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是, 苏慎司送了他一份文书,上面盖了私人印鉴。
    于北安有大功之人, 必定全家老少一生无忧。
    除了这句话与印鉴,文书上面再无其它。
    褚岱收到这份文书的时候, 并没有跟苏慎司私下单独见过面。
    可以说, 他是在很突然的情况之下收到的。
    别人画大饼都是用嘴空说,信不信在于你。
    他画大饼给别人,看着就好吃,令人相信是真的。
    文书中的无忧并不是指可以胡作非为,而是指有免死的作用。
    若是犯了重罪, 死罪可免, 活罪难逃。
    这份文书让褚岱既激动又佩服苏慎司的胆识。
    他知道苏慎司的处境是什么样的。
    但,不得不说, 这份文书令他心动。
    即便不为所动, 他也绝不会让苏清修知晓此事。
    一来,文书上说于北安有功, 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
    为北安立了汗马功劳。
    为他取得北安皇位立了汗马功劳。
    而明显,苏慎司说的是第二个意思。
    若苏清修以这第二种意思定他的谋反之罪, 是完全可行的。
    就算是第一种意思,身为太子给皇宫内的禁卫军副指挥使写这种文书也是不行的。
    给苏清修呈上这文书, 瞧着是立功一件,对他本身而言弊大于利。
    定会被认为他与苏慎司之前私下有过往来,平白无故的苏慎司送这个怎么看怎么不正常。
    苏清修曾三令五申,不许跟苏慎司私下见面。
    往后被监视都是轻的, 就怕被怀疑,这不就是出力不落好吗
    二来,不为现在着想也得为以后打算,苏清修总有退位的一天,虽然苏慎言瞧着最有可能夺得大业,但这位嫡出的皇太子一日没废没薨就有可能名正言顺继承皇位。
    就算不效忠总得给自己留点后路不是
    送文书之人当时说“选择权在您,给您三日的考虑时间,三日后送回文书便代表不愿意,不送回则是另外一个意思,届时殿下会安排与您单独见面的机会。”
    褚岱当时就在想,他难道一点不怕自己把这个交给苏清修吗
    他自是不会给苏清修看,但苏慎司就那么了解他、放心他吗或者说就那么笃定他不会吗
    不禁让褚岱心生出一种被信任被认可品行的感觉。
    虽然他细想之后觉得苏慎司定有防范之处,不可能真的如表面看来这么放心,却仍觉得他这种方式让人心里有说不出的舒服。
    在慎重考虑的三天时间内,发生了一事让犹豫的褚岱下定了决心。
    苏慎言无故昏迷,嫁祸东昌宫失败。
    褚岱不知道皇宫中除了东昌宫那一支禁卫军,还有多少人为苏慎司做事,但他猜就算不多也必定都是很可用的人才。
    如若不然,不可能那么快就知道了苏慎言要做的事,及时清理被陷害之物有惊无险的顺利解决。
    做皇帝不一定要有无所不能的本事,但会用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三天后他没有还文书,将其藏的严严实实。
    之后单独面见了苏慎司,未等开口,对方便说算到了他会愿意。
    褚岱询问他何以见得。
    苏慎司夸他聪明,不是个没远见的人,又道出了褚岱收到文书到见面的心理过程,包括不会把文书拿给苏清修看的两点原因都说的确切无比。
    褚岱这个时候才知道他在揣测人心方面实在是颇有能耐。
    他问就不怕万一吗
    苏慎司倒也不瞒他,直言自己不是给了诚意就无所顾忌的人。
    文书送到他手上之前就已派人潜在了褚家附近。
    被苏清修召见会被提醒这一点,若是他主动求见苏清修便会在见着人之前没命。
    褚岱没机会被提醒,他在那三天内没有被苏清修召见。
    当然,他也未去主动见面,有事跟正指挥使说就可以了,由其去向苏清修汇报。
    如果苏慎司说自己没什么防范,要么没说实话要么轻率为之。
    无论哪一种都不如坦诚相告。
    虽然他会因此胆颤心惊,但也比胡乱猜测的好。
    见过面后,按照苏慎司的要求,他亦回了份盖有印鉴的文书。
    互相有所牵制。
    让褚岱万分庆幸的是,自己跟对了人。
    苏慎司实在无法忽视他的目光,询问“怎么这么看着我”
    “殿下真令属下钦佩。”
    “你亦是,很有魄力。”苏慎司赞许道,“我没选错人。”
    在正副指挥使之间,只看地位自然是正指挥使更好,不过他可不是因为没有笼络到正的才选副的。
    他是看准了褚岱,反复想过后才做的决定。
    不到半个时辰,八位皇室宗亲与正三品及以上官员全部到齐。
    这八位宗亲长辈,惠宁王爷是在苏清修登基后被准许居住京都城,因为是同胞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掌心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风摇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风摇雨并收藏掌心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