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蜀黍,督促大家杀鱼,还大声立规矩
“今天所有的鱼脏,都要交给我验看,确定没有问题才能拎回去。”
贝姨惊讶“那伙匪徒是冲着鱼藏来的他们怎么能确定这儿一定有鱼藏”
之前就发现了一块红珊瑚而已,只值十个金币的东西,至于大动干戈,差点闹出人命来
霍克警长很感谢贝姨昨天傍晚的提醒,压低嗓门告诉她
“那伙人拷问巴顿老板的时候,说这些黑背鱼里的某一条,吞吃了他们的一个大海蚌,蚌里有一颗大珍珠,价值连城”
贝姨一脸懵。
这两天大家累计杀了两三百条巨鱼,只捡到一块红珊瑚,珍珠的影子都没见到,如果匪徒没胡说八道,那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很可能还藏在鱼行某条巨鱼的肚子里。
可惜,一整天杀下来,鱼脏滚滚,鱼藏没有,霍克警长失望而归。
苏蛰和贝姨领了工钱,拎着木桶,牵着火炭回家。
路过古叟野味行的时候,苏蛰拐进去,买了三沓羊皮卷。
“两沓普通的,画魔符图案用,一沓中等的,画秋刀符用。”
古叟让小伙计去拿,自己微笑着打量苏蛰“年轻人,你已经可以画正经的驱魔符了吗”
“暂时还不太有把握,画出来的秋刀符气息不稳。”
“我听人说,你昨晚在贝姨的家里画符,炸塌了她的木屋”
苏蛰赶紧辟谣“没有,我昨天在自己房间里画符,扔到院子里炸出一个小坑,贝姨的木屋是被积雪压塌的。”
“原来是这样。”
古叟满足了好奇心,把三卷羊皮纸递给苏蛰。
苏蛰接在手里,又要了十支蜡烛、两支炭笔。
结算的时候,古叟只收了他三卷羊皮纸的钱,蜡烛和炭笔都当“添头”送给了他。
“祝你好运,我的孩子,希望你将来能像你父亲一样,受到全城人的拥戴。”
苏蛰苦笑“是一部分人的拥戴,另外一部分人恨透了他。”
父亲的收税理念是“损有余补不足”,“有余”的纳税人有钱有势,“不足”的纳税人家贫如洗,天长日久,父亲在东凫贵人圈里人缘平平,在城外贫民区的口碑却与日俱增。
母亲在他失踪以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搬到城外,七年过去了,几乎没遇到什么刁难。
让苏蛰惊讶的是,短短一天时间,路边就搭建了十几座粥棚,拖儿带女的灾民排起长队,等待吃一口热腾腾的粥饭。
苏蛰留意看了这些粥棚上悬挂的族徽,双头蛇、海芋、光辉之盾、荆棘鸟,都是东凫城里有名的豪绅贵族,自家只是个破落户,没必要上赶着讨人嫌了。
他往路边一人高的募捐箱里投了一个银币,这是他杀鱼一整天的工钱,给某个可怜的灾民吃几顿饱饭吧。
回到家时,院子里的积雪已经被马卡叔叔铲得干干净净,储物间也收拾地整整齐齐,摆满了从贝姨家那座坍塌木屋里抢出来的东西,她养的那群麻头鸭也跟大草鹅挤在了一起。
母亲安妮在厨房里做饭,看见儿子回来,没有像从前那样嘘寒问暖,说家里的盐快吃完了,让他去买一罐回来。
“好的妈妈,我马上就去。”
苏蛰趁着天还没有黑透,匆匆跑了个来回,贫民区供应的都是粗盐,一粒一粒像浑浊的大冰溜子,吃之前要放在石臼里捶打,打成细碎的盐块。
母亲保持着从前的饮食习惯,耐心地把这些盐块用擀面杖碾成粉末,一边碾一边问儿子
“看到路边那些坍塌的房舍了吗”
“看到了。”
“看到路边搭设的粥棚了吗”
“看到了。”
“有什么想法吗”
“这场雪太大了,我长这么大头一回遇到这种暴雪,施粥的都是城里有钱的善人,或者想沽名钓誉的恶人,双头蛇家族都出钱了,一个靠吸穷人血放高利贷发迹的黑金家族真是厚脸皮。”
苏蛰冷嗤,提醒母亲锅里煮的蚕豆已经快要熟了,可以放盐了。
“今天路过募捐箱的时候,我把工钱捐了,从前父亲遇到这种事都是慷慨解囊,我身为他的长子,也该有所表示。”
“你是对的,我的孩子,但是只捐了一天工钱吗”
