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过来之后, 沈宜君和刘氏交接了一遍,就不再去兴业堂问事,又回到墨玉轩过起了平静的小日子。
    现在她也把时间捋顺了,终于有空整理自己的嫁妆。其中库房里的东西,这些天李嬷嬷都已经整理好了, 也从新抄写了册子。
    沈宜君现在要整理的是外面的那些产业。其他的都不急,只马上秋收结束, 各处庄子上的管事,会过来交账。
    绛州的庄子, 是当初在家的时候都已经捋顺了的, 等管事过来交账就是。
    主要是京郊的那两个庄子, 虽然吴家绝对不会把那两个庄子, 经营的不像话,不过还是要防着管事和庄头,因为换了主子从中使诈。
    正好趁现在他们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做什么的时候, 早早的让他们认识到,新主子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想镇住那些人, 就需要先了解京郊的粮食产量。
    这个倒也不难知道,身边跟来的陪嫁丫鬟们,罗氏把她们的家人,都给陪嫁了过来。除了春华家里只有一个外婆,其她人都是父兄皆有。
    沈宜君早就让春彤的哥哥, 在京郊那边去了解近年的粮食产量去了,中秋节之前已经回来,他不止把之前几年的,粮食产量给弄了个清楚,就连今年的粮食产量,也从那有经验的老农嘴里问了出来。
    沈宜君得到了准确数字,心里就有谱了。然后再去找刘氏,问她府里京郊的庄子,都是怎么个章程。
    刘氏记得沈宜君的嫁妆里,有京郊的两处庄子,就知道她为什么问这个,心里说了句机灵,然后仔细的说了国公府,对京郊庄子的收租情况。
    “宜君在家里也是管过家的,应该知道下面的有些人,都收的是七成,更有那人直接收了八成,官宦人家收的少,大部分都是以六成为准。”
    沈宜君点头“大嫂说的对,之前我的庄子也都是收的六成。”
    刘氏心说果然是管过的,虽然前两天宜君只是在兴业堂待着,看起来并未真正的管什么事,不过从她对下面人的应对上,也能看出来,是管过家的。
    再听她说庄子的收租情况,倒也是都明白。刘氏接着说“不过咱们国公府却又不一样。”刘氏看向沈宜君,声音放的慢了些“对下面的佃农,只收五成租。”
    国公府收五成的租,这一点沈宜君之前想到过,刘氏的话也只是证实了她的想法而已,过来问她的主要事情,其实并不是这个。
    沈宜君也没绕圈子,直接问道“咱们府里只收五成租也使得,毕竟是公府。我过来其实主要是问大嫂,你嫁妆里的庄子,都是怎么个收法”
    刘氏听沈宜君问这个就笑了“宜君真是明白人,我也不瞒你,我的庄子还是按着六成收的。”
    沈宜君“多谢大嫂不吝赐教。”
    刘氏笑着挥挥手“什么赐教不赐教的,只要你不认为我,不知道体恤下面的人就是了。”
    沈宜君就道“大嫂说哪里话,你能直接告诉我就是没拿我当外人,既然是一家人,我又怎么不明白大嫂的苦衷呢。虽然国公府以后会是大哥的,先不说璨哥下面会有弟弟,就只说以后你们有了姑娘,给姑娘陪嫁的庄子,总不能是那些交惯了五成租子的庄子吧。这不是坑自己孩子么”
    这也是为什么君君来问刘氏,而不去问自己婆婆的原因,如果问了婆婆,就好像自己盯着她的庄子似的,就算婆婆不会那么想,君君也觉得不太好看。毕竟按着婆婆一贯的作风,她手里的东西,最后可能会多分给二房和三房。自己现在就问她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容易让人多想。
    刘氏听了沈宜君的话就道“宜君果真是通透人,我可不就是因为这个,手里的那几个庄子,才没有按着国公府的规矩来。”
    沈宜君就道“也难为大嫂了。”
    然后又问了她去年京郊的收益,刘氏就大概的跟她说了说。就只这个大概,沈宜君也已经知道,京郊的庄子,都会给庄头和管事留多少折损的量。
    弄懂了这些,回去后先自己写了个章程,仔细看过后就放了起来,等秋后庄头和管事的来报账的时候,再说给他们听。
    弄完了这些,也快到中午了,正想着秦昭最近开始忙起来了,至于他忙的什么,沈宜君不用问也知道,一定是和宁王有关。
    不过她就是想破脑袋,也从看过的书里的情节中,找不到宁王最近到底在忙什么,因为现在这个时间段,还没到书里故事的开头。
    其实那本王爷的xx宠里的内容,现在想想,除了宠就真的什么也没写。开始就是钰瑶进了王府的后院,中间是各种宠,到最后以怀孕为结局,好在作者后面又写了几章番外。
    就那几章番外里算是有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宁王最后是赢家,坐上了皇位,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女配她躺赢了(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南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南南并收藏女配她躺赢了(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