁一边催余向阳换身干净的衣服,一边喊着余向阳奶奶将锅里温着的饭端来。
余向阳快速换了衣服,出来吃饭,他马上要去上工,不能耽误。
八仙桌上简单的两素菜一碗炒红薯叶,一碗炒冬瓜,还有一小碟子腌黄瓜,饭碗里米饭和红薯各半,红薯是新挖上来的,倒是香甜可口,余向阳端起碗便开始大快朵颐。
两老碗里基本上全是红薯,看不见白米饭,若是平常,余向阳会扒点白米饭过去,红薯再好吃,一年到头都在吃也很腻味,并且吃多了伤胃,尤其老人。
可是他平常给老人扒点碗里的饭菜,两老都要扒回来,得硬拦着才行,今天时间来不及,不能折腾耽误了。
三爬两口吃完饭,余向阳便放下碗站起来“我爷,我奶,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
说着到门背后找下午要用的工具,然后扛着铁锹、锄头往外走。
“再吃点啊,锅里还有一碗呢,干那么重的活,吃这么点怎么行”
“饱了,你们吃吧。对了我奶,那几个小杂鱼晚上都烧了汤,不留了。”
说着就走远了。
两老人坐在饭桌前,望着,半天手上没什么动静。
最后还是余春华率先捧起碗“吃吧,回头冷了。既然阳阳说那鱼不留了,便听他的,晚上让阳阳也喝碗鱼汤补补身子。”
平常余向阳弄回来的鱼虾大部分会留着隔天凌晨去镇上卖掉,家里就挑点最小的烧汤给两老的喝喝。
家里欠了不少债,不想方设法弄点进项,还不知道哪年能还完。
余奶奶捧着碗,心不在焉吃着饭,半晌,抬起头对余春华说
“要不,还是同意老大家的提议,我们将房子换了。燕妮说他们再加一百,到时候家里债就能还的差不多了。
还了债,也好给阳阳说个对象。”
“老大家找你了没良心的东西,老子还没死呢,整天算计着这点东西。
你也别被他们糊弄了,这房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动,动了,阳阳找对象才困难了。”
余家虽然家徒四壁,但是现在住的房子还是很好的,因为是余春华出事前就盖好的,前前后后花了五六百块,虽说算不上村里头一份,也是挺让人称羡的房子。
后来余春华冻伤要截肢,为了凑医药费,家里牛车、自行车都卖掉了,就剩这光秃秃的三间大瓦房。
小儿子死的早,小儿媳又改嫁了,余向阳打小跟着两老生活。
当初盖这房屋就是为了给余向阳找对象结婚用的,虽然余向阳的亲事因家里遭难耽误了,单这房子却实实在在是很不错的。
余向阳找对象困难主要是因为余家现在欠了不少外债,又有两个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拖累,常年看病吃药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窘迫的现状怕是三年五载都不一定能改善。
余向阳大伯叫余丰收,当年娶得就是何家湾的何家女,何燕妮。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娶了媳妇,也各自生了一个孩子,现在一家三代九口一起住在三间房子里,想也知道如何拥挤不堪。
就那三间房子还是余丰收当年成亲时,余春华夫妇帮着盖起来的,屋龄二十多年,的确过于陈旧,这不余丰收小儿子准丈母娘家提出要盖新房作为小两口的婚房才同意婚事。
余丰收也想盖,正好他们夫妇可以跟着小儿子住新房,老大老二分出去单过,可惜家里钱不够。
虽然余丰收顶了他老子的岗位,收入不错,可耐不住他婆娘二十年如一日贴补娘家,根本存不了多少钱,加上前头两个儿子娶媳妇、生孩子也是花钱如流水,家里现在也是数着米粒下锅穷得叮当响了。
为了给小儿子娶上儿媳妇,自个也住得宽敞点,何燕妮便又把主意打到两老身上。
何燕妮自然不会傻得凭空开口要老两口为余向阳结婚盖的三间红砖青瓦大房子。
余家还有一套更老的房子,就是早些年老两口带着余向阳住的老房子。
她先是鼓动自家男人找老人商量说余向阳和自家三个儿子同是两老孙子,不能厚此薄彼,那老房子应该四个人都有份,他们家出一百块钱买下余向阳的那一份子,房子给他们,正好拿来给家里小儿子娶媳妇用,毕竟那老房子虽然荒废了好些年,整整也还是能住人的。
余春华原本听了挺高兴的,那房子留着根本没什么用,真拿出来卖,也不可能卖到四百块的高价,老大家要是直接开口要,也该给。
现在老大家主动提出给钱,还不少,想来是想扶持侄子一把,都是亲儿子、亲孙子,余春华也不想太过占便宜,便主动降了二十块,拿了八十块钱那老房子就归老大家了。
谁知道,一个月后老大媳妇
余春华余向阳爷爷当年冻伤了腿,截了肢,这会坐在八仙桌旁一边催余向阳换身干净的衣服,一边喊着余向阳奶奶将锅里温着的饭端来。
