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四日,紫禁城。
内阁中雅雀无声,除了阁老,破例将几位朝中重臣也叫来。正德皇帝刚刚驾崩,此时京里正全城戒严,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
吏部尚书王琼脾气比较急躁,见杨廷和、毛纪等阁老面不改色的站在前方,不由心烦意乱。可他又不能上去询问,于是只好抓住身边的老友礼部尚书毛澄悄悄问道“毛大人,你说接下来的事儿到底怎么办定下来没有啊”可惜的是,王琼王大人之前在兵部任职多年,平日里豪迈惯了,他自诩的小声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极为明显,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们俩这里。
毛澄心中暗暗叫苦,王琼这是要害死自己啊于是连连摇头,表示不知道。
毛纪毛阁老曾监管过礼部,平日最是端方严谨,见二人不成规矩,便要开口训斥,结果被来人打断了。
司礼监太监谷大用脚步匆匆的走来,见到诸位大臣,先是作了个揖,众大臣忙问“怎么样,太后娘娘是如何说的。”
谷大用清了清嗓子“太后娘娘有令,陛下临终前说了,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她老人家的意思是,让众位来拿主意吧。”
“这、这”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的望向站在最前方的人,也就是如今大明的真正掌舵者内阁首富杨廷和。
杨廷和看起来也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拿出一片薄本子,上面赫然写着皇明祖训几个大字。他也不理会旁人异样的目光,直接打开皇明祖训,淡淡说道“从太、祖令,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虽然大行皇帝没有留下皇子,但陛下尚有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依序当立。”
诸位大臣心中暗道,这看来是早有准备,说不定太后也参与到其中。罢了罢了,反正立皇上这件事也确实符合祖制,左右是他们老朱家的事,自己也就少管吧,于是纷纷应和。
杨廷和立即让谷大用向太后传递朝臣的意见,正德皇帝死后,张太后名义上可以以特殊身份代行皇帝权力,于是她马上颁布懿旨,在左顺门宣读正式确立朱厚熜为皇帝。
此旨一出,朝中所有官员,哪怕是奸臣,全部松了口气。这皇帝不定下来,他们就连溜须拍马都没有地方,尤其是得知新皇帝才不到十五岁,从小在安陆那个乡下地方长大,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土包子,想来一定很好掌控。
打定主意,便是商议如何迎立新君。谷大用常年掌控西厂,又是先帝身边的亲信,自然是力压群雄,抢到一个钦差席位。张太后默不作声,将自己的弟弟寿宁侯张鹤龄也塞了进去,礼部尚书毛澄一看,这不行啊,有谷大用跟张鹤龄这两个奸佞在,怕是又要弄出来一个正德皇帝。于是亲自去找首辅杨廷和,杨廷和沉思了片刻,去敲开老友梁储梁阁老的大门。
国丧当前,梁家也是全府素稿,梁储亲自到厅堂门口迎接他,见到杨廷和微笑道“介夫怎么有空闲来我这里可是又要给我送腊肉来了”
杨廷和也笑了,他俩同为成化十四年的进士,当年二人起进的翰林院,一个为编修一个为检讨,彼此惺惺相惜。自己是四川人,家中父母不放心总是送腊肉过来,他不爱吃就天天往梁储家送,闹得梁储一身腊肉味儿,平白得了个“腊肉相公”的名号。
这一转眼,都四十年了啊,杨廷和心中感慨,随即打趣道“叔厚要是馋了,刚好慎儿给我带来点,明天我就给你送来。”
“好你个杨介夫,闹了半天是上我这炫耀儿子的”梁储笑骂,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平日素有才名,及冠没多久就中了状元,闹得他们这些人一个个都酸溜溜的。
杨廷和得意的勾起嘴角“过奖过奖,那臭小子实属侥幸。”随即他又沉下面孔,轻叹道“可惜啊,陛下为何没有个好儿子。”
听他这么说,梁储也是心中一酸,不管正德皇帝如何胡闹,他对这些老臣还是比较优厚的,而且是他们看着长大的。说句大不敬的话,在梁储心中,他跟自己的子侄也差不了多少。
“说吧,我能做什么”梁储严肃道。
杨廷和恭敬的行了一礼,“恳请叔厚担任钦差,去安陆恭迎皇上,助陛下亲贤臣,远小人,以保我大明社稷。”他心中也是颇为愧疚,老友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早在正德十四年的时候就明例以一品官满九年授勋光禄大夫兼左柱国。如果不是先帝突然驾崩,恐怕早就功成身退回家享清福了,如今却要让其快马加鞭去千里之外,着实是难为人。
正当杨廷和心中忐忑之时,一双宽厚温暖的手将他扶起,只听对面梁储笑道“为国尽忠,万死不辞,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杨廷和方才放下心来。
再说兴王府。自从那天鬼使神差仿佛吃错了药一样跟朱厚熜那小屁孩儿保证,会一直留在他身边后,李乘风就时