“今天所有的鱼脏,都要交给我验看,确定没有问题才能拎回去。”
贝姨惊讶“那伙匪徒是冲着鱼藏来的他们怎么能确定这儿一定有鱼藏”
之前就发现了一块红珊瑚而已,只值十个金币的东西,至于大动干戈,差点闹出人命来
霍克警长很感谢贝姨昨天傍晚的提醒,压低嗓门告诉她
“那伙人拷问巴顿老板的时候,说这些黑背鱼里的某一条,吞吃了他们的一个大海蚌,蚌里有一颗大珍珠,价值连城”
贝姨一脸懵。
这两天大家累计杀了两三百条巨鱼,只捡到一块红珊瑚,珍珠的影子都没见到,如果匪徒没胡说八道,那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很可能还藏在鱼行某条巨鱼的肚子里。
可惜,一整天杀下来,鱼脏滚滚,鱼藏没有,霍克警长失望而归。
苏蛰和贝姨领了工钱,拎着木桶,牵着火炭回家。
路过古叟野味行的时候,苏蛰拐进去,买了三沓羊皮卷。
“两沓普通的,画魔符图案用,一沓中等的,画秋刀符用。”
古叟让小伙计去拿,自己微笑着打量苏蛰“年轻人,你已经可以画正经的驱魔符了吗”
“暂时还不太有把握,画出来的秋刀符气息不稳。”
“我听人说,你昨晚在贝姨的家里画符,炸塌了她的木屋”
苏蛰赶紧辟谣“没有,我昨天在自己房间里画符,扔到院子里炸出一个小坑,贝姨的木屋是被积雪压塌的。”
“原来是这样。”
古叟满足了好奇心,把三卷羊皮纸递给苏蛰。
苏蛰接在手里,又要了十支蜡烛、两支炭笔。
结算的时候,古叟只收了他三卷羊皮纸的钱,蜡烛和炭笔都当“添头”送给了他。
“祝你好运,我的孩子,希望你将来能像你父亲一样,受到全城人的拥戴。”
苏蛰苦笑“是一部分人的拥戴,另外一部分人恨透了他。”
父亲的收税理念是“损有余补不足”,“有余”的纳税人有钱有势,“不足”的纳税人家贫如洗,天长日久,父亲在东凫贵人圈里人缘平平,在城外贫民区的口碑却与日俱增。
母亲在他失踪以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搬到城外,七年过去了,几乎没遇到什么刁难。
让苏蛰惊讶的是,短短一天时间,路边就搭建了十几座粥棚,拖儿带女的灾民排起长队,等待吃一口热腾腾的粥饭。
苏蛰留意看了这些粥棚上悬挂的族徽,双头蛇、海芋、光辉之盾、荆棘鸟,都是东凫城里有名的豪绅贵族,自家只是个破落户,没必要上赶着讨人嫌了。
他往路边一人高的募捐箱里投了一个银币,这是他杀鱼一整天的工钱,给某个可怜的灾民吃几顿饱饭吧。
回到家时,院子里的积雪已经被马卡叔叔铲得干干净净,储物间也收拾地整整齐齐,摆满了从贝姨家那座坍塌木屋里抢出来的东西,她养的那群麻头鸭也跟大草鹅挤在了一起。
母亲安妮在厨房里做饭,看见儿子回来,没有像从前那样嘘寒问暖,说家里的盐快吃完了,让他去买一罐回来。
“好的妈妈,我马上就去。”
苏蛰趁着天还没有黑透,匆匆跑了个来回,贫民区供应的都是粗盐,一粒一粒像浑浊的大冰溜子,吃之前要放在石臼里捶打,打成细碎的盐块。
母亲保持着从前的饮食习惯,耐心地把这些盐块用擀面杖碾成粉末,一边碾一边问儿子
“看到路边那些坍塌的房舍了吗”
“看到了。”
“看到路边搭设的粥棚了吗”
“看到了。”
“有什么想法吗”
“这场雪太大了,我长这么大头一回遇到这种暴雪,施粥的都是城里有钱的善人,或者想沽名钓誉的恶人,双头蛇家族都出钱了,一个靠吸穷人血放高利贷发迹的黑金家族真是厚脸皮。”
苏蛰冷嗤,提醒母亲锅里煮的蚕豆已经快要熟了,可以放盐了。
“今天路过募捐箱的时候,我把工钱捐了,从前父亲遇到这种事都是慷慨解囊,我身为他的长子,也该有所表示。”
“你是对的,我的孩子,但是只捐了一天工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