余向阳快速换了衣服,出来吃饭,他马上要去上工,不能耽误。
八仙桌上简单的两素菜一碗炒红薯叶,一碗炒冬瓜,还有一小碟子腌黄瓜,饭碗里米饭和红薯各半,红薯是新挖上来的,倒是香甜可口,余向阳端起碗便开始大快朵颐。
两老碗里基本上全是红薯,看不见白米饭,若是平常,余向阳会扒点白米饭过去,红薯再好吃,一年到头都在吃也很腻味,并且吃多了伤胃,尤其老人。
可是他平常给老人扒点碗里的饭菜,两老都要扒回来,得硬拦着才行,今天时间来不及,不能折腾耽误了。
三爬两口吃完饭,余向阳便放下碗站起来“我爷,我奶,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
说着到门背后找下午要用的工具,然后扛着铁锹、锄头往外走。
“再吃点啊,锅里还有一碗呢,干那么重的活,吃这么点怎么行”
“饱了,你们吃吧。对了我奶,那几个小杂鱼晚上都烧了汤,不留了。”
说着就走远了。
两老人坐在饭桌前,望着,半天手上没什么动静。
最后还是余春华率先捧起碗“吃吧,回头冷了。既然阳阳说那鱼不留了,便听他的,晚上让阳阳也喝碗鱼汤补补身子。”
平常余向阳弄回来的鱼虾大部分会留着隔天凌晨去镇上卖掉,家里就挑点最小的烧汤给两老的喝喝。
家里欠了不少债,不想方设法弄点进项,还不知道哪年能还完。
余奶奶捧着碗,心不在焉吃着饭,半晌,抬起头对余春华说
“要不,还是同意老大家的提议,我们将房子换了。燕妮说他们再加一百,到时候家里债就能还的差不多了。
还了债,也好给阳阳说个对象。”
“老大家找你了没良心的东西,老子还没死呢,整天算计着这点东西。
你也别被他们糊弄了,这房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动,动了,阳阳找对象才困难了。”
余家虽然家徒四壁,但是现在住的房子还是很好的,因为是余春华出事前就盖好的,前前后后花了五六百块,虽说算不上村里头一份,也是挺让人称羡的房子。
后来余春华冻伤要截肢,为了凑医药费,家里牛车、自行车都卖掉了,就剩这光秃秃的三间大瓦房。
小儿子死的早,小儿媳又改嫁了,余向阳打小跟着两老生活。
当初盖这房屋就是为了给余向阳找对象结婚用的,虽然余向阳的亲事因家里遭难耽误了,单这房子却实实在在是很不错的。
余向阳找对象困难主要是因为余家现在欠了不少外债,又有两个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拖累,常年看病吃药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窘迫的现状怕是三年五载都不一定能改善。
余向阳大伯叫余丰收,当年娶得就是何家湾的何家女,何燕妮。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娶了媳妇,也各自生了一个孩子,现在一家三代九口一起住在三间房子里,想也知道如何拥挤不堪。
就那三间房子还是余丰收当年成亲时,余春华夫妇帮着盖起来的,屋龄二十多年,的确过于陈旧,这不余丰收小儿子准丈母娘家提出要盖新房作为小两口的婚房才同意婚事。
余丰收也想盖,正好他们夫妇可以跟着小儿子住新房,老大老二分出去单过,可惜家里钱不够。
虽然余丰收顶了他老子的岗位,收入不错,可耐不住他婆娘二十年如一日贴补娘家,根本存不了多少钱,加上前头两个儿子娶媳妇、生孩子也是花钱如流水,家里现在也是数着米粒下锅穷得叮当响了。
为了给小儿子娶上儿媳妇,自个也住得宽敞点,何燕妮便又把主意打到两老身上。
何燕妮自然不会傻得凭空开口要老两口为余向阳结婚盖的三间红砖青瓦大房子。
余家还有一套更老的房子,就是早些年老两口带着余向阳住的老房子。
她先是鼓动自家男人找老人商量说余向阳和自家三个儿子同是两老孙子,不能厚此薄彼,那老房子应该四个人都有份,他们家出一百块钱买下余向阳的那一份子,房子给他们,正好拿来给家里小儿子娶媳妇用,毕竟那老房子虽然荒废了好些年,整整也还是能住人的。
余春华原本听了挺高兴的,那房子留着根本没什么用,真拿出来卖,也不可能卖到四百块的高价,老大家要是直接开口要,也该给。
现在老大家主动提出给钱,还不少,想来是想扶持侄子一把,都是亲儿子、亲孙子,余春华也不想太过占便宜,便主动降了二十块,拿了八十块钱那老房子就归老大家了。
谁知道,一个月后老大媳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