内阁中雅雀无声,除了阁老,破例将几位朝中重臣也叫来。正德皇帝刚刚驾崩,此时京里正全城戒严,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
吏部尚书王琼脾气比较急躁,见杨廷和、毛纪等阁老面不改色的站在前方,不由心烦意乱。可他又不能上去询问,于是只好抓住身边的老友礼部尚书毛澄悄悄问道“毛大人,你说接下来的事儿到底怎么办定下来没有啊”可惜的是,王琼王大人之前在兵部任职多年,平日里豪迈惯了,他自诩的小声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极为明显,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们俩这里。
毛澄心中暗暗叫苦,王琼这是要害死自己啊于是连连摇头,表示不知道。
毛纪毛阁老曾监管过礼部,平日最是端方严谨,见二人不成规矩,便要开口训斥,结果被来人打断了。
司礼监太监谷大用脚步匆匆的走来,见到诸位大臣,先是作了个揖,众大臣忙问“怎么样,太后娘娘是如何说的。”
谷大用清了清嗓子“太后娘娘有令,陛下临终前说了,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她老人家的意思是,让众位来拿主意吧。”
“这、这”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的望向站在最前方的人,也就是如今大明的真正掌舵者内阁首富杨廷和。
杨廷和看起来也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拿出一片薄本子,上面赫然写着皇明祖训几个大字。他也不理会旁人异样的目光,直接打开皇明祖训,淡淡说道“从太、祖令,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虽然大行皇帝没有留下皇子,但陛下尚有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依序当立。”
诸位大臣心中暗道,这看来是早有准备,说不定太后也参与到其中。罢了罢了,反正立皇上这件事也确实符合祖制,左右是他们老朱家的事,自己也就少管吧,于是纷纷应和。
杨廷和立即让谷大用向太后传递朝臣的意见,正德皇帝死后,张太后名义上可以以特殊身份代行皇帝权力,于是她马上颁布懿旨,在左顺门宣读正式确立朱厚熜为皇帝。
此旨一出,朝中所有官员,哪怕是奸臣,全部松了口气。这皇帝不定下来,他们就连溜须拍马都没有地方,尤其是得知新皇帝才不到十五岁,从小在安陆那个乡下地方长大,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土包子,想来一定很好掌控。
打定主意,便是商议如何迎立新君。谷大用常年掌控西厂,又是先帝身边的亲信,自然是力压群雄,抢到一个钦差席位。张太后默不作声,将自己的弟弟寿宁侯张鹤龄也塞了进去,礼部尚书毛澄一看,这不行啊,有谷大用跟张鹤龄这两个奸佞在,怕是又要弄出来一个正德皇帝。于是亲自去找首辅杨廷和,杨廷和沉思了片刻,去敲开老友梁储梁阁老的大门。
国丧当前,梁家也是全府素稿,梁储亲自到厅堂门口迎接他,见到杨廷和微笑道“介夫怎么有空闲来我这里可是又要给我送腊肉来了”
杨廷和也笑了,他俩同为成化十四年的进士,当年二人起进的翰林院,一个为编修一个为检讨,彼此惺惺相惜。自己是四川人,家中父母不放心总是送腊肉过来,他不爱吃就天天往梁储家送,闹得梁储一身腊肉味儿,平白得了个“腊肉相公”的名号。
这一转眼,都四十年了啊,杨廷和心中感慨,随即打趣道“叔厚要是馋了,刚好慎儿给我带来点,明天我就给你送来。”
“好你个杨介夫,闹了半天是上我这炫耀儿子的”梁储笑骂,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平日素有才名,及冠没多久就中了状元,闹得他们这些人一个个都酸溜溜的。
杨廷和得意的勾起嘴角“过奖过奖,那臭小子实属侥幸。”随即他又沉下面孔,轻叹道“可惜啊,陛下为何没有个好儿子。”
听他这么说,梁储也是心中一酸,不管正德皇帝如何胡闹,他对这些老臣还是比较优厚的,而且是他们看着长大的。说句大不敬的话,在梁储心中,他跟自己的子侄也差不了多少。
“说吧,我能做什么”梁储严肃道。
杨廷和恭敬的行了一礼,“恳请叔厚担任钦差,去安陆恭迎皇上,助陛下亲贤臣,远小人,以保我大明社稷。”他心中也是颇为愧疚,老友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早在正德十四年的时候就明例以一品官满九年授勋光禄大夫兼左柱国。如果不是先帝突然驾崩,恐怕早就功成身退回家享清福了,如今却要让其快马加鞭去千里之外,着实是难为人。
正当杨廷和心中忐忑之时,一双宽厚温暖的手将他扶起,只听对面梁储笑道“为国尽忠,万死不辞,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杨廷和方才放下心来。
再说兴王府。自从那天鬼使神差仿佛吃错了药一样跟朱厚熜那小屁孩儿保证,会一直留在他身边后,李乘风就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