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农人照顾孩子都没有你们养猪讲究,给它们晒太阳,洗澡,吃煮好的猪食,甚至带它们出门遛弯。”
    沈黎刚开始听着觉得没毛病,可是遛弯是什么
    沈黎听完沈平大人的解释,忍俊不禁“大人,您误会了。给它们晒太阳洗澡,是为了防止它们生病。一只猪生病,其他的猪也会跟着生病。有时候村中一只猪得了猪瘟,其他猪也会被传染上,跟人的瘟疫是一个道理,不过猪瘟只会传染猪。吃热的猪食,也是出于怕猪生病,更重要的是,吃热猪食,他们可以长得更胖。至于遛弯”沈黎忍不住笑得眉眼弯弯,“因为肥皂需要猪油才能做出来,因此十里八乡的养猪的农户,都愿意把猪送到这里来,因为可以很快卖掉,猪的价钱也比别处贵上一些。”
    一些大商觉得沈黎收集猪油的速度太慢,耽误他们的订单,就直接由他们去购买猪油。沈黎用这些猪油可以做许多肥皂,即使他赚得不多,也不会亏本,因为材料钱花不了沈黎多少钱,富商购买的猪油做出来的肥皂远远多于他们订单需要的香皂肥皂。但是沈黎也不会告诉他们,谁还不喜欢省点钱呢
    沈平表示怀疑,但是沈黎家的猪确实长得肥肥胖胖,看起来还很健康。对比一下他以前见过的猪,果然还是沈神童家的猪看着好多了。他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了,打算告知丞相。
    “那这是何物”
    沈黎上前一看,哦,这是他先前为了建造筒车前,做出来的定滑轮和动滑轮模型,为了让筒车建造得更加方便做出来的东西。他就简单用初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简单讲了这两样东西的好处“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但是省力。我们可以用它们组成滑轮组”
    沈平不想承认这个孩子比他懂得多,更不想承认就算是沈黎掰碎了跟他讲这些,他也不太懂但是没事,他都记下来了,等着让丞相去思考这些他听都听不明白的东西。丞相当年也是神童,和沈神童一定有许多共同话题。他摸了摸自己已经有些秃的脑袋,叹了一口气。
    沈黎看到沈平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体贴地不再上物理课,而是给他介绍了另外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奶茶,比如果酱。果然刘县令和沈大人都非常喜欢。
    沈大人道“你我还是本家,可是子侄中没有一个能和你比的。”那遗憾的眼神,让沈来秋有些害怕,怕这位大人爱才心切,想把他儿子抢去做自己的儿子。
    沈平大人心里在想,若是沈黎是自家远房亲戚,说不定等自己的女儿长大了,还能许配给沈黎。可惜,沈黎出生太低唉,世间万事难两全啊他那女儿,小小年纪,就心高气傲,属实不妥,再看沈黎,年纪比女儿大不了一岁,就如此稳重,人跟人,真的不能比啊。
    看来陛下想的是对的,出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行和才学,当初世家豪门不惜兵变也要保住世家为官特权,不允许寒门通过科考进入朝堂,原来早就知道会有今天。
    沈平的眼光一直很好,沈黎,注定不会在沈家村这个浅滩呆太久。
    沈黎不知道这位大人在想什么,还以为刚才无意识摸头是为了自己的秃头烦恼,于是沈黎就说了好几个可以生发的方子,有些是现代普遍知道的,有些事古书上记载的。沈黎如今记忆力越发好了,以前随便看到的东西,现在都能记起来。他怀疑自己的脑袋产生了变异。
    沈平看着沈黎真诚的眼神,想生气也生不出来,甚至还觉得沈黎是个真性情的人,即使面对当官的人,也能不卑不亢,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朝堂之上,不就是需要沈黎这样的人才吗
    总之,经过一顿丰盛的午饭之后,沈平已经觉得沈黎是天降大才了,恨不能立马找丞相秉明此事。于是饭后稍作歇息,打包了沈黎非要他路上带着的茉莉奶茶,就上了马车打道回府,刘县令陪同着回去。
    等客人一走,里正就来了,身边还有县衙的两个小吏,这是要给沈来秋丈量土地的意思。沈黎有些晕乎乎的,因为随着两位大人走了以后,他的心神就都被白花花的银子和厚厚的一沓地契栓住了。六顷,就是六百亩田地虽然这里面包含了林地旱田,可是水田也真的不少了六百亩中,水田高达一百二十亩林地少,旱田多,沈来秋看着地契,不由得哆嗦起来。他赶紧做活,免得自己痰迷心窍,欢喜疯了。
    余氏也异常欢喜,去年年初,她还在饥一顿饱一顿中度过,如今,若是她想,穿金戴银也是使得的。
    里正感叹道“你差不多要占了大半个县的田地了,人都要敬你一声沈半城了人的际遇,真的是太难说了。”
    沈大满听说自己的三儿被皇帝赏赐了,还赏了这样多的田地和银子,一时过分高兴,竟然昏过去了沈高氏担心老头子发生什么事情,赶紧喊人过来帮着叫郎中。
    一时乱成一团,沈来春回来看热闹,没想到自家老子拖后腿,他没好气道“你高兴昏过去有什么用当初那样偏心小儿子,你三儿子又不会给你半亩地用”
    沈高氏气得想抄起鸡毛掸子打人,但是又怕人笑话,只能忍气吞声。
    沈来秋在村中人缘好,他一打招呼,早早就有人去请郎中了。
    沈黎也很担心他祖父的安危,虽然祖父偏心,但是人也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且为着他家得了这么多赏赐才高兴成这个样子,不好好照顾,恐怕落人口舌。于是自去庄子叫两个壮健的庄仆,拨去照顾祖父。余氏看到了,也不多说什么,只每日做些滋补的菜往公爹那里送,很是刷了孝顺的名声。
    而沈高氏日日能看到余氏穿得如此体面,觉得刺眼,又不甘儿媳过得比她这个婆婆好,心中每日煎熬,过了不久,竟然又病倒了。沈来秋也没多表示什么,只给大哥送了钱粮,让大嫂回家照顾。

章节目录

古代发家实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梨花树下梨花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梨花树下梨花酒并收藏古代发家实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